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气转化制烯烃技术的进展及专利分析
1
作者 田凤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88-290,共3页
论述了天然气转化制备烯烃的最新技术进展,对其专利技术进行分析.目前,天然气转化制备烯烃已投人工业化运转,最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催化剂的改性及如何降低天然气经甲醇(或二甲醚)制烯烃工艺能源、减少操作费用方面,这些信息为我国天... 论述了天然气转化制备烯烃的最新技术进展,对其专利技术进行分析.目前,天然气转化制备烯烃已投人工业化运转,最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催化剂的改性及如何降低天然气经甲醇(或二甲醚)制烯烃工艺能源、减少操作费用方面,这些信息为我国天然气利用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最后,为我国天然气转化烯烃技术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烯烃 天然气经甲醇(或二甲醚)制烯烃 专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UHMWPE淤浆后处理工艺技术研发
2
作者 顾欣 司欢欢 +2 位作者 张万尧 高艳 张红星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56,共5页
采用旋转压滤机处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淤浆,将离心、洗涤、预干燥过程放在一个设备中完成,研究了UHMWPE滤饼厚度对过滤速率的影响,测试了过滤及预干燥后产品湿含量、过滤后母液及洗涤液固含量。结果表明:在一定过滤压力下... 采用旋转压滤机处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淤浆,将离心、洗涤、预干燥过程放在一个设备中完成,研究了UHMWPE滤饼厚度对过滤速率的影响,测试了过滤及预干燥后产品湿含量、过滤后母液及洗涤液固含量。结果表明:在一定过滤压力下,滤饼厚度与过滤速率呈反比;UHMWPE淤浆经初次过滤后滤饼的湿含量平均值为31.00%(w),经过氮气预干燥后湿含量平均值降至11.20%(w),性能优于离心机;过滤后母液固含量约为0.40%(w),洗涤液固含量约为0.12%(w)。基于实验数据开发了一种高效连续式UHMWPE淤浆分离处理工艺流程,并进行了工业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 淤浆 过滤 洗涤 干燥 旋转压滤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SPME-GC-MS结合ROAV快速筛选聚烯烃树脂材料的气味物质
3
作者 朱长兴 赵东波 +4 位作者 贺育成 胡鑫涛 韩雪 罗鹏 吕兆林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79,84,共8页
以2种不同牌号的聚烯烃树脂、聚烯烃树脂粉料及对应的加工助剂为研究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上述样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对其主体气味成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以2种不同牌号的聚烯烃树脂、聚烯烃树脂粉料及对应的加工助剂为研究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上述样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对其主体气味成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出159种挥发性物质;包括烷烃、烯烃、醇类、苯环类、醚类、醛类、酯类、酮类、酸类及其他类10类挥发性化合物。供试材料中共有32种气味化合物,ROAV≥1的化合物视为供试材料的特征气味化合物。聚烯烃树脂粉料中为4-甲基辛烷、4-十一醇;助剂A中为甲苯、正辛醇、乙酸甲酯、三乙胺;助剂B中为正辛醛、壬醇、正辛醇、乙苯、2-癸酮;牌号A树脂中为4-甲基辛烷、正己烷、十六烷、邻二甲苯;牌号B树脂中为4-十一醇、4-甲基辛烷、正己烷、十六烷、邻二甲苯、二甘醇丁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烯烃树脂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相对气味活性值 特征气味化合物 快速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并咪唑衍生物对FCC催化剂传质性能的高效可视化解析
4
作者 于蕾 关慧敏 +3 位作者 张莉 陈彩琳 王焕 秦玉才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6-40,88,共6页
成功设计并合成具有独特空间螺旋结构的AD-BPI(菲并咪唑衍生物),旨在模拟重油大分子行为。通过创新的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实现重油分子在FCC(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内部传质过程的时空分辨可视化,重点考察纯高岭土及高岭土与新型介孔氧化铝... 成功设计并合成具有独特空间螺旋结构的AD-BPI(菲并咪唑衍生物),旨在模拟重油大分子行为。通过创新的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实现重油分子在FCC(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内部传质过程的时空分辨可视化,重点考察纯高岭土及高岭土与新型介孔氧化铝掺杂2种基质材料催化剂的传质性能。以AD-BPI为探针分子,结合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对比不同催化剂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的传质效率。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纯高岭土催化剂,掺杂了新型介孔氧化铝的FCC催化剂展现出更为优异的扩散传质性能。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催化剂基质材料对重油大分子传质行为的关键影响,还通过AD-BPI探针有效辨析了FCC催化剂对大分子吸附行为的差异性,为重油加工催化剂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C催化剂 菲并咪唑衍生物 荧光显微成像 传质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喷专用茂金属聚丙烯的中试开发
