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气经甲醇制烯烃技术的进展及经济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田凤 杨英 杨世元 《石油化工技术经济》 2005年第1期30-34,共5页
在天然气制烯烃工艺中 ,天然气经甲醇制烯烃 (NG MTO)技术是最具备工业化条件的技术。文章着重从工艺及催化剂等方面对MTO工艺技术的最新进展作了评述 ,分析了其技术经济性 ,结果表明 :MTO技术是可行的 ,经济上 ,天然气的价格越低越有... 在天然气制烯烃工艺中 ,天然气经甲醇制烯烃 (NG MTO)技术是最具备工业化条件的技术。文章着重从工艺及催化剂等方面对MTO工艺技术的最新进展作了评述 ,分析了其技术经济性 ,结果表明 :MTO技术是可行的 ,经济上 ,天然气的价格越低越有竞争力 ,如天然气价格为 1 0美元 /百万Btu时 ,竞争力就较大。最后对国内MTO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甲醇 烯烃 MTO 天然气价格 工艺技术 经济分析 MTO技术 技术经济性 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转化制烯烃技术的进展及专利分析
2
作者 田凤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88-290,共3页
论述了天然气转化制备烯烃的最新技术进展,对其专利技术进行分析.目前,天然气转化制备烯烃已投人工业化运转,最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催化剂的改性及如何降低天然气经甲醇(或二甲醚)制烯烃工艺能源、减少操作费用方面,这些信息为我国天... 论述了天然气转化制备烯烃的最新技术进展,对其专利技术进行分析.目前,天然气转化制备烯烃已投人工业化运转,最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催化剂的改性及如何降低天然气经甲醇(或二甲醚)制烯烃工艺能源、减少操作费用方面,这些信息为我国天然气利用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最后,为我国天然气转化烯烃技术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烯烃 天然气经甲醇(或二甲醚)制烯烃 专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电缆在石油石化企业的应用
3
作者 周开颜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年第5期51-52,共2页
文章分析了石油石化企业对供电的特殊要求,探讨了智能化电缆的特点及优缺点,分析了石油石化企业使用电缆的主要类型,对石油石化企业智能电缆的设计与应用进行了研究探讨。
关键词 石油石化企业 智能化电缆 交联电缆 控制电缆 变频器专用电缆 计算机电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石油气槽车装卸过程中发生泄漏应急处置措施的探索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震 马艳艳 张彤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CAS 2017年第1期29-33,共5页
随着化工行业危险化学品槽车装卸情况越来越多,危险化学品槽车在装卸过程中出现泄漏的几率增加,尤其是液化石油气槽车在装卸过程中一旦发生液化石油气泄漏后,影响范围较广,处置难度大,而在这一领域的处置目前相对薄弱。因此,探索液化石... 随着化工行业危险化学品槽车装卸情况越来越多,危险化学品槽车在装卸过程中出现泄漏的几率增加,尤其是液化石油气槽车在装卸过程中一旦发生液化石油气泄漏后,影响范围较广,处置难度大,而在这一领域的处置目前相对薄弱。因此,探索液化石油气槽车在装卸过程中发生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很有必要,主要从液化石油气槽车的装卸流程、泄漏风险以及应急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尤其是对不同部位的泄漏,提出了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为槽车装卸过程中发生泄漏的应急处置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石油气 槽车 泄漏 应急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化装置安全风险评价技术探讨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争峰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CAS 2007年第4期32-33,共2页
根据安全风险评价技术方法的适用性,结合石化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确定了石化装置典型的风险评价流程,并针对不同作业活动(单元)设定了相应的风险评价线路,并对风险管理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安全风险 评价 应用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示差折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航空燃料和石油馏分中芳烃含量标准的建立 被引量:4
