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河油田坨32井区中生界火山岩岩石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7
1
作者 赵海玲 李小光 +4 位作者 陈振岩 狄永军 刘洁 洪淑新 赵光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49-556,共8页
坨32井区火山岩岩石类型主要有流纹岩、粗安岩、安山岩,流纹质火山角砾岩,流纹质凝灰岩,安山质火山角砾岩,安山质凝灰岩。火山岩的喷发时代为(97.37±1.41)M a和(79.52±1.25)M a,喷发为两期5次,第1期为早白垩世晚期,第2期为晚... 坨32井区火山岩岩石类型主要有流纹岩、粗安岩、安山岩,流纹质火山角砾岩,流纹质凝灰岩,安山质火山角砾岩,安山质凝灰岩。火山岩的喷发时代为(97.37±1.41)M a和(79.52±1.25)M a,喷发为两期5次,第1期为早白垩世晚期,第2期为晚白垩世中期。火山的喷发具有“反序”现象,利用岩浆流体动力学理论论证了这种“反序”现象是因为存在带状岩浆房,并建立了带状岩浆房和地表火山岩分布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系列及类型 火山岩的喷发时代 带状岩浆房 中生代火山岩 牛心坨地区 辽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雷家地区沙四段杜三层细粒沉积岩储层特征及评价
2
作者 李阳 李晓光 +7 位作者 陈昌 崔向东 赖鹏 郭鹏超 任铌 刘洋 戚雪晨 郭美伶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7-289,共13页
西部凹陷雷家地区沙四段杜三层沉积了以黏土、长英质、碳酸盐和方沸石矿物混合的湖相细粒沉积岩,为该区近年致密油和页岩油勘探重点对象。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使用钻井、测井、录井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并结合无监督学习方法,对研究区目的层... 西部凹陷雷家地区沙四段杜三层沉积了以黏土、长英质、碳酸盐和方沸石矿物混合的湖相细粒沉积岩,为该区近年致密油和页岩油勘探重点对象。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使用钻井、测井、录井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并结合无监督学习方法,对研究区目的层细粒沉积岩进行分类,研究细粒岩储层基本地质特征并对其评价和有利区带预测。对303个X射线衍射全岩定量分析数据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将杜三层岩性划分为碳酸盐岩类、长英质混合细粒岩类和方沸石质混合细粒岩类3种类型,其中碳酸盐岩类和方沸石质混合细粒岩类具有更好的脆性特征,容易产生裂缝,并且溶孔和溶洞沿着裂缝发育,使得此类岩石储渗性能更佳,杜三层储层孔喉半径细小,分选差,均质系数小,孔隙结构较差,形成有效储层依赖微孔隙和微裂缝。基于叠合概率评价方法,将脆性指数、碳酸盐岩和方沸石质混合细粒岩厚度、裂缝密度、平均孔隙度、平均渗透率和总有机碳含量6种影响储层发育因素进行融合并评价,储层发育有利区沿湖盆长轴雷15井—雷84井—雷59井—曙90井—雷93井等井区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坳陷 西部凹陷 细粒沉积岩 无监督学习 叠合概率 储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油田现金预算改进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境苡 姜德顺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3-148,共6页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现金预算在全面预算中处于核心地位,资金配置政策则是现金预算的灵魂所在。文章基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资金配置政策改革的背景,从特大型企业分公司的视角分析梳理了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现行资金配置政策...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现金预算在全面预算中处于核心地位,资金配置政策则是现金预算的灵魂所在。文章基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资金配置政策改革的背景,从特大型企业分公司的视角分析梳理了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现行资金配置政策和现金预算模式存在的问题,发现资金流量与资金存量兼顾不够、现金预算较为粗放、业务与财务脱节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现金预算管控作用的充分发挥。基于上述问题,从辽河油田资金配置政策的改进入手,形成促进资金流量管控与资金存量管控兼顾、业务财务一体化的现金预算改进方案,希望为其他公司提高预算管理能力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金预算 业务财务一体化 存量流量兼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油田稠油井套管损坏原因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廖润康 刘坤芳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58-65,共8页
