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薄层分类及其地震响应分析——以大港油田两个应用研究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马跃华 周宗良 +3 位作者 李振永 曹国明 吴丽颖 张会卿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02-913,共12页
薄层研究不应过于强调单一地层的厚度,而应关注地层的组合形式。重新定义了薄层,并从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角度分别对薄层进行分类,初步建立了多维度薄层分类标准。基于新的分类标准,研究调谐效应,并根据调谐响应的不同特征,将调谐分为3类... 薄层研究不应过于强调单一地层的厚度,而应关注地层的组合形式。重新定义了薄层,并从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角度分别对薄层进行分类,初步建立了多维度薄层分类标准。基于新的分类标准,研究调谐效应,并根据调谐响应的不同特征,将调谐分为3类:TPⅠ、TPⅡ和TPⅢ。实例1研究了中、浅层欠压实情况下,地质学中泥包砂型薄层对应于地球物理学中高包低(低阻抗地层介于高阻抗地层之间)型薄层,利用沉积微相与响应频率之间的关系(microfacies versus frequency,MVF)研究该类型薄层的沉积微相,分别预测了边滩、分支河道、泛滥平原等。实例2讨论了两套正旋回、油气同出、反射特征差异明显的薄层类型,针对地质特征相似,地震响应差别较大的薄层,依次进行了岩石物理分析、数值正演模拟、高压物性分析和气油比分析等研究,预测了凝析气藏和轻质油藏的分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分类 调谐 地震响应 凝析气藏 轻质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井试井解释技术在坪桥区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2
作者 陈岑 邹磊落 《复杂油气藏》 2009年第4期52-55,共4页
坪桥区长6油层组为存在边底水,储层物性差的构造岩性油藏,长2油层组为油砂体小、边底水较活跃的岩性油藏,二者均属特低渗透油层。根据该区近年来压裂井的压力恢复、压力下降等监测资料,进行精细试井解释及系统总结分析,并开展了水驱开... 坪桥区长6油层组为存在边底水,储层物性差的构造岩性油藏,长2油层组为油砂体小、边底水较活跃的岩性油藏,二者均属特低渗透油层。根据该区近年来压裂井的压力恢复、压力下降等监测资料,进行精细试井解释及系统总结分析,并开展了水驱开发油藏模型、裂缝以及压力变化规律等方面的研究。探索该地区储集层的渗流特征并获取地层参数,用以指导下一步油田开发调整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井 低渗透 储集层 试井解释 渗流特征 油田开发 坪桥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方法综合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徐敬领 王贵文 +1 位作者 王亚静 秦宇星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1-530,538,共11页
从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孔洞识别、储层参数表征、流体性质判别及数学方法的应用等4个方面,系统总结厘定了国内外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的方法技术。通过对比分析各种评价方法可知:依据一定的数学算法,综合利用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资料,不仅... 从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孔洞识别、储层参数表征、流体性质判别及数学方法的应用等4个方面,系统总结厘定了国内外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的方法技术。通过对比分析各种评价方法可知:依据一定的数学算法,综合利用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资料,不仅能很好地识别储层类型,而且能实现对储层参数的半定量、定量计算评价。利用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新技术(电成像和声成像)资料计算出缝洞储层的各项物性参数,结合核磁共振测井和偶极横波测井能进一步判别出流体性质。地质统计学、模糊数学、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等数学方法的应用,提高了复杂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综合研究表明,在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中,应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综合应用各种方法相互补充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层 测井评价 参数计算 流体性质 数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连通概率法定量评价断层的启闭性 被引量:51
4
作者 张立宽 罗晓容 +5 位作者 廖前进 袁淑琴 苏俊青 肖敦清 王兆明 于长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1-190,共10页
以大港油田埕北断阶带控烃断层上、下盘储集层内油气存在与否作为判别断层启闭性的指标,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价断层启闭特征的新方法——断层连通概率法。此法将影响断层启闭性的主要因素归结为泥岩流体压力、断... 以大港油田埕北断阶带控烃断层上、下盘储集层内油气存在与否作为判别断层启闭性的指标,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价断层启闭特征的新方法——断层连通概率法。此法将影响断层启闭性的主要因素归结为泥岩流体压力、断面正应力和泥岩涂抹3个代表性参数,依据其影响断层启闭性的机理构建出一个无量纲的断层启闭系数。在此基础上,选取横切断层的典型油气藏剖面,计算断面不同位置处的启闭系数,根据其上、下两盘储层内是否含油来确定其“开启”或“封闭”性质。通过概率统计分析所建立的断层启闭系数与断层连通概率间的相关关系表明,当断层启闭系数小于1.0时,断层连通概率为0;启闭系数为1.0~3.5时,二者关系可表达为一个二次多项式;当启闭系数大于3.5时.断层连通概率为100%。由此在拓扑展开的断层面上勾绘出连通概率等值线,展现出断层面不同位置处的启闭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启闭性 定量 启闭系数 连通概率 埕北断阶带 大港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埕北断阶带沙河街组油气运移动力学过程模拟分析 被引量:33
