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美两国石油化工产业实力对比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宋倩倩 慕彦君 +2 位作者 侯雨璇 王春娇 郑轶丹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07-1619,共13页
2018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首超70%,炼油能力达到8.31亿吨/年,成品油产量与消费量分别为3.6亿吨/年、3.2亿吨/年,炼油技术整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乙烯产能、产量、消费量分别达到2532.5万吨/年、1841万吨/年、2098.6万吨/年,聚乙烯产能、... 2018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首超70%,炼油能力达到8.31亿吨/年,成品油产量与消费量分别为3.6亿吨/年、3.2亿吨/年,炼油技术整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乙烯产能、产量、消费量分别达到2532.5万吨/年、1841万吨/年、2098.6万吨/年,聚乙烯产能、产量、消费量分别达1898.4万吨/年、1626万吨/年、3005.7万吨/年,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化工国家。美国石油化工产业无论在规模还是技术上一直引领着世界的发展,近年来得益于页岩油气革命的成功,美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大幅下降,开始逐步实现能源独立,并给石油化工产业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与动力。文中提出尽管中国已成为石油化工大国,但较世界强国的美国仍有不小差距,要实现石油化工强国的“中国梦”,中国应强化原油供应,拓展进口渠道实现多元化,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全方位保证能源供应安全;严控炼油能力,持续加大落后产能淘汰步伐,强化装置结构调整,扩大成品油出口,加快传统炼油技术升级及新技术创新;坚持乙烯原料的多元化和低成本化,加快石化产品结构调整,强化高端化工产品科技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工 产业 原油 炼油 乙烯 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石油化工产业的影响 被引量:76
2
作者 黄格省 李振宇 王建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5-302,共8页
介绍了我国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几种现代煤化工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现状,探讨了现代煤化工的资源消耗、CO2排放及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同时,分析了现代煤化工产能增长对石油化工产业的影响。结论认为,我国... 介绍了我国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几种现代煤化工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现状,探讨了现代煤化工的资源消耗、CO2排放及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同时,分析了现代煤化工产能增长对石油化工产业的影响。结论认为,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发展现代煤化工是对石油化工的有益补充,是发挥我国煤炭资源优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现代煤化工取得快速发展,但总体来说产业发展之路仍在探索之中,需要深入研究、稳步试点、慎重推广。随着我国现代煤化工产能不断释放,其与石油化工的竞争逐渐凸显,石化企业应注重创新驱动,发挥产品差异化优势,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与现代煤化工企业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 技术 产业现状 问题 产能增长 石油化工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沥青质含硫结构的XANES导数光谱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龙力 王春岚 +3 位作者 赵元生 杨国华 苏梅 杨朝合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28-1335,共8页
采用X射线近边结构谱(XANES)研究沥青质中硫的存在形态,针对沥青质的未知复杂混合体系特性,采用高阶导数谱图分析方法,提高XANES的分辨率,准确分析沥青质中硫的存在形态;采用反正切和高斯函数分峰拟合、定量解析谱图,针对不同氧化态硫3... 采用X射线近边结构谱(XANES)研究沥青质中硫的存在形态,针对沥青质的未知复杂混合体系特性,采用高阶导数谱图分析方法,提高XANES的分辨率,准确分析沥青质中硫的存在形态;采用反正切和高斯函数分峰拟合、定量解析谱图,针对不同氧化态硫3p轨道空余状态不同引起1s→3p跃迁几率不同,提出峰面积修正因子,以准确分析体系中各形态硫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石油沥青质中硫主要存在形式为硫醚、噻吩、亚砜、噻吩砜和硫酸酯,常减压渣油沥青质中基本不含硫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质 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 高阶导数谱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石油公司二氧化碳减排策略的变化 被引量:7