注蒸汽开采稠油是当前应用最广泛、效益较高的稠油开采技术,但高温下套管的寿命是至关紧要的问题。文中收集了辽河油田194口损坏井的情况,分析了稠油热采井损坏的原因;并用套管试样,进行了井内温度的模拟试验研究,最后提出了综合防治套... 注蒸汽开采稠油是当前应用最广泛、效益较高的稠油开采技术,但高温下套管的寿命是至关紧要的问题。文中收集了辽河油田194口损坏井的情况,分析了稠油热采井损坏的原因;并用套管试样,进行了井内温度的模拟试验研究,最后提出了综合防治套管损坏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开采 套管 注蒸汽 热效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油田站场区域阴极保护现场试验与方案
5
作者 唐焕博 杜晨 +4 位作者 庄大伟 赵军 梁守才 梁彦超 杜艳霞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73,共8页
以某油田站场的埋地管道与储罐底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详细的现场馈电试验与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基于现场试验与模拟结果,确定所需保护电流及阳极地床分布方案,并进行了示范应用。结果表明:利用现场馈电试验及数模计算确定的方案能够获得... 以某油田站场的埋地管道与储罐底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详细的现场馈电试验与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基于现场试验与模拟结果,确定所需保护电流及阳极地床分布方案,并进行了示范应用。结果表明:利用现场馈电试验及数模计算确定的方案能够获得预期的保护效果,在存在7个储罐的罐区,要使单个储罐电位达到-850 mV,需要设置两口深井阳极,总电流输出需达到80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站场 馈电试验 电流需求 数值模拟 阳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坳陷滩海月东油田新近系馆陶组底界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崔向东 王仁厚 +2 位作者 石敦久 袁清秋 马宏斌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5-468,共14页
辽河坳陷南部滩海地区馆陶组底界的确定长期以来缺乏划分的依据,因靠近南部中央低凸起及其两侧的馆陶组巨厚块状砂砾岩层与下伏东营组之间发育一套厚50~100m不等的砂砾岩与砂泥岩的正粒序沉积,其时代归属有不同意见。本文首次在这套有... 辽河坳陷南部滩海地区馆陶组底界的确定长期以来缺乏划分的依据,因靠近南部中央低凸起及其两侧的馆陶组巨厚块状砂砾岩层与下伏东营组之间发育一套厚50~100m不等的砂砾岩与砂泥岩的正粒序沉积,其时代归属有不同意见。本文首次在这套有争议的地层的岩心中发现了属新近纪的孢粉化石组合以及属于古近纪沙河街组和东营组中-下部的藻类再沉积化石,为本套地层归属新近纪馆陶组提供了可靠的生物化石对比依据。渤海湾盆地的新近系与下伏古近系间普遍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因风化侵蚀面起伏不平而馆陶组与下伏东营组的岩性变化可分为突变型、渐变型和“三明治”型3种。正确认识馆陶组底界对合理划分和对比油气层组有重要的勘探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近系馆陶组 化石组合 不整合面 月东油田 辽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A-BP神经网络的热式流量测量技术研究
7
作者 刘升虎 刘太逸 +3 位作者 冉建立 郭会强 邢亚敏 梁钊睿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54,共5页
针对热式流量测量方法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问题,构建了一种WOA-BP神经网络流量预测模型,以热式传感器采样电压值及含水率测量信号作为模型输入量,以预测流量值作为输出值,进行温度补偿,利用鲸鱼群算法进行网络初值参数优化,得到优化后的... 针对热式流量测量方法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问题,构建了一种WOA-BP神经网络流量预测模型,以热式传感器采样电压值及含水率测量信号作为模型输入量,以预测流量值作为输出值,进行温度补偿,利用鲸鱼群算法进行网络初值参数优化,得到优化后的补偿模型,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神经网络模型在热式流量测量方法中具有较好的流量预测效果,WOA-BP网络模型R~2达到0.989,比传统BP模型的预测精确性和鲁棒性更高,在对油井产液量预测方面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鲸鱼优化算法(WOA) BP神经网络 热式流量测量方法 温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陷盆地陡坡带构造样式与油气聚集——以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西部凹陷陡坡带为例 被引量:33
