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气管道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电磁脉冲效应实验 被引量:9
1
作者 祁国成 李科杰 +5 位作者 李亚峰 吕峰 王绍飞 王兆阳 王迪 谢彦召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2-167,共6页
为研究油气管道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CADA)系统的电磁脉冲易损性和防护措施,搭建了具有数据采集、数据通信、远程控制等功能的典型油气管道SCADA模拟实验系统,进行了峰值场强最高为50kV/m的典型高功率电磁波形作用下的电磁脉冲效应试验... 为研究油气管道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CADA)系统的电磁脉冲易损性和防护措施,搭建了具有数据采集、数据通信、远程控制等功能的典型油气管道SCADA模拟实验系统,进行了峰值场强最高为50kV/m的典型高功率电磁波形作用下的电磁脉冲效应试验。利用实验数据,对目前油气管道SCADA系统面临强电磁脉冲威胁的机理和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电磁脉冲对油气管道SCADA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威胁,获得了效应现象和效应阈值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 电磁脉冲 效应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控系统集控中心安全防护方案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云鹏 《信息安全研究》 2019年第8期756-760,共5页
早期工控系统的安全威胁并不明显,统一的信息安全体系在集控中心的各规划阶段缺乏系统性考虑,存在着结构性的先天安全缺陷.而随着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控系统接入了传统互联网网络,同时也为工控网络引入了安全风险.在这种... 早期工控系统的安全威胁并不明显,统一的信息安全体系在集控中心的各规划阶段缺乏系统性考虑,存在着结构性的先天安全缺陷.而随着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控系统接入了传统互联网网络,同时也为工控网络引入了安全风险.在这种安全威胁下,工控系统的集控中心对安全防护能力的提升有迫切的需求.在对工控系统尤其是集控中心SCADA系统的特点和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服务器集群的安全防护、网络安全检测、系统主机安全防护、系统运维审计、建立工控安全管理平台等一系列措施,以形成整体的集控中心安全防护方案,帮助工控系统下的集控中心安全防护能力的提升,有效抵御网络威胁,减少对重要基础设施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控系统 集控中心 安全防护 SCADA 安全管理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应力敏感效应的裂缝性复合油藏水平井压力动态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姜瑞忠 黄磊 +4 位作者 崔永正 范海军 刘亚楠 王小果 佟颖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4-91,共8页
裂缝性油藏的非均质性和天然裂缝的应力敏感效应影响裂缝性复合油藏开发效果。考虑平面非均质性和裂缝应力敏感效应,建立水平井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运用有限Fourier余弦变换、摄动原理、Laplace变换、Duhamel原理及点源叠加等方法求解模... 裂缝性油藏的非均质性和天然裂缝的应力敏感效应影响裂缝性复合油藏开发效果。考虑平面非均质性和裂缝应力敏感效应,建立水平井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运用有限Fourier余弦变换、摄动原理、Laplace变换、Duhamel原理及点源叠加等方法求解模型,得到拉式空间线源解。采用Stehfest数值反演方法,编程绘制典型试井曲线,划分9个流动阶段。分析渗透率模量、裂缝储容系数、窜流系数、内区半径、水平井垂向位置和内外区流度比对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率模量导致压力和压力导数曲线上翘;裂缝储容系数决定窜流的强度;窜流系数影响窜流出现时间;内外区流度比越大,内区向外区的过渡阶段持续越久;水平井垂向位置和内区半径分别影响早期径向流和中期径向流的持续时间。该结果为裂缝性油藏的有效开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复合油藏 水平井 应力敏感 线源解 压力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注采压差下SAGD产能预测模型 被引量:4
4
作者 黄世军 熊浩 +2 位作者 叶恒 顾浩 杨阳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108,共8页
