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气区域生产中的关联工艺参数协同预测与预警
1
作者 赵勇 尹爱军 +3 位作者 成浩 李骞 纪林呈 吴倩颖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0-566,共7页
为提前发现天然气区域生产过程中管线、装置可能发生的超压、泄露等异常工况,现有工业控制报警系统不能准确反映设备真实状态,而采用单参数的预警误判率较高,实用性不足。提出了一种天然气区域生产各上、下游场站关联工艺参数的协同预... 为提前发现天然气区域生产过程中管线、装置可能发生的超压、泄露等异常工况,现有工业控制报警系统不能准确反映设备真实状态,而采用单参数的预警误判率较高,实用性不足。提出了一种天然气区域生产各上、下游场站关联工艺参数的协同预测与预警方法。针对天然气区域内场站多、生产过程复杂、监测数据多样的特点,首先对每个场站的参数进行降维,提取各场站的关键工艺参数;再对关键参数进行关联度评估及分组,以同组的高关联参数为自变量,建立多元非线性套索回归预测模型;同时,建立关键参数的长短期记忆预测模型;结合两种模型预测结果的对比分析确定动态阈值,对区域生产进行协同预警。通过重庆气矿某井区开展的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有效减少单值异常出现的预警误判,又可提前定位异常场站和异常点位,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区域生产 报警 工艺参数 关联度 协同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口坳陷西南部地热资源赋存特征及开发前景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剑 王道成 +5 位作者 徐凌 刘蔷 高阳 冷济高 潘良云 曹海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545-3554,共10页
地热资源赋存特征及成因模式是地热资源开发的重要依据。基于区内各类钻孔、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资料,在明确储盖、温度特征基础上,对热源、通道、补给要素开展研究,建立周口坳陷西南部地热系统成因模式,进而评价其开发前景。研究区赋存... 地热资源赋存特征及成因模式是地热资源开发的重要依据。基于区内各类钻孔、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资料,在明确储盖、温度特征基础上,对热源、通道、补给要素开展研究,建立周口坳陷西南部地热系统成因模式,进而评价其开发前景。研究区赋存低温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幔源热是主要热源,南冷北热,凸起区大地热流高于凹陷区,可达70 mW/m^(2)以上。平均地温梯度为2.8℃/hm左右,为传导型传热,断裂的发育也促进了深部热流的上涌,局部存在热对流增温作用。同位素分析显示补给来自西部低山丘陵的大气降水,在裸露区下渗后沿渗透地层、不整合面向东部运移并被加热增温。新近系、古近系砂岩孔隙、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孔洞是流体主要赋存空间。第四系与新近系上部发育的粉砂、黏土沉积构成了良好的隔水隔热盖层。目前新近系开发利用风险最小,热储底板埋深400~1400 m,向北埋深增大,砂地比平均40.9%,水量40~60 m^(3)/h,井口水温43~48℃。最终落实4个孔隙型地热资源开发有利区,3个岩溶型地热资源开发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赋存特征 成因模式 周口坳陷 驻马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气库站场天然气泄漏及火灾事故应急知识图谱构建 被引量:3
3
作者 宋旭 文明 +1 位作者 胡瑾秋 龚建华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6-831,共6页
针对消防、应急处置过程中快速进行决策支持和方案制定的难点,提出储气库站场天然气泄漏及火灾事故的应急模型,该模型应用知识图谱作为风险表征手段,利用双向编码表示转换器(BERT)和双向长短时记忆模型条件随机场算法(BiLSTM-CRF),实现... 针对消防、应急处置过程中快速进行决策支持和方案制定的难点,提出储气库站场天然气泄漏及火灾事故的应急模型,该模型应用知识图谱作为风险表征手段,利用双向编码表示转换器(BERT)和双向长短时记忆模型条件随机场算法(BiLSTM-CRF),实现对文本信息的实体识别和关系抽取。利用Neo4j图数据库构建储气库站场天然气泄漏及火灾事故的应急知识图谱。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应急处置、消防策略研究方法,本文提出的储气库站场天然气泄漏及火灾事故应急模型不仅可以实现对储气库站场天然气泄漏及火灾事故的早期应急处置,还能够识别事故的风险传播路径,为消防应急指挥和应急决策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救援 应急决策 知识图谱 天然气泄漏 BERT-Bi-LSTM-CR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天然气气田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冯军 王军朝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09-111,144,共4页
