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固井装置循环补油冲洗回路设计与仿真研究
1
作者
姚孔
王计娜
陈文霞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16-220,共5页
在现有固井装置循环液压系统调试过程中,当冲洗溢流阀压力设定较低时,补油泵出口压力会突降为0.5~1 MPa。针对此现象,通过分析闭式循环液压系统的结构,建立循环液压系统工作原理模型,详细阐述冲洗溢流阀在油液循环调节中的关键作用,并...
在现有固井装置循环液压系统调试过程中,当冲洗溢流阀压力设定较低时,补油泵出口压力会突降为0.5~1 MPa。针对此现象,通过分析闭式循环液压系统的结构,建立循环液压系统工作原理模型,详细阐述冲洗溢流阀在油液循环调节中的关键作用,并完成系统关键参数的设计计算。通过AMESim仿真软件分析冲洗溢流阀的设定压力以及在冲洗溢流阀出口设置节流孔对补油泵出口压力及冲洗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调节冲洗溢流阀的设定压力时,补油泵出口压力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在冲洗溢流阀后加入阻尼孔时,当冲洗溢流阀的设定压力保持一致时,冲洗流量降低。冲洗溢流阀的设定压力为2.0 MPa时,其冲洗流量为8.9 L/min,低于冲洗流量理论值(16.2 L/min)。据此,对冲洗阀的选型进行优化及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在冲洗溢流阀后加入阻尼孔且冲洗溢流阀压力设定为1.6 MPa时,冲洗流量为18.6 L/min,满足固井装置循环液压系统冲洗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装置
循环系统
闭式系统
冲洗回路
冲洗溢流阀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数字岩心孔喉特征的等效孔隙纵横比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谭开俊
赵建国
+2 位作者
滕团余
刘欣泽
闫博鸿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433-4447,共15页
岩石孔隙结构是描述岩石物性特征的重要参数,该参数的合理刻画与表征对油气储量估计、储集状态描述、开发方法优选有重要影响,这对于非均质性强且孔隙结构复杂的碳酸盐岩储层尤为关键,因此能够使用某种参数准确定量化地表征储层岩石真...
岩石孔隙结构是描述岩石物性特征的重要参数,该参数的合理刻画与表征对油气储量估计、储集状态描述、开发方法优选有重要影响,这对于非均质性强且孔隙结构复杂的碳酸盐岩储层尤为关键,因此能够使用某种参数准确定量化地表征储层岩石真实的孔隙结构,一直是油气工业界追求的目标.目前对测井、地震等大尺度数据常用等效介质理论计算孔隙纵横比来定量化孔隙结构,但是该理论将孔隙理想地近似成椭球体,因此能否准确表征真实岩石的复杂孔隙结构还需一定的机理分析研究.本文从砂岩与碳酸盐岩数字岩心出发,联合数字岩心模拟弹性模量与等效介质理论获取岩心等效单一孔隙纵横比,与此同时利用针对数字岩心的孔隙网络提取技术获取岩心的孔喉几何特征参数,对通过两种不同方法获取的参数(即等效孔隙纵横比与孔喉几何特征参数)进行交会分析后,发现它们对岩石孔隙结构的定量化表征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两种参数的分布规律符合人们对砂岩与碳酸盐岩两种岩性基本特征的认知.这有力地证明利用岩石的等效孔隙纵横比能够合理地推断与表征储层岩石复杂的孔隙结构特征,同时也表明复杂孔隙结构对岩石弹性性质的影响仍可以通过等效介质理论来描述.基于数字岩心的图像形状特征,本研究还为对孔隙结构进行直接表征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孔隙纵横比
孔喉长度
数字岩心
等效介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流体黏度对砂岩弹性模量频散与衰减影响规律的实验及理论验证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智
欧阳芳
+3 位作者
肖增佳
刘欣泽
贺艳晓
赵建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79-2197,共19页
波诱导的孔隙流体流动是造成地震波速度频散与衰减的重要机制,其中孔隙流体性质(尤其是黏度)是影响速度频散变化特征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研究孔隙流体黏度对速度频散的影响,本文在饱和不同黏度流体条件下对2块低孔隙度砂岩和3块中孔隙...
