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平井体积改造应力干扰计算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32
1
作者 胥云 陈铭 +4 位作者 吴奇 李德旗 杨能宇 翁定为 管保山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80-786,798,共8页
基于位移不连续边界元法,引入应力校正因子,建立裂缝介质应力场计算模型。模型计算精度与三维位移不连续模型接近,并显著减小了计算复杂度。在此基础上,基于断裂准则和扩展速度模型,建立了多裂缝扩展形态算法,对多裂缝应力干扰及应力干... 基于位移不连续边界元法,引入应力校正因子,建立裂缝介质应力场计算模型。模型计算精度与三维位移不连续模型接近,并显著减小了计算复杂度。在此基础上,基于断裂准则和扩展速度模型,建立了多裂缝扩展形态算法,对多裂缝应力干扰及应力干扰下裂缝扩展形态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应力干扰作用范围由缝高或缝长的最小尺寸决定,对缝长大于缝高的裂缝,应力干扰作用范围为1.2~1.5倍缝高,对缝长小于缝高的裂缝其范围为1.2~1.5倍缝长;缝间距相对缝高越大或净压力相对原场主应力差越小,裂缝偏转位置距离井筒越远,裂缝偏转角度越小。3簇等间距布缝时,中间裂缝沿直线路径扩展,而非等间距布缝时,中间裂缝会向间距远的裂缝一侧偏转,且存在单一主扩展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体积改造 应力干扰 位移不连续法 裂缝偏转 多簇扩展 不等间距布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裂缝性致密储集层提高缝控改造体积技术——以库车山前碎屑岩储集层为例 被引量:15
2
作者 雷群 杨战伟 +8 位作者 翁定为 刘洪涛 管保山 才博 付海峰 刘兆龙 段瑶瑶 梁天成 马泽元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12-1024,共13页
基于对塔里木盆地库车山前超深裂缝性致密储集层部分井改造后低产低效原因的分析,研究了地应力场与天然裂缝的匹配关系,提出了形成复杂缝网的工艺技术方法。通过理论研究和大型物理模拟实验确定了库车山前超深储集层形成复杂缝网的力学... 基于对塔里木盆地库车山前超深裂缝性致密储集层部分井改造后低产低效原因的分析,研究了地应力场与天然裂缝的匹配关系,提出了形成复杂缝网的工艺技术方法。通过理论研究和大型物理模拟实验确定了库车山前超深储集层形成复杂缝网的力学条件,验证了暂堵转向、多级压裂激活天然裂缝并实现多级转向的有效性,观察到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相互激活并形成“裂缝群”的耦合效果,为超深致密储集层提高缝控改造体积提供了理论支撑。借鉴体积改造技术理念,以提高缝控改造体积为目标,以不同改造工艺下裂缝导流能力实验结果为依据,形成了多级缝网酸压、多级暂堵转向与二次压裂工艺相结合的缝网压裂、纵向上“软、硬”结合的多层分压、加重液重复压裂等提高缝控改造体积的工艺技术,研发了新型低成本环保加重压裂液与低黏高携砂新型压裂液体系,现场应用取得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层 致密储集层 天然裂缝 缝控改造体积 暂堵转向 二次压裂 加重压裂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体积改造多裂缝扩展形态算法——不同布缝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铭 胥云 +4 位作者 吴奇 李德旗 杨能宇 翁定为 管保山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9-87,共9页
为了探索不同布缝模式的水平井体积改造多裂缝扩展形态,基于位移不连续边界元法,建立了三维非平面裂缝应力干扰计算模型,并根据亚临界裂缝扩展模型和最大周向应力准则,提出了多裂缝扩展形态算法。根据该算法,编程求解了不同布缝模式的... 为了探索不同布缝模式的水平井体积改造多裂缝扩展形态,基于位移不连续边界元法,建立了三维非平面裂缝应力干扰计算模型,并根据亚临界裂缝扩展模型和最大周向应力准则,提出了多裂缝扩展形态算法。根据该算法,编程求解了不同布缝模式的裂缝扩展形态,研究发现:(1)多簇压裂模式外侧裂缝为主扩展裂缝,内侧裂缝扩展变短且发生非平面扩展,有利于产生复杂裂缝,单簇压裂有利于单簇缝长的有效延伸;(2)应力干扰只作用于发生交叠的裂缝,并不作用于对称分布的未交叠裂缝;(3)在交错布缝模式下,后续压裂缝与邻近裂缝发生交叠时会向邻近裂缝靠近,偏转角度为5°-6°;交错布缝同步压裂时,井间裂缝以9°-10°的偏转角相互靠近,不利于远井的储层改造,而交错布缝拉链式压裂可提高裂缝延伸长度,增大远井改造体积;(4)多井间隔布缝模式增大了施工缝间距,可减小裂缝偏转幅度,而采用先压裂一段中间井,后在邻井围绕该段压裂的布缝顺序,能够增大裂缝复杂度,提高改造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体积改造 位移不连续模型 平台作业 布缝模式 裂缝转向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