5
作者 张鹏 朱珍珍 +3 位作者 慕雪梅 李广全 王福善 侯昊飞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5,共5页
在75 kg/h Spheripol工艺聚丙烯中试装置上,使用茂金属聚丙烯催化剂开发出熔喷专用茂金属聚丙烯MPH1500Y,并进行了熔喷无纺布的加工应用研究,同时对驻极处理的熔喷无纺布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PH1500Y的熔体流动速率约为1500 g/10 m... 在75 kg/h Spheripol工艺聚丙烯中试装置上,使用茂金属聚丙烯催化剂开发出熔喷专用茂金属聚丙烯MPH1500Y,并进行了熔喷无纺布的加工应用研究,同时对驻极处理的熔喷无纺布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PH1500Y的熔体流动速率约为1500 g/10 min,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2.9;MPH1500Y在加工应用过程中可纺性好,喷出、成网、收卷顺利,熔喷无纺布的纤维结构蓬松、形态均匀且细长,添加驻极母粒并经静电驻极处理后有效提高了熔喷无纺布的过滤效率,改善了熔喷无纺布的加速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金属聚丙烯 熔喷无纺布 驻极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分子链有序性调控及其对储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周一涵 李志元 +3 位作者 程璐 刘文凤 刘强 李广全 《高电压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415-5423,共9页
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作为介质材料广泛用于薄膜电容器中,其电学性能决定了电容器的储能特性。在工业应用领域,调控树脂分子结构以及优化薄膜拉伸工艺是提升BOPP储能密度的关键方法。因此,选取两种不同的聚丙烯(PP)树脂并改变双向... 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作为介质材料广泛用于薄膜电容器中,其电学性能决定了电容器的储能特性。在工业应用领域,调控树脂分子结构以及优化薄膜拉伸工艺是提升BOPP储能密度的关键方法。因此,选取两种不同的聚丙烯(PP)树脂并改变双向拉伸温度制备得到了6种BOPP薄膜试样,并对BOPP薄膜的分子链有序性及储能特性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拉伸温度的提高一方面有利于分子链的有序排布,另一方面过高的温度会加剧分子链解取向。有序规整的分子链排布能够提高BOPP分子链段运动活化能,从而抑制载流子迁移,提升击穿场强,最终实现储能密度的提升以及介电损耗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电容器 BOPP薄膜 拉伸温度 有序性 取向度 储能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ME-GC/MS和SPME-GC×GC-TOF/MS技术结合解析聚烯烃树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被引量:1
7
作者 朱长兴 赵东波 +4 位作者 李广全 贺育成 韩雪 胡鑫涛 吕兆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7-78,共12页
聚烯烃树脂在加工过程中受原料、加工工艺、各类助剂的影响,生产得到的聚烯烃树脂会不同程度地释放挥发性有机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文中以聚烯烃树脂成品、加工使用的树脂原料及助剂为实验材料,结合一维色谱技术(气... 聚烯烃树脂在加工过程中受原料、加工工艺、各类助剂的影响,生产得到的聚烯烃树脂会不同程度地释放挥发性有机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文中以聚烯烃树脂成品、加工使用的树脂原料及助剂为实验材料,结合一维色谱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及全二维色谱技术(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对聚烯烃树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了系统表征。基于表征结果,采用分子感官评价技术筛选异味贡献化合物,揭示其化学本质。研究结果显示,GC/MS共检测到2种树脂产品中123个挥发性化合物、2种助剂109个挥发性化合物、1种原料57个挥发性化合物,共159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GC×GC-TOF/MS技术在2种树脂产品中共检出222个挥发性化合物,可分为149种,相较于一维色谱技术化合物多了99个,化合物种类多了43种;2种技术共检测出278种挥发性化合物,分子感官评价技术筛选出异味化合物36种,其中主要异味贡献物质为4-甲基辛烷、甲苯、邻二甲苯、壬醛、癸醛和2-乙基-1-己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聚烯烃树脂 挥发性化合物 异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流动抗冲聚丙烯EP533N质量优化
8
作者 孙建敏 樊晓睿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38,共5页
