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工外排污水COD深度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牛进龙 刘发强 +3 位作者 何琳 贾媛媛 丁雪红 孙元俊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8-71,共4页
采用混凝气浮—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兰州石化分公司化工外排污水,考察了主要操作参数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试验表明,该处理技术能将COD在60~100 mg/L的化工外排污水COD去除50%~80%,出水COD≤35 mg/L,稳定达到《污... 采用混凝气浮—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兰州石化分公司化工外排污水,考察了主要操作参数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试验表明,该处理技术能将COD在60~100 mg/L的化工外排污水COD去除50%~80%,出水COD≤35 mg/L,稳定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T 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外排污水 混凝 臭氧 活性炭 深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发泡聚丙烯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唐婧 程鹏飞 +1 位作者 慕雪梅 李广全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66,72,共7页
综述了微发泡聚丙烯(PP)制备中常用的化学发泡剂和物理发泡剂,以及近几年有关微发泡PP共混改性用无机填料和有机填料对其发泡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经共混改性的微发泡PP泡孔直径为1~100μm,泡孔密度达1×10^(10)个/cm^(3)。分析... 综述了微发泡聚丙烯(PP)制备中常用的化学发泡剂和物理发泡剂,以及近几年有关微发泡PP共混改性用无机填料和有机填料对其发泡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经共混改性的微发泡PP泡孔直径为1~100μm,泡孔密度达1×10^(10)个/cm^(3)。分析了微发泡PP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以进一步促进新产品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发泡聚丙烯 发泡剂 共混改性 无机填料 有机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BS与β-NAs对PP的协同增韧作用及增韧机理研究
3
作者 李姝姝 程鹏飞 +1 位作者 马应霞 李广全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2-289,共8页
本研究以聚丙烯(PP)为基体、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和β成核剂(β-NAs)为增韧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SEBS/β-NAs共混物,研究了SEBS和β-NAs对PP的协同增韧作用并探究了增韧机理。结果表明:当添加20%SEBS和0.05%β-NAs... 本研究以聚丙烯(PP)为基体、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和β成核剂(β-NAs)为增韧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SEBS/β-NAs共混物,研究了SEBS和β-NAs对PP的协同增韧作用并探究了增韧机理。结果表明:当添加20%SEBS和0.05%β-NAs时,得到的PP/SEBS/β-NAs共混物样品的冲击强度达到了76.1 kJ/m2,较纯PP(3.9 kJ/m2)提高了1851.3%。SEBS和β-NAs的协同效应不仅能够增韧PP,还能够提高其加工性能。β-NAs的加入会诱导所得样品的脆-韧转变行为在低SEBS含量下提前发生。增韧机理为,由于β-NAs的加入,PP/SEBS/β-NAs共混物体系中大部分α晶转化为β晶,致使PP晶粒细化,SEBS相尺寸变小、分散更均匀。在外力作用下样品中的SEBS相充当应力集中点,不仅SEBS相内部及SEBS相和PP的界面层会发生空穴化,还会诱导样品中的PP基体发生大量的剪切屈服形变,这些过程会吸收大量能量,赋予PP/SEBS/β-NAs共混物良好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增韧 冲击强度 增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吩在稀土离子改性Y型分子筛上吸附与催化转化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秦玉才 高雄厚 +4 位作者 裴婷婷 郑兰歌 王琳 莫周胜 宋丽娟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89-896,共8页
