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体排驱压力差异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聂海宽 徐波 李雪超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1-534,共4页
借助实际岩心夹片方法,利用显微观察技术,通过实验对油驱水、气驱水的微观运移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油驱水和气驱水排驱压力均随孔隙度的降低而呈明显增加趋势,统计规律服从幂函数变化规律,但两者之差与孔隙度具有复杂变化关系,... 借助实际岩心夹片方法,利用显微观察技术,通过实验对油驱水、气驱水的微观运移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油驱水和气驱水排驱压力均随孔隙度的降低而呈明显增加趋势,统计规律服从幂函数变化规律,但两者之差与孔隙度具有复杂变化关系,形成了代表不同成藏意义的3段曲线.当孔隙度大于10%~12%时,油驱水、气驱水的排驱压力差值较小,形成气藏和油藏的概率几乎均等;当孔隙度大于5%,小于10%~12%时,油驱水、气驱水的排驱压力差值较大,表现为油驱水排驱压力明显大于气驱水,说明储层对石油主要是起封闭遮挡作用,对其运移可能无效,即不能作为油的储层,但可以作为天然气的储层;孔隙度小于5%时,油驱水、气驱水的排驱压力差值较小,毛细管排驱压力对油、气运移具有相同的阻挡作用,油藏和气藏形成难度均较大.实验结果合理地解释了根缘气与根缘油在成藏概率上的差异性,以及致密砂岩作为盖层的机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驱水 排驱压力 显微实验 成藏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BPNN与T_2全谱的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预测 被引量:17
2
作者 朱林奇 张冲 +4 位作者 何小菊 吴中彬 周新波 袛淑华 李阳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27-734,共8页
针对现有核磁共振测井渗透率模型对孔隙结构复杂的致密砂岩储层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在分析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缺陷后,提出了一种利用集成正则化改进神经网络(BPNN)算法与核磁共振T_2全谱预测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的方法。该方法采用... 针对现有核磁共振测井渗透率模型对孔隙结构复杂的致密砂岩储层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在分析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缺陷后,提出了一种利用集成正则化改进神经网络(BPNN)算法与核磁共振T_2全谱预测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的方法。该方法采用自构形算法自动确定隐层神经元的个数,采用自适应雨林优化算法避免BP神经网络迭代陷入局部极小值,利用L_2正则化算子保证算法的稳定性,采用Adaboost集成算法串联若干BP神经网络以提高模型泛化能力。提取某区致密砂岩储层192块岩样的核磁共振T_2全谱数据进行建模,并应用于非建模井的渗透率评价,认为基于集成正则化改进BPNN算法评价储层渗透率精度较高,均方误差仅有0.2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测井 T2全谱 渗透率 集成算法 L2正则化 自适应雨林算法 集成正则化改进BPNN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