6
作者 钱梅 艾宏承 徐元德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6年第6期32-37,共6页
航空燃料和煤油馏分中芳烃种类及其含量可在一定程度上预知和控制这些不良现象的发生。欧盟煤油芳烃含量测定方法有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标准ASTM D6379-2011《航空燃料和石油馏分中芳烃含量的测定示差折光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法》、ASTM D... 航空燃料和煤油馏分中芳烃种类及其含量可在一定程度上预知和控制这些不良现象的发生。欧盟煤油芳烃含量测定方法有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标准ASTM D6379-2011《航空燃料和石油馏分中芳烃含量的测定示差折光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法》、ASTM D1319-2014《用荧光指示剂吸附法测定液态石油产品中烃类的试验方法》。欧盟法规要求在航空燃料的分析报告中标识出单环芳烃、双环芳烃的浓度。为了适应我国航空燃料出口,有必要具备相应的检测能力。修改采用ASTM D6379-2011,建立了示差折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航空燃料和石油馏分中芳烃含量的标准,对试验条件和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进行了考察,准确性能够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 航空燃料 芳烃含量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RNET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7
作者 许爱民 《兰化科技》 1995年第3期214-218,共5页
INTERNET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许爱民(兰化公司经济信息中心)1Internet概述Internet起源于美国,又称国际计算机互联网,起初是为在地理上相互独立的一些军事研究机构和大学之间需要实时地共享计算机数据而开发... INTERNET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许爱民(兰化公司经济信息中心)1Internet概述Internet起源于美国,又称国际计算机互联网,起初是为在地理上相互独立的一些军事研究机构和大学之间需要实时地共享计算机数据而开发的。80年代,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ET网 中国 发展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焦化装置酸性水除油脱焦粉技术改造
8
作者 李林 唐铭辰 宋福荃 《中外能源》 CAS 2024年第9期77-81,共5页
某石化公司1.2Mt/a延迟焦化装置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分馏塔顶酸性水带油、带焦粉问题,在焦炭塔预热,污油、废渣回炼时尤为明显。分析原因为加工原料组成变化、酸性水量增加等导致分馏塔顶酸性水发生乳化、沉降时间不足,影响下游酸性水... 某石化公司1.2Mt/a延迟焦化装置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分馏塔顶酸性水带油、带焦粉问题,在焦炭塔预热,污油、废渣回炼时尤为明显。分析原因为加工原料组成变化、酸性水量增加等导致分馏塔顶酸性水发生乳化、沉降时间不足,影响下游酸性水汽提装置的稳定运行。为解决以上问题,通过实施技术改造,在原分馏塔顶油水分离罐后增上一座酸性水沉降罐,将酸性水停留时间由1.10~2.56h增加至3.50~8.10h;在新增酸性水沉降罐后增加一台自动反冲洗过滤器,脱除酸性水中≥10μm的焦粉颗粒。技术改造实施完成投用后标定结果表明:酸性水中油含量从882mg/L下降至162mg/L,使油水充分分离,除油率达到81.63%;≥10μm的焦粉颗粒含量从463mg/L下降至9mg/L,脱除率达到98.06%,有效降低了酸性水油含量和焦粉颗粒含量,为下游酸性水汽提装置的稳定运行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焦化 酸性水沉降罐 反冲洗过滤器 油含量 焦粉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转移剂应用与改善催化裂化烟气蓝烟拖尾情况总结
9
作者 穆林波 房兴 +7 位作者 朱凯 沈兴 苏宇 孙俊 姜成 孟祥坤 张连勇 宋海涛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4年第4期44-48,共5页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1.2 M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因原料性质变化导致再生烟气中SO_(x)含量上升,外排烟气蓝烟拖尾现象愈发严重。为改善烟羽外观、避免外排废水TDS(溶解性固体总量)超标并降低湿法脱硫塔操作负荷,开...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1.2 M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因原料性质变化导致再生烟气中SO_(x)含量上升,外排烟气蓝烟拖尾现象愈发严重。