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砾岩油藏水淹层定量识别方法——以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克下组为例 被引量:17
1
作者 谭锋奇 李洪奇 +2 位作者 武鑫 范小秦 于红岩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2-239,共8页
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砾岩油藏经过40年的注水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准确识别水淹层、定量划分水淹级别已经成为老区油藏开发调整的重点和难点。以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克下组砾岩油藏为研究对象,利用2006年重点调整的3口密闭取心井... 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砾岩油藏经过40年的注水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准确识别水淹层、定量划分水淹级别已经成为老区油藏开发调整的重点和难点。以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克下组砾岩油藏为研究对象,利用2006年重点调整的3口密闭取心井的岩心资料,结合砾岩油藏的实际地质特点,分析了砾岩油藏各种储层参数的影响因素。选择符合砾岩油藏地质特征和开发规律的测井曲线,基于交会图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六中区克下组物性、岩性、产水率以及水驱指数等各种解释模型,并从中提取出产水率、含油饱和度和水驱指数3个水淹特征参数。以3个参数为定量判断水淹级别的主要依据,结合水淹层电阻率的定性识别图版,制定了砾岩油藏水淹层定量识别的规则和方法。以上技术应用到六中区克下组实际的水淹层解释中,综合解释符合率为84.36%,达到了实际解释的精度,最终形成了一套砾岩油藏水淹层定量识别的评价技术,提高了水淹层的解释精度和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淹特征参数 水驱指数 定量识别 水淹层 六中区克下组 砾岩油藏 克拉玛依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烈气洗作用导致原油成分变化的定量计算:以库车坳陷天然气藏为例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斌 黄凌 +2 位作者 吴英 王辉 崔洁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0-279,共10页
库车坳陷以产天然气为主,同时产出少量原油和凝析油,油气充注不同步,普遍具有"油早气晚"的特点,晚期大量天然气的侵入,必然对早期聚集的油藏发生改造作用。对气藏中原油成分变化的定量计算和讨论,可为天然气的注入强度定量评... 库车坳陷以产天然气为主,同时产出少量原油和凝析油,油气充注不同步,普遍具有"油早气晚"的特点,晚期大量天然气的侵入,必然对早期聚集的油藏发生改造作用。对气藏中原油成分变化的定量计算和讨论,可为天然气的注入强度定量评价提供直接证据。未遭受气洗的原油,正构烷烃摩尔浓度的对数与相应的碳数呈线性关系,而气洗作用可使轻组分的正构烷烃最先溶解于干气中,并随着天然气继续向前运移,原始油藏中的轻组分正构烷烃大大减少。以此为理论基础,建立了正构烷烃损失的定量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克拉2构造原油正构烷烃损失程度最高,平均可达70%左右,大北构造带原油正构烷烃损失程度差异较大,与该地区断块发育有关。气洗作用导致原油正构烷烃减少,而金刚烷、多环芳烃等在天然气中溶解度较低的化合物得以浓缩富集,相对含量大大增加。轻芳烃含量也会随之而增加,原油芳香度增加,石蜡度降低。在模拟实验基础上对气洗程度进行了定量评价,初步估算表明,克拉2构造原油遭受的气洗作用最强,是其他构造带的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洗作用 原油成分 金刚烷 克拉2天然气藏 蒸发分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动倾角约束的逆时偏移
3
作者 范旭 马军茂 +2 位作者 王晨 马凯 李亦航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7-263,共7页
