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十四五”天然气产业发展回顾与“十五五”展望
1
作者 周淑慧 沈鑫 +2 位作者 李广 昝光杰 梁严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39,共16页
“十四五”期间,中国天然气产业链各环节发展取得了哪些历史性成就?面对机遇与挑战,“十五五”天然气产业应该怎样高质量发展?为了解答上述疑问,系统总结、评估了“十四五”期间中国天然气产业在国产资源增储上产、境外资源利用、基础... “十四五”期间,中国天然气产业链各环节发展取得了哪些历史性成就?面对机遇与挑战,“十五五”天然气产业应该怎样高质量发展?为了解答上述疑问,系统总结、评估了“十四五”期间中国天然气产业在国产资源增储上产、境外资源利用、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国内市场消费、全产业链法规制度体系等方面取得的系列成就,深入剖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判“十五五”期间中国天然气产业在能源转型中的战略定位和发展前景,最后,提出天然气产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十四五”期间,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取得消费规模年均增加245×10^(8)m^(3)、国内产气量年均增加约140×10^(8)m^(3)、资源保障能力和储气调峰能力大幅提升、产业链韧性持续增强、法规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实现新突破等系列重要成就;②天然气产业既有“经济平稳发展、产业升级转型、能源碳排放双控政策转变”带来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进口资源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国内资源品位差增储上产难度加大、天然气清洁低碳灵活调节优势没有充分体现、价格市场化纵深改革难”等挑战;③“十五五”期间,天然气产业将保持快发展势头,市场需求继续稳步增长,预计2030年天然气消费量将达约5500×10^(8)m^(3),资源供应能力总体充足,具备保障市场发展的良好条件。结论认为,为实现天然气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十五五”应重点从“接续实施增储上产行动、积极布局海外资源筹备、持续完善储气能力建设、开拓市场优化利用方向、推动构建新型油气体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6个方面开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产业 “十四五” “十五五” 国产气量 进口量 基础设施 展望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态激励下往复式天然气压缩机橇座的振动能量传递特性
2
作者 王逢德 马云腾 +3 位作者 葛新灿 吕莉莉 刘冰 肖文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5-213,共9页
为探究振动能量在压缩机橇座中的传递特性,降低振动控制成本,将结构声强法应用于橇装往复式压缩机振动控制研究领域。综合运用自编程序与有限元工具建立压缩机橇座结构声强场分析模型,结合数据可视化技术,提出橇座结构声强分析及可视化... 为探究振动能量在压缩机橇座中的传递特性,降低振动控制成本,将结构声强法应用于橇装往复式压缩机振动控制研究领域。综合运用自编程序与有限元工具建立压缩机橇座结构声强场分析模型,结合数据可视化技术,提出橇座结构声强分析及可视化方法;应用该方法求解并可视化橇座的结构声强场,研究橇座中振动能量的传递特性以及机械能与结构声强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压缩机振动能量主要转化为橇座的应变能,振动能量主要通过型钢的腹板沿着压缩机轴向传递,振源间的耦合作用会降低振动能量的传递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复式天然气压缩机 稳态激励 橇座 结构声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市场准入改革对国有大型石油石化企业的影响——对《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解读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应红 徐东 唐国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5-120,共6页
2017年5月发布的《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引领了中国油气产业的新一轮改革,油气市场准入则是本次改革中的重点,将对我国国有大型石油石化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梳理了目前我国油气产业链各环节市场准入的现状及存... 2017年5月发布的《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引领了中国油气产业的新一轮改革,油气市场准入则是本次改革中的重点,将对我国国有大型石油石化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梳理了目前我国油气产业链各环节市场准入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上述意见在油气勘探开发、天然气与管道、炼油与成品油批发零售、原油与成品油进出口等4个领域对国有大型石油石化企业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国有大型石油石化企业落实上述意见的原则和相关建议:(1)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国有大型石油石化企业可以从配合国家完善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梳理调整企业内部业务、完善内部配套支持建设等方面入手做好相关工作;(2)在天然气与管道领域,可以积极参与推进行业法律、准入机制、省级管网改革等相关工作,并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3)在炼油与成品油批发零售领域,进一步优化布局,提高效率,创新营销模式,加强品牌推广;(4)在原油与成品油进出口领域,进一步加强对动态管理机制、企业间合作机会、平台和市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油气体制改革 市场准入 国有大型石油石化企业 油气勘探开发 天然气管道 炼油与成品油批发零售 原油与成品油进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的解读与思考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进殿 赵延芳 +1 位作者 沈鑫 王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9-144,共6页
