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大安油田下白垩统泉头组四段特低渗—超低渗储集层成岩作用定量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史超群 王云龙 +11 位作者 秦智 林艳波 潘兆光 陈国辉 刘小芹 鲍志东 陶醉 方松 窦鲁星 姚婷婷 杨尚锋 杨益春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1-264,共14页
利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分析、测井解释和粒度分析等资料,对松辽盆地大安油田下白垩统泉头组四段特低渗—超低渗储集层成岩作用类型、成岩作用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压实作用是导致大安油田泉... 利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分析、测井解释和粒度分析等资料,对松辽盆地大安油田下白垩统泉头组四段特低渗—超低渗储集层成岩作用类型、成岩作用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压实作用是导致大安油田泉四段特低渗—超低渗储集层物性变差最主要的成岩作用。研究区储集层压实程度为中等,压实破坏程度与储集层复合砂体厚度、分选系数、泥质含量等参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2)胶结作用是研究区储集层物性变差的又一重要因素。区内胶结作用强度较弱,胶结作用减孔率与相对构型界面的位置、石英绝对含量、碎屑组分含量和杂基含量等因素具有明显的相关性。(3)溶蚀作用对区内储集层物性的改善程度相对较小。溶蚀作用增孔率与复合砂体厚度、杂基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压实、胶结、溶蚀作用对储集层物性改造程度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反映砂体的垂向叠置关系、河道厚度规模、水动力强度等沉积特征对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强度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泉头组 泉四段 成岩作用 特低渗—超低渗 储集层 孔隙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盐雾腐蚀预损伤对镍铬铁/铝/氮化硼涂层的可磨耗性能影响研究
2
作者 房永超 李姝 +7 位作者 刘振 李超超 李彰 王森源 肖晨兵 杜修忻 王长亮 田浩亮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7-97,共11页
目的 探究酸性盐雾192 h腐蚀对镍铬铁/铝/氮化硼(NiCrFe/Al/BN)涂层可磨耗性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火焰喷涂与大气等离子喷涂方式制备NiCrFe/Al/BN涂层,并对其进行192h酸性盐雾腐蚀处理。通过表面洛氏硬度检测、结合强度检测、可磨耗刮擦... 目的 探究酸性盐雾192 h腐蚀对镍铬铁/铝/氮化硼(NiCrFe/Al/BN)涂层可磨耗性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火焰喷涂与大气等离子喷涂方式制备NiCrFe/Al/BN涂层,并对其进行192h酸性盐雾腐蚀处理。通过表面洛氏硬度检测、结合强度检测、可磨耗刮擦性能检测,分析酸性盐雾192 h腐蚀前后涂层的硬度、结合强度、进给深度比(Incursion Depth Ratio,IDR)值转变,并通过扫描电镜分析酸性盐雾腐蚀前后涂层的表面、截面与可磨耗刮擦面形貌。结果 经过酸性盐雾192 h腐蚀后,NiCrFe/Al/BN涂层表面的Ni、Cr等元素发生腐蚀,生成CrO(OH)、Ni_(2)O_(2)(OH)_(4)、Ni(ClO_(4))_(2)、NiClO_(4)、FeCl_(2)·2H_(2)O、Al_(2)O_(3)等绿色、白色与锈红色混合腐蚀产物,内部局部位置发生渗透腐蚀。涂层的表面平均硬度由(64.9±3.1) HR15Y降低至(61.3±3.7) HR15Y,平均结合强度由(8.8±0.3) MPa降低至(7.0±1.0) MPa,平均IDR值由(13.09±1.80)%提升至(14.33±1.16)%,平均摩擦因数由0.341±0.017提升至0.460±0.019。酸性盐雾腐蚀后NiCrFe/Al/BN涂层的可磨耗性能下降。结论NiCrFe/Al/BN涂层内部的局部腐蚀位置质软且结构疏松,刮磨作用下倾向于发生黏着态磨损,而并非腐蚀前喷涂态涂层的黏着磨损与磨粒磨损混合,进而导致涂层与对偶叶片间的刮磨加剧,引发径向碰磨力下降,切向碰磨力升高,平均摩擦因数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铬铁/铝/氮化硼涂层 酸性盐雾腐蚀 可磨耗性能 热喷涂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油田生产井J55油管腐蚀穿孔原因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沥 张道法 +5 位作者 彭瑞强 张恒 王小龙 徐靖文 樊云 燕萌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1-106,共6页