基于双程波动方程的逆时偏移是一种高精度偏移成像方法,适用于复杂构造的成像,但是该方法对偏移速度模型较敏感。因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倾角约束逆时偏移,将正传和反传波场分解为不同角度分量,进而利用倾角约束成像条件,显著提升了逆时偏... 基于双程波动方程的逆时偏移是一种高精度偏移成像方法,适用于复杂构造的成像,但是该方法对偏移速度模型较敏感。因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倾角约束逆时偏移,将正传和反传波场分解为不同角度分量,进而利用倾角约束成像条件,显著提升了逆时偏移在速度不准确情形下的成像质量。同时,即使在速度准确情形下,由于其他非一次反射波能量的存在,可能会导致成像假象,而提出的倾角约束逆时偏移可以利用菲涅尔带内的反射信息明显压制此假象。此外,为了提高效率,进行震源正传波场的分解时,可以利用对高频波场成分计算入射角来实现。复杂模型数值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存在速度误差的情况下,改善了成像质量,并且在速度正确的情况下,压制非一次反射波导致的假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时偏移 倾角约束成像条件 速度误差 倾角道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合盆地多烃源层混源油定量判析——以准噶尔盆地东部彩南油田为例 被引量:49
4
作者 陈建平 邓春萍 +5 位作者 梁狄刚 王绪龙 宋孚庆 薛新克 靳涛 钟宁宁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9-288,共10页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彩南油田东块原油为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烃源岩形成的混合原油。选择典型的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原油进行人工三元混合配比模拟实验表明,混合原油的全油碳同位素δ^(13)C值的变化与混入量呈直线关系,而Pr/Ph值、...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彩南油田东块原油为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烃源岩形成的混合原油。选择典型的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原油进行人工三元混合配比模拟实验表明,混合原油的全油碳同位素δ^(13)C值的变化与混入量呈直线关系,而Pr/Ph值、β-胡萝卜烷、甾烷与萜烷等各种生物标志物相对比值参数均呈不同的曲线关系变化。通过人工混合配比实验创建的三角形图版判别验证,彩南油田原油中侏罗系的平均贡献为65%左右,二叠系和三叠系的平均贡献分别为20%和15%左右。按照彩南油田原油全油碳同位素以及各类生物标志物参数的变化范围判别,侏罗系烃源岩的贡献为55%~70%左右,三叠系和二叠系均为10%~3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混源油 碳同位素 生物标志物 侏罗系 三叠系 三元配比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六区克下组冲积扇岩石相及储层质量差异 被引量:33
5
作者 郑占 吴胜和 +3 位作者 许长福 岳大力 王伟 张锋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3-471,共9页
在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油田六区11口取心井岩心描述的基础上,将该区克下组冲积扇岩石相划分为7种类型。结合沉积微相分析,应用岩心分析化验资料对冲积扇内部储层质量差异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研究区克下组储层以原生粒间孔... 在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油田六区11口取心井岩心描述的基础上,将该区克下组冲积扇岩石相划分为7种类型。结合沉积微相分析,应用岩心分析化验资料对冲积扇内部储层质量差异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研究区克下组储层以原生粒间孔隙为主,沉积组构对储层质量差异起控制作用;粗砂岩相和细砾岩相储层为研究区克下组冲积扇中最好的储层;各微相储层质量差异显著,辫流水道和流沟储层质量最好,砂砾坝次之,砾石坝和径流水道较差,漫洪砂体最差;流沟以窄条带状镶嵌于砾石坝和砂砾坝之中,为扇根和扇中内带储层中的高渗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扇 岩石相 储层质量 克拉玛依油田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耐温耐盐冻胶调剖体系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6
作者 杜洁 原凤刚 +3 位作者 陈锐兵 谢辉 张翰清 袁恩来 《油田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4,共7页
