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高黏度暂堵剂液滴形态与成型效率
1
作者 华剑 余泽坤 +1 位作者 李晓鹏 谭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04-1912,共9页
为解决高温高黏度暂堵剂生产中液滴断裂时间过长和液滴长径比过大的问题,采用理论计算得到暂堵剂液滴成型的最小速度为0.2039 m/s,并推导出其最优扰动周期的计算公式,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暂堵剂液滴成型过程,探究在无扰动和外加方波扰... 为解决高温高黏度暂堵剂生产中液滴断裂时间过长和液滴长径比过大的问题,采用理论计算得到暂堵剂液滴成型的最小速度为0.2039 m/s,并推导出其最优扰动周期的计算公式,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暂堵剂液滴成型过程,探究在无扰动和外加方波扰动作用下的液滴成型流场的变化情况。模拟结果表明:无扰动时的射流在300 mm内难以断裂形成液滴,射流温度在0.5 s内基本不变,射流速度增长到初始速度的2.13倍;在外加方波扰动时,扰动周期过短不利于液滴均匀成型,扰动周期过长会导致液柱在断裂前过度拉长,在扰动周期为0.11 s左右时液滴成型效率最高,其断裂频率稳定在0.11 s,最终液滴长径比稳定在2左右。研究结果为高黏度暂堵剂液滴成型的工艺参数选取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黏度 液滴成型 扰动周期 断裂时间 长径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稠化剂的分子结构及应用性能
2
作者 李俊莉 沈燕宾 +3 位作者 曹晨茜 王鹏程 张颖 路建萍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4-1227,共4页
综述了四类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稠化剂:阴离子聚合物、阳离子聚合物、两性离子聚合物和非离子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及应用性能,并对耐高温酸液稠化剂的开发提出建议,可望为我国深层高温、低渗透特低渗非常规油气田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稠化剂 丙烯酰胺 共聚物 分子结构 应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风叶片结构对涡轮式分级机流场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3
3
作者 余丹逵 周智 +4 位作者 鄢仁生 吴文秀 张利宝 郭强 卜祥民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8-54,共7页
涡轮式气流分级机分级精度和分级效率一直不高,内部结构是影响分级的关键因素。为此,基于气流运动轨迹方程设计了直导风、L形和对数螺旋线等3种结构的导风叶片。运用ANSYS-Fluent 15.0对3种不同结构导风叶片及无导风叶片的涡轮式气流分... 涡轮式气流分级机分级精度和分级效率一直不高,内部结构是影响分级的关键因素。为此,基于气流运动轨迹方程设计了直导风、L形和对数螺旋线等3种结构的导风叶片。运用ANSYS-Fluent 15.0对3种不同结构导风叶片及无导风叶片的涡轮式气流分级机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了环形功能区和转轮叶片间的流场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有导风叶片结构的分级机内部流场稳定性明显优于无导风叶片结构的分级机内部流场,尤其在分级功能区表现明显;导风叶片结构能显著减少转轮周围漩涡的产生并降低湍动能强度,提高流场稳定性;在流场稳定性优化方面,对数螺旋线结构〉L形结构>直叶片结构>无叶片;对数螺旋线导风叶片对分级精度的提升优于L形导风叶片和直导风叶片,其粒度分布区间最窄。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涡轮式气流分级机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式 气流分级机 FLUENT 导风叶片 分级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返排液回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佳 王鹏程 +2 位作者 路建萍 沈燕宾 李俊华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27-1529,1534,共4页
对返排液水质进行分析,研究了影响返排液回用的影响因素,压裂返排液处理剂配方为:0.15%高效络合剂+0.1%屏蔽剂+0.1%杀菌灭藻剂。处理后压裂返排液回用的压裂液体系为:0.35%瓜胶+0.35%多效压裂助剂+0.01%专用螯合剂;交联液为低用量多核... 对返排液水质进行分析,研究了影响返排液回用的影响因素,压裂返排液处理剂配方为:0.15%高效络合剂+0.1%屏蔽剂+0.1%杀菌灭藻剂。处理后压裂返排液回用的压裂液体系为:0.35%瓜胶+0.35%多效压裂助剂+0.01%专用螯合剂;交联液为低用量多核交联剂+断裂催化剂。结果表明,优化的压裂返排液回用体系具有良好的耐温抗剪切,静态滤失、破胶性能和配伍性。同时形成了配套的回用工艺,采用“破胶降粘-除油-絮凝沉淀过滤-脱硼处理-成分调节”五个工序对压裂液返排液进行处理,实现了压裂返排液的重复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返排液 回用 屏蔽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钙高矿化度油井采出水用复合缓蚀剂的研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俊莉 王鹏程 +1 位作者 沈燕宾 张颖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576-3579,共4页
以吡啶类衍生物(PY-2)、季铵盐类(QS-3)、咪唑啉类衍生物(IM-4)为原料,研制出了油井采出水用复合缓蚀剂PyCR-OPW,应用静态挂片实验和动电位极化曲线研究了PyCR-OPW的缓蚀性能与电化学机理。结果表明,复合缓蚀剂的最优组合为PY-2加量为7 ... 以吡啶类衍生物(PY-2)、季铵盐类(QS-3)、咪唑啉类衍生物(IM-4)为原料,研制出了油井采出水用复合缓蚀剂PyCR-OPW,应用静态挂片实验和动电位极化曲线研究了PyCR-OPW的缓蚀性能与电化学机理。结果表明,复合缓蚀剂的最优组合为PY-2加量为7 g,QS-3加量为4 g,IM-4加量为1 g时,PyCR-OPW的缓蚀性能最优,PyCR-OPW的质量浓度100 mg/L,体系温度为80℃时,J55的腐蚀速率为0.0719 mm/a,缓蚀率为70.41%,表现出良好的耐温性能。PyCR-OPW是抑制阴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周期投加和连续投加两种加药方式结合,大大降低了日投药浓度和油井采出水的防腐蚀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采出水 低钙高矿化度 复合缓蚀剂 吡啶季铵盐 极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自降解压裂转向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6
作者 张瀚澜 赖小娟 +5 位作者 王鹏程 杨文飞 刘学文 马锐 曹建坤 杨明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5期15586-15591,共6页
针对重复压裂施工过程中面临的压裂暂堵剂暂堵能力不足,且暂堵后无法有效解堵的技术难题。以马来酸酐、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为合成单体,采用过氧化苯甲酰作为引发剂,通过沉淀聚合法研制了一种新型自降解压裂转向材料。红外特征分析结果表... 针对重复压裂施工过程中面临的压裂暂堵剂暂堵能力不足,且暂堵后无法有效解堵的技术难题。以马来酸酐、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为合成单体,采用过氧化苯甲酰作为引发剂,通过沉淀聚合法研制了一种新型自降解压裂转向材料。红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各单体聚合成一种聚合物分子链。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230℃质量损失仅为10%,玻璃化转变温度达165℃,可在高温条件下保持较好的力学强度。该材料粒径D50值为12.82μm且粒径呈现多峰分布,具有较好的广谱性暂堵效果。综合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其对裂缝暂堵承压效果高于岩心直接压裂破裂压力7 MPa,且在90℃条件下自降解时长可达10 h,有效满足了重复压裂时间需求。抗污染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可抗10%氯化钠、10%氯化钙及10%碳酸钠污染,并可通过增加溶液碱性,加快压裂转向材料的自降解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转向材料 暂堵性能 解堵性能 自降解 沉淀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