波诱导的孔隙流体流动是造成地震波速度频散与衰减的重要机制,其中孔隙流体性质(尤其是黏度)是影响速度频散变化特征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研究孔隙流体黏度对速度频散的影响,本文在饱和不同黏度流体条件下对2块低孔隙度砂岩和3块中孔隙度砂岩样品进行了低频应力-应变岩石物理测试,获得了岩石样品1~3 kHz的杨氏模量、泊松比和衰减曲线.实验结果发现:两种砂岩样品都表现出随着有效压力增加,杨氏模量增加,频散程度减弱的特征;同时随着流体黏度增大,频散梯度增大,特征频率向较低频率移动.为了更好地解释不同流体黏度条件下的实验数据,本文采用现有经典岩石物理频散模型对实测速度频散进行了描述.研究结果表明,经典的Gurevich喷射流模型、Biot模型、White模型、Gassmann方程和BISQ模型在数值上和趋势上均难以定量刻画实测低频数据,其预测结果存在明显的特征频率且中间过渡频段较小,而实测速度则随频率的增大呈缓慢递增趋势,且具有较宽的中间过渡频段.对于中孔隙度砂岩样品,考虑Biot宏观流作用、软孔与软孔以及软孔与硬孔喷射流效应的扩展Gurevich喷射流模型能够给出与实验数据较为吻合的预测结果;对于低孔隙度砂岩,扩展Gurevich喷射流模型的预测结果也能在趋势上与实验数据保持一致.实验数据和理论模型共同指出归一化参数E(f)/E(1 Hz)具有提高储层流体预测与流体识别精度的潜力和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物理实验
频散理论
喷射流模型
孔隙结构
流体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固井装置循环补油冲洗回路设计与仿真研究
1
作者
姚孔
王计娜
陈文霞
机构
兰州资源
环
境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学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玉门油田环庆分公司
兰州资源
环
境职业技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16-220,共5页
基金
甘肃省科技厅技术创新引导计划(24CXGA071)。
文摘
在现有固井装置循环液压系统调试过程中,当冲洗溢流阀压力设定较低时,补油泵出口压力会突降为0.5~1 MPa。针对此现象,通过分析闭式循环液压系统的结构,建立循环液压系统工作原理模型,详细阐述冲洗溢流阀在油液循环调节中的关键作用,并完成系统关键参数的设计计算。通过AMESim仿真软件分析冲洗溢流阀的设定压力以及在冲洗溢流阀出口设置节流孔对补油泵出口压力及冲洗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调节冲洗溢流阀的设定压力时,补油泵出口压力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在冲洗溢流阀后加入阻尼孔时,当冲洗溢流阀的设定压力保持一致时,冲洗流量降低。冲洗溢流阀的设定压力为2.0 MPa时,其冲洗流量为8.9 L/min,低于冲洗流量理论值(16.2 L/min)。据此,对冲洗阀的选型进行优化及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在冲洗溢流阀后加入阻尼孔且冲洗溢流阀压力设定为1.6 MPa时,冲洗流量为18.6 L/min,满足固井装置循环液压系统冲洗要求。
关键词
固井装置
循环系统
闭式系统
冲洗回路
冲洗溢流阀压力
Keywords
cementing unit
circulating system
closed system
flushing loop
flushing relief valve pressure
分类号
TH122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数字岩心孔喉特征的等效孔隙纵横比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谭开俊
赵建国
滕团余
刘欣泽
闫博鸿
机构
中国石油
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中国石油
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玉门油田环庆分公司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433-4447,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4103,41974120,417741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20B2015)
国家重大专项课题(2016ZX05004-003)资助.