8
作者 慕德梁 孟卫工 +3 位作者 李成 李晓光 柳锦云 王占忠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35-642,共8页
通过对渤海湾盆地辽河西部凹陷东部陡坡带构造演化史、陡坡带沉降史和断裂活动强度等构造地质方面的研究,把陡坡带划分为3种构造样式:①正反转构造样式;②伸展断裂构造样式;③"潜山"披覆构造样式。对研究区的演化史进行研究,... 通过对渤海湾盆地辽河西部凹陷东部陡坡带构造演化史、陡坡带沉降史和断裂活动强度等构造地质方面的研究,把陡坡带划分为3种构造样式:①正反转构造样式;②伸展断裂构造样式;③"潜山"披覆构造样式。对研究区的演化史进行研究,分为正反转演化类型和伸展构造演化类型。由陡坡带沉降史研究得出,本区构造沉降次序是"由北向南"逐渐沉降演化的。对断裂生长指数的定量计算表明,台安-大洼断裂的不同部位活动强度不同,大洼地区断裂活动强度最大。在该区部署的赵古1井在太古界潜山获得高产油气流。对陡坡带断裂演化史的研究进而分析裂缝发育带是在潜山深部寻找高产油气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样式 构造演化 陡坡带 断陷盆地 辽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兴隆台潜山变质岩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7
9
作者 孙卉 边少之 +3 位作者 宋柏荣 赵中华 孙尚宇 张洪彬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02-607,共6页
位于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西部凹陷中南部的兴隆台潜山内幕油藏是近年来国内潜山勘探的亮点,同时也给现有勘探方法带来了严峻挑战。在确定潜山变质岩岩相学特征的基础上开展地球化学研究,发现潜山变质岩主量元素富硅贫铁镁;微量元素P,Ti亏... 位于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西部凹陷中南部的兴隆台潜山内幕油藏是近年来国内潜山勘探的亮点,同时也给现有勘探方法带来了严峻挑战。在确定潜山变质岩岩相学特征的基础上开展地球化学研究,发现潜山变质岩主量元素富硅贫铁镁;微量元素P,Ti亏损,K,Pb富集;稀土元素总量高,轻稀土富集,曲线右倾,Eu异常不明显。这些特征说明兴隆台潜山变质岩原岩主要由同源大陆上地壳演化而来,油藏所在地区的断层切割地壳直达地幔的可能性较小。原岩恢复说明潜山中正副变质岩同时存在,变质岩具有呈层状展布的地质条件。这些认识对于兴隆台潜山内幕油藏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变质岩 原岩恢复 兴隆台潜山 辽河坳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大民屯凹陷中央构造带太古宇变质岩储层岩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朱毅秀 单俊峰 +1 位作者 王欢 蔡国刚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04-1315,共12页
综合分析录井、测井、地震、岩心与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大民屯凹陷中央构造带太古宇变质岩储层岩性类型、空间分布、岩性对储层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本区太古宇变质岩岩性分为三大类18种,主要有混合花岗岩、混合片麻岩、混合... 综合分析录井、测井、地震、岩心与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大民屯凹陷中央构造带太古宇变质岩储层岩性类型、空间分布、岩性对储层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本区太古宇变质岩岩性分为三大类18种,主要有混合花岗岩、混合片麻岩、混合岩、角闪斜长片麻岩、浅粒岩、角闪岩、变粒岩,夹丰富不均一的基性脉岩和碎裂岩。有效储层岩性为碎裂化混合花岗岩与碎裂化变粒岩、浅粒岩、片麻岩;变质岩在垂向上(由下至上)分为多个岩性段,从混合花岗岩至浅粒岩与风化壳,垂向上可进行类似于沉积岩层序的地层对比,岩性在平面上也呈现分区性。变质岩体在岩性上是不均一的、非均质的块体。矿物种类和岩石类型对研究区变质岩裂缝型储层起重要作用,碎裂化变粒岩、浅粒岩、混合花岗岩与片麻岩可作为优质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岩 太古宇 岩性特征 储层 大民屯凹陷 辽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改善高凝油油藏注水开发效果——以辽河盆地大民屯凹陷沈95块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炜 唐仲华 +1 位作者 温静 龚姚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0-264,共5页