SAGD生产过程中除了重力泄油外,注采压差的存在也对产油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在使用Butler方法进行产能预测及计算时易出现误差。考虑注采压差对SAGD开发效果的影响,建立了双水平井SAGD产能预测模型,并利用MATLAB编程语言对数学模型进行... SAGD生产过程中除了重力泄油外,注采压差的存在也对产油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在使用Butler方法进行产能预测及计算时易出现误差。考虑注采压差对SAGD开发效果的影响,建立了双水平井SAGD产能预测模型,并利用MATLAB编程语言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1)双水平井SAGD数值模拟产能预测的结果反映了注采压差对SAGD开发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2)当SAGD开采过程存在一定注采压差时开发效果会更好,但这并不意味着注采压差越大越好,因为当注采压差大于汽窜临界压力值时会发生汽窜,从而对生产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注采压差存在一个最优值;(3)注采压差的存在会增加采油速度及减少蒸汽腔到达油层顶部的时间,随着注采压差的增大,采油速度增加幅度和蒸汽腔到达油层顶部的时间减少幅度都逐渐变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SAGD 注采压差 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航行体惯性类水动力系数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肖昌润 刘瑞杰 +2 位作者 刘洋 刘一函 徐亚运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47,共4页
为了系统地计算水下航行体全套惯性类水动力系数,提高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通过基于无粘模型的计算方法对水下航行体的运动进行了预报;通过UDF及动网格技术,对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的SUBOFF模型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单方向速度线性变化的... 为了系统地计算水下航行体全套惯性类水动力系数,提高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通过基于无粘模型的计算方法对水下航行体的运动进行了预报;通过UDF及动网格技术,对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的SUBOFF模型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单方向速度线性变化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回转运动,并通过换算和数值拟合处理得到了潜艇所受的惯性力和惯性类水动力系数。该系数与试验误差保证在6%之内,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及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惯性类水动力系数 无粘模型 非定常运动 UDF 动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失效数据的腐蚀管道结构可靠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杰 张佩颖 +3 位作者 虞维超 刁逢 王圣洁 宫敬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5-192,共8页
管道失效数据和随机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对腐蚀管道结构可靠性评价十分重要,但之前的研究对此考虑不足。为完善目前的腐蚀管道结构可靠性评价模型和方法,建立了考虑失效数据和随机变量之间相关性的腐蚀管道结构可靠性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 管道失效数据和随机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对腐蚀管道结构可靠性评价十分重要,但之前的研究对此考虑不足。为完善目前的腐蚀管道结构可靠性评价模型和方法,建立了考虑失效数据和随机变量之间相关性的腐蚀管道结构可靠性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应用Copula函数研究了随机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对腐蚀管道结构可靠性评价的影响;然后基于贝叶斯推断引入失效数据对腐蚀管道结构可靠性评价结果进行更新和校正;最后采用我国某天然气管道的实际失效数据对上述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多种相关性的综合作用会引起腐蚀管道小孔泄漏失效概率和总失效概率降低,对腐蚀管道爆裂失效概率的影响显现出双向性;贝叶斯方法可以挖掘腐蚀管道失效数据所蕴含的完整性信息,实现对腐蚀管道结构可靠性评价结果的更新和校正,从而更准确地反映腐蚀管道的安全水平。该研究结果可为腐蚀管道的安全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管道 结构可靠性评价 随机变量相关性 失效数据 贝叶斯推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体系蜡晶析出热力学预测模型 被引量:2
7
作者 曹学文 杨文 +1 位作者 马玉鹏 郭悠悠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52-1258,共7页
在油气输送过程中,随着热力学条件发生变化,体系中的蜡组分将析出并沉积于管壁上,对管道输送过程造成一定的阻碍,且在深水高压低温条件下的输送体系中尤为突出。采用状态方程结合UNIQUAC模型建立了多相体系中蜡晶析出热力学模型,模型建... 在油气输送过程中,随着热力学条件发生变化,体系中的蜡组分将析出并沉积于管壁上,对管道输送过程造成一定的阻碍,且在深水高压低温条件下的输送体系中尤为突出。采用状态方程结合UNIQUAC模型建立了多相体系中蜡晶析出热力学模型,模型建立过程中考虑到液相描述一致性、固-固转变、纯组分热力学性质、Poynting修正项处理以及活度系数计算等问题。对于模型预测计算过程中涉及到的轻组分与重组分(以C20进行划分)间二元交互系数这一重要参数,采用气-液平衡及液-固平衡数据进行反算,取为-0.0296。运用该模型对六组混合物体系进行析蜡点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析蜡点随压力的变化趋势与实验结果一致,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绝对误差在2.40 K以内,相对误差在0.77%以内,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体系 热力学模型 相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俄东线大口径输气管道的投产气体运移规律及注氮量优化 被引量:10
