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催化裂化装置跑剂过程中催化剂平均粒径的变化规律
1
作者 杨琦 王峰 +4 位作者 韩胜显 詹庆丽 贺娇 方勤珠 彭威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364-3371,共8页
催化剂跑损是影响催化裂化(FCC)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关键因素,目前对于各类跑剂故障特点,仍缺少系统性的分析总结。对此,总结了不同装置跑剂期间平衡剂平均粒径(APS)的变化。受原料性质、装置操作条件、加剂速度和旋风分离器效率的影响,平... 催化剂跑损是影响催化裂化(FCC)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关键因素,目前对于各类跑剂故障特点,仍缺少系统性的分析总结。对此,总结了不同装置跑剂期间平衡剂平均粒径(APS)的变化。受原料性质、装置操作条件、加剂速度和旋风分离器效率的影响,平衡剂APS变化主要分为三类:波动变化、逐渐增大和逐渐减小,可以作为分析装置跑剂原因的依据。分析了三套工业FCC装置跑剂过程中催化剂的物性变化,A装置由于催化剂中毒,采用新鲜剂置换过程中平衡剂APS发生大幅度波动;B装置由于旋风分离器磨损、穿孔,平衡剂APS升高13.3%;C装置由于汽提环管断裂导致催化剂受到冲击发生磨损破碎,APS逐渐降低至52μm。上述案例证明了基于催化剂APS变化分析故障源理论的可靠性,可为工业装置的故障判断和操作调整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细粉跑损 平均粒径 旋分器故障 颗粒破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坡的地貌形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42
2
作者 王海荣 王英民 +2 位作者 邱燕 彭学超 刘轶瑶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0-79,共10页
利用精细地貌图、高分辨率多道地震剖面等资料研究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深水陆坡的地貌形态及控制因素。莺琼陆坡具有不同于其他部分的特殊性,红河物源是造成它的地貌形态的主控因素,南海北部陆坡的其他部分的地貌形态依然受控于古新世—渐... 利用精细地貌图、高分辨率多道地震剖面等资料研究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深水陆坡的地貌形态及控制因素。莺琼陆坡具有不同于其他部分的特殊性,红河物源是造成它的地貌形态的主控因素,南海北部陆坡的其他部分的地貌形态依然受控于古新世—渐新世的断陷期所形成的凹凸格局,其空间分布状况决定了陆坡地貌的形态和演变;物源类型和供给数量是陆坡地貌形态的次级因素,决定着陆坡地貌在总体框架下的局部特征,地震和海流等外动力因素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陆坡沉积类型和微地貌形态。南海北部的这种特点与大西洋两岸的大部地区有显著区别,后者在晚侏罗—早第三纪的断陷期所形成的构造格局对陆坡地貌的影响已次于物源状况和向深水的物质分散体系。南海北部陆坡可自西而东依次划分为五段:莺琼陆坡段、神狐陆坡段、珠江海谷段陆坡、东沙陆坡段和台湾浅滩陆坡段;各陆坡段的地貌形态和走向上的差异全面反映了以上三个因素,尤其反映了断陷期构造格局分布状况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陆坡 断陷期 地貌 物源 外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挺水植物对氮磷的固定及其腐烂释放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周硕 李俊玲 +5 位作者 于静洁 张智谋 钟远 逄国林 孙力平 王少坡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2年第3期98-102,共5页
北方天然湿地内采集芦苇、菖蒲2种挺水植物,测定其氮、磷含量,以分析湿地通过收割挺水植物每年可去除的氮、磷污染物的量,同时开展了挺水植物腐烂释放实验,为湿地内挺水植物的收割时间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每年通过收割挺水植物芦苇... 北方天然湿地内采集芦苇、菖蒲2种挺水植物,测定其氮、磷含量,以分析湿地通过收割挺水植物每年可去除的氮、磷污染物的量,同时开展了挺水植物腐烂释放实验,为湿地内挺水植物的收割时间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每年通过收割挺水植物芦苇、菖蒲可去除氮943 kg.hm-2、可去除磷33 kg.hm-2,而植物收割建议在枯萎后尽快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挺水植物 腐烂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监督式层次话题情感模型在网络评论主题发现中的应用
4
作者 陈永恒 姚桂杰 林耀进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2-117,8,共6页
自动发现话题的隐含结构、情感的极性及其关系,可以方便用户从海量网络评论集中快速获得他们关注的主要观点.提出一种基于非监督式的层次话题的情感(Unsupervised Level Aspect-Sentiment,ULAS)模型,利用贝叶斯非参数性模型作为先验知识... 自动发现话题的隐含结构、情感的极性及其关系,可以方便用户从海量网络评论集中快速获得他们关注的主要观点.提出一种基于非监督式的层次话题的情感(Unsupervised Level Aspect-Sentiment,ULAS)模型,利用贝叶斯非参数性模型作为先验知识,实现非监督式发现未标记评论文本集话题的层次结构,分析层次话题的情感极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JST和ASUM模型,ULAS模型具备较高的分类精确度和较强的模型泛化能力,能够解决传统话题情感模型只能在单一粒度话题层进行情感分析的问题,实现多粒度话题层的情感分析,满足用户对于评论对象不同粒度话题的情感信息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监督式层次话题情感模型 隐藏狄利克雷分配 文本分析 网络评论 主题发现 主题模型 非参贝叶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茂锆催化乙烯-苯乙烯的共聚
