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盐盆东部盐下马四段富K、Li、Br油田水新发现
1
作者 樊馥 马占荣 +2 位作者 刘建平 张永生 包洪平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3-496,共4页
钾、锂资源是保障我国农业粮食安全以及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矿产资源,一直以来均保持极高的对外依存度。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合作,通过“油盐兼探”,在鄂尔多斯陕北盐盆东部地区,... 钾、锂资源是保障我国农业粮食安全以及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矿产资源,一直以来均保持极高的对外依存度。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合作,通过“油盐兼探”,在鄂尔多斯陕北盐盆东部地区,获得了米探6井、榆阳1井盐下段马家沟组四段富K、Li、Br油田水新发现,为鄂尔多斯盆地锂、钾资源新层系。测试结果表明:该层段卤水KCl含量为1.798%~3.573%,LiCl为1460.606~1915.152 mg/L,均为工业品位数倍;Rb_(2)O和Br含量也达到工业利用和综合利用标准。马家沟组四段,在盆地范围内分布较广,其富K、Li、Br油田水的发现,展示了鄂尔多斯盆地良好的K、Li等资源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油盐兼探 盐下段 马四段 富K、Li、Br油田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华北盆地谭庄凹陷构造特征与下白垩统勘探前景 被引量:13
2
作者 谢其锋 周立发 +3 位作者 何明喜 杨文静 杜建波 田光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43-647,共5页
通过对南华北地区谭庄凹陷断裂特征和构造样式的深入研究,确认谭庄凹陷发育了叶鲁断裂、商水断裂等29条断裂。叶鲁断裂和商水断裂分别是谭庄凹陷南、北边界的主控断裂,控制着凹陷内下白垩统和新生界的沉积与保存。谭庄凹陷发育4套烃源... 通过对南华北地区谭庄凹陷断裂特征和构造样式的深入研究,确认谭庄凹陷发育了叶鲁断裂、商水断裂等29条断裂。叶鲁断裂和商水断裂分别是谭庄凹陷南、北边界的主控断裂,控制着凹陷内下白垩统和新生界的沉积与保存。谭庄凹陷发育4套烃源岩层系,下白垩统、石炭-二叠系是凹陷内的主力烃源岩层系,古近系、中-下侏罗统为潜在烃源岩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性 构造特征 油气勘探 下白垩统 谭庄凹陷 南华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地区上古生界盒8储层成岩作用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峰 田景春 +2 位作者 李凤杰 赵俊兴 李明瑞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22,29,共6页
根据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的分析,研究了苏里格地区盒8储层砂体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储层砂体成分以岩屑石英砂岩为主,砂岩粒度较粗,分选磨圆中等-好.储层成岩特征表明:研究区砂岩的成岩处于中成岩B期,早期的压实作... 根据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的分析,研究了苏里格地区盒8储层砂体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储层砂体成分以岩屑石英砂岩为主,砂岩粒度较粗,分选磨圆中等-好.储层成岩特征表明:研究区砂岩的成岩处于中成岩B期,早期的压实作用、多种矿物胶结作用是使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酸性及碱性介质条件下的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对于砂岩的储集性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盒8储层 苏里格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Z30区块储层物性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3
4
作者 马东旭 杜支文 +3 位作者 张涛 王秀平 王言龙 高福磊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5期68-76,83,共10页
通过对苏里格气田Z30区块二叠系山西组山1段及石盒子组盒8段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以及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研究区山1段及盒8段储层表现为明显的低孔低渗特点。孔隙类型有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微裂隙,次生孔隙以溶蚀粒间... 通过对苏里格气田Z30区块二叠系山西组山1段及石盒子组盒8段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以及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研究区山1段及盒8段储层表现为明显的低孔低渗特点。孔隙类型有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微裂隙,次生孔隙以溶蚀粒间孔为主。根据物性及压汞曲线特征参数将储层分为4类,其中Ⅱ类、Ⅲ类储层所占比重最大。研究认为,物源、沉积环境、成岩作用、裂缝等是决定储层特征的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储层特征 储层评价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起—志丹地区延长组下组合浊沸石的纵向分布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朝 王冠民 +4 位作者 杨清宇 胡津 何为 石晓明 张婕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47-1260,共14页
吴起-志丹地区延长组下组合包括长8、长9和长10三个油层组。在研究区中、西部,下组合油气主要来源于长73烃源岩;在研究区东部,下组合油气主要来源于长91烃源岩。624个储层样品的X衍射和薄片镜下观察表明,研究区下组合储层中普遍发育浊... 吴起-志丹地区延长组下组合包括长8、长9和长10三个油层组。在研究区中、西部,下组合油气主要来源于长73烃源岩;在研究区东部,下组合油气主要来源于长91烃源岩。624个储层样品的X衍射和薄片镜下观察表明,研究区下组合储层中普遍发育浊沸石胶结物,其体积分数在纵向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研究区中、西部浊沸石体积分数在长8段最低,向下逐渐增高,在长10段普遍发育浊沸石胶结物;研究区东部浊沸石体积分数则在长91段最低,向上部长8段逐渐增高,向下部也有所增高,在长10段达到最大值。浊沸石的这种变化规律与烃源岩成熟和流体释放密切相关。浊沸石属于早成岩阶段形成的碱性低温铝硅酸盐矿物,在有机质成熟释放出的有机酸和CO2作用下,由近及远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溶蚀作用,造成纵向上距离烃源岩越近,浊沸石残留得越少,距离烃源岩越远,浊沸石保留得越多。该分布规律可以指示烃源岩成熟后释放流体运移的距离和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浊沸石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