5
作者 罗晓容 张立宽 +5 位作者 廖前进 苏俊青 袁淑琴 宋海明 周波 侯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1-197,215,共8页
在对渤海湾盆地埕北断阶带沙河街组含油气系统油气地质条件认识的基础上,运用盆地模型方法恢复研究区的盆地演化过程、相应的油气成熟范围和不同时期的运移动力条件。重点分析了研究区内不同输导体的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特征,用开启概... 在对渤海湾盆地埕北断阶带沙河街组含油气系统油气地质条件认识的基础上,运用盆地模型方法恢复研究区的盆地演化过程、相应的油气成熟范围和不同时期的运移动力条件。重点分析了研究区内不同输导体的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特征,用开启概率和砂地比分别表征断层和砂岩输导体的连通特征。采用以逾渗理论为基础的油气运聚模拟方法,在根据实际资料建立的二维输导格架模型上实现运移动力和通道的耦合。模拟结果显示出研究区沙河街组目的层段的油气运移路径及其油气运移相对流量,结合其他油气地质条件确定张东东构造带、张东构造带、庄海12—庄海9×3井地区等为有利勘探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移模型 输导格架 断层开启概率 逾渗 成藏动力学 埕北断阶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相沉积中的准层序——以四川中部须家河组为例 被引量:15
6
作者 高志勇 韩国猛 张丽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68,共10页
在详细分析了曲流河、辫状河沉积动力学特点的基础上,在四川中部须家河组河流相沉积中初步建立了3种河流相沉积的准层序模式。其中,在曲流河沉积中发育2种准层序模式,其一为粒级向上变细准层序,表现为与河道水体逐渐向上变浅相对应的水... 在详细分析了曲流河、辫状河沉积动力学特点的基础上,在四川中部须家河组河流相沉积中初步建立了3种河流相沉积的准层序模式。其中,在曲流河沉积中发育2种准层序模式,其一为粒级向上变细准层序,表现为与河道水体逐渐向上变浅相对应的水下河道(滞留沉积)-边滩-水面之上的天然堤、泛滥平原的相序组合;其二为粒级向上变粗的泛滥平原、决口扇交替沉积相序组合的准层序。辫状河准层序大多表现为粒级向上变细、与河道水体向上变浅相对应的水面之下河道(滞留沉积)-心滩-水面之上的漫滩沉积相序组合的准层序,而粒级向上变粗的准层序不发育。河流相准层序界面是河道砂体底部的冲刷侵蚀面,也是与湖(海)盆准层序边界湖泛面或者海泛面在陆上所相对应的界面,但河流相准层序界面更与海相沉积中海侵滞留沉积物而非暗色泥岩的准层序界面特征相近似。在粒级向上变粗的泛滥平原-决口扇或决口河道沉积中,准层序界面为暴露过泥岩与上部洪水期的暗色泥岩间的界面。在建立了河流相准层序模式的基础上,针对四川中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河流相沉积地层,进行了准层序在垂向相序叠加样式与时空演化关系的分析,并探讨了河流相准层序中非均质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性非均质性 河流相 准层序 须家河组 四川中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页岩油气纵向地质甜点识别方法
7
作者 陈晓智 陈桂华 +4 位作者 邹拓 祝彦贺 胡晓兰 吕玉民 白玉湖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3-158,共6页
准确识别页岩油气地质甜点、确定关键识别参数、优选水平井靶点是开展页岩油气研究急需解决的问题。勘探开发实践表明,页岩油气的地质甜点为"甜点体",其纵向上遵循从远景段、有利段、核心段,再到甜点的递进识别过程。本文以北... 准确识别页岩油气地质甜点、确定关键识别参数、优选水平井靶点是开展页岩油气研究急需解决的问题。勘探开发实践表明,页岩油气的地质甜点为"甜点体",其纵向上遵循从远景段、有利段、核心段,再到甜点的递进识别过程。本文以北美Eagle Ford组页岩为例,从构造沉积背景确定了浅海-半深海相沉积的下白垩统为远景段;利用野外露头和钻井岩芯,通过层序地层分析明确了Eagle Ford组为晚白垩世的有利页岩发育层;结合测井解释得出了下Eagle Ford段为该组的核心段;同时,提出了自然伽马、有机碳含量、电阻率、含烃饱和度4类测井曲线进行划分核心段和识别纵向甜点段的应用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扫描电镜和薄片资料,分析A、B、C三个亚段生烃能力和储集能力,明确了下Eagle Ford段的B亚段为纵向地质甜点。分析PH、EM、BL三口井初始产量和水平井段钻井轨迹在A、B、C三个亚段的钻遇时间,结果显示B亚段对页岩油气较高产量贡献率最大,是下Eagle Ford段最佳的水平井靶点优选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气 纵向地质甜点 水平井靶点 EAGLE FO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层压力下凝析气井无阻流量的确定方法——以hd1断块流二Ⅳ油组为例
8
作者 窦松江 黄强强 李炼民 《海洋石油》 CAS 2019年第3期50-53,共4页
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凝析油析出导致无阻流量计算难,同时采取多井次的产能测试求取无阻流量,导致生产成本高。不同地层压力下凝析气井无阻流量的求取方法研究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将凝析油体积换算为当量气体体积,根据当量气体体积,利用指... 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凝析油析出导致无阻流量计算难,同时采取多井次的产能测试求取无阻流量,导致生产成本高。不同地层压力下凝析气井无阻流量的求取方法研究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将凝析油体积换算为当量气体体积,根据当量气体体积,利用指数式和二项式公式对工区已有气井进行无阻流量计算,各井无阻流量和地层压力回归呈较好的指数关系,新井可根据回归公式计算无阻流量。并根据研究工区的实际情况,将现场产能测试结果与计算预测值对比分析,两者结果相近,证明该方法可以用于凝析气井无阻流量计算,并对其他气藏开展类似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藏 积液 系统试井 无阻流量 地层压力 指数递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