以四川盆地天然气气田矿山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开采与利用特点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与研究区内地质灾害、地下水和土地资源等矿山地质环境的危险源及其危害方式、危害大小,并针对性的提出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存在与改进的问题等,... 以四川盆地天然气气田矿山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开采与利用特点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与研究区内地质灾害、地下水和土地资源等矿山地质环境的危险源及其危害方式、危害大小,并针对性的提出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存在与改进的问题等,对同类项目的开展具有较好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地质灾害 含水层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田环境中不锈钢点蚀研究现状 被引量:4
5
作者 侯香龙 曹献龙 +3 位作者 张诚 任权友 严永博 于林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8-64,共7页
不锈钢因其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被大量应用于油气田环境中。但是,在复杂的油气田环境中不锈钢仍旧会发生点蚀。为了保证不锈钢能够安全服役,从不锈钢材料的点蚀机制、点蚀影响因素等方面综述了不锈钢在油气田环境中的点蚀研究现状,并针对... 不锈钢因其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被大量应用于油气田环境中。但是,在复杂的油气田环境中不锈钢仍旧会发生点蚀。为了保证不锈钢能够安全服役,从不锈钢材料的点蚀机制、点蚀影响因素等方面综述了不锈钢在油气田环境中的点蚀研究现状,并针对其研究的不足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油气田环境 点蚀机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裂对川西坳陷致密砂岩气藏天然气运聚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8
6
作者 陈冬霞 王雷 +4 位作者 庞雄奇 郭迎春 罗潇 谢明贤 王从玮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37-1146,共10页
川西坳陷致密砂岩气藏的形成和分布受断裂控制作用明显。在对断裂的分布特征、断裂性质、断层几何特征、断裂形成时间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断裂与砂体的沟通关系、已发现气藏的开发情况和失利井的综合分析,揭示了断裂对陆相领域致... 川西坳陷致密砂岩气藏的形成和分布受断裂控制作用明显。在对断裂的分布特征、断裂性质、断层几何特征、断裂形成时间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断裂与砂体的沟通关系、已发现气藏的开发情况和失利井的综合分析,揭示了断裂对陆相领域致密气藏天然气运聚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断裂影响和控制川西坳陷致密天然气藏有5种情况:断裂发育促使深层须家河组天然气富集成藏、断裂输导使深部须家河组天然气部分破坏、断裂输导深部须家河组天然气使中浅层侏罗系成藏、断裂破坏严重使中浅层侏罗系成藏效率低和断裂不发育的部位中浅层侏罗系含气性较差。单井与断裂距离的远近对单井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且不同级别断裂影响规律存在较大差异:Ⅰ级断裂(延伸长度L≥100 km)和Ⅱ级断裂(10 km<L<100 km)对单井产能的影响具有类似的规律,中等距离有利于成藏,距离太短和太远产能均变低;Ⅲ级断裂(L<10 km)对天然气富集的控制作用明显,即总体上距离断裂越近,单井产能大,随着距离的变大,产能变小,一般单井离断裂距离>2 000 m,单井产能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坳陷 致密砂岩气藏 断裂 天然气运移 天然气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天然气管网极限风险影响的电-气耦合系统连锁故障模型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安安 李静 +3 位作者 林冬 杨威 李茜 曲广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7275-7284,共10页
随着电网和气网耦合程度的增强,天然气系统气源、管道和压缩机故障风险处在极限区域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亟待研究。该文通过Ford-Fulkerson法量化气网故障极限风险,建立考虑天然气管网极限风险影响的电-气耦合系统连锁故障模型。首先,考... 随着电网和气网耦合程度的增强,天然气系统气源、管道和压缩机故障风险处在极限区域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亟待研究。该文通过Ford-Fulkerson法量化气网故障极限风险,建立考虑天然气管网极限风险影响的电-气耦合系统连锁故障模型。首先,考虑天然气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容量约束,引入成本矩阵和容量矩阵建立天然气随机网络模型;其次,通过Floyd算法确定高效率、低成本天然气输气方向的基础上,采用Ford-Fulkerson算法量化天然气随机网络故障后的极限最小风险;然后,利用直流潮流模型和概率模型模拟电力系统连锁故障,并根据拓扑完整性和物理运行特性评估天然气系统主要设备故障风险在极限区域时对电力系统连锁故障的影响。最后,通过IEEE 30节点和比利时20节点组成电-气耦合系统,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耦合系统 极限风险 Ford-Fulkerson 连锁故障 随机网络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四川盆地解读中国南方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 被引量:59
