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冀中坳陷文安斜坡二叠系剩余压力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
1
作者 赵莹彬 韩向义 +6 位作者 于函 潘清华 淡伟宁 窦连彬 古强 刘丹丹 罗静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25年第2期28-38,共11页
冀中坳陷文安斜坡仅S20井、W23井和W53井等少数井在二叠系上石盒子组钻遇气藏,气藏分布及成藏规律不明。基于前人研究成果,从成藏动力学角度出发,分析上石盒子组压力结构及其剩余压力发育特征,并分析其与油气成藏关系。结果表明,纵向上... 冀中坳陷文安斜坡仅S20井、W23井和W53井等少数井在二叠系上石盒子组钻遇气藏,气藏分布及成藏规律不明。基于前人研究成果,从成藏动力学角度出发,分析上石盒子组压力结构及其剩余压力发育特征,并分析其与油气成藏关系。结果表明,纵向上,气藏的发育和富集程度受控于压力结构类型,天然气在突变型压力结构内部相对低压区带富集程度最高;过渡型压力结构为顶面弱突变特征,在有利构造背景下的圈闭中亦可成藏,其富集程度次之;渐变型压力结构天然气可以突破其顶界面向上运移,保存条件差,不利于气藏形成。平面上,气藏分布与剩余压力的变化趋势密切相关,首先太原组与上石盒子组的源储压差为油气二次运移提供动力,压差值越大动力越充足,与断层相匹配有利于纵向输导成藏;其次气藏分布于上石盒子组有利构造背景下由高势区向低势区运移路径上的圈闭中,即剩余压力高值背景下的相对低值区。该研究对文安斜坡上石盒子组有利勘探靶区优选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安斜坡 上石盒子组 压力结构类型 剩余压力 富集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生排烃能力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秦建中 刘宝泉 +1 位作者 郑伦举 张渠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8-355,共8页
在5000余块海相不同类型烃源岩样品的精细筛选和比较的基础上,选取了青藏高原侏罗系、冀北上元古界、云南禄劝泥盆系等34个样品进行了人工加水热压模拟实验。综合研究认为,海相烃源岩中碳酸盐岩相对泥页岩对干酪根生排烃具有较强的催... 在5000余块海相不同类型烃源岩样品的精细筛选和比较的基础上,选取了青藏高原侏罗系、冀北上元古界、云南禄劝泥盆系等34个样品进行了人工加水热压模拟实验。综合研究认为,海相烃源岩中碳酸盐岩相对泥页岩对干酪根生排烃具有较强的催化作用,可使生排总油高峰温度前移,更容易形成未熟-低熟稠油,排油效率增大,总产气、CO2和H2产率增高,总油、气携油、残留油、烃气及总烃产率也相对有所增加。这与α-碳原子形成自由基的催化反应、碳酸盐岩干酪根中浮游藻类含量相对较高以及碳酸盐对有机质及烃类的吸附作用弱有关。但是,含钙泥页岩(碳酸盐含量为5%~25%)总油等烃类产率相对最高。它主要多为封闭强还原环境下形成的富烃含钙页岩,干酪根类型好,有机质丰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生排烃能力 模拟实验 海相 碳酸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2-H2S对X65钢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谢俊 高长征 +1 位作者 单晓琨 李炳辰 《石油规划设计》 2020年第4期13-17,共5页
针对油田管道中存在的CO2-H2S腐蚀现象,开展其对X65钢腐蚀行为的试验研究。通过高温高压反应釜模拟油田集输系统腐蚀环境,采用挂片失重法,运用单因素影响试验,测定了不同原油含水率、温度、H2S分压、CO2分压条件下对X65钢的腐蚀行为,得... 针对油田管道中存在的CO2-H2S腐蚀现象,开展其对X65钢腐蚀行为的试验研究。通过高温高压反应釜模拟油田集输系统腐蚀环境,采用挂片失重法,运用单因素影响试验,测定了不同原油含水率、温度、H2S分压、CO2分压条件下对X65钢的腐蚀行为,得出结论。最后,对不同分压比条件下的腐蚀产物进行电镜扫描和能谱分析,验证了腐蚀机理。本文研究加深了对复杂环境X65钢腐蚀行为规律的认识,也可为管道腐蚀控制提供基础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65钢腐蚀试验 CO2-H2S 含水率 温度 分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解与高阶统计量的微地震初至拾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盛冠群 李振春 +1 位作者 王维波 高澜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8-395,共8页