在不同温度下,高凝油具有不同的流动特点,给油田注水开发带来一系列困难,因此,通过实验室研究成果,并结合地质建模和油藏数值模拟一体化技术研究,分析在不同地表注水温度下油藏的温度场分布,确定温度60℃是一个重要的临界温度,高于此温... 在不同温度下,高凝油具有不同的流动特点,给油田注水开发带来一系列困难,因此,通过实验室研究成果,并结合地质建模和油藏数值模拟一体化技术研究,分析在不同地表注水温度下油藏的温度场分布,确定温度60℃是一个重要的临界温度,高于此温度,原油呈牛顿流体状态,蜡晶不会析出,粘度降低。研究结果表明,以地表注水温度80℃为最优注水开发方式,并进一步对井间温度场分布和预测进行分析研究,这亦为改善高凝油油藏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的优化方案设计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固点 数值模拟 温度场 高凝油 辽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盆地陈家洼陷沙三段下亚段有利储层预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书坤 王英民 +2 位作者 陈振岩 祝彦贺 范春花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5期488-495,共8页
陈家洼陷是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内的一个生油洼陷,洼陷内沙三段下亚段发育有多套浊积砂体和厚层泥岩,具有自身发育地层岩性圈闭的条件。利用地震属性分析、地震分频处理和模型约束波阻抗反演等技术,对沙三段下亚段的砂体沉积规律和分布特... 陈家洼陷是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内的一个生油洼陷,洼陷内沙三段下亚段发育有多套浊积砂体和厚层泥岩,具有自身发育地层岩性圈闭的条件。利用地震属性分析、地震分频处理和模型约束波阻抗反演等技术,对沙三段下亚段的砂体沉积规律和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描述,预测了砂体分布的优势区。在此基础上,结合钻井、测井和岩心资料,对沙三段下亚段4^(th)SQ2和4^(th)SQ3层序顶界面的有利砂体进行了预测。结合沉积相划分结果,对沙三段下亚段地层岩性圈闭的形成模式进行了分析,预测了有利圈闭的分布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家洼陷 沙三段下亚段 属性分析 分频处理 波阻抗反演 有利储层 形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匹配层在时域有限元弹性波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覃发兵 高志伟 +1 位作者 解皓楠 徐振旺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99-508,共10页
完全匹配层(perfectly matched layer,PML)边界条件是消除人工边界虚假反射的经典方法之一,但不易在时域有限元方法中实现,尤其是求解二阶弹性波方程。为此,详细推导了PML在时域有限元法求解二阶位移弹性波方程中的加载过程,得到了含PM... 完全匹配层(perfectly matched layer,PML)边界条件是消除人工边界虚假反射的经典方法之一,但不易在时域有限元方法中实现,尤其是求解二阶弹性波方程。为此,详细推导了PML在时域有限元法求解二阶位移弹性波方程中的加载过程,得到了含PML的有限元控制方程;通过数值算例,讨论了PML衰减参数中理论反射系数对PML吸收效果的影响以及在PML吸收层最外层加载狄利克雷边界条件对PML数值稳定性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PML吸收层厚度一定时,理论反射系数越小,PML吸收效果越好;当PML吸收层厚度为半个最大主波长时,理论反射系数小于(等于)10-5,PML吸收效果最优;虽然在PML吸收层的最外层加载狄利克雷边界条件可增强PML的数值稳定性,但对处于自由表面上的PML吸收层最外层部分,不可加载狄利克雷边界条件,否则会产生严重的虚假反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匹配层 弹性波 数值模拟 边界条件 狄利克雷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盆地滩海地区东营组沉积特征与演化 被引量:8
14
作者 孟卫工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7-575,共9页
综合岩心、钻井、地震等资料,运用现代沉积学的思路和方法,对辽河盆地滩海地区古近系东营组沉积体系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在东营组沉积时期滩海地区共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三角洲、湖泊、滩坝以及湖底扇6种沉积类型。沉积体系的... 综合岩心、钻井、地震等资料,运用现代沉积学的思路和方法,对辽河盆地滩海地区古近系东营组沉积体系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在东营组沉积时期滩海地区共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三角洲、湖泊、滩坝以及湖底扇6种沉积类型。沉积体系的时空分布和演化特征受控于构造背景和湖平面变化。东营组三段沉积时期盆地沉降幅度大,为湖盆扩张早期,研究区沉积相以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底扇为主;东营组二段沉积时期为湖盆扩张时期,但构造活动减弱,湖盆变浅,研究区沉积相以辫状河三角洲及滨浅湖-滩坝为主;东营组一段沉积时期为湖盆收缩期,除局部深凹为滨浅湖-滩坝沉积外,广泛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组 沉积特征 沉积体系 沉积演化 辽河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缝宽下页岩气藏转向压裂用暂堵剂优选与性能评价