4
作者 乔明 李雪静 周笑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共6页
在《巴黎协定》正式生效的前后,很多大石油公司积极表态将为气候变化采取行动。本文分析了主要的国际大石油公司采取的减排思路,总结了这些公司提出的二氧化碳减排策略和具体做法。文中指出石油公司对于二氧化碳减排都很慎重,既要选择... 在《巴黎协定》正式生效的前后,很多大石油公司积极表态将为气候变化采取行动。本文分析了主要的国际大石油公司采取的减排思路,总结了这些公司提出的二氧化碳减排策略和具体做法。文中指出石油公司对于二氧化碳减排都很慎重,既要选择能产生实质减排效果的途径,又要尽可能降低对主营业务的影响。因此在业务发展战略与减排战略之间寻找连接和平衡,突出多元化的二氧化碳减排途径,把重点聚焦在进一步加强节能降耗、有选择地发展低碳能源、推进二氧化碳的捕获和综合利用等方面。分析结果认为,首先,这些措施不仅能实现自身业务运营过程中的减排,还能通过提供清洁低碳能源、产品和服务推动社会相关部门以及消费者实现间接减排;其次,实施多样化的减排策略组合可以降低风险;第三,将应对气候变化与企业长远发展的顶层战略相结合,加快技术创新,是降低减排成本、实现减排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减排 石油 节能 低碳能源 二氧化碳捕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氢天然气的氢气分离提纯技术浅析
5
作者 刘其武 高卓然 +5 位作者 胡亚琼 曾悦 张蓝仪 张学军 李庆勋 肖海成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11-2214,2220,共5页
针对掺氢天然气的氢气分离提纯技术,重点调研了变压吸附、膜分离及电化学氢分离技术的各自特点,提出了应用于掺氢天然气的氢气分离提纯技术方案:具有占地和成本优势的快速变压吸附提纯技术,适宜处理小规模掺氢天然气,在氢能产业发展近... 针对掺氢天然气的氢气分离提纯技术,重点调研了变压吸附、膜分离及电化学氢分离技术的各自特点,提出了应用于掺氢天然气的氢气分离提纯技术方案:具有占地和成本优势的快速变压吸附提纯技术,适宜处理小规模掺氢天然气,在氢能产业发展近中期阶段可以成为研究重点;碳分子筛膜分离技术具有分离成本低和产品氢纯度高的优势,针对氢能产业发展远期阶段的大规模应用开展布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掺氢天然气在分离提纯前的预处理,需重点关注低碳烃和硫的脱除,应分别考虑对后续工艺稳定运行的影响和能耗大小;分离提纯后的非氢气体回注管网,应重点关注气源管线的压力和避免非氢气体压缩以降低氢气分离提纯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氢天然气 氢气 变压吸附 碳分子筛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素分析仪测定石油炼制催化剂积炭含量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赫丽娜 杨晓彦 +1 位作者 陈菲 徐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41-146,共6页
采用元素分析仪建立了一种石油炼制催化剂中积炭含量的测定方法,通过高温燃烧将催化剂中的积炭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排除干扰气体后,送入热导检测器定量检测。通过选择合适的标准物质绘制标准曲线,使得该方法适用于几乎所有的石油炼制催... 采用元素分析仪建立了一种石油炼制催化剂中积炭含量的测定方法,通过高温燃烧将催化剂中的积炭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排除干扰气体后,送入热导检测器定量检测。通过选择合适的标准物质绘制标准曲线,使得该方法适用于几乎所有的石油炼制催化剂。通过调整仪器参数,确定了最佳工作条件,得出试样量为2~20mg、通氧时间为80~140s,且针对不同积炭含量选取合适条件时效果最佳。选取不同类型的催化剂样品进行了方法对比实验,通过T检验得出两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加标回收试验考察了方法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广泛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石油炼制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分析仪 石油 炼制 催化剂 积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合成氨研究进展及展望
7
作者 陈渤燕 王月 +3 位作者 钟海军 宋玺文 张学瑞 李庆勋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0-105,共6页