微地震资料的处理、解释首先需要拾取精确的初至信息。微地震初至的人工拾取虽然精度较高,但工作量大,不能满足实时处理的需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多尺度分解和高阶统计量相结合的长短时窗峰度比(wavelet transform based short t... 微地震资料的处理、解释首先需要拾取精确的初至信息。微地震初至的人工拾取虽然精度较高,但工作量大,不能满足实时处理的需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多尺度分解和高阶统计量相结合的长短时窗峰度比(wavelet transform based short time window kurtosis/long time window kurtosis,W-STK/LTK)微地震初至拾取方法。考虑到有效微地震信号频率较低,而噪声信号频率则相对较高,首先对微地震信号进行小波多尺度分解,剥离有效信号与噪声;接着对分解得到的最大尺度信号应用基于高阶统计量的长短时窗峰度比(STK/LTK)算法;最后在分析特征曲线异常点特征的基础上识别微地震有效信号并拾取初至。模型数据和实际资料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从信噪比较低的微地震资料中较准确地拾取微地震P波初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 初至拾取 小波多尺度分解 高阶统计量 长短时窗峰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差函数的参数和井数对随机反演精度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侯伯刚 韩大匡 +2 位作者 刘文岭 任殿星 邓晓梅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54-763,共10页
高含水后期陆相油藏可寻找的剩余油多分布在较薄的储层中,高效挖潜剩余油的重点和难点是井间储层的预测,因为现有井网仍然无法有效控制砂体边界,因此随机反演技术成为预测井间砂体边界的有效手段。以XSG油田典型区块为试验区,分析改变... 高含水后期陆相油藏可寻找的剩余油多分布在较薄的储层中,高效挖潜剩余油的重点和难点是井间储层的预测,因为现有井网仍然无法有效控制砂体边界,因此随机反演技术成为预测井间砂体边界的有效手段。以XSG油田典型区块为试验区,分析改变变差函数的参数和参与反演的井数对随机反演预测井间储层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垂向变差函数对随机反演结果的影响比水平变差函数更敏感;随着反演井数的增加,预测的砂岩储层空间分布趋于更加客观真实。在正确选择变差函数和密井网的条件下,随机反演可以大幅度提高薄储层反演的精度。因此,具有良好薄层预测能力的随机反演将是高含水后期薄储层预测的一项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地震 随机反演 储层预测 变差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数域匹配追踪近地表Q值估计及深度学习建模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拥军 宋炜 +5 位作者 唐传章 史应龙 王泽丹 陈树光 刘静 王标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3-135,共13页
常规基于微测井资料的品质因子(Q值)求取方法,通常需要拾取初至时间并按时窗求取初至波频谱,因而工作量较大,并且受选取的窗函数参数大小的影响。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非零相位雷克子波的复数域快速匹配追踪分解并结合对数谱比法估算微... 常规基于微测井资料的品质因子(Q值)求取方法,通常需要拾取初至时间并按时窗求取初至波频谱,因而工作量较大,并且受选取的窗函数参数大小的影响。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非零相位雷克子波的复数域快速匹配追踪分解并结合对数谱比法估算微测井数据近地表Q值的方法。根据微测井数据初至波能量最强的特点,利用非零相位雷克子波匹配追踪提取第一个匹配原子,其频谱表达了初至波的能量,中心时间则包含了初至旅行时信息,从而实现了用于谱比法Q值估算的初至波频谱和旅行时参数的自动提取。在谱比计算中引入整形正则化算子提高算法的稳定性,并采用优化反演算法求出稳定的谱比值,以保证对数谱比法近地表Q值估计的精度。将工区内不同测点求取的品质因子函数作为已知样本标签,通过深度学习训练形成近地表Q值的多元非线性回归算子,建立三维近地表品质因子模型。模型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自动、高效、稳定,且抗噪能力强,将获得的近地表Q值模型用于Q值补偿,可有效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零相位雷克子波 匹配追踪 对数谱比 整形正则化 深度学习 微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W405井含气砂岩弹性参数特征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建礼 郝以岭 郑浚茂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6期619-623,共5页