根据高流动抗冲共聚聚丙烯EP533N市场质量反馈信息,采取使用新型催化剂-给电子体体系,优化聚合、汽蒸、干燥、挤压等单元的工艺参数,优选复合助剂体系等措施提升产品质量。结果表明,采用新型催化剂体系,工艺参数优化为:流化床反应器中... 根据高流动抗冲共聚聚丙烯EP533N市场质量反馈信息,采取使用新型催化剂-给电子体体系,优化聚合、汽蒸、干燥、挤压等单元的工艺参数,优选复合助剂体系等措施提升产品质量。结果表明,采用新型催化剂体系,工艺参数优化为:流化床反应器中乙烯与乙烯和丙烯混合气的摩尔比降至0.33~0.36,气相反应器内温度升至79~81℃,汽蒸器中蒸汽量升至2000~2200 kg/h,挤压机筒体温度降至200~210℃。优化后,EP533N的弯曲模量达到1327 MPa,冲击强度稳定在9.50 kJ/m2以上,气味等级降至2.85级;产品质量优于市场同类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冲共聚聚丙烯 弯曲模量 气味 收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形态与FCC催化剂性能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孙书红 庞新梅 +2 位作者 刘从华 张忠东 丁伟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43-45,共3页
采用IR羟基表征、XRD、微型和小型反应器等手段研究了不同形态稀土在FCC催化剂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 ,在分子筛制备过程中以沉淀方式引入的稀土 ,部分以独立相形式存在 ,具有抗钒污染的性能 ,对催化剂活性和裂化产物分布影响不大 。
关键词 沉淀稀土 交换稀土 FCC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PE生产工艺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兰 吴江 +1 位作者 慕雪梅 李朋朋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0-84,共5页
分析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生产工艺现状和技术特点,淤浆聚合工艺是我国HDPE最主要的生产技术。利用釜式淤浆法工艺特点可开发双峰或多峰产品以实现其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平衡;利用环管淤浆法工艺特点开发高性能管材料和宽相对分子质量... 分析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生产工艺现状和技术特点,淤浆聚合工艺是我国HDPE最主要的生产技术。利用釜式淤浆法工艺特点可开发双峰或多峰产品以实现其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平衡;利用环管淤浆法工艺特点开发高性能管材料和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产品;利用气相法工艺单线生产能力大的特点稳定生产通用产品;利用溶液法工艺产品均一性好、切换容易的特点开发高附加值特色产品。建议结合装置特点开发高性能HD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淤浆法 气相法 溶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验室HSE管理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17
11
作者 宋丹 刘生明 崔文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6-199,共4页
分析了兰州石化公司质检部炼油产品质检室HSE管理现状,提出了实现化验室安全管理"零事故"的HSE体系新模式。即通过宣传贯彻HSE理念、建设化验室安全文化,严格制度执行,采取多种保障管理措施、保护员工健康安全;开展"安... 分析了兰州石化公司质检部炼油产品质检室HSE管理现状,提出了实现化验室安全管理"零事故"的HSE体系新模式。即通过宣传贯彻HSE理念、建设化验室安全文化,严格制度执行,采取多种保障管理措施、保护员工健康安全;开展"安全争先创优活动",激励员工强化安全意识;通过强化主题教育活动,突出"全员管",落实属地责任,实现HSE管理有效落地。制订了化验室HSE基本守则并得到有效执行;坚持和发扬"严细准快"质检优良作风,落实各级安全责任是实现HSE管理目标的根本途径;研究成果对提升实验室管理有普遍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验室 HSE管理 安全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R胶乳凝胶的控制及其对ABS树脂冲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火金三 刘维民 +1 位作者 薛群基 李同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41,共3页
主要讨论了摩尔质量调节剂、延长后期反应时间、提高后期反应温度、过硫酸钾用量等因素对乙烯 丁二烯橡胶(EBR)胶乳凝胶的影响 ;同时讨论了低凝胶条件和高凝胶条件下凝胶对ABS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低凝胶条件下 ,ABS树脂的冲击... 主要讨论了摩尔质量调节剂、延长后期反应时间、提高后期反应温度、过硫酸钾用量等因素对乙烯 丁二烯橡胶(EBR)胶乳凝胶的影响 ;同时讨论了低凝胶条件和高凝胶条件下凝胶对ABS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低凝胶条件下 ,ABS树脂的冲击性能随凝胶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 ;高凝胶条件下 ,则随凝胶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 ;得到了EBR胶乳生产中凝胶的主要控制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聚合 聚丁二烯 胶乳 凝胶 冲击强度 ABS树脂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比及氢气用量对聚丙烯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小燕 侯景涛 +2 位作者 王海 卢晓玮 董万卓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6-60,共5页