以NaY、HY、液相Ce离子交换改性Y分子筛(L-CeY)和稀土离子改性超稳Y分子筛(HRSY-3)为研究对象,运用XRD、N2吸附、NH3-TPD和Py-FTIR表征样品的物化性能;采用原位红外光谱技术与程序升温脱附-同步质谱检测联用技术(TPD-MS)研究噻吩在活性... 以NaY、HY、液相Ce离子交换改性Y分子筛(L-CeY)和稀土离子改性超稳Y分子筛(HRSY-3)为研究对象,运用XRD、N2吸附、NH3-TPD和Py-FTIR表征样品的物化性能;采用原位红外光谱技术与程序升温脱附-同步质谱检测联用技术(TPD-MS)研究噻吩在活性中心上的吸附及催化转化行为。结果表明,稀土离子改性不改变分子筛晶体的基本结构但改变其精细结构,并形成一定的介孔,同时降低分子筛强酸位的强度,并生成与稀土离子物种有关的弱L酸位。REY与HY均可通过B酸中心的质子化作用活化噻吩,而稀土离子物种促进氢转移反应及低聚反应的进行,进而利于噻吩裂化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吩 REY 吸附 氢转移 催化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脑油萃取脱芳烃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史云鹤 李长明 +3 位作者 周金波 王艳飞 唐迎春 董炳利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0-369,共10页
现有的萃取脱芳烃工艺技术成熟,种类多,工业应用广,但在处理低芳烃含量的石脑油(质量分数小于15%)时普遍存在能耗高、经济效益低等问题。本文回顾了萃取脱芳烃的多种工艺,重点讨论了常规溶剂和离子液体对石脑油中芳烃的萃取效果,认为常... 现有的萃取脱芳烃工艺技术成熟,种类多,工业应用广,但在处理低芳烃含量的石脑油(质量分数小于15%)时普遍存在能耗高、经济效益低等问题。本文回顾了萃取脱芳烃的多种工艺,重点讨论了常规溶剂和离子液体对石脑油中芳烃的萃取效果,认为常规溶剂中的环丁砜、N-甲基吡咯烷酮以及复合溶剂环丁砜(水)-三甘醇、环丁砜(水)-N-甲基吡咯烷酮、环丁砜-2-丙醇、RAH-1脱芳烃效果优异,能为改进目前的石脑油萃取脱芳烃工艺提供基础数据;离子液体中咪唑类离子液体如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盐、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氯化铁等,有潜力用于低芳烃的石脑油萃取脱芳中,指出开发能够对复杂原料中低含量芳烃萃取的新型离子液体将会是以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萃取 分离 离子液体 常规溶剂 石脑油 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叔丁醇催化精馏脱水制异丁烯模拟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周金波 董炳利 +3 位作者 王艳飞 苟文甲 程中克 李吉春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4-67,共4页
以质量分数85%叔丁醇(TBA)为原料,对TBA催化精馏脱水制异丁烯工艺进行模拟计算。回归了自制的磺酸阳离子树脂催化剂的动力学数据,并使用Fortran编写了动力学子程序接口。应用Aspen Plus模型系统地讨论了反应段塔板数、操作压力、回流比... 以质量分数85%叔丁醇(TBA)为原料,对TBA催化精馏脱水制异丁烯工艺进行模拟计算。回归了自制的磺酸阳离子树脂催化剂的动力学数据,并使用Fortran编写了动力学子程序接口。应用Aspen Plus模型系统地讨论了反应段塔板数、操作压力、回流比、精馏段和提馏段塔板数、进料位置对TBA脱水效果的影响。在TBA进料量100 kg/h,反应段每块塔板填装45 kg催化剂,塔顶液相采出异丁烯的条件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精馏段4块塔板,反应段5块塔板,提馏段4块塔板,操作压力0.35 MPa,回流比1.5,进料位置在第4块塔板时,TBA转化率达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丁烯 叔丁醇 脱水 催化精馏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增产丙烯助剂中磷和铁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一青 陈慧 +2 位作者 王亚红 吕红 潘志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001-2004,共4页