通过宏观形貌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水质分析、腐蚀产物分析和模拟腐蚀试验等方法,分析了某油田生产井J55油管腐蚀穿孔的原因。结果表明:该生产井内存在CO_(2)腐蚀,油管穿孔起源于油管外壁非金属夹杂物诱发的点蚀坑,井下高浓度Cl^(-)环... 通过宏观形貌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水质分析、腐蚀产物分析和模拟腐蚀试验等方法,分析了某油田生产井J55油管腐蚀穿孔的原因。结果表明:该生产井内存在CO_(2)腐蚀,油管穿孔起源于油管外壁非金属夹杂物诱发的点蚀坑,井下高浓度Cl^(-)环境进一步促进点蚀的生长,最终使油管发生点蚀穿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管 穿孔 非金属夹杂物 CO_(2)腐蚀 C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员工抑郁和焦虑测量与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周费翔 刘婧 +3 位作者 刘泽民 刘霞 常灿燕 颜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9-353,共5页
目的评价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和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两种量表在企业员工抑郁和焦虑测量中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某企业各部门(岗位)抽取1117名员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项目反应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IRT)... 目的评价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和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两种量表在企业员工抑郁和焦虑测量中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某企业各部门(岗位)抽取1117名员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项目反应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IRT)中的等级反应模型开展条目分析,评估量表单维性和模型拟合度以及各个条目的区分度、难度系数和信息量,并开展项目功能差异分析。结果研究对象中45岁以下员工661人(59.2%),45岁及以上员工456人(40.8%);男性802人(71.8%),女性315人(28.2%)。PHQ-9和GAD-7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23和0.951,分半信度系数为0.863和0.940。PHQ-9和GAD-7第一特征根与第二特征根比值均>3,符合单维性假设。PHQ-9各条目的区分度为2.362~3.618,难度系数为-0.949~2.639,平均信息量范围为0.772~1.935;GAD-7各条目的区分度为3.631~5.580,难度系数为-0.469~2.044,平均信息量范围为1.880~3.547。结论PHQ-9和GAD-7可以作为评估企业员工抑郁症和广泛性焦虑症的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反应理论 抑郁 焦虑 量表 功能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3长6区集输站结垢机理与防垢措施
5
作者 张道法 姬忠文 +4 位作者 马琦力 徐琳 贾晨浩 贺波 刘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1-536,共6页
为了解决黄3长6区采出水结垢导致管线、设备堵塞而严重影响集输站运行的问题,通过对集输站和单井的水样、垢样进行分析,明确了黄3长6区结垢原因,针对性地开发阻垢药剂,并报道了现场应用情况。黄3长6区集输站垢堵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单井采... 为了解决黄3长6区采出水结垢导致管线、设备堵塞而严重影响集输站运行的问题,通过对集输站和单井的水样、垢样进行分析,明确了黄3长6区结垢原因,针对性地开发阻垢药剂,并报道了现场应用情况。黄3长6区集输站垢堵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单井采出水不配伍,导致站场集输系统硫酸钡锶结垢堵塞。开发的高效钡锶阻垢剂(HDTMPA、P-M-P(5000)质量比为4∶1),在加量为60 mg/L的情况下,对硫酸钡的阻垢率达到90.9%。室内适用评价实验表明,该阻垢剂对集输站A、B汇管模拟水的阻垢率高达90%和93%。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添加该阻垢剂可大幅降低A、B站场的结垢程度,有效解决了黄3长6区结垢问题,从而保障黄3长6区集输站长周期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钡锶 结垢 堵塞 钡锶阻垢剂 阻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秦岭丹凤蛇绿混杂岩带变泥质粉砂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戴亚权 罗静兰 +4 位作者 王孟 李杪 白雪晶 闫辽伟 程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65-1471,共7页