8
作者 叶恒 李光越 +2 位作者 刘钊 张博越 刘家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3-130,共8页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是外径1 422 mm超大口径天然气管道在国内的首次应用,投产采用氮气作隔离、后续天然气置换的方式。为了进一步明确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在投产过程中各气体的运移规律以及确定合理的注氮量,采用计算数值模拟的方法,建...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是外径1 422 mm超大口径天然气管道在国内的首次应用,投产采用氮气作隔离、后续天然气置换的方式。为了进一步明确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在投产过程中各气体的运移规律以及确定合理的注氮量,采用计算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了基于外径1 422 mm管道的组分输运模型,进行了基于投产实测数据的模型可靠性验证,分析了不同管径、不同初始氮气封存管容比、不同置换速度条件下的气体运移规律,得到了理论最优注氮管容比值。研究结果表明:①天然气置换时,重力因素不可忽略,与小口径管道天然气沿着管道中心线"锥进"不同,中俄东线天然气沿着管段的顶部突进;②天然气置换速度是影响气体运移规律的主要因素,置换速度越快,纯氮气管容比值越大,最终将趋于一个极大值,投产时应适当提高天然气置换速度;③在氮气封存压力为0.02 MPa的条件下,5 m/s、7 m/s、9m/s、15 m/s、30 m/s的天然气置换速度对应的理论最优注氮管容比值分别为7.60%、5.00%、4.50%、4.00%、4.00%。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可为大口径天然气管道的安全、经济投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 投产 重力 气体运移规律 注氮量优化 天然气置换速度 数值模拟 组分输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耐温耐盐调驱体系室内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叶恒 薛杰 +1 位作者 刘家乐 冯磊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15-119,共5页
随着低渗油田开发比重的增加,常规的高分子调剖剂常表现出注入能力不佳等缺点,促使小分子调剖剂成为了一个新的堵水调剖发展方向.此外,在我国的一些油田中,油藏往往表现出高温高矿化度的特征,要求调剖剂也必须要适应高温高矿化度的条件... 随着低渗油田开发比重的增加,常规的高分子调剖剂常表现出注入能力不佳等缺点,促使小分子调剖剂成为了一个新的堵水调剖发展方向.此外,在我国的一些油田中,油藏往往表现出高温高矿化度的特征,要求调剖剂也必须要适应高温高矿化度的条件.因此,本文对常规的聚合物调剖体系进行了改良,加入大量的无机盐小分子,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调驱体系.通过室内实验,对该新型的调驱体系的耐温性、耐盐性以及热稳定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性能评价.评价了该体系不同温度、不同矿化度和不同时间下该体系的沉淀量的变化情况,证明了该体系在高温高矿化度下的稳定性.随后进行了岩心实验,证明了该体系良好的封堵性、耐冲刷性和提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温 耐盐 调驱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刚性网格法的潜艇水动力数值计算
10
作者 刘瑞杰 刘洋 +1 位作者 刘一函 贾地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5-68,73,共5页
通过对潜艇六自由度空间运动方程进行分析,得到了直航阻力运动、垂直面变漂角运动、水平面变漂角运动的空间运动方程。利用Suboff模型,基于刚性网格法,通过设定计算域的运动形式,实现了潜艇直航阻力运动、垂直面变漂角运动、水平面变漂... 通过对潜艇六自由度空间运动方程进行分析,得到了直航阻力运动、垂直面变漂角运动、水平面变漂角运动的空间运动方程。利用Suboff模型,基于刚性网格法,通过设定计算域的运动形式,实现了潜艇直航阻力运动、垂直面变漂角运动、水平面变漂角运动的数值模拟,通过对计算结果进行拟合得到了线性水动力系数和非线性水动力系数,通过与相关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可知,计算误差在7%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E方程 刚性网格法 变漂角运动 空间运动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井单相水流拟稳态排采模型与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朱庆忠 王宁 +5 位作者 张学英 姚华 杨延辉 邹学学 王晶 孙晓波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16-1124,共9页