为了解决油田开采后期储层平剖面矛盾加剧、水流优势通道发育导致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注采不平衡等问题,以疏水缔合聚合物为主剂,以无机盐铝和氧氯化锆为原料制得的有机铝锆交联剂为主交联剂,以木质素磺酸钠热稳定剂为助剂,制得了一种... 为了解决油田开采后期储层平剖面矛盾加剧、水流优势通道发育导致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注采不平衡等问题,以疏水缔合聚合物为主剂,以无机盐铝和氧氯化锆为原料制得的有机铝锆交联剂为主交联剂,以木质素磺酸钠热稳定剂为助剂,制得了一种耐温耐盐冻胶调剖体系,研究了其成胶性能、抗稀释性能、抗剪切性能、运移封堵性能及耐冲刷性能。该调剖体系的优选配方为:0.4%疏水缔合聚合物+0.3%~0.35%有机铝锆交联剂+0.2%热稳定剂。研究结果表明,优选体系的基液黏度为88.3~95.8 m Pa·s,低黏度基液赋予体系较好的泵入性,可保证施工安全。在温度为200℃、矿化度为27123.5 mg/L的条件下,体系的成胶黏度(90 d)可保持在6000 m Pa·s以上,黏度保留率在80%以上;当用60%的地层水对优选体系稀释后,成胶黏度仍能达到4000 m Pa·s,且成胶后稀释对体系成胶黏度影响更小。该体系在渗透率分别为500×10^(-3)、1000×10^(-3)、2000×10^(-3)μm^(2)的岩心均具有良好的运移能力,在距离岩心注入端≥50 cm处压力逐渐趋于平稳,且封堵率均达80%以上,随着大量注入水的驱替,注入调剖体系的岩心渗透率基本不变,具有良好的耐冲刷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胶 有机铝锆交联剂 性能评价 调剖 运移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南油田:一个典型三元混合油田 被引量:25
7
作者 陈建平 邓春萍 +4 位作者 梁狄刚 王绪龙 石新璞 靳涛 钟宁宁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6期91-97,共7页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存在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四套烃源岩,具有形成混合原油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大量原油碳同位素、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等分析表明,该地区原油可划分成五种类型,其中四种类型的原油分别来源于二叠系、三叠...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存在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四套烃源岩,具有形成混合原油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大量原油碳同位素、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等分析表明,该地区原油可划分成五种类型,其中四种类型的原油分别来源于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和石炭系。彩南油田原油属于特殊类型原油,其地球化学特征与其它类型原油均不相同,与该区域内四套烃源岩均没有明确的油源关系。根据原油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等结合生烃历史分析,该类原油属于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原油的混合原油,主要来源于阜康凹陷,彩南油田属于典型的三元混合原油构成的油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混合原油 油源对比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6~7区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建模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培元 杨辉廷 +2 位作者 刘学利 钟学彬 杨新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84-892,共9页
塔河油田6~7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受岩溶作用影响,非均质性极强.因此,准确地刻画储集体的形态及三维空间展布对油气田的勘探开发至关重要.在对研究区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纵向发育规律的认识的基础上,首次提出采用“多点统计学”... 塔河油田6~7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受岩溶作用影响,非均质性极强.因此,准确地刻画储集体的形态及三维空间展布对油气田的勘探开发至关重要.在对研究区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纵向发育规律的认识的基础上,首次提出采用“多点统计学”进行储集相建模的基本思路.根据地震属性与孔洞型储层之间的对应关系优选“特征属性”,建立基于“特征属性”的“训练图像”;以钻井、地震识别以及测井解释成果作为硬数据,地震波阻抗的溶洞发育概率体作为软数据,进行“储集相”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实现了对孔洞型储集体形态的模拟,而且再现了孔洞型储集体的复杂结构及空间分布,同时模拟结果与该类型储集体的纵向发育规律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洞型储层 三维建模 碳酸盐岩 均方根振幅 多点统计学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匹配层在时域有限元弹性波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覃发兵 高志伟 +1 位作者 解皓楠 徐振旺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99-508,共10页