为改善烟羽外观、避免外排废水TDS(溶解性固体总量)超标并降低湿法脱硫塔操作负荷,开展了运用增强型RFS09硫转移剂并优化装置操作、消除外排烟气蓝烟拖尾的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当原料硫质量分数为0.4%~0.7%、硫转移剂藏量占系统藏量的3.5%时,蓝烟拖尾现象得以控制,脱硫塔入口烟气SO_(2)的质量浓度稳定控制在500 mg/m^(3)以下、碱液消耗量降低48.5%、外排废水TDS由41400 mg/L降至6400 mg/L,废水COD(化学需氧量)减小,烟气中的硫大幅向气体产品中转移。增强型RFS09硫转移剂的应用对产物分布、产品性质和装置运行均无负面影响。该工业试验也进一步表明:增强型RFS09硫转移剂能很好地实现催化裂化再生烟气污染物源头减排,并减少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转移剂 RFS09 催化裂化烟气 蓝烟拖尾 SO_(3) 碱液消耗 TDS 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ME-GC/MS和SPME-GC×GC-TOF/MS技术结合解析聚烯烃树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10
作者 朱长兴 赵东波 +4 位作者 李广全 贺育成 韩雪 胡鑫涛 吕兆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7-78,共12页
聚烯烃树脂在加工过程中受原料、加工工艺、各类助剂的影响,生产得到的聚烯烃树脂会不同程度地释放挥发性有机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文中以聚烯烃树脂成品、加工使用的树脂原料及助剂为实验材料,结合一维色谱技术(气... 聚烯烃树脂在加工过程中受原料、加工工艺、各类助剂的影响,生产得到的聚烯烃树脂会不同程度地释放挥发性有机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文中以聚烯烃树脂成品、加工使用的树脂原料及助剂为实验材料,结合一维色谱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及全二维色谱技术(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对聚烯烃树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了系统表征。基于表征结果,采用分子感官评价技术筛选异味贡献化合物,揭示其化学本质。研究结果显示,GC/MS共检测到2种树脂产品中123个挥发性化合物、2种助剂109个挥发性化合物、1种原料57个挥发性化合物,共159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GC×GC-TOF/MS技术在2种树脂产品中共检出222个挥发性化合物,可分为149种,相较于一维色谱技术化合物多了99个,化合物种类多了43种;2种技术共检测出278种挥发性化合物,分子感官评价技术筛选出异味化合物36种,其中主要异味贡献物质为4-甲基辛烷、甲苯、邻二甲苯、壬醛、癸醛和2-乙基-1-己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聚烯烃树脂 挥发性化合物 异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炉投油过程乙炔生成机理及其降低对策的研究
11
作者 倪娟 潘丰强 左小来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CAS 2024年第6期23-26,共4页
裂解炉投油过程中乙炔的生成与控制是提升乙烯生产质量的关键。文章通过对裂解气中一氧化碳生成机理的深入研究,分析了一氧化碳对乙炔生成及转化的影响。一氧化碳不仅通过催化剂表面的竞争吸附抑制乙炔加氢反应,还通过与氢气的副反应进... 裂解炉投油过程中乙炔的生成与控制是提升乙烯生产质量的关键。文章通过对裂解气中一氧化碳生成机理的深入研究,分析了一氧化碳对乙炔生成及转化的影响。一氧化碳不仅通过催化剂表面的竞争吸附抑制乙炔加氢反应,还通过与氢气的副反应进一步干扰乙炔的转化效率。为此,文章提出了多项优化措施,包括严格控制原料纯度、优化裂解炉操作参数、提高碳二加氢反应器的入口温度及在线监控一氧化碳体积分数,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能够有效降低乙炔体积分数,改善乙烯装置的运行稳定性,并提升产品质量。实践结果为乙烯装置的长周期高效运行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工艺优化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炉 乙炔 一氧化碳 投油过程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装置炉管堵塞问题及“三步法”解决方案研究
12
作者 车垚 倪娟 +1 位作者 潘丰强 左小来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CAS 2024年第5期49-52,共4页