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采用人工合成标样,设计合成了一套标准样品,采用数学校正法中的经验系数法校正元素间的互相干扰,样品不经任何处理,粉末直接压片,经验系数法校正基体效应,建立了分析测定增产丙烯助剂中磷和铁含量的方法。... 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采用人工合成标样,设计合成了一套标准样品,采用数学校正法中的经验系数法校正元素间的互相干扰,样品不经任何处理,粉末直接压片,经验系数法校正基体效应,建立了分析测定增产丙烯助剂中磷和铁含量的方法。讨论了样品制作方法,合适的测量条件,探讨了试样中元素间的相互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度和精密度较高,测定磷和铁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34%和0.59%;测定范围磷为0.01%~2.5%,铁为0.01%~2.5%。分析结果与化学法、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结果吻合。该方法快速、简便,样品处理简单,可以不分解;分析速度远快于其他分析方法,结果准确,单次测量一个样品只需要5 min,适用范围广,满足了科研和工业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法 增产丙烯助剂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脑油和轻烃资源裂解方式优选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许江 杨利斌 +2 位作者 宋帮勇 常桂祖 景媛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9-91,93,共4页
由于我国轻烃资源缺乏,而石脑油资源相对丰富,考虑将其掺入石脑油进行共裂解。在实验室裂解装置上对油田轻烃、拔头油的分组裂解以及与石脑油共裂解的产物收率变化进行了研究,得出油田轻烃、拔头油的分组裂解优于与石脑油共裂解,因此探... 由于我国轻烃资源缺乏,而石脑油资源相对丰富,考虑将其掺入石脑油进行共裂解。在实验室裂解装置上对油田轻烃、拔头油的分组裂解以及与石脑油共裂解的产物收率变化进行了研究,得出油田轻烃、拔头油的分组裂解优于与石脑油共裂解,因此探讨了拔头油与油田轻烃共裂解的可行性,提出在原料短缺的情况下,可根据"性质相近"的原则进行共裂解,即可将油田轻烃与拔头油掺混进行共裂解。同时在工业裂解炉上进行了拔头油与石脑油共裂解标定试验,得出的结论与实验室结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石脑油 轻烃资源 分组裂解 共裂解 工业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解汽油加氢催化剂及工艺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马好文 孙利民 +2 位作者 吕龙刚 梁顺琴 钱颖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0-103,共4页
根据催化裂解汽油组成特点,开发了"切C5-脱砷-切C9-两段加氢"工艺技术路线及配套的一、二段加氢催化剂。采用该工艺技术路线,利用自制催化剂对催化裂解汽油进行加氢处理,500 h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开发的工艺技术路线合理、可... 根据催化裂解汽油组成特点,开发了"切C5-脱砷-切C9-两段加氢"工艺技术路线及配套的一、二段加氢催化剂。采用该工艺技术路线,利用自制催化剂对催化裂解汽油进行加氢处理,500 h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开发的工艺技术路线合理、可靠,催化剂性能稳定,产品溴价小于1.0 g Br/100 g,硫含量小于1.0μg/g,满足芳烃抽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解汽油 加氢 催化剂 两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含量对CeUSY分子筛抗镍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兆林 惠宇 +6 位作者 杨野 秦玉才 张莉 张乐 贾未鸣 祖运 宋丽娟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56-863,共8页
采用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了不同Ce含量的CeUSY分子筛,并通过Mitchell等体积浸渍法对其进行Ni污染,运用ICP-AES、XRD和N2吸附等温线等方法对其织构性质进行表征,并利用微反应活性评价装置考察了其抗镍性能。结果表明,不同Ce含量改性的USY... 采用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了不同Ce含量的CeUSY分子筛,并通过Mitchell等体积浸渍法对其进行Ni污染,运用ICP-AES、XRD和N2吸附等温线等方法对其织构性质进行表征,并利用微反应活性评价装置考察了其抗镍性能。结果表明,不同Ce含量改性的USY样品其抗镍效果存在差异,CeUSY分子筛的抗镍效果与Ce含量的关系呈现火山型变化。结合Ni污染前后CeUSY分子筛的H_2-TPR和Py-FTIR表征结果探讨了Ce物种的抗镍机制,证实了Ce物种形态的变化是不同Ce含量的CeUSY分子筛具有不同抗镍效果的重要成因,其中,SOD笼中的Ce(OH)^(2+)在高温条件下可与Ni(OH)^+相互作用,脱去一分子H_2O形成Ce^(3+)-O-Ni^(2+)的稳定结构,阻碍了Ni物种与骨架铝的结合导致CeUSY分子筛中B酸中心的破坏,同时有效抑制了易还原NiO物种的生成。而Ce含量过高使得SOD笼内的Ce物种变成二聚以及三聚物,与Ni(OH)^+作用减弱,使其抗镍性能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落位 形态 USY 抗镍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用SMIA改性ABS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丛日新 李晓银 +2 位作者 任美红 李晶 王琦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27,共4页