完全匹配层(perfectly matched layer,PML)边界条件是消除人工边界虚假反射的经典方法之一,但不易在时域有限元方法中实现,尤其是求解二阶弹性波方程。为此,详细推导了PML在时域有限元法求解二阶位移弹性波方程中的加载过程,得到了含PM... 完全匹配层(perfectly matched layer,PML)边界条件是消除人工边界虚假反射的经典方法之一,但不易在时域有限元方法中实现,尤其是求解二阶弹性波方程。为此,详细推导了PML在时域有限元法求解二阶位移弹性波方程中的加载过程,得到了含PML的有限元控制方程;通过数值算例,讨论了PML衰减参数中理论反射系数对PML吸收效果的影响以及在PML吸收层最外层加载狄利克雷边界条件对PML数值稳定性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PML吸收层厚度一定时,理论反射系数越小,PML吸收效果越好;当PML吸收层厚度为半个最大主波长时,理论反射系数小于(等于)10-5,PML吸收效果最优;虽然在PML吸收层的最外层加载狄利克雷边界条件可增强PML的数值稳定性,但对处于自由表面上的PML吸收层最外层部分,不可加载狄利克雷边界条件,否则会产生严重的虚假反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匹配层 弹性波 数值模拟 边界条件 狄利克雷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向压裂技术在准东油田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萌萌 王威振 +1 位作者 侯斯滕 陈修瑾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0-193,195,共5页
阐述了转向压裂技术原理,分析了重复压裂转向理论,研究了转向裂缝的造新缝条件,得出了准东油田产生新缝判断准则,给出了转向压裂井层优选原则,在井层优选原则的基础上,开展了10口井现场试验,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提出了转向压裂技术是... 阐述了转向压裂技术原理,分析了重复压裂转向理论,研究了转向裂缝的造新缝条件,得出了准东油田产生新缝判断准则,给出了转向压裂井层优选原则,在井层优选原则的基础上,开展了10口井现场试验,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提出了转向压裂技术是准东油田低渗油藏高含水期一种新的重复压裂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压裂 准东油田 低渗透油藏 重复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长油田王家湾区长21-2小层流动单元定量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培元 杨新涛 +2 位作者 于海珑 杨辉廷 贾兆扬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2-117,共6页
针对子长油田王家湾区油藏开发中面临的问题,对长21—2小层选择多参数综合法进行了流动单元的划分。首先,优选了孔隙度(Φ)、渗透率(K)、泥质含量(Vsh)、孔喉半径(R35)、流动层段指数(FZI)等能充分反映储层特征的参数,通过主因子分析和... 针对子长油田王家湾区油藏开发中面临的问题,对长21—2小层选择多参数综合法进行了流动单元的划分。首先,优选了孔隙度(Φ)、渗透率(K)、泥质含量(Vsh)、孔喉半径(R35)、流动层段指数(FZI)等能充分反映储层特征的参数,通过主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等数学方法对取芯井进行了流动单元划分;并由此建立了各类流动单元的Bayes判别函数,在判别函数的基础上对非取芯井以测井解释数据为依据进行流动单元的划分。结果表明:长21—2小层划分为四种类型(E、G、M、P)的流动单元,研究区以E和G为主,两者主要发育在河道主体,侧向连续性好,分布面积大。单井产量与流动单元类型关系密切,高产井主要分布在优势流动单元内;受流动单元纵向组合样式影响,E和G对M和P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吸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单元 主因子分析 Q型聚类分析 判别函数 长21-2小层 子长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流工具的大差异环空井筒流动模型