当前,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体现在需求侧的增长出现波动,需求发展方向不明晰、空间不确定,同时供给侧的输配环节多、供气成本高,供给质量亟待进一步优化。针对中国能源和天然气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7年... 当前,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体现在需求侧的增长出现波动,需求发展方向不明晰、空间不确定,同时供给侧的输配环节多、供气成本高,供给质量亟待进一步优化。针对中国能源和天然气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7年6月23日发布了《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逐步将天然气培育成为中国现代能源体系的主体能源之一,首次从国家政策的高度明确了天然气的战略定位。为此在解读上述政策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中国能源的发展形势与天然气在能源革命中的作用、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方向与路径、《意见》出台后的市场发展前景及其对市场格局的影响等。结论认为:(1)《意见》顺应了我国社会经济与能源发展大势,确立了天然气在能源中的地位,明确了发展目标与路径,制定了改革措施与保障支持办法,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对中国天然气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2)市场主体应主动适应国家政策及市场发展的变化,为确保中国天然气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推动国家能源革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 政策解读 利用方向 发展前景 市场格局 能源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油田某天然气净化厂实现GB 17820-2018达标工艺方案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梁平 卢海东 +3 位作者 张哲 张碧波 李洋 蒋欣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共7页
针对GB 17820-2018《天然气》标准中更为严格的天然气气质要求,长庆油田某天然气净化厂存在净化气中H 2S含量不满足进入长输管道要求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利用HYSYS软件对该厂MDEA脱硫工艺进行了流程模拟。分析了溶液循环量、MDEA质... 针对GB 17820-2018《天然气》标准中更为严格的天然气气质要求,长庆油田某天然气净化厂存在净化气中H 2S含量不满足进入长输管道要求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利用HYSYS软件对该厂MDEA脱硫工艺进行了流程模拟。分析了溶液循环量、MDEA质量分数、吸收塔塔板数、原料气温度、原料气压力以及贫液入塔温度对净化气中H 2S、CO2含量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工艺参数的影响程度对参数进行排序。在此基础上,建立以最小能耗为目标函数的多参数优化模型,利用HYSYS自带的工具箱求解模型,得到满足净化气中H 2S质量浓度<5 mg/m^3、CO2摩尔分数<2.8%的最优操作参数组合。优化结果可对指导现场采取调整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脱硫 GB 17820-2018 HYSYS H 2S含量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省级天然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与监管的思考——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周淑慧 孙骥姝 +3 位作者 王军 郭海涛 张墨翰 梁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7-114,共8页
天然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和依法监管是绝大多数市场化比较成熟国家的一致选择。中国的天然气管网改革才刚刚起步,特别是在省级管网设施的监管方面,面临诸多现实问题。为此,以陕西省为例,剖析了我国当前省级天然气管网公平开放面临的主要... 天然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和依法监管是绝大多数市场化比较成熟国家的一致选择。中国的天然气管网改革才刚刚起步,特别是在省级管网设施的监管方面,面临诸多现实问题。为此,以陕西省为例,剖析了我国当前省级天然气管网公平开放面临的主要问题:(1)省管网公司采取统购统销模式,不适应公平开放制度管输业务独立的客观要求;(2)省内管输价格管理办法和成本监审办法待建立,管输价格合理性亟待监审;(3)储气调峰和两部制管输定价缺位,不适应公平开放定价规则;(4)居民和非居民用气实行"双轨"制,不利于市场健康快速发展;(5)储气调峰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供气稳定性和开放准入;(6)管网开放更具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准则有待于完善。