SC-1型裂解炉凭借其独特设计和卓越性能,在乙烯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由于原料性质、裂解温度、停留时间和烃分压等因素造成炉管堵塞,成为制约装置稳定运行的关键问题。为克服这一难题,文章提出了“三步法”的解决方案,通过调整裂解... SC-1型裂解炉凭借其独特设计和卓越性能,在乙烯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由于原料性质、裂解温度、停留时间和烃分压等因素造成炉管堵塞,成为制约装置稳定运行的关键问题。为克服这一难题,文章提出了“三步法”的解决方案,通过调整裂解炉横跨段压力和炉管温度,解决了炉管堵塞问题,保障了乙烯装置的稳定运行,同时也避免了因长时间停产检修而造成的损失,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装置 炉管堵塞 解决方案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料油中铁对重油催化裂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申建华 刘惠斌 周序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4-37,共4页
对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剂出现的金属中毒现象进行了分析 ,重点对原料油和平衡催化剂的铁含量与催化裂化反应结果进行了探讨 ,并模拟评价了催化剂的铁污染对催化裂化反应的影响 ,证明铁含量过高时 ,即使平衡催化剂其它常规分析数据正常 ... 对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剂出现的金属中毒现象进行了分析 ,重点对原料油和平衡催化剂的铁含量与催化裂化反应结果进行了探讨 ,并模拟评价了催化剂的铁污染对催化裂化反应的影响 ,证明铁含量过高时 ,即使平衡催化剂其它常规分析数据正常 ,仍会造成催化裂化转化率下降 ,油浆收率显著增加 ,轻质产品收率下降 ,催化剂消耗上升 ,镍、钒、钙与铁同时污染时 ,会加剧催化剂铁中毒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 原料油 催化裂化反应 油浆 催化剂 铁中毒 产品收率 铁含量 转化率 铁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甲基铝的合成 被引量:2
14
作者 贾军纪 朱博超 +2 位作者 陈雪蓉 吴江 黄安平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4-336,共3页
用新的催化体系(铁-锑复合催化剂)催化三乙基铝(TEA)与溴甲烷进行烷基交换反应合成三甲基铝(TMA)。研究了 SbCl3含量、铁-锑复合催化剂中FeCl3与SbCl3的摩尔比、反应温度、溶剂癸烷含量和TEA的滴加时间对TEA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用新的催化体系(铁-锑复合催化剂)催化三乙基铝(TEA)与溴甲烷进行烷基交换反应合成三甲基铝(TMA)。研究了 SbCl3含量、铁-锑复合催化剂中FeCl3与SbCl3的摩尔比、反应温度、溶剂癸烷含量和TEA的滴加时间对TEA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铁-锑复合催化剂催化TEA与溴甲烷反应合成TMA的工艺是有效的;在n(SbCl3):n(TEA)=7:100、铁-锑复合催化剂中n(FeCl3):n(SbCl3)=3:100、n(癸烷):n(TEA)=4:10、反应温度105℃、TEA的滴加时间150 min和反应压力 0.1 MPa的最佳反应条件下,TEA的转化率达到92.8%;TMA收率达到64.3%,纯度为98.1%。该铁-锑复合催化剂具有反应选择性高、制备成本较低、易与产物分离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乙基铝 溴甲烷 三甲基铝 氯化铁 氯化锑 复合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过渡金属镍络合物及其催化烯烃聚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贾军纪 朱博超 黄安平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08-1113,共6页
对后过渡金属镍络合物及其催化烯烃聚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按配体的不同,将镍络合物分为4类:P-O配体型、N-O配体型、N-N配体型及P-N配体型。对各类镍络合物的烯烃聚合特点进行了介绍,并给出了部分聚合机理。
关键词 后过渡金属 催化剂 镍络合物 配体 聚合 聚烯烃 聚乙烯 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焦化装置的清洁生产措施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林 杨忠友 +1 位作者 魏相文 马龙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11年第4期56-59,64,共5页
介绍了近年来兰州石化分公司炼油厂延迟焦化装置采用的清洁化生产技术和管理措施,包括冷焦污水处理回用、乏汽和蒸汽冷凝水回用、隔油池和蒸汽伴热管线改造、降低焦炭塔大、小吹汽量、降低循环比、加强管理等。这些措施实施后,降低了装... 介绍了近年来兰州石化分公司炼油厂延迟焦化装置采用的清洁化生产技术和管理措施,包括冷焦污水处理回用、乏汽和蒸汽冷凝水回用、隔油池和蒸汽伴热管线改造、降低焦炭塔大、小吹汽量、降低循环比、加强管理等。这些措施实施后,降低了装置能耗,减少了装置废水、废气排放,经济效益达546.36×104RMB$/a,还有效地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取得了相应的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焦化装置 清洁生产 污染物 节能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的短流程碳四加工联合工艺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鹏 安庆元 +1 位作者 李建来 杨连忠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2-24,共3页