8
作者 冉隆辉 谢姚祥 王兰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9-294,共6页
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具有气多油少,油气层纵横向叠置展布,气田规模大小不一,储层总体致密、但不乏优质储层,油气田圈闭类型多样、以背斜圈闭为主5个鲜明的地质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叠合盆地性质的海相碳酸盐岩发育区,克拉通沉积时... 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具有气多油少,油气层纵横向叠置展布,气田规模大小不一,储层总体致密、但不乏优质储层,油气田圈闭类型多样、以背斜圈闭为主5个鲜明的地质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叠合盆地性质的海相碳酸盐岩发育区,克拉通沉积时期古隆起的形成与发展,准确查明海相储层分布和目的层局部构造地腹形态,坚持有目的层、不唯目的层、重在发现的重要技术原则和发展先进实用的勘探技术等影响海相油气勘探成效值得重视的5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碳酸盐岩 油气勘探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天然气压力能综合利用的微能网气-电需求响应模型 被引量:23
9
作者 张安安 冯雅婷 +2 位作者 林冬 李茜 吴建中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27,共9页
针对天然气压力能利用模式单一及调压站冷能利用困难导致的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天然气高压管网压力能发电和冷能综合利用集成方案,并针对调压站地理特性及各能源供给波动性导致的能源供应不稳定等问题,构建了天然气压力能与电、气... 针对天然气压力能利用模式单一及调压站冷能利用困难导致的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天然气高压管网压力能发电和冷能综合利用集成方案,并针对调压站地理特性及各能源供给波动性导致的能源供应不稳定等问题,构建了天然气压力能与电、气、冷、热等多种能源相结合的微型综合能源网架构,实现其多能耦合互补;同时,通过价格型和激励型2类响应建立气-电综合需求响应模型,前者基于价格弹性矩阵建立气负荷和电负荷的需求响应模型,后者通过补贴激励的方式对天然气管网进行调峰。综合考虑该微型综合能源网的能耗成本、运维成本、环境成本及需求响应,构建考虑天然气压力能综合利用的微能网气-电需求响应优化调度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场景下微能网电-气-冷能的优化调度结果,对所提出的集成方案及气-电需求响应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压力能 微能网 气-电综合需求响应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天然气压力能利用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安安 冯雅婷 +2 位作者 黄璜 林冬 徐宪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0-39,共10页
天然气压力能的不确定性与其管网负荷随机波动性,限制了综合能源系统中压力能利用效率的提高。提出一种天然气调压站压力能发电与制冷的综合利用模式及系统架构。首先,为解决天然气管网流量波动导致压力能不稳定、供需不平衡的问题,通... 天然气压力能的不确定性与其管网负荷随机波动性,限制了综合能源系统中压力能利用效率的提高。提出一种天然气调压站压力能发电与制冷的综合利用模式及系统架构。首先,为解决天然气管网流量波动导致压力能不稳定、供需不平衡的问题,通过研究调压站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压力与负荷不确定性因素,分析压力能不确定性及综合能源系统与调压站集成系统相关性对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的影响,确立综合能源系统不确定性因素与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将气体作为冷能传输介质,考虑气、冷、热不同能量的传输特性,分析该系统分时间尺度能量平衡关系,并兼顾经济性与低碳性建立含天然气调压站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进而采用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某实际调压站综合能源系统验证了所提优化调度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压力能 综合能源系统 双重不确定性 延时特性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天然气压力能的微电网储荷协调优化调度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安安 刘艾 +2 位作者 曲广龙 杨威 林冬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99-505,共7页