由此建议近期的监管工作重点应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1)督促省内管输企业扎实履行信息公开义务;(2)监管管网设施信息和运营信息公开的及时全面真实有效;(3)推动省内管输价格管理办法和成本监审办法尽早出台;(4)推动省内管网公司管输与销售、管输与下游业务分离;(5)推动大用户直供,改变省网公司统购统销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管网 公平开放 政策 监管 问题 建议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客户评价指标体系与数学模型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进殿 周淑慧 王占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2-114,共3页
我国天然气客户规模日益庞大,客户分布、用气结构等更加复杂,需要建立评价体系和数学模型对客户进行评价,为认识客户价值、提高客户管理水平、把握市场发展方向提供有效手段。从客户的用气水平、用气特性、信用状况和发展潜力等方面构... 我国天然气客户规模日益庞大,客户分布、用气结构等更加复杂,需要建立评价体系和数学模型对客户进行评价,为认识客户价值、提高客户管理水平、把握市场发展方向提供有效手段。从客户的用气水平、用气特性、信用状况和发展潜力等方面构建了含有10个评价指标的客户评价体系,并根据天然气行业特点设计了各指标的计算公式。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客户评价数学模型。编制的计算程序能根据天然气市场的区域特征和供需态势的变化特点对判断矩阵进行调整,使模型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采用该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对某管道上的实际客户进行评价、计算。综合排名前3位客户包括两家城市燃气客户和一家综合性客户,其共同特点是用气量大、可承受气价较高。从分析结果看,城市燃气用户最有价值,应大力开发;工业燃料客户应有选择地发展天然气价格承受能力较强的客户群;天然气发电用户应控制性地适度发展。分析结果与国家的天然气利用政策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客户评价 指标体系 数学模型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管输定价新机制对管输企业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芮旭涛 冯连勇 +2 位作者 张珊 杜敏 王素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1-129,共9页
我国天然气管输价格确定方式已由基于"一线一价"原则的经营期评价法转变为基于"一企一率"原则的服务成本法。新的定价机制在推动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同时,也给管输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挑战。为此,笔者以某管输企业为... 我国天然气管输价格确定方式已由基于"一线一价"原则的经营期评价法转变为基于"一企一率"原则的服务成本法。新的定价机制在推动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同时,也给管输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挑战。为此,笔者以某管输企业为例,分别利用经营期评价法和服务成本法对其在役管道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研究定价机制改革后对企业效益的影响,同时进行情景假设,探讨新定价机制下管道负荷率和新建管道建设方案对企业效益的影响。案例分析结果表明:(1)在新的定价机制下,管输企业有效资产获得的效益得到了有效监管,无法获得超额收益;(2)随着定价机制的改变,管输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增加,投资积极性可能会减弱;(3)管道负荷率在75%时,管输企业的运营效率最高;(4)管输企业在新建管道项目投资决策时,将会更多地考虑已有管道的负荷率水平。进而建议管输企业加强成本管控,优化运营管理,依据已有管道的负荷率情况,灵活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管输企业 定价机制 经营期评价法 服务成本法 负荷率 新建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含硫天然气节流阀冲蚀磨损机制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贾文龙 李晓宇 +3 位作者 成婷婷 罗召钱 徐嘉爽 韩西成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8-64,共7页
为保障超高压含硫天然气井安全运行,分析冲蚀磨损速率的影响因素;以压力高于70 MPa、 H;S体积含量为0~2%的天然气井口笼套式节流阀为例,基于冲蚀磨损理论和Fluent软件,建立冲蚀模型。研究井口节流阀内固体颗粒的运动轨迹和磨损机制,并... 为保障超高压含硫天然气井安全运行,分析冲蚀磨损速率的影响因素;以压力高于70 MPa、 H;S体积含量为0~2%的天然气井口笼套式节流阀为例,基于冲蚀磨损理论和Fluent软件,建立冲蚀模型。研究井口节流阀内固体颗粒的运动轨迹和磨损机制,并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固体颗粒在井口节流阀上游直管段部分时,冲蚀磨损可忽略不计;在节流阀180°小孔正对的阀腔壁面,冲蚀磨损最严重,但是下游磨损较小;阀腔下半圆弧部分磨损原理为二次冲蚀,直管段入口处和节流阀上半圆弧大多为微切削磨损;H;S含量和流体的平均流速越大,冲蚀磨损越大,因此,可将天然气的流速控制在331 m/s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含硫天然气 节流阀 冲蚀磨损 运动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悦 宋坤明 +3 位作者 魏江东 耿昕 姚海元 王武昌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0-154,共5页