文摘
岩石孔隙结构是描述岩石物性特征的重要参数,该参数的合理刻画与表征对油气储量估计、储集状态描述、开发方法优选有重要影响,这对于非均质性强且孔隙结构复杂的碳酸盐岩储层尤为关键,因此能够使用某种参数准确定量化地表征储层岩石真实的孔隙结构,一直是油气工业界追求的目标.目前对测井、地震等大尺度数据常用等效介质理论计算孔隙纵横比来定量化孔隙结构,但是该理论将孔隙理想地近似成椭球体,因此能否准确表征真实岩石的复杂孔隙结构还需一定的机理分析研究.本文从砂岩与碳酸盐岩数字岩心出发,联合数字岩心模拟弹性模量与等效介质理论获取岩心等效单一孔隙纵横比,与此同时利用针对数字岩心的孔隙网络提取技术获取岩心的孔喉几何特征参数,对通过两种不同方法获取的参数(即等效孔隙纵横比与孔喉几何特征参数)进行交会分析后,发现它们对岩石孔隙结构的定量化表征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两种参数的分布规律符合人们对砂岩与碳酸盐岩两种岩性基本特征的认知.这有力地证明利用岩石的等效孔隙纵横比能够合理地推断与表征储层岩石复杂的孔隙结构特征,同时也表明复杂孔隙结构对岩石弹性性质的影响仍可以通过等效介质理论来描述.基于数字岩心的图像形状特征,本研究还为对孔隙结构进行直接表征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
孔隙结构
孔隙纵横比
孔喉长度
数字岩心
等效介质理论
Keywords
Pore structure
Pore aspect ratio
Pore throat length
Digital core
Effective medium theory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流体黏度对砂岩弹性模量频散与衰减影响规律的实验及理论验证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智
欧阳芳
肖增佳
刘欣泽
贺艳晓
赵建国
机构
中国石油
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玉门油田环庆分公司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79-2197,共1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基金项目(U20B20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4103,41974120)
国家重大专项课题(2016ZX05004-003)联合资助。
文摘
波诱导的孔隙流体流动是造成地震波速度频散与衰减的重要机制,其中孔隙流体性质(尤其是黏度)是影响速度频散变化特征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研究孔隙流体黏度对速度频散的影响,本文在饱和不同黏度流体条件下对2块低孔隙度砂岩和3块中孔隙度砂岩样品进行了低频应力-应变岩石物理测试,获得了岩石样品1~3 kHz的杨氏模量、泊松比和衰减曲线.实验结果发现:两种砂岩样品都表现出随着有效压力增加,杨氏模量增加,频散程度减弱的特征;同时随着流体黏度增大,频散梯度增大,特征频率向较低频率移动.为了更好地解释不同流体黏度条件下的实验数据,本文采用现有经典岩石物理频散模型对实测速度频散进行了描述.研究结果表明,经典的Gurevich喷射流模型、Biot模型、White模型、Gassmann方程和BISQ模型在数值上和趋势上均难以定量刻画实测低频数据,其预测结果存在明显的特征频率且中间过渡频段较小,而实测速度则随频率的增大呈缓慢递增趋势,且具有较宽的中间过渡频段.对于中孔隙度砂岩样品,考虑Biot宏观流作用、软孔与软孔以及软孔与硬孔喷射流效应的扩展Gurevich喷射流模型能够给出与实验数据较为吻合的预测结果;对于低孔隙度砂岩,扩展Gurevich喷射流模型的预测结果也能在趋势上与实验数据保持一致.实验数据和理论模型共同指出归一化参数E(f)/E(1 Hz)具有提高储层流体预测与流体识别精度的潜力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
岩石物理实验
频散理论
喷射流模型
孔隙结构
流体黏度
Keywords
Rock physics experiments
Dispersion theory
Squirt flow model
Pore structure
Fluid viscosity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P312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固井装置循环补油冲洗回路设计与仿真研究
姚孔
王计娜
陈文霞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数字岩心孔喉特征的等效孔隙纵横比有效性研究
谭开俊
赵建国
滕团余
刘欣泽
闫博鸿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流体黏度对砂岩弹性模量频散与衰减影响规律的实验及理论验证
李智
欧阳芳
肖增佳
刘欣泽
贺艳晓
赵建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