东秦岭丹凤县东部的郭家沟是丹凤蛇绿混杂岩的典型出露区,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沉积岩主要由夹有少量硅质岩的泥质粉砂岩构成,目前已变为角闪石英片岩和少量黒云石英片岩。这些变泥质粉砂岩显示了活动陆缘岛弧物源区沉积物高CaO、MgO、... 东秦岭丹凤县东部的郭家沟是丹凤蛇绿混杂岩的典型出露区,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沉积岩主要由夹有少量硅质岩的泥质粉砂岩构成,目前已变为角闪石英片岩和少量黒云石英片岩。这些变泥质粉砂岩显示了活动陆缘岛弧物源区沉积物高CaO、MgO、MnO、Sr、Ba,低K2O/Al2O3比值,轻稀土元素中等富集,Eu异常微弱的地球化学特征。其中,占主体的角闪石英片岩高Co/Th、低La/Sc和Th/Sc比值;黒云石英片岩低Co/Th、高La/Sc和Th/Sc比值,反映其源区以基性物质为主,花岗质物质的供给有限。根据与变泥质粉砂岩共生的硅质岩形成于奥陶纪—志留纪推断,这套沉积岩形成于北秦岭区活动大陆边缘岛弧演化早期弧前沉积盆地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泥质岩 地球化学 物源分析 构造环境 东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返排液重复利用技术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7
7
作者 姚兰 李还向 +3 位作者 焦炜 周江 柯从玉 张群正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48-553,共6页
随着油气田开发规模的日益扩大,压裂作业用水量逐渐增大与压裂返排液产生量大、返排液无法直接外排的矛盾日益突出。将返排液进行处理后再回用无疑是目前解决该难题的有效途径。针对我国压裂返排液重复利用研究与应用现状,从返排液处理... 随着油气田开发规模的日益扩大,压裂作业用水量逐渐增大与压裂返排液产生量大、返排液无法直接外排的矛盾日益突出。将返排液进行处理后再回用无疑是目前解决该难题的有效途径。针对我国压裂返排液重复利用研究与应用现状,从返排液处理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问题、可回收压裂液体系的研发、返排液处理工艺及处理装置的改进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指出处理后回用是返排液处理的最佳途径,也是未来油气田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返排液回用技术应该从可回收压裂液体系的研发及返排液回用处理工艺改进两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和推广该技术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应用。针对目前返排液回用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我国返排液重复利用技术的发展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返排液 可回收 压裂液 重复利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降解水溶性暂堵剂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许伟星 王玉功 周宾宾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9-63,共5页
随着国内油田对环境保护、储层保护的日益重视,绿色无毒的自降解暂堵剂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研究重点。通过将两种自降解材料复配研发了一种配方为60%PA+40%YG-1的自降解水溶性暂堵剂,研究了该暂堵剂的溶解性、配伍性、封堵性、抗压性、分... 随着国内油田对环境保护、储层保护的日益重视,绿色无毒的自降解暂堵剂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研究重点。通过将两种自降解材料复配研发了一种配方为60%PA+40%YG-1的自降解水溶性暂堵剂,研究了该暂堵剂的溶解性、配伍性、封堵性、抗压性、分散悬浮性及对压裂液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暂堵剂水解液的成分,并在长庆低渗透储层进行了现场应用。该暂堵剂在地层水、配液水及压裂液中8 h内的溶解率均大于95%且配伍性良好;在50~80℃下对裂缝岩心的封堵率均大于80%;该暂堵剂在40 MPa压力内的破碎率小于10%;该暂堵剂在胍胶基液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悬浮性能,且该暂堵剂的水解液中只含有葡萄糖和乙醇酸,对压裂液的耐温耐剪切性能影响很小,对储层无伤害,对环境无污染。该暂堵剂已在长庆低渗油气藏的某中高含水区块共成功应用32口井,有效提升了裂缝岩心缝内净压力并开启新裂缝,与常规暂堵剂相比取得了更好的增产效果,同时又具有绿色环保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 低伤害 自降解 水溶性 暂堵剂 低渗油气藏 中高含水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