东濮凹陷文西地区储层横向变化大,气藏横向追踪困难,利用常规波阻抗反演不能解决气藏的预测问题,为此,开展了应用叠前弹性参数反演方法进行气藏预测的研究。文西地区的W405井在3529~3908m井段(沙河街组二段下部,简称沙二下)获得了工业... 东濮凹陷文西地区储层横向变化大,气藏横向追踪困难,利用常规波阻抗反演不能解决气藏的预测问题,为此,开展了应用叠前弹性参数反演方法进行气藏预测的研究。文西地区的W405井在3529~3908m井段(沙河街组二段下部,简称沙二下)获得了工业气流,利用该井的纵波速度(vp)、横波速度(vs)和密度(ρ)3个基本弹性参数分别计算了弹性波阻抗(I_E)、γ×ρ(γ为不可压缩模量,ρ为密度)、μ×ρ(μ为刚性模量或剪切模量)、纵横波速度比(vp/vs)和体积模量(K)等5个弹性参数。利用这些弹性参数对沙二下目的层段进行了不同流体和不同岩性的直方图分析和交会图分析。结果表明,密度和体积模量对气层敏感,含气砂岩具有低密度、低体积模量的特征。利用密度与体积模量以及密度与横波速度的交会图分析可以进行文西地区气藏预测和含气丰度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参数 特征 气层 敏感性 直方图 交会图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地表结构特征属性平衡迭代规约和层次聚类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沈华 宋炜 +5 位作者 唐传章 张锐锋 王泽丹 黄新亚 王会来 刘慧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3-294,311,共13页
地震反射信号频宽变窄的主要因素是地层吸收衰减,其中表层吸收衰减尤为严重,是地震信号分辨率降低的主要因素之一。以华北油田冀中探区近10000km2的三维地震工区为研究目标,结合微测井资料处理成果,以雷克子波穿透低、降速带为例,分析... 地震反射信号频宽变窄的主要因素是地层吸收衰减,其中表层吸收衰减尤为严重,是地震信号分辨率降低的主要因素之一。以华北油田冀中探区近10000km2的三维地震工区为研究目标,结合微测井资料处理成果,以雷克子波穿透低、降速带为例,分析了低、降速带厚度、速度以及Q值等属性参数对地震信号吸收衰减的影响,构建了基于上述参数的平均衰减因子,并基于该因子将近地表结构划分为3类,讨论了不同类别近地表条件对地震信号的能量、频谱特征、分辨率和信噪比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多属性平衡迭代规约和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利用低、降速带多个特征属性参数构成特征向量,对近地表结构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将华北油田冀中探区近地表结构分成9类,为野外采集参数的合理选取和观测系统设计提供了依据,也为后续地震资料处理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表 微测井 平均衰减因子 聚类分析 低降速带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特征及连通性表征综述 被引量:6
9
作者 孙东盟 孙灵辉 +4 位作者 萧汉敏 冯春 李博文 王磊 陈灿灿 《天然气与石油》 2021年第6期95-101,共7页
页岩储层的勘探开发与页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特征及页岩油可动用程度的定性定量表征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先进技术的发展,非常规储层地质勘探方面有了巨大进展。通过对微纳米孔喉结构精细表征技术的调研,将其分为数据分析技术及图像观测... 页岩储层的勘探开发与页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特征及页岩油可动用程度的定性定量表征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先进技术的发展,非常规储层地质勘探方面有了巨大进展。通过对微纳米孔喉结构精细表征技术的调研,将其分为数据分析技术及图像观测技术两部分进行定性定量表征技术介绍。其中,除主流的表征技术之外,详细介绍了在微纳米孔喉结构研究上具有一定优势但尚未完全普及低场核磁共振冻融技术、伍德合金高压注入技术,其优势主要体现在纳米孔喉的定性定量表征上,尤其是连通性的表征上。总结了伍德合金高压注入技术结合图像观测技术及后续图像数据处理的连通性定性定量表征方法,对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特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孔喉特征 表征技术 伍德合金高压注入 连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田智慧综合能源管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胜利 王丽娜 +4 位作者 唐涛 朱延慧 赵非 李一凡 禤东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335-341,共7页
油气田企业既是能源制造企业,也是能源消耗企业。坚持低碳发展,降低能源消耗,是油气田企业的责任,也是发展机遇,在“碳中和”路径的引导下,围绕生产系统节能和清洁能源替代等问题,创建油气田智慧综合能源管控系统,实现传统油气生产系统... 油气田企业既是能源制造企业,也是能源消耗企业。坚持低碳发展,降低能源消耗,是油气田企业的责任,也是发展机遇,在“碳中和”路径的引导下,围绕生产系统节能和清洁能源替代等问题,创建油气田智慧综合能源管控系统,实现传统油气生产系统的低能耗运行和新建生产系统耗能的清洁替代,大幅度降低油气田生产系统能耗及碳排放、与数字化信息系统有效结合,设计构建智慧综合能源管控系统,建设安全高效的综合能源管理体系,是当今建设绿色低碳油气田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 低碳 智慧 管控系统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