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化废水微好氧水解酸化与厌氧水解酸化的运行对比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佩超 吴昌永 +3 位作者 周岳溪 刘明国 刘恒明 刘诚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386-390,共5页
以石化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好氧水解酸化与厌氧水解酸化进行对比试验,探讨微好氧条件对难降解工业废水水解酸化的影响。维持微好氧的溶解氧(DO)浓度为0.5 mg/L左右,厌氧反应器的ORP低于-300 mV。微好氧水解酸化对CODCr的平均去除率为2... 以石化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好氧水解酸化与厌氧水解酸化进行对比试验,探讨微好氧条件对难降解工业废水水解酸化的影响。维持微好氧的溶解氧(DO)浓度为0.5 mg/L左右,厌氧反应器的ORP低于-300 mV。微好氧水解酸化对CODCr的平均去除率为25.0%,厌氧水解酸化对CODCr的平均去除率为23.5%;相对于厌氧水解酸化,微好氧水解酸化的UV254/CODCr低一些,对难降解的芳香有机物和含有共轭双键化合物的大分子处理效果更好。厌氧水解酸化的产酸量与酸化度稍高,这是由于微好氧水解酸化的传质效率高,氧气的存在使得产生的部分VFA同时被异养菌降解;厌氧水解酸化废水中SO42-浓度降低明显,而微好氧水解酸化的SO42-还原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SO42-浓度没有显著降低,比厌氧水解酸化更能降低恶臭有毒气体H2S的产生。在溶解氧控制适当的情况下,微好氧水解酸化更适合用于高含盐难降解石化废水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废水 微好氧 水解酸化 硫酸盐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聚剂组成对G-ABS高胶粉及ABS外观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刘姜 李柏静 +3 位作者 于万权 姜山 张辉 陆书来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23,共5页
在使用凝聚剂从聚丁二烯与丙烯腈和苯乙烯的接枝共聚物(G-ABS)胶乳中回收G-ABS高胶粉的过程中,凝聚剂组成不但会改变高胶粉的粒径,还会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粒料的白度和色度稳定性造成影响。以冰乙酸/硫酸镁、硫酸/... 在使用凝聚剂从聚丁二烯与丙烯腈和苯乙烯的接枝共聚物(G-ABS)胶乳中回收G-ABS高胶粉的过程中,凝聚剂组成不但会改变高胶粉的粒径,还会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粒料的白度和色度稳定性造成影响。以冰乙酸/硫酸镁、硫酸/硫酸镁为凝聚剂,通过调整阳离子的配比,对比2组凝聚剂对G-ABS高胶粉和ABS外观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确保凝聚浆液为酸性时,减少凝聚剂阳离子中H+占比,对粉料筛分粒径分布、氧化诱导时间没有明显影响,但ABS白度、热氧老化色度稳定性和粒料储存色度稳定性均有提升;与使用硫酸相比,使用冰乙酸能够显著提升ABS白度和热氧老化色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胶粉 凝聚剂组成 白度 色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螺杆挤出工艺对瓷白ABS产品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雪悠 王君明 +3 位作者 刘国强 胡慧林 康宁 孔新越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1,共4页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工艺制备瓷白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三元共聚物(ABS)产品,考察了不同螺杆转速/喂料速度(喂料比)、挤出温度和螺杆转速对瓷白ABS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喂料比越小,钛白粉在ABS树脂中分散越好,产品的冲击强度...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工艺制备瓷白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三元共聚物(ABS)产品,考察了不同螺杆转速/喂料速度(喂料比)、挤出温度和螺杆转速对瓷白ABS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喂料比越小,钛白粉在ABS树脂中分散越好,产品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熔体流动速率均得到提升。挤出温度对产品的明暗度(L值)和红绿色度(A值)无影响。挤出温度越高,产品黄蓝色度(B值)越高,产品色度越黄。螺杆转速越高,产品的L值越高,B值越低,产品色度越好。螺杆转速对产品A值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白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三元共聚物树脂 挤出工艺 应用 钛白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致放气测试装置的研究