为解决天然气输送过程中压力能的浪费问题,提高天然气能源利用率,提出将天然气压力能发电系统引入至微电网整体调度方案中。针对天然气压力能发电系统中前后端口的补热需要,将微电网中的风冷热泵补热系统与压力能发电系统进行耦合。考... 为解决天然气输送过程中压力能的浪费问题,提高天然气能源利用率,提出将天然气压力能发电系统引入至微电网整体调度方案中。针对天然气压力能发电系统中前后端口的补热需要,将微电网中的风冷热泵补热系统与压力能发电系统进行耦合。考虑到由天然气管网中流量波动和环境因素造成的压力能出力波动问题,提出微电网储荷一体化协调优化方案,以确保系统高效稳定运行。基于上述内容,构建考虑可控电源出力成本、储能调度成本、微电网与配电网的交互成本和负荷调度成本的微电网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Yalmip工具包编写优化调度程序。最后,通过对西南地区某调压站数据进行仿真,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与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优化 电力系统 天然气压力能 协调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井腐蚀预测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继川 张双蕾 +1 位作者 段蕴琦 魏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6-88,13,共3页
CO2腐蚀是石油、天然气工业最主要的危害之一,并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研究CO2的腐蚀机理,对CO2腐蚀速率进行预测,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国外CO2腐蚀预测模型已达十多种,目前最为常用的是Norsok和De Waard模型。通过分析含CO2... CO2腐蚀是石油、天然气工业最主要的危害之一,并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研究CO2的腐蚀机理,对CO2腐蚀速率进行预测,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国外CO2腐蚀预测模型已达十多种,目前最为常用的是Norsok和De Waard模型。通过分析含CO2天然气井的腐蚀影响因素,揭示了井下油管腐蚀速率与各腐蚀因素之间的内部规律。运用Norsok和De Waard模型对井下油管的CO2腐蚀速率进行预测,得到了高温、高压气井CO2腐蚀程度变化趋势,为含CO2天然气井腐蚀防护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天然气井 腐蚀 预测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拉曼光谱法天然气原料气中CO_(2)和H_(2)S在线分析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华东 张思琦 唐纯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551-3558,共8页
为了解决天然气净化厂缺乏原料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在线分析方法问题,针对天然气原料气含水、油污、颗粒物杂质、含硫和二氧化碳等强腐蚀性的特点,研制了激光拉曼天然气原料气在线分析仪和配套预处理装置,首次建立激光拉曼在线分析... 为了解决天然气净化厂缺乏原料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在线分析方法问题,针对天然气原料气含水、油污、颗粒物杂质、含硫和二氧化碳等强腐蚀性的特点,研制了激光拉曼天然气原料气在线分析仪和配套预处理装置,首次建立激光拉曼在线分析新方法,在天然气净化厂开展现场应用测试,考察了二氧化碳和硫化氢测量准确度和重复性,验证了在线分析方法可靠性,并开展了在线分析方法的校准技术研究。方法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硫化氢激光拉曼测定结果和标气示值的偏差小于1.0%,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相符,7次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6%;二氧化碳拉曼分析结果和标气示值的相对偏差小于1.0%,7次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76%。应用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拉曼光谱H_(2)S在线测定和碘量法离线测定结果相对偏差范围为0.3%~7.5%(90%以上数据小于3%),拉曼光谱CO_(2)在线测定和气相色谱法离线测定结果相对偏差范围为0.6%~8.4%(80%以上数据小于3%),激光拉曼在线分析方法的校准周期为3 d。形成的激光拉曼在线分析仪现场运行平稳,可实时反馈气质变化,能够满足天然气净化厂掌握原料气中酸气成分含量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天然气 在线分析 硫化氢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天然气技术委员会(ISO/TC193)第14届年会的情况报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飞 郭绪明 陈赓良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16-217,228,共3页