介绍了柔性合成氨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可再生能源背景下的应用前景,总结了国内外柔性合成氨技术的现状,分析了其在安全性、技术经济性及能源效率方面的优势。通过优化催化剂和工艺流程,柔性合成氨技术能够适应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降低... 介绍了柔性合成氨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可再生能源背景下的应用前景,总结了国内外柔性合成氨技术的现状,分析了其在安全性、技术经济性及能源效率方面的优势。通过优化催化剂和工艺流程,柔性合成氨技术能够适应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降低设备应力疲劳风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基于当前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柔性合成氨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如进一步优化反应器设计、提升系统安全性等,推动其在绿氨产业中的大规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合成氨 系统优化 安全性 经济性 可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二氧环己酮精制工艺研究进展
8
作者 初鹏飞 来先峰 +7 位作者 罗琛 万晶 胡洲 史子航 邢泓珊 严文娟 金鑫 杨朝合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5-79,85,共6页
对二氧环己酮(PDO)是合成高分子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的单体材料,其纯度决定了PPDO的分子量分布,影响其物理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PDO提纯精制是下游聚合物工业合成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对粗PDO提纯常用的结晶和蒸馏等方法进行了系统全... 对二氧环己酮(PDO)是合成高分子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的单体材料,其纯度决定了PPDO的分子量分布,影响其物理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PDO提纯精制是下游聚合物工业合成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对粗PDO提纯常用的结晶和蒸馏等方法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讨论了β-羟基乙氧基乙酸盐路线的各反应步骤的提纯方法,详细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为未来PDO大规模精制工艺的开发与实施提供科学与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二氧环己酮 精制 结晶 蒸馏 β-羟基乙氧基乙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硅疏水分子筛制备及VOCs吸附研究进展
9
作者 汪博迪 崔岩 +2 位作者 王翔洲 迟克彬 姜桂元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8-89,共12页
挥发性有机物(VOCs)作为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之一,对人体健康及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其高效治理至关重要。吸附脱除技术具有工艺简单、脱除效率高、成本低廉等优势,在工业低浓度VOCs处理中发挥关键作用,其核心是高效吸附材料的开发。针对... 挥发性有机物(VOCs)作为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之一,对人体健康及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其高效治理至关重要。吸附脱除技术具有工艺简单、脱除效率高、成本低廉等优势,在工业低浓度VOCs处理中发挥关键作用,其核心是高效吸附材料的开发。针对工业排放VOCs含水特性,目前常见的用于VOCs吸附的多孔吸附材料疏水性较差,导致吸附脱除效果不理想。高/纯硅分子筛材料因具有疏水性好、热稳定性和再生性能优异以及吸附效率高等优势,成为一种理想的应用于低浓度、大风量、含水蒸气VOCs脱除的吸附材料。该文对分子筛疏水性改性、高/纯硅分子筛和整体式分子筛吸附剂的制备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其在VOCs吸附脱除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脱除 吸附剂 疏水分子筛 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氢热解反应研究石油沥青质中镍和钒化合物的存在形态
10
作者 郑方 王艳斌 +4 位作者 霍达 王春燕 曹青 何京 史权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83-1388,共6页
本研究通过临氢热解方法处理委内瑞拉减压渣油沥青质,通过电感偶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 MS)、紫外-可见光光谱仪(UV-vis)、高温气相色谱-原子发射检测器联用仪(HT GC-AED)和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等手段分析表征反应产物... 本研究通过临氢热解方法处理委内瑞拉减压渣油沥青质,通过电感偶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 MS)、紫外-可见光光谱仪(UV-vis)、高温气相色谱-原子发射检测器联用仪(HT GC-AED)和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等手段分析表征反应产物,探究沥青质的分子组成与结构,以及镍和钒化合物的存在形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临氢热解反应温度从330℃升高至410℃,反应产物的甲苯可溶物收率由64%下降至19%,可被GC-AED检测到的镍、钒化合物的含量大幅度升高,镍和钒卟啉的分子组成分布也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氢热解 沥青质 卟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品级双环戊二烯制备工艺模拟研究