5
作者 刘盘阁 张宝森 +1 位作者 阎卫东 姜涛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35,122,共4页
研究了负载催化剂Et(Ind)2ZrCl2/SiO2在甲基铝氧烷活化下,催化乙烯与苯乙烯的共聚,采用DSC和NMR表征了所得共聚物,13C-NMR谱表明共聚物中苯乙烯单元呈无规分布.考察了n(Al)/n(Zr),反应温度和起始单体物质的量等因素对共聚反应的影响,结... 研究了负载催化剂Et(Ind)2ZrCl2/SiO2在甲基铝氧烷活化下,催化乙烯与苯乙烯的共聚,采用DSC和NMR表征了所得共聚物,13C-NMR谱表明共聚物中苯乙烯单元呈无规分布.考察了n(Al)/n(Zr),反应温度和起始单体物质的量等因素对共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起始单体物质的量是影响该反应的主要因素,在实验范围内,共聚物中苯乙烯单元摩尔分数为1.2%~4.3%,共聚物摩尔质量为4.5×104~0.6×104g/mol,能够满足聚乙烯反应性基团功能化的要求.采用Fineman-Ross法估算该反应的竞聚率,分别为γE=99.000,γS=0.048;曲线拟合置信度为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 载体化茂锆 乙烯 苯乙烯 反应性基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控制释放中的自组装聚合物微粒研究进展
6
作者 何其戈 李强 +1 位作者 张宝森 李宏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116-118,共3页
介绍了两亲型嵌段共聚物、憎水链上接枝亲水链的接枝共聚物及聚电解质自组装的AB嵌段共聚物的结构、制备、作用机理及其在药物控制释放方面的应用,指出具有特殊结构、溶液中可自组装成相应形貌的高分子乳胶微球在此领域显示出巨大的优... 介绍了两亲型嵌段共聚物、憎水链上接枝亲水链的接枝共聚物及聚电解质自组装的AB嵌段共聚物的结构、制备、作用机理及其在药物控制释放方面的应用,指出具有特殊结构、溶液中可自组装成相应形貌的高分子乳胶微球在此领域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乳胶粒 自组装 药物输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改性膨润土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孟波 郭巧霞 +4 位作者 王凯 靳海燕 林辉 任申勇 申宝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5-39,共5页
采用盐酸、四甲基氯化铵和聚合羟基铝对膨润土进行复合改性,研究了复合改性膨润土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并对影响吸附效果的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该复合改性膨润土对亚甲基蓝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其应用p H范围广,有着较强的酸碱... 采用盐酸、四甲基氯化铵和聚合羟基铝对膨润土进行复合改性,研究了复合改性膨润土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并对影响吸附效果的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该复合改性膨润土对亚甲基蓝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其应用p H范围广,有着较强的酸碱环境适用性;吸附剂投加量、溶液盐度等对吸附效果均有一定的影响。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复合改性膨润土对亚甲蓝的吸附过程,吸附量为178.89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改性膨润土 吸附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Re_2O_7/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丁烯歧化制丙烯的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海涛 袁桂梅 +3 位作者 侯永兴 靳海燕 陈胜利 夏玥穜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27-1132,共6页
为提高丁烯歧化制丙烯反应催化剂的性能,以聚苯乙烯(PS)微球为模板剂制备了具有大孔结构的 Al_2O_3载体。通过表征可知,随模板剂加入量的增加,载体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均有较大增加,且加入模板剂(粒径100~300 nm)只增加大孔体积,基本不... 为提高丁烯歧化制丙烯反应催化剂的性能,以聚苯乙烯(PS)微球为模板剂制备了具有大孔结构的 Al_2O_3载体。通过表征可知,随模板剂加入量的增加,载体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均有较大增加,且加入模板剂(粒径100~300 nm)只增加大孔体积,基本不改变中孔和微孔的体积。用大孔 Al_2O_3载体负载活性组分铼氧化物,得到的 Re_2O_7/Al_2O_3催化剂用于丁烯歧化制丙烯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 Re_2O_7/Al_2O_3催化剂不但保持了原有的高歧化反应选择性(90%~95%),而且具有更大的容碳能力,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和使用寿命。当m(PS):m(Al_2O_3)=0.30时,丁烯的转化率约为50%,接近平衡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载体 铼基催化剂 丁烯 歧化 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