4
作者 罗艳 王魁波 +5 位作者 吴晓斌 李慧 谢婉露 沙鹏飞 韩晓泉 王金地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6-203,共8页
材料表面吸附的气体分子在电子轰击作用下,会加速释放到真空系统中。为了测试在电子轰击下的材料放气特性,研制了一套电子致放气的测试装置。电子束发生器作为重要的组成部件,具有许多可调参数,这些参数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输出的电子束... 材料表面吸附的气体分子在电子轰击作用下,会加速释放到真空系统中。为了测试在电子轰击下的材料放气特性,研制了一套电子致放气的测试装置。电子束发生器作为重要的组成部件,具有许多可调参数,这些参数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输出的电子束质量,进而影响电子致放气测试结果。文章首先通过实验测量了电子束斑和束流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聚焦电压和栅极电压对束斑的尺寸有直接的影响,而能量电压对电子束斑直径没有影响。此外,阴极电压、电子能量和栅极电压都可影响到发射电流,从而影响出射的电子束电流。为了验证装置的电子致放气测试能力,采用放气率很低的316 L不锈钢作为测试样品,比较测试其经过三次电子束轰击前后的放气特性。结果表明,经过除气的316 L不锈钢的电子致放气率可较明显地测定,且电子束轰击下放气的主要成分由N_(2)/CO变为H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诱导解吸 放气 电子束 真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式丙烯制冷压缩机异常振动原因分析及故障处理 被引量:13
5
作者 潘向东 王明涛 +1 位作者 张正祖 王芳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3年第3期55-58,共4页
介绍了某石化公司离心式丙烯制冷压缩机非驱动端轴承异常振动的故障现象,对压缩机故障解体检修过程关键点进行了重点描述。通过对压缩机内部情况的检查分析,找到了造成压缩机平衡管破损的直接原因就是压缩机的异常振动,而压缩机异常振... 介绍了某石化公司离心式丙烯制冷压缩机非驱动端轴承异常振动的故障现象,对压缩机故障解体检修过程关键点进行了重点描述。通过对压缩机内部情况的检查分析,找到了造成压缩机平衡管破损的直接原因就是压缩机的异常振动,而压缩机异常振动是由压缩机多次进气带液造成的,这也是平衡管破损的间接原因,与此同时对该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式 制冷压缩机 振动分析 平衡管 破损 故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树脂废水有机物反硝化潜势及降解特性 被引量:7
6
作者 王然 王彤 +4 位作者 程家运 宋玉栋 吕倩倩 周岳溪 杨利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79-1386,共8页
为优化ABS树脂废水的生物脱氮工艺,测定了废水的反硝化潜势,分析了废水反硝化阶段有机物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ABS树脂废水的反硝化碳源充足,并且含有易降解有机物和慢速降解有机物等具有不同反硝化速率的有机物.在废水ρ(SCOD)(SCOD... 为优化ABS树脂废水的生物脱氮工艺,测定了废水的反硝化潜势,分析了废水反硝化阶段有机物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ABS树脂废水的反硝化碳源充足,并且含有易降解有机物和慢速降解有机物等具有不同反硝化速率的有机物.在废水ρ(SCOD)(SCOD为溶解性化学需氧量)为755.4~1 043.3 mg/L,ρ(TN)为86.1~111.1 mg/L的情况下,总反硝化潜势为95.4~144.6mg/L(以NO3^--N计),其中易降解有机物的反硝化速率为3.4~4.6 mg/(g·h)(以NO3^--N计),反硝化潜势为33.2~49.7mg/L;2类慢速降解有机物的反硝化速率分别为2.2~3.2和0.4~0.9 mg/(g·h),反硝化潜势之和为62.2~94.9 mg/L.反硝化过程中,废水SCOD的去除率为48.9%~62.8%,ON(有机氮)去除率为81.5%~95.7%.腈类物质得到明显降解,并生成大量NH4^+-N,是反硝化碳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维荧光光谱表明,废水中的芳香族有机物苯环结构在反硝化条件下未得到有效降解,但在好氧条件下得到快速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树脂废水 反硝化潜势 反硝化过程 有机物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BS胶乳连续凝聚过程及工艺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姜 王亮 +4 位作者 张辉 刘文辉 闫柏郁 宋振彪 陆书来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5-69,共5页