以氮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为耐热组分,合成了耐热改性树脂SMIA(NPMI、苯乙烯、丙烯腈三元共聚物)并将其应用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研究结果表明,NPMI可大幅度提高ABS的热变形温度,但NPMI在SMIA树脂中的质量分数超过30%时,S... 以氮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为耐热组分,合成了耐热改性树脂SMIA(NPMI、苯乙烯、丙烯腈三元共聚物)并将其应用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研究结果表明,NPMI可大幅度提高ABS的热变形温度,但NPMI在SMIA树脂中的质量分数超过30%时,SMIA树脂与ABS胶粉的相容性降低会导致耐热ABS的冲击强度降低,使用抗冲改性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ABS的冲击强度。SMIA还可使耐热ABS的流动性能得以提高,而且加入SMIA越多,这种作用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苯基马来酰亚胺 ABS 耐热性 冲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橡胶的研究进展及市场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丛日新 梁滔 +3 位作者 李树毅 荔栓红 李晓银 王利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4-27,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粉末橡胶的研究发展,主要阐述了共凝聚、高分子包覆、接枝改性及超细粉末橡胶的研究进展。并以粉末丁苯橡胶和粉末丁腈橡胶为重点,介绍了粉末橡胶的市场应用。
关键词 粉末橡胶 研究进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成核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康文倩 王雄 +2 位作者 程鹏飞 吴冬 慕雪梅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2-87,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聚丙烯用无机成核剂(如滑石粉、碳酸钙、云母金属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和有机类成核剂(如缩醛类成核剂、磷酸盐类成核剂、松香型成核剂和酰胺类成核剂)的研究进展。第四代山梨醇缩醛类成核剂可使聚丙烯透明度提高50%,获得高... 综述了近年来聚丙烯用无机成核剂(如滑石粉、碳酸钙、云母金属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和有机类成核剂(如缩醛类成核剂、磷酸盐类成核剂、松香型成核剂和酰胺类成核剂)的研究进展。第四代山梨醇缩醛类成核剂可使聚丙烯透明度提高50%,获得高透明聚丙烯;松香型成核剂和酰胺类成核剂是近年新开发的成核剂,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成核剂复配使用,可提高聚丙烯成核效率;其他物质(如单甘油锌、单甘油钴、单甘油钙、勃母石)也可以用作聚丙烯成核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成核剂 山梨醇 缩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烷催化脱氢中限域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师连杰 黄剑锋 李长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54-58,共5页
纳米限域催化的发展为传统商用丙烷催化脱氢催化剂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供了指引,探讨了多种分子筛和以碳纳米管及碳纳米金刚石为代表的纳米碳在制备丙烷脱氢限域催化剂中的应用,并对未来丙烷脱氢催化剂的设计开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限域 丙烷催化脱氢 纳米 介观 分子筛 纳米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基硼基催化体系丙烷氧化脱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孔维杰 杨春亮 +1 位作者 卜婷婷 周金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23-230,共8页