15
作者 乔玲茜 刘琦 +4 位作者 王一萱 周昕 聂捷 续化蕾 冉建立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64,133,共7页
四川威远地区页岩气加密井与邻井之间压裂窜扰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有效解决此问题,利用3D仿真裂缝暂堵转向模拟装置,对暂堵剂使用浓度及颗粒配比进行优化,并采用真三轴大物模暂堵实验装置验证优化后的暂堵剂配方的暂堵转向效果。结果表明... 四川威远地区页岩气加密井与邻井之间压裂窜扰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有效解决此问题,利用3D仿真裂缝暂堵转向模拟装置,对暂堵剂使用浓度及颗粒配比进行优化,并采用真三轴大物模暂堵实验装置验证优化后的暂堵剂配方的暂堵转向效果。结果表明:裂缝宽度1 mm时,使用0.05~0.75 mm粉末暂堵剂即可形成较好的封堵效果;裂缝宽度2~6 mm时,需要搭配使用6 mm纤维+0.05~0.75 mm粉末暂堵剂才能达到较好的封堵效果;裂缝宽度8 mm时,必须搭配使用6 mm纤维+2 mm暂堵颗粒+0.05~0.75 mm粉末暂堵剂。真三轴大物模暂堵实验验证了暂堵转向技术可在垂直于一次裂缝的基础上形成垂向复杂缝网结构,阻碍裂缝向单一方向扩展,降低了井间压窜风险。该研究可为四川威远地区页岩气井实现高效暂堵转向压裂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与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堵转向 配比优化 大物模 复杂缝网 页岩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辽河致密油地层的高性能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8
16
作者 于盟 王健 王斐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78-584,共7页
根据辽河油田沈北区块致密油储层的特点,对该区块沙河街组四段灰色硬脆性泥页岩易水化膨胀、垮塌掉块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致密油页岩进行黏土矿物分析、纳米CT扫描成像和SEM电镜扫描实验,确定了油页岩的黏土矿物含量、平均孔隙半... 根据辽河油田沈北区块致密油储层的特点,对该区块沙河街组四段灰色硬脆性泥页岩易水化膨胀、垮塌掉块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致密油页岩进行黏土矿物分析、纳米CT扫描成像和SEM电镜扫描实验,确定了油页岩的黏土矿物含量、平均孔隙半径和微裂缝的发育情况。根据致密油页岩地层的特点,针对性地进行了纳米级封堵剂的复配实验,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强封堵、强抑制和弱冲刷的高性能钻井液体系,该钻井液在泥页岩岩屑中的一次回收率为93%以上,三次回收率接近80%,渗透率降低超过50%。现场应用2口井,成功解决了油页岩地层水化坍塌、井壁失稳导致的划眼、卡钻等技术难题。2口井应用结果表明,“高黏度”和“高切力”高性能钻井液体系使用后,易垮塌地层未出现井壁坍塌,恶性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事故复杂率下降17%,完井周期减少150 d,提速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脆性泥页岩 井壁坍塌 高性能钻井液 强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空气采油过程中油田伴生气临界氧体积分数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成博 李鹏亮 +2 位作者 栾睿智 程涛 扈福堂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97-2102,共6页