为实现煤层气井的定量化排采管控,有效提高单井产气量,以沁水盆地南部马必东试验区高阶煤为研究对象,依据裂缝储层饱和水单相渗流机理,分析了压裂返排后各级裂隙对排水效果的影响,结合压裂与排采数据,探讨了压裂改造范围内的压力传播特... 为实现煤层气井的定量化排采管控,有效提高单井产气量,以沁水盆地南部马必东试验区高阶煤为研究对象,依据裂缝储层饱和水单相渗流机理,分析了压裂返排后各级裂隙对排水效果的影响,结合压裂与排采数据,探讨了压裂改造范围内的压力传播特征,将排水区域划分为单相流弹性排水区与两相流弹性排水区,通过建立垂直裂缝线性流拟稳态模型,确定了与试验区地质条件相符的排采控制原则。研究表明:在饱和水单相流阶段,压裂裂缝是水相主要渗流通道,为水相强流动区,100μm级(渗透率1×10-15~1.2×10-15 m 2)外生及微型裂隙对煤层应力、压力传播及气体解吸最为敏感,为水相弱流动区,排采过程中应同时考虑低压力梯度造成的非线性渗流效应与应力敏感作用;排采模型显示:在垂直裂缝拟稳态渗流阶段,储层压力分布呈抛物线型,近井区域产水量高于边界区域,表现为更易发生解吸,单相水流期的渗流阻力主要由煤岩渗透率、排采时间、煤岩压缩系数、裂缝尺寸、压裂改造半径、驱替压力梯度、孔隙压力等多种因素影响,为保证解吸气的连续、高效产出,马必东试验区按照“快-慢-缓”的排采原则,存在合理的排采界限(0.05~0.10 MPa/d);针对高阶碎裂煤,在定流压降幅条件下,产水曲线形态可划分为稳定型、上升型与下降型,同时反映了不同煤储层的供水特性,高产能井解吸前通常出现气驱水尖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返排 饱和水单相流 边界负滑移 线性流 拟稳态 排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气体放电管与陶瓷气体放电管的纳秒脉冲响应特性比较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红岩 祁国成 +3 位作者 梁涛 李亚峰 吕峰 谢彦召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4-108,共5页
气体放电管是一种常见的浪涌防护器件。选取2种具有相同静态击穿电压的典型气体放电管(玻璃气体放电管(SPG)和陶瓷气体放电管(GDT))进行试验,研究两者在百纳秒级电磁脉冲作用下的效应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其电磁脉冲防护能力进行比较... 气体放电管是一种常见的浪涌防护器件。选取2种具有相同静态击穿电压的典型气体放电管(玻璃气体放电管(SPG)和陶瓷气体放电管(GDT))进行试验,研究两者在百纳秒级电磁脉冲作用下的效应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其电磁脉冲防护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具有相同直流击穿电压参数的SPG和GDT,在响应时间要求一致时,SPG的动作电压更低;当施加的电压相同时,SPG的响应时间更短;在电流要求低于3 k A的场合,SPG更适用于纳秒级电磁脉冲防护,鉴于其低电容,尤其适于工作在高频段的天馈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G GDT 响应时间 纳秒脉冲 电磁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设备级电磁脉冲效应评估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忠胜 陈宇浩 +6 位作者 杨明 李科杰 祁国成 吕峰 谢萍 刘青 谢彦召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7-241,共5页
在电磁脉冲效应试验中,由于所获得的效应数据量一般较少,利用经典的数理统计方法对效应阈值场强进行概率拟合非常困难。基于贝叶斯数理统计方法,对油气管道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的中心控制系统客户端的电磁脉冲效应数据拟合分析。选择... 在电磁脉冲效应试验中,由于所获得的效应数据量一般较少,利用经典的数理统计方法对效应阈值场强进行概率拟合非常困难。基于贝叶斯数理统计方法,对油气管道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的中心控制系统客户端的电磁脉冲效应数据拟合分析。选择了Weibull分布模型和正态分布模型作为假设模型,并依次求得这两种模型参数的先验分布、似然函数和后验分布。通过拟合优度检验,最后基于贝叶斯信息准则选择形状参数、尺度参数分别为8.87,21.11的Weibull模型作为更合理的阈值场强概率分布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脉冲 效应评估 贝叶斯方法 阈值场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钻柱黏滑振动等级评估方法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冲 张仕民 +2 位作者 彭鹤 崔灿 刘杨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26,共7页
为评估钻柱黏滑振动的严重程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因子分析(FA)与支持向量机(SVM)的黏滑振动风险评估方法。对仿真得到的扭矩数据进行时域与频域分析,提取信号的特征值,然后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减少高维特征的冗余信息,获取特征向量,最后通过... 为评估钻柱黏滑振动的严重程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因子分析(FA)与支持向量机(SVM)的黏滑振动风险评估方法。对仿真得到的扭矩数据进行时域与频域分析,提取信号的特征值,然后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减少高维特征的冗余信息,获取特征向量,最后通过SVM对降维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黏滑振动等级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井口扭矩信号的SVM黏滑振动等级预测方法的整体预测精度超过80%,能够较准确地对黏滑振动强度等级进行预测。因此该方法是一个有效的黏滑振动等级分类方法,应用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钻柱黏滑振动等级进行识别,有助于司钻根据钻柱黏滑振动剧烈程度实时调整钻井参数,减轻黏滑振动产生的危害,提高钻井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滑振动 风险评估 时域频域分析 因子分析 特征向量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清线和港清复线的并管运行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邢同胜 孙晓波 +1 位作者 胡善炜 毛炳强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9-111,共3页