以碳基硼基为代表的非金属催化剂氧化能力不如金属氧化物,这使得非金属催化体系如碳基和硼基催化剂对于丙烷氧化脱氢反应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综述了应用廉价环保型改性碳基和硼基的非金属丙烷脱氢催化剂将丙烷转化为丙烯的技术前沿,阐... 以碳基硼基为代表的非金属催化剂氧化能力不如金属氧化物,这使得非金属催化体系如碳基和硼基催化剂对于丙烷氧化脱氢反应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综述了应用廉价环保型改性碳基和硼基的非金属丙烷脱氢催化剂将丙烷转化为丙烯的技术前沿,阐述了有序介孔炭材料,纳米碳材料(纳米纤维、石墨烯、碳纳米金刚石等)和六方氮化硼材料各自的丙烷氧化脱氢机理以及通过杂原子改性后提高其催化活性的情况。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丙烷氧化脱氢新材料领域的发展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金属 氧化脱氢 低碳烯烃 碳基催化剂 硼基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喷专用茂金属聚丙烯的中试开发
16
作者 张鹏 朱珍珍 +3 位作者 慕雪梅 李广全 王福善 侯昊飞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5,共5页
在75 kg/h Spheripol工艺聚丙烯中试装置上,使用茂金属聚丙烯催化剂开发出熔喷专用茂金属聚丙烯MPH1500Y,并进行了熔喷无纺布的加工应用研究,同时对驻极处理的熔喷无纺布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PH1500Y的熔体流动速率约为1500 g/10 m... 在75 kg/h Spheripol工艺聚丙烯中试装置上,使用茂金属聚丙烯催化剂开发出熔喷专用茂金属聚丙烯MPH1500Y,并进行了熔喷无纺布的加工应用研究,同时对驻极处理的熔喷无纺布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PH1500Y的熔体流动速率约为1500 g/10 min,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2.9;MPH1500Y在加工应用过程中可纺性好,喷出、成网、收卷顺利,熔喷无纺布的纤维结构蓬松、形态均匀且细长,添加驻极母粒并经静电驻极处理后有效提高了熔喷无纺布的过滤效率,改善了熔喷无纺布的加速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金属聚丙烯 熔喷无纺布 驻极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法磷改性对USY沸石酸性及其水热稳定性的调控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强 赵红娟 +10 位作者 李蕊 王久江 翟敏慧 马跃 夏添 曾鹏晖 任申勇 刘宏海 高雄厚 徐春明 申宝剑 《分子催化(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7-330,共14页
磷(P)改性是提高沸石催化剂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考察了三氯化磷(PCl_(3))气相法和磷酸氢二铵浸渍法制备得到的不同P改性USY样品.研究发现,2种P改性方法制备的样品中P物种均能够与USY中的Si―OH发生相互作用,同时夺取附近的非骨架A... 磷(P)改性是提高沸石催化剂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考察了三氯化磷(PCl_(3))气相法和磷酸氢二铵浸渍法制备得到的不同P改性USY样品.研究发现,2种P改性方法制备的样品中P物种均能够与USY中的Si―OH发生相互作用,同时夺取附近的非骨架Al物种,将表现为L酸的Si―O(EFAl)―Al转变成显示强B酸的Si―OH―Al.非骨架Al的迁移改善了沸石的孔径分布.在600℃水热老化后发现,气相法PCl_(3)改性后样品的桥羟基没有被破坏,其原因是PCl_(3)改性后样品的P物种主要为低聚态P物种,能够更好地与附近的四配位骨架Al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保护沸石的桥羟基不被破坏.而浸渍法磷酸氢二铵改性后样品主要生成高聚态P物种,与附近的四配位骨架Al发生相互作用能力弱,保护沸石桥羟基的作用不强.因此,气相法PCl_(3)改性样品在600℃水热老化4 h后的强B酸酸量(41μmol·g^(-1))明显高于浸渍法P改性样品(21μmol·g^(-1)).在800和900℃水热老化4 h后,PCl_(3)改性样品较浸渍法P改性样品和未改性样品展现了更高的结晶保留度,结合正辛烷催化裂化反应数据,表明气相法PCl_(3)改性后的USY样品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Y沸石 气相法磷改性 酸性改善 水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改性对Y型分子筛酸性及其催化转化性能的调变机制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畅 秦玉才 +5 位作者 高雄厚 张海涛 莫周胜 初春雨 张晓彤 宋丽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4-352,共9页