在注空气采油过程中,井筒内油田伴生气的存在可能导致油井发生爆炸事故。避免此类事故发生的最有效方法是控制注气作业过程中的氧体积分数,因此需要对井筒高温高压条件下可燃气体的临界氧体积分数进行研究。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测试... 在注空气采油过程中,井筒内油田伴生气的存在可能导致油井发生爆炸事故。避免此类事故发生的最有效方法是控制注气作业过程中的氧体积分数,因此需要对井筒高温高压条件下可燃气体的临界氧体积分数进行研究。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测试对油田伴生气的临界氧体积分数进行了研究,初始温度为40℃和80℃,初始压力为1~15 MPa。结果表明,相较于温度,压力对临界氧体积分数的影响更为显著,临界氧体积分数随初始压力的升高而降低,且压力的影响逐渐减弱;依据试验结果提出了临界氧体积分数的经验计算公式;结合现场工艺提出了相关监控指标和方法,为注空气采油过程的安全防护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注空气采油 高温高压 临界氧体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频谱特征检测油气——以辽河坳陷大平房地区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亮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91-195,14,共6页
大平房地区位于辽河坳陷东部凹陷南段,古近系沙河街组为主力油气层,具有"构造控制成藏、岩性控制油气"的特点,沙一段内发育有一套楔状地质体,其构造条件与油源条件均较为有利,可作为下一步勘探的有利目标。通过类比分析,提出... 大平房地区位于辽河坳陷东部凹陷南段,古近系沙河街组为主力油气层,具有"构造控制成藏、岩性控制油气"的特点,沙一段内发育有一套楔状地质体,其构造条件与油源条件均较为有利,可作为下一步勘探的有利目标。通过类比分析,提出并建立该区的油、气、水频谱响应特征标准相,利用国产GeoEast地震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的CM烃类检测方法开展烃类检测,结合标准相分析烃类检测结果,确定油气有利聚集区,提出部署井点。针对楔状地质体的烃类检测频谱分析结果表明:主峰位于6~10Hz的低频段;高频段衰减显著,具"小平台"特征,对应频率约为30Hz,振幅值小于0.4,频谱响应特征与气层相近。部署XX井获得了良好的钻探结果,在大平房断层西翼中部沿南北向展布的有利条带可作为中深层勘探的有利目标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类检测 频谱分析 频谱响应特征 标准相 大平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蒸汽驱提高采收率实验 被引量:35
19
作者 高明 王京通 +2 位作者 宋考平 陈涛平 战菲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7-79,共3页
针对高轮次蒸汽吞吐后稠油油藏采出程度不高的实际情况,蒸汽吞吐后在室内进行了蒸汽驱实验,将耐高温的表面活性剂按一定比例随蒸汽注入,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与蒸汽的比例太大(3:1),蒸汽降粘效果不能达到最佳,较单纯蒸汽驱提高采收率0.5... 针对高轮次蒸汽吞吐后稠油油藏采出程度不高的实际情况,蒸汽吞吐后在室内进行了蒸汽驱实验,将耐高温的表面活性剂按一定比例随蒸汽注入,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与蒸汽的比例太大(3:1),蒸汽降粘效果不能达到最佳,较单纯蒸汽驱提高采收率0.55%;表面活性剂与蒸汽的比例太小(0.25:1),起不到降低界面张力和改变润湿性的作用,较单纯的蒸汽驱提高采收率5.43%;表面活性剂和蒸汽比例为0.5:1时,能达到最好的驱油效果,较单纯的蒸汽驱提高采收率9.61%。研究了一个长型油滴在毛细管中的运动,当有表面活性剂存在时,油滴的前后压差和毛细管准数的1/3次方成正比,油滴受到的驱动压力将提高2个数量级,能够很好地保证油滴的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蒸汽吞吐 蒸汽驱 表面活性剂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曙光—雷家地区隐蔽油气藏及其成藏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9
20
作者 赵会民 刘雪松 +2 位作者 孟卫工 陈振岩 韩宏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28,共8页
为深化辽河西部凹陷曙光—雷家地区隐蔽油气藏勘探,根据油气勘探研究成果,结合隐蔽油气藏的分类,将研究区的隐蔽油气藏划分为前新生代潜山油气藏和古近系特殊岩性体油气藏两类。其中:前新生代潜山油气藏包括太古宇潜山油气藏,中、上元... 为深化辽河西部凹陷曙光—雷家地区隐蔽油气藏勘探,根据油气勘探研究成果,结合隐蔽油气藏的分类,将研究区的隐蔽油气藏划分为前新生代潜山油气藏和古近系特殊岩性体油气藏两类。其中:前新生代潜山油气藏包括太古宇潜山油气藏,中、上元古界潜山油气藏及中生界潜山油气藏;古近系特殊岩性体油气藏包括碳酸盐岩油气藏,火山角砾岩油气藏及玄武岩油气藏。在综合研究曙光—雷家地区的地质背景、油气成藏条件及成藏过程的基础上,认为该区具有形成隐蔽油气藏优越的地质条件,如多期的构造运动、复杂的构造背景、充足的油源条件、封闭性良好的盖层和畅通、多样的油气疏导体系等。基于成藏动力学系统理论,探讨了隐蔽油气藏的动力学特征,确定古近系特殊岩性体油气藏属于自源封闭型成藏动力学系统,前新生代潜山油气藏属于它源半封闭型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类隐蔽油气藏具有匹配良好的生烃、储层、盖层、圈闭、运移、聚集的石油地质动力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隐蔽油气藏 成藏动力学 曙光一雷家地区 油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