利用胶体分散体系稳定性基本原理,阐述了在凝聚和熟化的不同阶段,聚丁二烯与丙烯腈和苯乙烯的接枝共聚物(G-ABS)胶乳的凝聚颗粒结构和形态变化过程。在凝聚阶段,凝聚剂能快速破坏胶乳粒子的双电子层结构,使其瞬间形成聚集体,进而互相交... 利用胶体分散体系稳定性基本原理,阐述了在凝聚和熟化的不同阶段,聚丁二烯与丙烯腈和苯乙烯的接枝共聚物(G-ABS)胶乳的凝聚颗粒结构和形态变化过程。在凝聚阶段,凝聚剂能快速破坏胶乳粒子的双电子层结构,使其瞬间形成聚集体,进而互相交联形成中间包含介质的三维网络结构,并逐渐形成了絮凝结构体—"凝胶"。在熟化阶段,被破碎成小块的"凝胶"收缩脱水,形成"初级"凝聚颗粒,"初级"凝聚颗粒开始互相碰撞、黏结,最终形成具有微孔结构的凝聚颗粒。对比不同生产装置的工艺可看出,使用不同连续凝聚工艺所得凝聚颗粒的结构和形态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分批次加入凝聚剂和梯度升温熟化可改善G-ABS高胶粉流动性和致密度,减少储存和输送过程中的堆积和堵塞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烯 丙烯腈 苯乙烯 接枝共聚物 胶乳 破乳 凝聚 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苯酚中的2-甲基苯并呋喃和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 被引量:4
8
作者 娄大伟 孙秀云 +7 位作者 杨积学 李自恩 牛春芳 赵飞 姜国玉 胡春福 牛志蒙 金辉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89-992,共4页
建立了工业苯酚中有机杂质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SPME-GC)分析方法。实验考察了SPME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的影响,同时也优化了热解吸时间。优化后的萃取温度为20℃,萃取时间为10min,热解吸时间为30s。使用此法对工业苯酚样品中的两种主... 建立了工业苯酚中有机杂质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SPME-GC)分析方法。实验考察了SPME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的影响,同时也优化了热解吸时间。优化后的萃取温度为20℃,萃取时间为10min,热解吸时间为30s。使用此法对工业苯酚样品中的两种主要有机杂质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表明:2-甲基苯并呋喃和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分别在0.05~1.06mg/L和0.05~0.99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分别为0.990和0.992),检出限分别为0.5和1.6μg/L。在0.1mg/L的添加水平下,2-甲基苯并呋喃和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的回收率分别为104%和113%。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适合于工业苯酚中这两种主要痕量有机杂质的准确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 工业苯酚 2-甲基苯并呋喃 2 4-二苯基-4-甲基-1-戊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多元氮化物薄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赵彦辉 徐丽 +3 位作者 于海涛 赵升升 刘占奇 于宝海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2-109,共8页
综述了硬质多元氮化物薄膜的研究进展,主要是从硬质薄膜的发展历程上,介绍了每一代薄膜的产生及其特点。同时介绍了硬质多元氮化物薄膜的结构及其性能特点。着重从如何提高薄膜硬度和韧性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对几种硬化机制进行了论述,... 综述了硬质多元氮化物薄膜的研究进展,主要是从硬质薄膜的发展历程上,介绍了每一代薄膜的产生及其特点。同时介绍了硬质多元氮化物薄膜的结构及其性能特点。着重从如何提高薄膜硬度和韧性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对几种硬化机制进行了论述,包括晶粒细化、晶界强化、固溶强化及离子轰击/应力硬化。同时还介绍了提高薄膜韧性的方法,包括引入一个韧性相(包括金属相)、利用相变韧化、引入压应力韧化、优化涂层结构等。同时还指出,硬度和韧性都是硬质薄膜获得实际应用的重要指标。