天然气水合物(简称“水合物”)堵塞一直是油气管道实际生产运行中的多发问题,在堵塞前期的沉积阶段可以利用管内流体的冲刷作用在不停工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治理,水合物的力学特性是实施该方法的重要理论支撑。为研究水合物的力学特性,利... 天然气水合物(简称“水合物”)堵塞一直是油气管道实际生产运行中的多发问题,在堵塞前期的沉积阶段可以利用管内流体的冲刷作用在不停工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治理,水合物的力学特性是实施该方法的重要理论支撑。为研究水合物的力学特性,利用水合物生成装置和力学测试装置开展了水合物破坏实验,记录了实验过程中的竖向载荷变化,并计算得到竖向压力数据。以反应时间、是否添加粉砂和粉砂粒径作为实验变量,研究了这3个实验变量对水合物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本实验工况(压力为4 MPa,恒温水浴设为0.5℃维持1 h,后设为-2.0℃维持9 h)下测得的破坏水合物所需的竖向压力为0.48 MPa;随反应时间增加,破坏水合物所需的竖向压力有所提高。相比于不含粉砂的水合物,破坏含粉砂水合物需要更大的竖向压力(0.86~2.21 MPa);粉砂粒径越大,粉砂与水合物粘结得越紧密,破坏水合物所需的竖向压力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力学特性 反应时间 粉砂 抗破坏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价格承受能力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芮旭涛 冯连勇 赵连增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2,共6页
天然气价格承受能力反映天然气用户对天然气价格的承载能力,其价格形式表现为可承受天然气价格。与市场价格不同,可承受天然气价格无法通过市场供需关系进行量化,它反映的是用户愿意购买天然气所能承受的最高价格。本文对国外有关能源... 天然气价格承受能力反映天然气用户对天然气价格的承载能力,其价格形式表现为可承受天然气价格。与市场价格不同,可承受天然气价格无法通过市场供需关系进行量化,它反映的是用户愿意购买天然气所能承受的最高价格。本文对国外有关能源价格承受能力的研究进行了介绍,对国内天然气价格承受能力文献进行了归纳,并系统梳理了天然气价格承受能力理论体系,提出未来研究发展的主要方向,包括:针对不同类型用户深入研究广义可承受天然气价格;利用天然气需求曲线定量研究天然气市场;基于价格承受能力理论体系研究我国天然气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价格 承受能力 可承受价格 需求曲线 价格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SOC自恢复的混合储能系统功率优化分配策略
12
作者 马文忠 张家瑞 +3 位作者 王玉生 张文艳 李恒硕 朱亚恒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3,共8页
直流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中的超级电容器和蓄电池在工作期间的荷电状态(SOC)易越限,且两者会相互影响,导致SOC恢复效果减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层模糊控制的混合储能系统功率二次分配策略。在第一层SOC自恢复控制上增加第... 直流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中的超级电容器和蓄电池在工作期间的荷电状态(SOC)易越限,且两者会相互影响,导致SOC恢复效果减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层模糊控制的混合储能系统功率二次分配策略。在第一层SOC自恢复控制上增加第二层约束控制,对恢复量加以限制,以增强SOC恢复效果。针对低频阶段虚拟电容因其特性减弱SOC恢复效果,高频阶段分频控制与SOC自恢复控制相互耦合影响的问题,对功率的二次分配进行优化,在低频阶段加入恢复补偿环节,在高频阶段将分频控制与SOC自恢复控制解耦并加入解耦补偿环节,使得恢复效果最大化,从而延长储能装置的寿命并加快功率响应速度。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相关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增强SOC恢复效果,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储能系统 SOC自恢复 补偿环节 功率分配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下MMC高低压穿越的综合运行控制技术
13
作者 马文忠 孙沐紫 +3 位作者 王玉生 张文艳 李恒硕 朱亚恒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33,共11页
针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在弱电网下高低压故障穿越问题,文中提出包含整体、相间、上下桥臂均压和改进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多谐振控制的多环节控制策略。首先,改进双二阶广义积分器(doubl... 针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在弱电网下高低压故障穿越问题,文中提出包含整体、相间、上下桥臂均压和改进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多谐振控制的多环节控制策略。首先,改进双二阶广义积分器(double second-order-generalized integrator,DSOGI)的前置滤波环节并在PLL中采用非线性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PI)控制;其次,基于功率再分配提出弱电网下MMC的电容电压均衡控制方法,通过控制桥臂电流中的直流成分,实现子模块有功功率的再分配;然后,考虑上、下桥臂损耗不一致或参数不对称的工况,采用上、下桥臂有功功率再分配的方法改进传统的上、下桥臂均压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够实现系统的故障穿越不间断运行,解决高低压穿越时PLL检测相位和频率不准确的问题以及三相电压不平衡导致的电流不平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 高电压穿越 低电压穿越 电容电压均衡 双二阶广义积分器(DSOGI) 弱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监督时序聚类的催化裂化装置工况划分识别与产率预测方法