11
作者 刘星池 万子岸 +2 位作者 李婷 高飞 马树刚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8-244,共7页
环戊二烯(CPD)是裂解碳五中的重要组分,也是新材料领域的重要单体。为实现CPD单体的高效提纯,采用Aspen软件搭建反应及分离全流程模型,通过后二聚法制备粗双环戊二烯(DCDP),通过气相解聚法制备高纯DCPD,实现了多品级DCPD制备工艺路线的... 环戊二烯(CPD)是裂解碳五中的重要组分,也是新材料领域的重要单体。为实现CPD单体的高效提纯,采用Aspen软件搭建反应及分离全流程模型,通过后二聚法制备粗双环戊二烯(DCDP),通过气相解聚法制备高纯DCPD,实现了多品级DCPD制备工艺路线的设计,包括聚酯级、高纯级和聚合级DCPD,DCDP质量分数最高可达99.8%,收率可达92.5%以上。从而验证了该流程在工业应用上的整体可行性,并对主要设计参数及操作条件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得到了较优的设计及操作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碳五 双环戊二烯 热二聚反应 精馏提纯 流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纳米鳞片-有机无机杂化耐酸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
12
作者 徐慧强 于洋 +2 位作者 孙建华 杨政清 孙文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9-235,242,共8页
通过高能球磨法制备了钛纳米鳞片材料,并利用SEM、XPS、FT-IR和TGA对材料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钛由微米级的球状变为纳米级的片状,且钛表面上接枝了有机树脂,证实了钛纳米鳞片的制备。将钛纳米鳞片作为涂层填料,通过改变填料含量实... 通过高能球磨法制备了钛纳米鳞片材料,并利用SEM、XPS、FT-IR和TGA对材料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钛由微米级的球状变为纳米级的片状,且钛表面上接枝了有机树脂,证实了钛纳米鳞片的制备。将钛纳米鳞片作为涂层填料,通过改变填料含量实现钛纳米鳞片对涂层耐酸性腐蚀性能的强化。结果表明,钛含量为1%时涂层具有最好的耐酸性、耐腐蚀性、耐介质渗透性能;与添加未改性钛的涂层相比,添加了钛纳米鳞片的涂层的低频模值为10^(15)Ω·cm^(2),比前者高出半个数量级;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力没有受到影响,涂层的耐温性、耐磨性、耐盐雾性能也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纳米鳞片 耐酸涂层 有机无机杂化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费托合成油和石油基油加工产品对比分析 被引量:26
13
作者 张雅琳 张占全 +1 位作者 王燕 张志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781-3787,共7页
费托合成及煤化工的发展能够有效缓解我国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本文针对低温煤基合成油与传统石油基石脑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和蜡产品性能进行对比。文章指出与传统石油基产品对比,费托合成油产品具有蜡含量高、无硫、无氮、少芳烃的特... 费托合成及煤化工的发展能够有效缓解我国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本文针对低温煤基合成油与传统石油基石脑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和蜡产品性能进行对比。文章指出与传统石油基产品对比,费托合成油产品具有蜡含量高、无硫、无氮、少芳烃的特性,满足清洁油品的环保要求,同时在高档润滑油基础油和高熔点石蜡等高附加值产品生产方面更具竞争优势。但费托合成油加工的油品普遍存在凝点、冰点、密度等相关关键指标不合格问题,不同油品的生产,均需要通过异构、精制、裂化、重整等技术改善油品的低温流动性,并通过切割、掺炼等工艺改进才能生产符合标准的油品。文章提出结合我国清洁燃料消费及能源结构调整的变化,费托合成工艺和煤制油应发挥高端产品优势,延伸加工产业链,实现粗放型加工向产业链高端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润滑油基础油 高熔点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唐县中国黄连木资源类型及其育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文浩 何皓 +4 位作者 白倩 齐泮仑 苏淑钗 付兴国 陈凤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3-107,共5页