采用液相离子交换(LPIE)法制备了不同离子交换度的Ce Y分子筛.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X射线衍射(XRD)、N2吸附等温线和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采用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in situ FTIR)光谱技术分别... 采用液相离子交换(LPIE)法制备了不同离子交换度的Ce Y分子筛.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X射线衍射(XRD)、N2吸附等温线和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采用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in situ FTIR)光谱技术分别以吡啶和噻吩作为探针分子研究了Ce改性对Y型分子筛酸性能和催化转化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e离子改性不改变Y型分子筛晶体的基本骨架,但改变其精细结构.分子筛改性过程中Ce物种优先定位于方钠石(SOD)笼,随着稀土离子含量增大,逐渐出现在超笼中.Ce离子交换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Brnsted(B)酸中心,且其量与强度随着Ce含量的增大均呈现先增加后平稳的趋势.同时,Ce离子交换产生与非骨架铝物种和铈物种有关的两种强度不同的Lewis(L)酸中心,且两者均随着Ce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噻吩吸附红外光谱表明,由于Ce离子改性产生的强B酸中心可导致噻吩在室温条件下即可发生质子化反应,质子化的噻吩分子可进一步发生低聚反应.而稀土物种与B酸中心的协同作用有利于低聚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CeY 酸性 噻吩 催化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本体法合成ABS树脂 被引量:15
19
作者 丛日新 梁滔 +5 位作者 郑红兵 吴宇 李炳泉 方伟 魏绪玲 胡才仲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共4页
以3釜串联连续本体聚合工艺合成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并研究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一定橡胶含量条件下,采用双嵌段丁苯橡胶替代聚丁二烯橡胶可使ABS树脂的综合力学性能得以提高;双嵌段丁苯橡胶质量分数每增加0.1%,... 以3釜串联连续本体聚合工艺合成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并研究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一定橡胶含量条件下,采用双嵌段丁苯橡胶替代聚丁二烯橡胶可使ABS树脂的综合力学性能得以提高;双嵌段丁苯橡胶质量分数每增加0.1%,可使ABS树脂的冲击强度提高约0.98~1.67 kJ/m2,但其耐热性有所下降,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存在峰值。为获得均衡的性能,(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树脂相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应控制在2.0×105~2.5×105,高于2.5×105之后,ABS树脂性能提升不明显。与乳液法ABS树脂相比,连续本体法ABS树脂具有极低的残余单体含量,有明显的环保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 本体法 ABS 橡胶 残余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晶化FCC催化剂传质性能的频率响应法辨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秦玉才 高雄厚 +3 位作者 石利飞 张莉 段林海 宋丽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27-535,共9页
以苯为探针分子,采用频率响应(FR)技术和智能重量分析仪(IGA)研究了原位晶化流化催化裂化(FCC)催化剂上的传质行为。结合N_2吸附和扫描电镜(SEM)剖析所得织构性质数据,并与传统半合成FCC催化剂以及稀土改性Y分子筛传质性能进行对比,结... 以苯为探针分子,采用频率响应(FR)技术和智能重量分析仪(IGA)研究了原位晶化流化催化裂化(FCC)催化剂上的传质行为。结合N_2吸附和扫描电镜(SEM)剖析所得织构性质数据,并与传统半合成FCC催化剂以及稀土改性Y分子筛传质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原位晶化FCC催化剂所具有的独特纳米化和高度分散的分子筛组分分布状态,显著改善了基质大孔/介孔结构与分子筛微孔孔道的贯通性,削弱了分子筛孔道与基质界面间的传质阻力,从而优化了成型催化剂颗粒的传质性能。本研究再次证实了频率响应技术可以检测和辨析多孔催化材料体系中发生的复杂吸附-扩散过程,是一种有效的多级孔催化材料传质性能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响应技术 原位晶化 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 传质过程 孔道贯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