12
作者 肖东 李炫锟 +3 位作者 唐贵 杨应强 陈昭希 刘亚川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560-5570,共11页
在深井、超深井钻井过程中常出现“大小井眼”的复杂井身结构,即“大差异环空”井筒。上部大尺寸环空钻井液流速过慢,导致携岩困难;而下部小尺寸环空流速则过快,显著增加了循环压耗。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分流工具,旨在实现... 在深井、超深井钻井过程中常出现“大小井眼”的复杂井身结构,即“大差异环空”井筒。上部大尺寸环空钻井液流速过慢,导致携岩困难;而下部小尺寸环空流速则过快,显著增加了循环压耗。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分流工具,旨在实现“上能携岩,下能降耗”的功能。然而,目前尚缺乏针对该工具的井筒流动数学模型,影响了分流工具结构的设计与优化。基于此,依据流动与传热基本原理,建立了适用于分流工具的井筒流动数学模型,并以ZS102井为例,证实了工具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安装分流工具后,井底压力从85.08 MPa降至80.30 MPa,立压从20.97 MPa大幅降至7.22 MPa,环空压耗从7.16 MPa降至2.40 MPa。研究结果为深井、超深井钻井作业中复杂井身结构携岩参数优化及防漏治漏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对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差异环空 分流工具 压力剖面 循环压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分形理论研究鄂尔多斯MHM油田低孔渗储层孔隙结构 被引量:27
13
作者 张宸恺 沈金松 樊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0-115,共6页
基于岩样的毛管压力分析数据,讨论了岩石孔隙结构的分形特征。用孔径小于某一值r的孔隙体积百分比S与r的拟合关系,计算了鄂尔多斯盆地西部MHM油田三叠系延长组和侏罗系延安组低孔、低渗储层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计算结果表明,两个层段... 基于岩样的毛管压力分析数据,讨论了岩石孔隙结构的分形特征。用孔径小于某一值r的孔隙体积百分比S与r的拟合关系,计算了鄂尔多斯盆地西部MHM油田三叠系延长组和侏罗系延安组低孔、低渗储层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计算结果表明,两个层段的毛管压力曲线都存在一个标度区间,在该区间内孔隙结构表现出分形特征。同一块样品的大孔隙段与小孔隙段表现出多重分形,延10段储层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在大孔隙段比小孔隙段小,而长6段储层的分形维数分布特征却与延10段储层相反。在大孔隙区间延10段的分形维数比长6段小,反映出长6段储层孔隙结构比延10段复杂。研究分析认为,利用孔隙结构分形维数并结合其他孔隙特征参数,可以很好的反映出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复杂性,为研究储层孔隙结构微观非均质性提供了一个方便有效的手段,并为进一步的储层评价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管压力 分形维数 孔隙结构 低孔低渗储层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抽油机井故障智能预警 被引量:2
14
作者 褚浩元 张傲雪 +3 位作者 李情霞 黄晓东 李喧喧 赵岩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646-3653,共8页
准确预测抽油机井故障对油田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新疆油田某区块抽油机井故障情况,统计了500口油井的生产数据,明确了结垢、结蜡、杆管腐蚀、杆管疲劳、杆管偏磨5种引发抽油机井故障的主要因素;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 准确预测抽油机井故障对油田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新疆油田某区块抽油机井故障情况,统计了500口油井的生产数据,明确了结垢、结蜡、杆管腐蚀、杆管疲劳、杆管偏磨5种引发抽油机井故障的主要因素;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s,LSTM),构建了油井故障智能预警模型;筛选出影响油井故障的14种特征参数进行小波降噪处理,借助自适应矩估计算法对模型进行训练与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准确率为96.81%,能够为油田提供较为准确的抽油机井故障预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预测 LSTM 小波降噪 神经网络 抽油机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坑型套管损伤对封隔器密封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乔张宇 雷宁 +1 位作者 郭岩宝 张政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7-124,共8页