兰州石化公司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的碳四加工联合工艺 ,原采用催化裂化生产的轻碳四馏分 ,由MTBE、聚异丁烯、气体分馏、叠合和烷基化等装置组成 ,流程较长。C4 原料的烯烃和丁二烯含量高 ,以及MTBE装置尾气的含氧化合物含量高是制约烷基... 兰州石化公司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的碳四加工联合工艺 ,原采用催化裂化生产的轻碳四馏分 ,由MTBE、聚异丁烯、气体分馏、叠合和烷基化等装置组成 ,流程较长。C4 原料的烯烃和丁二烯含量高 ,以及MTBE装置尾气的含氧化合物含量高是制约烷基化生产的主要因素 ,增大了高辛烷值汽油的生产成本。经过研究开发 ,确定了新的碳四加工联合工艺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的方案 ,该联合工艺由碳四选择性加氢 ,MTBE和烷基化装置三部分组成 ,并在MTBE装置中采用D0 0 5催化剂以及增设甲醇回收系统压力控制技术。通过新联合工艺的实施 ,烷基化原料中烷烯质量比提高到 2 ,丁二烯质量分数下降到 0 .2 μg/g ,含氧化合物质量分数下降到 5 0 μg/g以下 ,取得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烷值 汽油 碳四加工工艺 烷基化 选择性加氢工艺 丁二烯 回收系统 压力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电缆护套料的研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谢元 唐亚文 常晓昕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0-82,共3页
研究由HDPE 5010生产的电缆护套料各组份的选择,配比和加工工艺对性能的影响及加工电缆护套的工艺条件。采用不同含量的HDPE、EVA及抗氧剂加工出护套料,并测试电缆护套料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性(ESCR)、力学性能。EVA含量的增加对HDPE各项... 研究由HDPE 5010生产的电缆护套料各组份的选择,配比和加工工艺对性能的影响及加工电缆护套的工艺条件。采用不同含量的HDPE、EVA及抗氧剂加工出护套料,并测试电缆护套料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性(ESCR)、力学性能。EVA含量的增加对HDPE各项性能的改善非常明显,考虑强度、耐环境应力开裂性等性能,得到较好的电缆护套料配方。考虑抗氧剂对电缆护套料性能的影响选出比较合适的抗氧剂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电缆护套料 EVA 抗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支化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9
作者 贾军纪 陆青乡 +3 位作者 陈雪蓉 郝萍 王雄 任彩霞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06年第6期4-8,共5页
文章对长链支化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研究及应用作了比较详尽的叙述,并对其性能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长链支化 高熔体强度 聚丙烯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顶换热器腐蚀失效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敏 康强利 路云海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CAS 2008年第4期32-34,44,共4页
采用光谱法、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对某炼油厂蒸馏装置的常顶换热器进行了腐蚀失效分析,分析表明,换热器的成分及组织均符合设计要求,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换热器处于H_2S-H_2O-HCl腐蚀环境。发生了腐蚀。因此,根据... 采用光谱法、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对某炼油厂蒸馏装置的常顶换热器进行了腐蚀失效分析,分析表明,换热器的成分及组织均符合设计要求,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换热器处于H_2S-H_2O-HCl腐蚀环境。发生了腐蚀。因此,根据常顶低温部位的腐蚀介质和腐蚀机理,应加强"一脱三注"管理,采取换热器管束材料升级及表面处理等工艺防腐蚀和材料防腐蚀措施.控制并降低系统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馏 常顶换热器 失效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