中国黄连木在绿化、用材、观赏、药用及油料供应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经济价值。为了摸清河北省唐县中国黄连木资源的分布特点,以便更好地合理开发利用中国黄连木资源,2012-2013年,在唐县通过电话、走访及实地查看等方法进行中国黄连木种... 中国黄连木在绿化、用材、观赏、药用及油料供应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经济价值。为了摸清河北省唐县中国黄连木资源的分布特点,以便更好地合理开发利用中国黄连木资源,2012-2013年,在唐县通过电话、走访及实地查看等方法进行中国黄连木种质资源调查,同时对各类型植株进行育性及结果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唐县首次发现雌雄同株中国黄连木资源类型。特异资源的雌雄花序分布较为复杂,花序着生有3种情况:雌雄花序同株不同枝、雌雄花序同枝不同花序、雌雄花序同花序芽;全部资源花序构成有4种情况:雌花与雄花各自形成花序、雄花及雌花以小穗形式构成混合花序、一朵小花中花药与子房同时存在形成两性花、一个花序中同时存在单一性别的小花与两性花。育性及结果特性研究显示:雌雄同株种质的花粉与子房均具有育性,而且以雄株为父本,雌雄同株植株较雌株收获的果实更大。中国黄连木雄株、雌株、雌雄花序同株不同枝、雌雄花序同花序芽的配子体可育,母体对于果实各指标的影响可能较大,果实横径、纵径及单粒质量间均两两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黄连木 雌雄同株 花序 授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外排污水COD深度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牛进龙 刘发强 +3 位作者 何琳 贾媛媛 丁雪红 孙元俊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8-71,共4页
采用混凝气浮—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兰州石化分公司化工外排污水,考察了主要操作参数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试验表明,该处理技术能将COD在60~100 mg/L的化工外排污水COD去除50%~80%,出水COD≤35 mg/L,稳定达到《污... 采用混凝气浮—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兰州石化分公司化工外排污水,考察了主要操作参数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试验表明,该处理技术能将COD在60~100 mg/L的化工外排污水COD去除50%~80%,出水COD≤35 mg/L,稳定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T 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外排污水 混凝 臭氧 活性炭 深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研究和工程示范进展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克峰 刘陶然 +4 位作者 蔡勇 胡雪生 董卫刚 周华群 高飞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01-2914,共14页
捕集、封存(CCS)/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是缓解日趋严重气候问题的有效措施,其中CO_(2)捕集是CCS/CCUS技术中的关键环节。经过多年发展,以乙醇胺为代表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氨基胺、位阻胺、离子液体等化学胺吸收碳捕集技术... 捕集、封存(CCS)/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是缓解日趋严重气候问题的有效措施,其中CO_(2)捕集是CCS/CCUS技术中的关键环节。经过多年发展,以乙醇胺为代表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氨基胺、位阻胺、离子液体等化学胺吸收碳捕集技术逐渐成熟,此类技术已开展或正在进行大型试验或工业示范。科研机构已经完成了技术评审(TR)的关键节点验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结合具体案例简要介绍了包括燃烧前、富氧燃烧、化学链燃烧和燃烧后捕集技术的进展情况,分析了各类技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影响CO_(2)捕集技术大范围推广的关键因素。捕集能耗高、设备投资和维护成本高、产生的废弃物量大是影响捕集成本的主要因素。此外,捕集的CO_(2)主要还是用于驱油和埋存,尚不成熟的CO_(2)化工转化技术生产的产品竞争力比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集 放大 吸收 吸附 工程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发泡聚丙烯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唐婧 程鹏飞 +1 位作者 慕雪梅 李广全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66,72,共7页