作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代表 ,作者参加了近期召开的ISO/TC193第 14届年会。本文分别按TC/ 193直属工作组及TC/ 193SC1、TC/ 193SC2、TC/ 193SC3三个分委员会在年会上所讨论的问题 ,介绍了会议的主要情况。在本届年会上 ,对... 作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代表 ,作者参加了近期召开的ISO/TC193第 14届年会。本文分别按TC/ 193直属工作组及TC/ 193SC1、TC/ 193SC2、TC/ 193SC3三个分委员会在年会上所讨论的问题 ,介绍了会议的主要情况。在本届年会上 ,对气相色谱仪的实验室测定与现场测定的对比和由组成分析数据计算物性与仪器直接测定结果的差异问题 ,SC1决定请中国代表团提出二份新工作建议。结合我国天然气专业标准体系的发展现状 ,作者就加强标准的转化工作及技术进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标准化组织天然气技术委员会 ISO/TC193 第14届年会 天然气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压力能发电-制冰利用及运行效益评估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茜 徐璐 +3 位作者 杨威 张安安 林冬 廖长江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2023年第6期588-598,共11页
天然气压力能是一种新兴清洁能源,对其进行高效利用是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的有效手段。目前,天然气压力能回收利用中存在用能模式单一、评估指标片面以及评估方法缺乏等问题,导致天然气压力能利用率低,运行效益和系统不足无法被准确评... 天然气压力能是一种新兴清洁能源,对其进行高效利用是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的有效手段。目前,天然气压力能回收利用中存在用能模式单一、评估指标片面以及评估方法缺乏等问题,导致天然气压力能利用率低,运行效益和系统不足无法被准确评估,行业发展受阻。首先,提出了天然气压力能综合利用方案,使用透平膨胀机回收压力能发电,降压过程中产生的冷能用于制冰,并加入太阳能热水系统提高出站气温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其次,基于分析模型并考虑经济性和环保性构建了压力能利用系统运行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然后,建立了层次分析法-反熵权法综合评价模型,解决了指标之间相互影响、含义交叉的问题,提高了指标权重的判断精度。最后,通过对案例调压站评估可得,该调压站在运行中主要存在装置故障率高、系统稳定性差以及经济效益不显著等问题,评估结果验证了评估方法的有效性,为压力能利用系统的运行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压力能 综合利用 冷能制冰 运行效益评估 指标体系 组合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部制天然气管输费及其简明计算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明科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前我国天然气管输费仍然采用与出厂价捆在一起的捆绑价。当用户的实际用气量低于预定气量时 ,捆绑价就不能确保输气公司收回投资并获得合理的投资效益。目前许多国家对天然气管输采用了二部制管输费收取方法。该方法能在公平的原则下... 目前我国天然气管输费仍然采用与出厂价捆在一起的捆绑价。当用户的实际用气量低于预定气量时 ,捆绑价就不能确保输气公司收回投资并获得合理的投资效益。目前许多国家对天然气管输采用了二部制管输费收取方法。该方法能在公平的原则下保护输气公司和用户双方的正当权益。文章对天然气管输费的形成机制和形式进行了分析 ,介绍了国外二部制管输费的计算方法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更易理解和计算的二部制管输费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管道运输 计价方式 二部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H2S天然气井溢流动态模拟 被引量:5
17
作者 毛良杰 蔡明杰 +1 位作者 文小勇 夏宏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5期10219-10224,共6页
考虑H 2S在井筒中的相态变化,建立了含H 2S气井井筒动态溢流模型,同时采用有限差分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合四川某含H 2S天然气井现场数据模拟含H 2S天然气井溢流过程,并将模拟结果与不含H 2S气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和... 考虑H 2S在井筒中的相态变化,建立了含H 2S气井井筒动态溢流模型,同时采用有限差分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合四川某含H 2S天然气井现场数据模拟含H 2S天然气井溢流过程,并将模拟结果与不含H 2S气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和压力的降低,H 2S在上部地层井段发生相变并直接引起气体体积的膨胀。含气率的突增使钻井液池增量迅速增加,且在相同的溢流时间内,关井时刻钻井液池增量增加更明显。含H 2S气井井筒内气体膨胀更迅速,导致环空压力下降更快,环空流型转化更加迅速。此外,井底压力下降更快,关井套压迅速增加,进一步加剧了溢流程度。因此,含H 2S气井井喷预警时间急剧缩短,井控难度和井喷危险大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S 天然气井 溢流 动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裂缝多特征组合对页岩储层渗流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建锋 何鑫 +4 位作者 薛福军 代晶晶 杨建雄 黄浩勇 侯正猛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36,共10页