14
作者 张涵川 尚超 +2 位作者 吕文祥 黄德先 张亚宁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81-2790,共10页
作为炼厂中的核心生产装置,催化裂化装置将重质油转化为轻质油品,是提升炼厂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由于生产工艺的复杂性以及我国石化行业原油的频繁变化,基于流程模拟的催化裂化装置模型预测精度难以满足实时优化的需求。为此,本文提出... 作为炼厂中的核心生产装置,催化裂化装置将重质油转化为轻质油品,是提升炼厂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由于生产工艺的复杂性以及我国石化行业原油的频繁变化,基于流程模拟的催化裂化装置模型预测精度难以满足实时优化的需求。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监督时序聚类的催化裂化装置工况划分识别与产率预测方法,通过挖掘过程数据中的有益信息,实现工况的自动划分与识别,提高了在多原油混炼条件下的产率预测性能。通过对实际数据的应用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和泛化能力,能够实现催化裂化装置产品产率的高精度实时预测,从而有效地满足催化裂化装置动态实时优化的需求,有利于提升炼厂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装置 TICC聚类 产率预测 数据驱动建模 过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缺陷对于聚乙烯管耐压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窦靖杰 雷朝燕 +8 位作者 谷坛 刘杰 赵飞 廖丹丹 张顺蔺 邓汉文 万杰 黄旭 王均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1-146,共6页
针对聚乙烯管在运输、安装及使用过程中产生表面缺陷对于管道服役寿命的影响问题,采用预制缺陷的方式探究缺陷对于管材耐压性能的影响。在燃气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表面制备了三种典型缺陷,缺陷深度比依据管道壁厚依次设置为10%~50%。... 针对聚乙烯管在运输、安装及使用过程中产生表面缺陷对于管道服役寿命的影响问题,采用预制缺陷的方式探究缺陷对于管材耐压性能的影响。在燃气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表面制备了三种典型缺陷,缺陷深度比依据管道壁厚依次设置为10%~50%。研究了不同深度比的U型、V型和线型缺陷对于燃气聚乙烯管耐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制缺陷后聚乙烯管的爆破强度和爆破时间均呈现大幅度降低的趋势,爆破后样品周向膨胀量略有降低并逐渐趋近于未爆破前样品周长。相较于V型和U型缺陷,含线型缺陷样品的爆破强度和爆破时间降低最严重。断口微观形貌中观察到韧脆转变,表现为挤压状形貌和水平剪切裂纹转变为较光滑形貌和竖直方向的裂纹扩展。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缺陷处均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且线型缺陷产生的Mises应力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 耐压性能 高密度聚乙烯 损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复控制的MMC交直流阻抗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16
作者 孙沐紫 马文忠 +3 位作者 王玉生 张文艳 李恒硕 朱亚恒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75,共13页
目前针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系统的稳定性研究主要围绕在传统的双闭环控制,如何拓展到其他控制成为了难点。针对此问题,首先,基于多谐波线性化法提出了一种采用嵌入式重复控制器的MMC系统精确阻抗计... 目前针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系统的稳定性研究主要围绕在传统的双闭环控制,如何拓展到其他控制成为了难点。针对此问题,首先,基于多谐波线性化法提出了一种采用嵌入式重复控制器的MMC系统精确阻抗计算方法,建立了MMC的交直流侧阻抗模型,实现了嵌入式重复控制器交直流阻抗的准确计算。其次,分析了控制参数对MMC交直流侧阻抗特性的影响,研究得出嵌入式重复控制器的比例系数、内膜系数、增益系数及其他环节参数等因素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进而解析各参数对系统稳定的影响趋势和程度,为并网MMC系统嵌入式重复控制的参数设计提供了指导。最后,对比了接入不同强度电网时的系统稳定性。仿真结果验证了嵌入式重复控制系统在弱电网下的可行性,保障了MMC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C 重复控制 多谐波线性化 阻抗建模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柔性低频输电系统启动策略
17
作者 高天 马文忠 +3 位作者 王玉生 张文艳 李恒硕 朱亚恒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6-1435,I0031-I0034,共14页