在井下封堵作业中,凹坑型套管损伤可能会对封隔器的密封性能造成影响,威胁现场安全生产,甚至导致重大事故。凹坑型套管损伤对封隔器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不明。为此,分析了套管的损伤特征,基于有限元思想建立了不同的凹坑型套管损伤模型,... 在井下封堵作业中,凹坑型套管损伤可能会对封隔器的密封性能造成影响,威胁现场安全生产,甚至导致重大事故。凹坑型套管损伤对封隔器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不明。为此,分析了套管的损伤特征,基于有限元思想建立了不同的凹坑型套管损伤模型,研究了套管表面凹坑型损伤的宽度、深度及与胶筒的相对位置对封隔器密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套管表面凹坑损伤会改变密封面接触压力的大小和分布,不同程度降低封隔器的密封性能。与无损伤工况相比,含凹坑损伤时,胶筒接触压力曲线呈“M”形特征,凹坑两侧接触压力增大,其他区域减小。当凹坑宽度为4 mm时,随深度增大,封隔器密封系数几乎不变化,密封性能下降约14%。当凹坑宽度大于4 mm时,随深度增大,封隔器密封系数显著降低,密封性能大幅下降(18%~52%),失效风险加剧。凹坑与胶筒的相对位置对封隔器密封性能影响明显,位于胶筒中部的凹坑破坏了密封接触压力曲线的完整性,更大程度上降低了封隔器的密封性能。研究结果可为封隔器的封堵作业提供参考,具有实际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损伤 凹坑 封隔器 接触压力 密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斯拉阀型AICD控流原理及性能分析
16
作者 黄晓东 范煦 +3 位作者 王小萌 方正魁 赵岩龙 刘永升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114,共9页
目前对于特斯拉阀结构在水平井控水领域的研究较少。为此,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了特斯拉阀型AICD(T-AICD)的控流原理及结构参数对其控水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AICD对高密度、低黏度流体具有较好的限制效果;T-AICD在生产压差... 目前对于特斯拉阀结构在水平井控水领域的研究较少。为此,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了特斯拉阀型AICD(T-AICD)的控流原理及结构参数对其控水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AICD对高密度、低黏度流体具有较好的限制效果;T-AICD在生产压差大于1 MPa时控水效果更好,并且较为适合黏度为50~150 mPa·s的油藏;当T-AICD级间距为5 mm时,各黏度条件下均能取得较大油水比,但级数在4级以上时,继续增加级数对于低黏度和高黏度流体油水比的改善程度较小;对T-AICD为单级参数时,在不同黏度条件下,各几何参数对油水比的影响程度不同,但汇入角和流道宽度对油水比均有较大的影响。研究结论可为新型自适应流入控制装置AICD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斯拉阀型AICD 仿真分析模型 控水性能 油水比 几何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古隆起的分布与基本特征 被引量:137
17
作者 何登发 翟光明 +2 位作者 况军 张义杰 石昕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8-261,304,共15页
准噶尔盆地外侧三大边界动力体系的作用及基底结构的差异性导致准噶尔盆地在不同地质时期发育不同性质的隆起构造。石炭纪晚期东北侧的造山作用形成了盆地北部隆起,晚二叠世北部隆起分异为陆梁隆起与乌伦古坳陷;早二叠世西北侧的造山作... 准噶尔盆地外侧三大边界动力体系的作用及基底结构的差异性导致准噶尔盆地在不同地质时期发育不同性质的隆起构造。石炭纪晚期东北侧的造山作用形成了盆地北部隆起,晚二叠世北部隆起分异为陆梁隆起与乌伦古坳陷;早二叠世西北侧的造山作用形成了车排子隆起,随后的冲断作用形成了克拉玛依—夏子街断裂带。燕山期的压扭作用形成了沉积盖层中的车排子—莫索湾隆起。新生代北天山向北的冲断作用导致准噶尔盆地南部地区急剧挠曲沉降,盆地向南掀斜,隆起向北迁移。据基底的性质、形成时间、活动方式、地质结构与保存状态等特点将准噶尔盆地的隆起划分为继承型、间断型、掀斜型与冲断带型等4种基本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分布特征 隆起特征 盖层沉积期 构造类型 油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油与页岩油内涵、特征、潜力及挑战 被引量:239