页岩气开发需要通过水力压裂技术形成缝网系统,为了研究天然裂缝特征对页岩储层渗流的影响,基于页岩储层中的质量守恒定律、朗格缪尔吸附方程及达西定律等,推导出了用于描述储层压裂区域内气体渗流行为的数学模型;基于该数学模型对引入... 页岩气开发需要通过水力压裂技术形成缝网系统,为了研究天然裂缝特征对页岩储层渗流的影响,基于页岩储层中的质量守恒定律、朗格缪尔吸附方程及达西定律等,推导出了用于描述储层压裂区域内气体渗流行为的数学模型;基于该数学模型对引入的嵌入离散裂缝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已有文献结果,以及与现场实际生产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在不同的天然裂缝渗透率、密集度、倾斜角组合情况下进行了页岩储层渗流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天然裂缝特征组合对页岩储层渗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出储层情况,改变天然裂缝渗透率、密集度、倾斜角等参数均对页岩储层渗流行为有明显影响,增加天然裂缝渗透率会加大倾斜角、密集度对储层渗流的影响,对产气量的影响约10%;增加密集度会加大渗透率对储层渗流的影响,减小倾斜角对储层渗流的影响,对产气量的影响约6.3%;增大倾斜角会同时减小密集度、渗透率对储层渗流的影响,此现象可能是由于天然裂缝与水力裂缝交叉位置数量降低所致。该成果一方面可加深对不同天然裂缝特征组合与储层渗流潜在联系的科学认识;另一方面,所描述的天然裂缝特征的影响规律可对设计水力压裂施工方案、提高储层产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藏 水力裂缝 流固耦合 天然裂缝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双重不确定性的天然气压力能出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威 刘金和 +3 位作者 张安安 林冬 黄博 林思雨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1期13315-13324,共10页
天然气管网余压资源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技术路径之一。压力能出力特性分析是支撑其高效利用的基础。为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改善天然气管网运行经济性,提出考虑双重不确定性的天然气压力能出力特性分析方法。首先,提出一种并联式天然... 天然气管网余压资源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技术路径之一。压力能出力特性分析是支撑其高效利用的基础。为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改善天然气管网运行经济性,提出考虑双重不确定性的天然气压力能出力特性分析方法。首先,提出一种并联式天然气管网压力能发电系统架构,并对其出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建立天然气网络模型及其各类负荷需求模型,并基于不确定性理论,构建考虑天然气流量与压力的双重不确定性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压力能出力[火用]分析数学模型,并提出波动性指标对压力能出力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天然气压力能发电功率随膨胀机入口天然气流量、温度与压力增大而增大;②天然气压力能发电具有典型的时空特性与不确定性;③压力能发电波动性受时间尺度影响,时间尺度越大,波动性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压力能 双重不确定性 分析法 波动性 时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驻马店地区中深层地热资源综合信息探查和潜力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剑 王道成 +5 位作者 徐凌 刘蔷 冷济高 高阳 赵雅静 尹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5,共9页
河南省地热资源丰富,豫北、豫中地区地热资源勘探程度较高,目前已实现大规模开发利用,但豫南地区地热资源勘探程度较低,钻探资料有限,针对其构造特征、地层分布、地热地质特征和资源潜力研究程度相对薄弱,尚难满足产业化、规模化开发需... 河南省地热资源丰富,豫北、豫中地区地热资源勘探程度较高,目前已实现大规模开发利用,但豫南地区地热资源勘探程度较低,钻探资料有限,针对其构造特征、地层分布、地热地质特征和资源潜力研究程度相对薄弱,尚难满足产业化、规模化开发需要。基于区域地质特征,结合二维地震解释成果,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开展了驻马店地区地热地质特征研究、资源评价和有利区预测。研究表明,驻马店构造位于周口坳陷西南部的舞阳凹陷、驻马店—淮滨凹陷、平舆凸起和长山隆起区、南襄盆地东部的泌阳凹陷5个二级构造单元;驻马店地区除正阳、确山位于长山隆起区地热地质条件较差外,其余地区均具有较好的地热资源开发条件;该区发育有新近系、古近系砂岩热储和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3套层状热储,总静态资源量约为115×10^(15) kJ。预测泌阳县城区、新蔡县城区和驿城区西部热储埋深适中、涌水量大、温度较高,为最具地热资源开发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潜力分析 有利区预测 周口坳陷 泌阳凹陷 驻马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