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杭州湾地区晚第四纪浅层生物气藏勘探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林春明 李广月 +4 位作者 李艳丽 于建国 蒋维三 陈海云 路天明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2期202-208,共7页
杭州湾地区晚第四纪地层蕴藏有丰富的天然气,气藏具有气层薄、压力低、产量小的特点,是一种非常规浅层生物气,勘探方法不能简单的采用深层气的勘探方法。通过试验研究得到以下认识:重点目标区预探或已知气田区扩边可以采用打密集静力触... 杭州湾地区晚第四纪地层蕴藏有丰富的天然气,气藏具有气层薄、压力低、产量小的特点,是一种非常规浅层生物气,勘探方法不能简单的采用深层气的勘探方法。通过试验研究得到以下认识:重点目标区预探或已知气田区扩边可以采用打密集静力触探井的方法;追踪砂体的形态展布和进行大面积的勘探,应配合少量的地震、电法勘探,以及静电阿尔法薄膜测量、微生物法等非地震物化探方法。静力触探井对岩性、岩相划分对比,特别是储层识别较为有效;利用浅层横波地震剖面可以圈定含气砂体的边界;EH4电磁勘探能够追踪砂体展布,推断气层的厚度;气田上方氡气和甲烷菌的含量存在明显的异常。在杭州湾地区晚第四系浅层生物气藏勘探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湾 晚第四纪 生物气 静力触探 静电阿尔法薄膜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南昌凹陷构造演化分析赣江断裂带运动学特征 被引量:6
2
作者 周松源 张介辉 +3 位作者 徐克定 蒋维三 彭军 刘家铎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266-272,共7页
通过对近几年南鄱阳坳陷油气勘探取得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分析,认为该盆地形成和构造演化是在燕山期古构造格局的限制下,受控于赣江断裂带的活动,以走滑-伸展为主要特征。提出南昌凹陷构造演化模式为冷水坞期(K1l)具走滑-拉分盆地性... 通过对近几年南鄱阳坳陷油气勘探取得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分析,认为该盆地形成和构造演化是在燕山期古构造格局的限制下,受控于赣江断裂带的活动,以走滑-伸展为主要特征。提出南昌凹陷构造演化模式为冷水坞期(K1l)具走滑-拉分盆地性质;周家店期—南雄早期(K2z^K2n1)为左行走滑盆地;在南雄早期末发生构造转折,南雄中晚期(K2n2+3)转化为右行走滑-伸展盆地;清江期(E1q)为新生断陷盆地。据南昌凹陷的成盆演化特征推断赣江断裂带大规模左行走滑的时代为晚白垩世早、中期,转折点在南雄早期K2n1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江断裂带 运动学特征 南昌凹陷 鄱阳盆地 构造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