18
作者 邹才能 朱如凯 +12 位作者 白斌 杨智 侯连华 查明 付金华 邵雨 刘可禹 曹宏 袁选俊 陶士振 唐晓明 王岚 李婷婷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7,1-2,共15页
致密油是当前全球非常规石油发展的亮点领域,页岩油是未来非常规石油发展的潜在资源。基于国内外页岩层系液态烃地质特征系统研究,提出致密油与页岩油的"甜点区"分布,应着眼烃源性、岩性、物性、脆性、含油气性与应力各向异性"六特... 致密油是当前全球非常规石油发展的亮点领域,页岩油是未来非常规石油发展的潜在资源。基于国内外页岩层系液态烃地质特征系统研究,提出致密油与页岩油的"甜点区"分布,应着眼烃源性、岩性、物性、脆性、含油气性与应力各向异性"六特性"匹配评价;并指出中国有利页岩层系的特点是液态烃TOC〉2%(S1〉2mg/g),纹层状页岩或致密砂岩、致密碳酸盐岩,孔隙度较高(致密油储集层孔隙度大于10%,页岩油储集层孔隙度大于3%),脆性矿物含量大于40%,含油饱和度60%~90%,较低原油黏度或较高地层压力,天然裂缝发育;对比北美有利页岩层系地质特征表明,北美有利页岩层系液态烃TOC大于4%,呈纹层状页岩或泥灰岩,孔隙度大于7%,脆性矿物含量大于50%,含油饱和度50%~80%,API〉40°及压力系数大于1.30,天然裂缝发育。围绕中国陆相致密油与页岩油沉积储集层,初步提出陆相细粒沉积分布模式、陆源碎屑与湖相碳酸盐岩混合成因的储集层岩石分类方案,初步预测技术可采资源量致密油约(20~25)×108t,页岩油约(30~60)×108t。陆相湖盆细粒沉积成因与分布、致密储集层微-纳米级储集空间结构、页岩层系液态烃充注及流动机制、页岩层系液态烃地球物理响应模型、资源潜力及"甜点区"评价预测等,将成为新时期非常规油气地质面临主要挑战与创新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页岩油 页岩气 细粒沉积学 “甜点区”评价 岩石物理 混积岩 原位加热改质技术 非常规油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 被引量:126
19
作者 朱筱敏 张义娜 +2 位作者 杨俊生 李德江 张年富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4-251,共8页
辫状河三角洲是陆相沉积盆地重要的油气储集类型和今后油气勘探的重点对象。综合分析岩心、测井与地震资料,认为准噶尔盆地侏罗系三工河组发育的辫状河三角洲处于沉积坡度较缓的、沉积水体较浅的沉积背景,该辫状河三角洲不断地由盆地北... 辫状河三角洲是陆相沉积盆地重要的油气储集类型和今后油气勘探的重点对象。综合分析岩心、测井与地震资料,认为准噶尔盆地侏罗系三工河组发育的辫状河三角洲处于沉积坡度较缓的、沉积水体较浅的沉积背景,该辫状河三角洲不断地由盆地北侧边缘向盆地中央方向远距离前积,沉积了砂砾质的、发育大型交错层理和间断正韵律的、具有典型前积地震反射的进积型辫状河三角洲,进而论述了该三角洲的亚相和微相沉积特征以及有利的地层岩性圈闭勘探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辫状河三角洲 侏罗系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新生界沉积物重矿物分析与盆山格局演化 被引量:46
20
作者 方世虎 郭召杰 +3 位作者 贾承造 张志诚 王绪龙 王美娜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48-662,共15页
本文通过分析准噶尔盆地南缘野外剖面、部分钻井岩心和天山内部野外剖面的碎屑重矿物及其组合特征,探讨了准噶尔盆地中-新生代物源体系和盆山格局的演化。准噶尔盆地南缘至少存在3个物源体系,各物源体系的重矿物组合、含量及其反映的物... 本文通过分析准噶尔盆地南缘野外剖面、部分钻井岩心和天山内部野外剖面的碎屑重矿物及其组合特征,探讨了准噶尔盆地中-新生代物源体系和盆山格局的演化。准噶尔盆地南缘至少存在3个物源体系,各物源体系的重矿物组合、含量及其反映的物源属性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南部天山物源还存在东、西两部的差异。不同重矿物组合出现和不稳定重矿物的增加显示中-新生代存在3个构造活动相对活跃期,即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晚白垩世和晚新生代。早-中侏罗世天山内部发育多个分隔的小型盆地,盆地南部边界至少位于后峡附近,不存在地理分隔明显的天山;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是天山隆升、盆山格局发生转变的时期,博格达山逐渐构成盆地南缘的又一重要物源;白垩纪—古近纪盆山格局变化不大,新近纪以来的强烈挤压构造背景使得天山山脉快速隆升,盆山格局发生重大改变。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新生代构造相对活跃期和盆山格局演变与欧亚板块南缘发生的构造事件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矿物 天山造山带 盆山格局 准噶尔盆地南缘 中-新生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