单纯追求高硬度或高韧性是不可取的,因为硬质薄膜一般脆性较大,而韧性好的薄膜却缺乏足够的硬度。从工程应用的角度来说,既要得到较高的硬度,而且韧性不能损失太多。最后指出,今后的发展方向要将硬化和韧性的研究集中在纳米尺度上,即如何在纳米尺度上进一步理解薄膜的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多元氮化物薄膜 组织结构 硬度 韧性 强韧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冰片烯加成聚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文华 杨海健 +2 位作者 徐桂云 张红江 东升魁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6-81,共6页
按照催化剂中心金属的类型,综述了降冰片烯加成聚合催化剂的发展和催化体系的特点。降冰片烯加成聚合催化剂分为3类:前过渡金属钛和锆催化剂;后过渡金属钯和镍催化剂;铬、钴、钒和稀土金属等催化剂。在介绍了文献工作的基础上,对中科院... 按照催化剂中心金属的类型,综述了降冰片烯加成聚合催化剂的发展和催化体系的特点。降冰片烯加成聚合催化剂分为3类:前过渡金属钛和锆催化剂;后过渡金属钯和镍催化剂;铬、钴、钒和稀土金属等催化剂。在介绍了文献工作的基础上,对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在镍配合物催化降冰片烯聚合领域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简单的总结,阐述了这类镍催化剂的简易合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催化条件变化对产物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冰片烯 加成聚合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盐及对甲苯磺酸盐对乙酸、丙酸产甲烷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百党 宋玉栋 +4 位作者 程家运 陈叶 孙力东 周岳溪 崔俊华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393-398,共6页
以乙酸钠、丙酸钠为底物,研究不同浓度的丙烯酸盐及对甲基苯磺酸盐对产甲烷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丙烯酸盐及对甲基苯磺酸盐对丙酸为底物产甲烷活性的抑制作用强于乙酸为底物。丙烯酸盐对乙酸和丙酸产甲烷活性抑制的半效应浓度(EC50)分... 以乙酸钠、丙酸钠为底物,研究不同浓度的丙烯酸盐及对甲基苯磺酸盐对产甲烷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丙烯酸盐及对甲基苯磺酸盐对丙酸为底物产甲烷活性的抑制作用强于乙酸为底物。丙烯酸盐对乙酸和丙酸产甲烷活性抑制的半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717和235 mgL。对甲基苯磺酸根浓度在10 000 mgL以下对乙酸的产甲烷活性无明显抑制作用,对丙酸产甲烷活性抑制的EC50为9 500 mgL。丙烯酸盐及对甲基苯磺酸盐共同存在时,对产甲烷活性的抑制未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对甲基苯磺酸 产甲烷活性 厌氧毒性 乙酸 丙酸 厌氧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胶粉中残留凝聚剂对ABS白度和色度稳定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姜 岳胜伟 +2 位作者 杨超 于万权 陆书来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7-40,131,共5页
在采用乳液接枝-本体SAN掺混法工艺生产ABS时,需要采用凝聚的方法将接枝聚合物从乳液中分离,获得G-ABS高胶粉。在以硫酸作为凝聚剂生产G-ABS高胶粉时,残留在高胶粉中的硫酸会对ABS的白度和储存应用过程中的色度稳定性造成不利的影响。... 在采用乳液接枝-本体SAN掺混法工艺生产ABS时,需要采用凝聚的方法将接枝聚合物从乳液中分离,获得G-ABS高胶粉。在以硫酸作为凝聚剂生产G-ABS高胶粉时,残留在高胶粉中的硫酸会对ABS的白度和储存应用过程中的色度稳定性造成不利的影响。通过对比不同方法下残留酸性凝聚物的去除效果,发现通过优化凝聚过程、改变升温和碱液加入的方式,能够使凝聚颗粒中的凝聚剂残留最少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留凝聚剂 硫酸 氧化镁 凝聚过程 白度 色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凝聚剂对ABS装置凝聚和脱水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睿 刘姜 +1 位作者 刘晓侠 陆书来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60,共4页