Y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in Y configuration,Y-MMC)的Y形结构,使其预充电及并网过程更为复杂,基于环流控制的一般启动策略不再适用。针对上述问题,设计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渐进预充电方法及无扰动并网方法... Y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in Y configuration,Y-MMC)的Y形结构,使其预充电及并网过程更为复杂,基于环流控制的一般启动策略不再适用。针对上述问题,设计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渐进预充电方法及无扰动并网方法,提出一种模型预测渐进启动控制策略。首先,建立桥臂电流和电容电压预测模型,通过模型预测控制改变充电电流回路、幅值和相角,实现可控充电最大有功输入,对各个桥臂渐进充电。其次,根据电流误差灵活投切子模块,逐渐平衡充电回路电势差,辅助模型预测控制抑制冲击电流。然后,协调外环比例积分控制与内环模型预测控制,通过切换外环功率和电压控制模式,实现基于Y-MMC的柔性低频输电系统无扰动并网过程。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对双端柔性低频输电系统进行仿真分析,所提控制策略保障了启动过程较低的电流冲击和较高的充电速度,使系统平稳快速进入稳定运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柔性低频输电 启动策略 预充电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基储氢材料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任俊颖 廖逸飞 +5 位作者 孙会东 陈诚 牛俊敏 杨捷 孙建辰 商辉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6-416,共11页
氢能是目前最受欢迎的清洁能源之一,但氢气的储存问题限制了氢能的应用。镁基储氢材料具有储氢容量大,循环性能好及价格低廉等优点,但其较高的热力学稳定性及较差的动力学性能限制了其应用。近年来,为了提高镁基储氢材料的性能,人们开... 氢能是目前最受欢迎的清洁能源之一,但氢气的储存问题限制了氢能的应用。镁基储氢材料具有储氢容量大,循环性能好及价格低廉等优点,但其较高的热力学稳定性及较差的动力学性能限制了其应用。近年来,为了提高镁基储氢材料的性能,人们开发了许多改性方法,力求改善镁基储氢材料的热力学及动力学性能。文中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镁基储氢材料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纳米化、合金化以及添加催化剂,通过分析数据,对该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最后提出观点:掺杂纳米级的催化剂是未来重要的改性方法,并且从原子层面加深对催化剂反应机理的理解是研究的重点之一,这将为构建高性能镁基储氢材料提供新颖且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储氢 镁基储氢材料 纳米化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动窗决策树的加氢裂化装置过渡状态识别
19
作者 曹跃 余冲 +2 位作者 纪晔 杨明磊 李智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7-198,共12页
加氢裂化生产装置处于多工况运行状态,而不同工况间切换存在过渡状态,操作员会根据装置所处状态进行相应的操作和调整。然而,装置所处的过渡状态难以识别,需要长期操作学习并积累经验。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动窗决策树的加氢裂化装置... 加氢裂化生产装置处于多工况运行状态,而不同工况间切换存在过渡状态,操作员会根据装置所处状态进行相应的操作和调整。然而,装置所处的过渡状态难以识别,需要长期操作学习并积累经验。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动窗决策树的加氢裂化装置过渡状态识别方法。加氢裂化装置工业数据经去噪、降维等预处理后,使用滑动窗口保留窗口内的数据局部动态时序特征,并建立特征矩阵,再利用精细决策树发掘复杂过程变量之间的关系,可视化地描述了决策树结构,体现其可解释的优势,最终实现加氢裂化装置过渡态的快速、准确识别。基于F1分数,对比了高斯朴素贝叶斯、精细高斯支持向量机、粗略树、中等树、精细树、可优化决策树对加氢裂化装置过渡态的综合识别性能,10次五折交叉验证后,基于精细树的F1分数均值可达0.9896,训练时间均值为3.028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装置 过渡状态 滑动窗口 特征矩阵 决策树分类 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模型预测控制的大功率双极Π型DC/DC变换器研究
20
作者 孟繁丞 马文忠 +3 位作者 王玉生 张文艳 李恒硕 朱亚恒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3-26,共14页
非隔离型DC/DC变换器在电网互联时面临稳定性不强、电能质量差及故障处理弱等问题。分析了一种单相运行且具有双向直流故障闭锁能力的双极Π型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DC/DC converter,DC-MMC)拓扑结构和故障闭锁原... 非隔离型DC/DC变换器在电网互联时面临稳定性不强、电能质量差及故障处理弱等问题。分析了一种单相运行且具有双向直流故障闭锁能力的双极Π型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DC/DC converter,DC-MMC)拓扑结构和故障闭锁原理,设计了基于单相dq解耦的双闭环PI控制策略,实现了变换器桥臂直流分量、系统环流及桥臂间功率平衡控制。但适用于DC-MMC的模型预测控制存在控制复杂、计算量大及响应慢等问题,针对变换器结构的强耦合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分步寻优原理的改进模型预测控制策略以提高变换器稳态和暂态性能。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隔离型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 单相解耦变换器 模型预测控制 双向直流故障闭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