港清线和港清复线属于不同压力等级,联合运行时会受到不同压力等级的影响。鉴于此,采用SPS仿真软件建立相应模型,仿真模拟注气和采气工况下港清线和港清复线并管运行的特性,并与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对比,得出如下结论:冬季采气时,宜采用港... 港清线和港清复线属于不同压力等级,联合运行时会受到不同压力等级的影响。鉴于此,采用SPS仿真软件建立相应模型,仿真模拟注气和采气工况下港清线和港清复线并管运行的特性,并与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对比,得出如下结论:冬季采气时,宜采用港清线和港清复线分开运行方式运行;在夏季注气阶段,初期注气量大,宜采用分开运行方式运行,在注气中后期,当注气量减小到1 050×104m3/d时,为降低港清复线和储气库管线压力相差过大造成管线冻堵结霜的风险,宜采用港清线和港清复线联合运行方式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清线 港清复线 并管运行 分开运行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破损氧化石墨烯改性环氧树脂涂层的X80钢在NaCl溶液中的局部腐蚀规律 被引量:7
16
作者 景红 王迪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6-130,共5页
在环氧树脂涂层中添加2%(质量分数)的氧化石墨烯(GO)对其进行改性,利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扫描开尔文探针技术(SKP),研究在5种NaCl溶液中,X80钢基体上的GO改性涂层破损后的局部腐蚀规律。结果表明:GO的独特片状结构能有效抑制水和氯离... 在环氧树脂涂层中添加2%(质量分数)的氧化石墨烯(GO)对其进行改性,利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扫描开尔文探针技术(SKP),研究在5种NaCl溶液中,X80钢基体上的GO改性涂层破损后的局部腐蚀规律。结果表明:GO的独特片状结构能有效抑制水和氯离子等介质进入改性涂层内;同时,GO对腐蚀介质的阻隔作用将金属腐蚀活动限制在涂层破损处,腐蚀产物堆积并形成保护膜,对金属基体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80钢 氧化石墨烯改性涂层 局部腐蚀 电化学阻抗谱 扫描开尔文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产能试井及其在气井产能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凤远 廖新维 +4 位作者 叶恒 赵晓亮 陈志明 窦祥骥 冯晓旭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04-109,共6页
产能试井是确定气井产能最常用的方法,但现场诸多因素可能会引起测试资料不规范,从而导致解释结果不准确,甚至无法解释.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模拟产能试井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和步骤,分析了模拟所需要的资料及其来源,提出了储层及... 产能试井是确定气井产能最常用的方法,但现场诸多因素可能会引起测试资料不规范,从而导致解释结果不准确,甚至无法解释.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模拟产能试井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和步骤,分析了模拟所需要的资料及其来源,提出了储层及井筒参数的3种获取途径,即不稳定试井、生产动态分析、邻井解释数据或油田经验数据.并对该方法在气井产能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延伸和推广,提出可在以下两类井中用来评价产能:一是,做了产能测试但资料不规范的井;二是,无法进行产能测试的井.还详细分析了3种产能测试资料不规范的情况,即井底压力不稳定、产量不稳定以及其它原因引起的不规范.通过计算实例证实了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能试井 模拟产能试井 资料不规范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多属性孔隙因子参数反演及其在伊拉克M油田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显文 曹树春 +3 位作者 聂妍 赵卫平 段晓梦 杨喜彦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56-763,共8页
储层孔隙结构刻画是预测有利储层的关键。伊拉克M油田发育礁滩相碳酸盐岩储层,受成岩作用影响,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具有相同孔隙度的储层渗透率存在明显差异。核磁共振测井及取心井岩心资料分析结果表明深、浅侧向电阻率差异与储层的孔隙... 储层孔隙结构刻画是预测有利储层的关键。伊拉克M油田发育礁滩相碳酸盐岩储层,受成岩作用影响,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具有相同孔隙度的储层渗透率存在明显差异。核磁共振测井及取心井岩心资料分析结果表明深、浅侧向电阻率差异与储层的孔隙结构具有相关性,基于电阻率与孔隙度参数构建了储层孔隙因子,提出了地震多属性孔隙因子参数反演方法,其算法实现分三步:(1)利用波阻抗反演识别储层与基质;(2)应用专家优选与自动优化组合方法进行孔隙因子参数敏感地震属性优选;(3)利用概率神经网络算法对优选的地震属性进行地震多属性孔隙因子参数反演。实际应用效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有利储层预测结果为油田开发井位部署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储层预测 孔隙因子 多属性反演 油田开发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