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南部东南隆起区储层特征 被引量:21
1
作者 杨铭辉 郭力 +2 位作者 赵洪涛 史雅丽 张坤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0-334,共5页
松辽盆地南部东南隆起区深层发育4种类型的储层,以往的勘探成果证实,砂岩、砂砾岩是主要储集层。各断陷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成岩作用强烈,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储层的储集性能。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盆地东南深层... 松辽盆地南部东南隆起区深层发育4种类型的储层,以往的勘探成果证实,砂岩、砂砾岩是主要储集层。各断陷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成岩作用强烈,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储层的储集性能。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盆地东南深层的砂岩和砂砾岩储层中,发育3个次生孔隙发育带,不同程度地改善了储层的储集条件。综合评价认为,各断陷中泉头组一段储层的物性相对较好,应是今后勘探的主要目的层;王府断陷各层位的储层物性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 火山岩 变质岩 储层 次生孔隙 成岩作用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油气资源分类体系对比和资源潜力概念探讨 被引量:9
2
作者 康永尚 刁顺 +2 位作者 陈安霞 商岳男 岳来群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66-73,共8页
目前,国际上普遍接受的油气资源分类体系是PRMS(2007)。以该体系为标准,分析了USGS(2000)、IHS(2009)、中国新一轮资源评价(2007)油气资源分类体系与PRMS(2007)的对应关系,指出油气资源量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提出用油气资源潜力综合反映... 目前,国际上普遍接受的油气资源分类体系是PRMS(2007)。以该体系为标准,分析了USGS(2000)、IHS(2009)、中国新一轮资源评价(2007)油气资源分类体系与PRMS(2007)的对应关系,指出油气资源量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提出用油气资源潜力综合反映评价单元未来的勘探和开发潜力,将资源潜力定义为从评价之日起到未来某个时间,评价单元(地区、盆地或区带)内所蕴藏的能够技术采出的石油和(或)天然气量。通过比较国内外机构的油气资源分类体系,认为中国新一轮资源评价(2007)中,待探明可采资源量反映评价单元的勘探潜力,探明剩余可采储量反映评价单元的开发潜力,两者之和反映评价单元的资源潜力;USGS(2000)待发现资源量反映评价单元的勘探潜力,IHS(2009)剩余可采储量反映评价单元的开发潜力,两者之和也可反映评价单元的资源潜力。资源潜力概念的提出,对中国相关机构和石油公司在开展全球盆地油气资源评价中,科学引用不同国外机构资源评价数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量 储量 分类体系 评价单元 资源潜力 勘探潜力 开发潜力 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不同水体中类固醇雌激素方法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园园 宋晓明 +3 位作者 温玉娟 Muhammad Adeel 杨悦锁 宋伟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9-528,共10页
针对地下水及地表水体样品中痕量类固醇雌激素(SEs)污染问题,本文建立了固相萃取-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E-GC-MS)同时测定不同水体中5种SEs:雌酮(E1)、17α-雌二醇(17α-E2)、17β-雌二醇(17β-E2)、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雌三... 针对地下水及地表水体样品中痕量类固醇雌激素(SEs)污染问题,本文建立了固相萃取-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E-GC-MS)同时测定不同水体中5种SEs:雌酮(E1)、17α-雌二醇(17α-E2)、17β-雌二醇(17β-E2)、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雌三醇(E3)的分析检测方法。通过优化固相萃取过程和衍生化条件以及复杂样品的二次净化过程,发现用Oasis HLB柱萃取,用乙酸乙酯洗脱,40℃条件衍生化20 min可以达到最佳效果,并且经甲醇活化过的Generik NAX柱对复杂样品的二次净化效果较好。本方法对E1、17α-E2、17β-E2和EE2、E3检测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1000 ng/L和10~1000 ng/L;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2~3 ng/L和6.5~10 ng/L;对水样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0%~120%;该方法测定SEs峰面积的日内相对标准偏差为6.8%~10%。应用此方法对鱼塘水、河水、地下水、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进行了SEs污染水平检测,结果表明该检测技术可以有效应用于不同水质地表及地下水体类固醇雌激素化学风险识别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样 类固醇雌激素 气相色谱-质谱法 固相萃取 衍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矿地震勘探技术方法研究综述——金属矿地震勘探技术及其现状 被引量:24
4
作者 勾丽敏 刘学伟 +1 位作者 雷鹏 刘士军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7年第1期16-24,46,共10页
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现有金属矿地震勘探技术及其研究与应用现状,其中包括岩石物理性质分析和散射波场特征分析等基础研究、区域普查地震技术、二维和三维地震成像技术及井下地震勘探技术。指出反射波地震方法是目前金属矿地震勘探的主... 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现有金属矿地震勘探技术及其研究与应用现状,其中包括岩石物理性质分析和散射波场特征分析等基础研究、区域普查地震技术、二维和三维地震成像技术及井下地震勘探技术。指出反射波地震方法是目前金属矿地震勘探的主要方法:国外使用的主流方法是在利用反射波成像处理技术得到的实测成果数据体中,采用强散射特征分析等属性分析方法圈定矿体;国内主要是利用常规反射波方法进行资料处理,在反射剖面上利用散射波概念进行地质解释。同时指出,金属矿勘探所涉及的特殊地震地质条件使得金属矿地震勘探问题落入地震波散射领域,而现有技术中缺少从散射观点出发进行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的理论与配套技术。进而强调研究基于地震波散射理论的散射波地震技术是金属矿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 地震勘探技术 反射波地震方法 地震波散射 散射波地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矿地震勘探技术方法研究综述——散射波地震勘探方法 被引量:14
5
作者 勾丽敏 刘学伟 +1 位作者 雷鹏 刘士军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7年第2期85-90,103,共7页
介绍了地震波散射的概念、散射波特征、散射波与反射波的区别等散射波地震方法的基础内容,分析了金属矿地震波场复杂的散射特征。对散射波地震方法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评述,指出散射波资料采集和成像技术是目前散射波地震方法技术研究... 介绍了地震波散射的概念、散射波特征、散射波与反射波的区别等散射波地震方法的基础内容,分析了金属矿地震波场复杂的散射特征。对散射波地震方法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评述,指出散射波资料采集和成像技术是目前散射波地震方法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总结了散射波资料采集的要求和处理难点。特别强调了已有的较为成熟的反射波成像技术不能直接用于散射波地震资料处理,应开展有针对性的散射波成像技术研究。研究表明,基于等效偏移距的偏移方法(EOM)在速度分析和偏移成像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为散射波成像方法研究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 散射波 散射波地震方法 采集和处理 散射波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