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生产装置中,凝聚干燥单元易出现凝聚颗粒形态不佳、结构松散、浆液水层浑浊、真空过滤机滤布堵塞、脱水机电流超限和湿粉料含水量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装置的生产能力。在凝聚过程熟化阶段加入辅助凝聚剂,... 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生产装置中,凝聚干燥单元易出现凝聚颗粒形态不佳、结构松散、浆液水层浑浊、真空过滤机滤布堵塞、脱水机电流超限和湿粉料含水量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装置的生产能力。在凝聚过程熟化阶段加入辅助凝聚剂,可显著改善凝聚效果。结果表明:加入的辅助凝聚剂占凝聚浆液中固体质量的1.0%~2.0%时,凝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减少近60%,悬浮物减少97%,湿粉料含水质量分数由23.6%~23.9%降至19.4%~20.1%;辅助凝聚剂的使用对凝聚、脱水、干燥等单元操作的长周期连续稳定运行和最终产品质量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辅助凝聚剂 脱水 化学需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MBS共混物的断裂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浪 陈明 +3 位作者 郭春梅 孙保东 孙树林 张会轩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28,共3页
采用吴康理论(Vu-Khanh-plot)与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冲击强度测试数据相结合,研究聚氯乙烯(PVC)/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MBS)三元共聚物的裂纹引发断裂能(G_i)与冲击强度的关系。随着增韧剂MBS含量的增加,PVC/MBS共混物的冲击... 采用吴康理论(Vu-Khanh-plot)与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冲击强度测试数据相结合,研究聚氯乙烯(PVC)/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MBS)三元共聚物的裂纹引发断裂能(G_i)与冲击强度的关系。随着增韧剂MBS含量的增加,PVC/MBS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提高,G_i由纯PVC的0.32 kJ/m^2增加到4.06 kJ/m^2。同时,G_i和冲击强度也随MBS粒径的增大而增大。因此,PVC/MBS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随着G_i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 裂纹引发断裂能 吴康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无磷、无糖接枝聚合引发体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姜山 刘姜 +3 位作者 于万权 张辉 张馨元 陆书来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47,共8页
主流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接枝聚合工艺主要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氧化剂通常为有机过氧化物,还原剂通常由葡萄糖(DX)、焦磷酸钠(SPP)和硫酸亚铁(FES)组成。因含糖和磷所以存在还原剂溶液储存周期短、生产废水含磷量... 主流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接枝聚合工艺主要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氧化剂通常为有机过氧化物,还原剂通常由葡萄糖(DX)、焦磷酸钠(SPP)和硫酸亚铁(FES)组成。因含糖和磷所以存在还原剂溶液储存周期短、生产废水含磷量高等问题。使用甲醛次硫酸钠(SFS)和乙二胺四乙酸四钠(EDTA-4Na)分别替代原有配方中的葡萄糖(DX)和焦磷酸钠(SPP),通过间歇聚合和半连续聚合试验,考察了不同SFS/FES质量比和EDTA-4Na/FES质量比对还原剂活性,聚丁二烯与丙烯腈和苯乙烯的接枝共聚物(G-ABS)高胶粉接枝率和最终产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FS/EDTA-4NA/FES等于50/5/1时,各项指标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接枝聚合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无磷 无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聚丙烯行业发展动态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春娇 王红秋 +1 位作者 郑轶丹 于建红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9-84,共6页
