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吹胀比与冷却线高度对高密度聚乙烯薄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艳芹 王金道 +2 位作者 胡玮 王佳琦 樊洁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18,34,共5页
研究了吹膜工艺条件中冷却线高度以及吹胀比对吹塑高密度聚乙烯薄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工艺条件相同的前提下,随着冷却线高度从2.5D(D为口模直径)增加到8.0D,高密度聚乙烯薄膜的横向拉伸强度增加约50%,而横向撕裂强度增加约40%... 研究了吹膜工艺条件中冷却线高度以及吹胀比对吹塑高密度聚乙烯薄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工艺条件相同的前提下,随着冷却线高度从2.5D(D为口模直径)增加到8.0D,高密度聚乙烯薄膜的横向拉伸强度增加约50%,而横向撕裂强度增加约40%,但是落镖冲击破损质量先升高后降低,最高约为140 g,光学性能变化不大;随着吹胀比的增加,高密度聚乙烯薄膜纵横向拉伸性能变化趋势比较接近,薄膜雾度从72.6%增加到7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冷却线高度 吹胀比 力学性能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间二型模糊免疫PID在环己烷无催化氧化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涛岩 曹江涛 +2 位作者 李平 冯琳 商瑀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166-3173,共8页
环己烷无催化氧化过程具有非线性、多变量耦合、大时滞等特点,使用常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方案无法达到理想的控制性能。提出了一种区间二型模糊免疫PID控制器,其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免疫PID的非线性控制器,利用区间二型模糊逻辑系统来... 环己烷无催化氧化过程具有非线性、多变量耦合、大时滞等特点,使用常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方案无法达到理想的控制性能。提出了一种区间二型模糊免疫PID控制器,其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免疫PID的非线性控制器,利用区间二型模糊逻辑系统来逼近免疫反馈律中的非线性函数,以提升控制器处理和逼近复杂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能力。将所提出的控制器应用于环己烷无催化氧化温度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反馈 区间二型模糊逻辑系统 PID算法 过程控制 优化设计 环己烷无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则化AdaBound的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软测量建模 被引量:3
3
作者 冯琳 赵涛岩 +2 位作者 曹江涛 李平 商瑀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15-224,共10页
针对复杂化工过程中存在强非线性、多变量耦合、参数时变及大时滞等因素,导致监测变量软测量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则化AdaBound的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RAIT2FNN)软测量建模方法。首先为了解决区间二型神经网络(IT2FNN)结构... 针对复杂化工过程中存在强非线性、多变量耦合、参数时变及大时滞等因素,导致监测变量软测量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则化AdaBound的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RAIT2FNN)软测量建模方法。首先为了解决区间二型神经网络(IT2FNN)结构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激励强度和相似度定义增长和删减指标的自组织产生规则的算法。该算法利用激励强度的大小决定是否产生规则,并根据相似度进行规则的删减从而确定了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的结构。其次,本文提出正则化和AdaBound相结合的算法对RAIT2FNN模型相关参数进行修正,使得不同参数具有有界的自适应学习速率。最后将RAIT2FNN作为软测量模型应用于环己烷无催化氧化过程尾氧浓度预测问题中。实验结果为测试时间为0.0082,训练RMSE为0.0182,测试RMSE为0.0096,表明RAIT2FNN作为软测量模型具有预测及时且预测精度较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 软测量 环己烷无催化氧化过程 尾氧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改性Ni/AlCl_(3)催化烯烃聚合制备基础油润滑油工艺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晓龙 刘海燕 +2 位作者 孙嘉泽 宋寿康 于廷云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251-3253,3256,共4页
制备并评价了不同Ni负载量的Ni/AlCl_(3)催化剂,并用氯气进行改性增加其酸活性,比较不同工艺条件下C5-C12烯烃制取优质润滑油基础油产率,通过对比合成润滑油的物化特性,确定最佳的生产工艺条件。最终得出,Ni质量分数0.8%,效果最佳,在137... 制备并评价了不同Ni负载量的Ni/AlCl_(3)催化剂,并用氯气进行改性增加其酸活性,比较不同工艺条件下C5-C12烯烃制取优质润滑油基础油产率,通过对比合成润滑油的物化特性,确定最佳的生产工艺条件。最终得出,Ni质量分数0.8%,效果最佳,在137℃,40 min,2.5 MPa,氯气预处理1 h为最佳工艺条件。合成油品凝点-51.40℃,闪点82.10℃,溴价5.51%,40℃时运动黏度28.11 mm^(2)/s,收率为89.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C12烯烃 聚合 润滑油基础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