综述了微发泡聚丙烯(PP)制备中常用的化学发泡剂和物理发泡剂,以及近几年有关微发泡PP共混改性用无机填料和有机填料对其发泡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经共混改性的微发泡PP泡孔直径为1~100μm,泡孔密度达1×10^(10)个/cm^(3)。分析... 综述了微发泡聚丙烯(PP)制备中常用的化学发泡剂和物理发泡剂,以及近几年有关微发泡PP共混改性用无机填料和有机填料对其发泡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经共混改性的微发泡PP泡孔直径为1~100μm,泡孔密度达1×10^(10)个/cm^(3)。分析了微发泡PP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以进一步促进新产品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发泡聚丙烯 发泡剂 共混改性 无机填料 有机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时代我国加快天然气利用的机遇分析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杰 李振宇 黄格省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267-2273,共7页
从天然气利用的经济和环境因素、页岩气开发、技术进步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进入低碳时代后加快天然气利用和业务发展所面临的机遇,认为我国加快发展天然气业务的时机已经成熟;从能源消费与环境保护两方面阐述了天然气利用对优化交通... 从天然气利用的经济和环境因素、页岩气开发、技术进步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进入低碳时代后加快天然气利用和业务发展所面临的机遇,认为我国加快发展天然气业务的时机已经成熟;从能源消费与环境保护两方面阐述了天然气利用对优化交通运输燃料结构和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作用,同时介绍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天然气业务发展现状;最后,从进一步提升我国天然气工业质量与效益的目的出发,提出了加快天然气利用的相关建议,指出我国应大力培育液化天然气(LNG)下游市场,形成规模效益;应加快LNG液化站和加注站布局,完善天然气下游利用产业链,重点加快推进沿海LNG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同时做好页岩气勘探开发布局及相关技术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页岩气 开发利用 能源结构 低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PE/改性蛭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气体阻隔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会鹏 潘凯 +2 位作者 高源 卢晓英 陈轲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1,共6页
利用改性后的蛭石作为填充材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改性蛭石复合材料。研究了改性蛭石的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结晶性能、力学性能和氧气阻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纯HDPE,HDPE/改性蛭石复合材料仍能... 利用改性后的蛭石作为填充材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改性蛭石复合材料。研究了改性蛭石的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结晶性能、力学性能和氧气阻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纯HDPE,HDPE/改性蛭石复合材料仍能保持较好的拉伸强度,当含量为1%时拉伸强度为24.1 MPa,断裂伸长率先提高后下降,当含量为0.5%时断裂伸长率达到最高为535%;改性蛭石的加入提升了材料的韧性,当改性蛭石含量为1%时材料缺口冲击强度达到最高为45.8 kJ/m^(2);HDPE/改性蛭石复合材料的氧气阻隔性能明显提升,当改性蛭石含量为1%时材料的氧气阻隔性能达到最优,氧气渗透系数为6.9×10^(-15)cm^(3)·cm/(cm^(2)·s·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膨胀蛭石 改性 气体阻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电池沥青基碳负极材料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希 孙博 +5 位作者 刘银东 齐传磊 陈凯毅 王路海 许崇 李永峰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70-1283,共14页
当前钠离子电池作为新型储能技术在新能源领域被寄予厚望,其中碳负极作为钠离子电池关键组成之一,其材料制备、储钠机制研究和综合性能提升颇具挑战。沥青基前体具有低成本、高碳含量、高碳收率等优势,被认为是合成碳负极的潜在碳源。... 当前钠离子电池作为新型储能技术在新能源领域被寄予厚望,其中碳负极作为钠离子电池关键组成之一,其材料制备、储钠机制研究和综合性能提升颇具挑战。沥青基前体具有低成本、高碳含量、高碳收率等优势,被认为是合成碳负极的潜在碳源。然而沥青基碳源直接高温热解碳化将产生高石墨化的碳,碳层间距小,致使其储钠容量相对较低。近年来,陆续提出了沥青改性、结构设计、表面修饰、碳复合等策略来解决碳化过程中易石墨化和重排的难题,所得碳负极储钠性能得到显著提升。本综述详细归纳总结了当前以沥青为碳源制备碳负极材料的相关技术研究进展,讨论了沥青衍生钠电碳负极未来面临的问题和研究重点,期望为高性能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碳负极 热解 制备 电化学 钠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