综述了世界聚丙烯(PP)的生产与消费、贸易格局、主要生产商情况,从中国高端PP产品需求等角度对近几年世界PP行业发展进行了剖析,并对未来几年世界主要地区PP供需、进出口和产能情况进行预测,以期能够为中国PP生产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P... 综述了世界聚丙烯(PP)的生产与消费、贸易格局、主要生产商情况,从中国高端PP产品需求等角度对近几年世界PP行业发展进行了剖析,并对未来几年世界主要地区PP供需、进出口和产能情况进行预测,以期能够为中国PP生产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PP作为塑料领域的主要产品,需求增长十分强劲。纵观世界PP市场,北美和西欧等成熟经济体市场份额逐渐缩小,印度PP需求持续增长,而中国PP产业快速发展,对世界PP供需影响很大。世界主要PP生产商竞争也日趋激烈,角逐全球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市场 生产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二氯乙烯的研发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汪多仁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7-79,84,共4页
偏二氯乙烯的生产方法包括三氯乙烷法与高温热脱氯化氢法,聚偏二氯乙烯(PVDC)的典型生产工艺是悬浮聚合法。加入功能增塑剂后的PVDC可用于生产多层共挤薄膜,生产成本低。用于加工多层共挤流延膜、多层共挤吹塑膜和多层共挤吹塑双向拉伸... 偏二氯乙烯的生产方法包括三氯乙烷法与高温热脱氯化氢法,聚偏二氯乙烯(PVDC)的典型生产工艺是悬浮聚合法。加入功能增塑剂后的PVDC可用于生产多层共挤薄膜,生产成本低。用于加工多层共挤流延膜、多层共挤吹塑膜和多层共挤吹塑双向拉伸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二氯乙烯 丙烯酸树脂 偏二氯乙烯 增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数据库系统数据安全采集方案 被引量:7
18
作者 尚振阳 杨瑞先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5-180,共6页
基于中国石油炼油与化工运行系统(MES)在下属企业的应用现状以及实时数据库模块的数据采集方案,详细分析了"两网融合"导致的生产装置自控系统(DCS、PLC)面临病毒、攻击和非法入侵等安全风险。最后,参考国内现有的一些工控隔... 基于中国石油炼油与化工运行系统(MES)在下属企业的应用现状以及实时数据库模块的数据采集方案,详细分析了"两网融合"导致的生产装置自控系统(DCS、PLC)面临病毒、攻击和非法入侵等安全风险。最后,参考国内现有的一些工控隔离产品,提出一套完整、可行、安全的解决方案,对炼化企业MES系统实时数据库模块的实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 实时数据库 OPC与计算机病毒 DCS/PLC系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单体中AN/St对ABS高胶粉粒度和接枝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姜 鲍长坤 +1 位作者 高冠华 陆书来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41-45,共5页
采用乳液聚合工艺生产ABS高胶粉过程中,两种单体的比例对粉料的粒径和接枝率有一定影响。一次反应阶段增加AN/St比例能够提高粉料的接枝率,提高增韧效率;而增量反应阶段降低AN/St能够改善凝聚粉料粒度分布,减少微粉对洗涤脱水和干燥系... 采用乳液聚合工艺生产ABS高胶粉过程中,两种单体的比例对粉料的粒径和接枝率有一定影响。一次反应阶段增加AN/St比例能够提高粉料的接枝率,提高增韧效率;而增量反应阶段降低AN/St能够改善凝聚粉料粒度分布,减少微粉对洗涤脱水和干燥系统的影响,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为了能够实现高品质高胶粉的连续稳定生产,可以在提高一次反应AN/St比例的同时,适当降低增量反应混合单体中AN/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单体 AN/St 粉料粒度 接枝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模数内斜齿轮精切盘形可转位铣刀的发展概况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亮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2年第5期50-51,共2页
大模数斜齿内齿轮大量应用于风力发电机,而且需求日益增多,齿轮加工的效率及质量,直接影响风机制造行业的发展。本文论述了目前大模数斜齿内齿轮加工行业的需求现状,以及国内、外齿轮铣刀现状,分析了齿轮精铣刀研制的必要性。
关键词 可转位铣刀 大模数 内斜齿轮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