在Spheripol-Ⅱ中试装置上制备了3种聚丙烯反应器内合金(PPc)(分别记作PPc-1,PPc-2,PPc-3),考察了气相反应器中乙烯与乙烯/丙烯混合气体的摩尔比(简称气相比)及氢气用量对PPc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PPc-1时,气相比及氢气用量较... 在Spheripol-Ⅱ中试装置上制备了3种聚丙烯反应器内合金(PPc)(分别记作PPc-1,PPc-2,PPc-3),考察了气相反应器中乙烯与乙烯/丙烯混合气体的摩尔比(简称气相比)及氢气用量对PPc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PPc-1时,气相比及氢气用量较高,尽管产品中乙烯含量最高,但形成的聚乙烯长链较多,PPc-1的冲击强度最低,说明乙烯含量不完全决定产品的抗冲击性能;制备PPc-2时,气相比及氢气用量较低,PPc-2具有适中的乙烯含量及较理想的序列分布,同时,其橡胶相与聚丙烯相的特性黏数比值较合理,因而抗冲击性能较好;制备PPc-3时,气相比较低但氢气用量较高,而且,PPc-3的乙烯含量略低于PPc-2,无规聚丙烯含量和嵌段聚丙烯含量低于PPc-2,因而抗冲击性能较PPc-2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反应器内合金 增韧 序列分布 冲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端面机械密封在催化剂泵轴端密封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世宏 王冰清 +1 位作者 孟祥铠 李纪云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8-41,共4页
催化剂微球装置是催化剂厂的重要装置,其中泵运行工艺条件苛刻,不仅泵输介质固含量高、腐蚀性强,而且泵启动频繁、抽空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泵用JF103型机械密封故障率高,运行周期极短,平均仅为3~5天。针对上述机械密封使用寿命短、可靠性... 催化剂微球装置是催化剂厂的重要装置,其中泵运行工艺条件苛刻,不仅泵输介质固含量高、腐蚀性强,而且泵启动频繁、抽空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泵用JF103型机械密封故障率高,运行周期极短,平均仅为3~5天。针对上述机械密封使用寿命短、可靠性低的问题,研制开发了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新型机械密封,并对其冲洗方案进行调整。现场使用结果表明,相比于原用普通机械密封,新型机械密封的使用寿命超过3个月预计目标并接近半年,完全满足了企业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泵 机械密封 多孔端面 研发与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甲基铝的合成 被引量:2
15
作者 贾军纪 朱博超 +2 位作者 陈雪蓉 吴江 黄安平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4-336,共3页
用新的催化体系(铁-锑复合催化剂)催化三乙基铝(TEA)与溴甲烷进行烷基交换反应合成三甲基铝(TMA)。研究了 SbCl3含量、铁-锑复合催化剂中FeCl3与SbCl3的摩尔比、反应温度、溶剂癸烷含量和TEA的滴加时间对TEA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用新的催化体系(铁-锑复合催化剂)催化三乙基铝(TEA)与溴甲烷进行烷基交换反应合成三甲基铝(TMA)。研究了 SbCl3含量、铁-锑复合催化剂中FeCl3与SbCl3的摩尔比、反应温度、溶剂癸烷含量和TEA的滴加时间对TEA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铁-锑复合催化剂催化TEA与溴甲烷反应合成TMA的工艺是有效的;在n(SbCl3):n(TEA)=7:100、铁-锑复合催化剂中n(FeCl3):n(SbCl3)=3:100、n(癸烷):n(TEA)=4:10、反应温度105℃、TEA的滴加时间150 min和反应压力 0.1 MPa的最佳反应条件下,TEA的转化率达到92.8%;TMA收率达到64.3%,纯度为98.1%。该铁-锑复合催化剂具有反应选择性高、制备成本较低、易与产物分离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乙基铝 溴甲烷 三甲基铝 氯化铁 氯化锑 复合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过渡金属镍络合物及其催化烯烃聚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贾军纪 朱博超 黄安平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08-1113,共6页
对后过渡金属镍络合物及其催化烯烃聚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按配体的不同,将镍络合物分为4类:P-O配体型、N-O配体型、N-N配体型及P-N配体型。对各类镍络合物的烯烃聚合特点进行了介绍,并给出了部分聚合机理。
关键词 后过渡金属 催化剂 镍络合物 配体 聚合 聚烯烃 聚乙烯 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冷凝剂异戊烷单耗的工艺技术优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志文 许宇婷 +1 位作者 刘兴旺 邵礼宾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55,共4页
通过分析聚乙烯装置中冷凝剂异戊烷单耗较高的原因,对产品排出系统出料时间、脱气仓吹扫气流量、反应器中异戊烷的浓度等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同时,检修回收气压缩机阀片,调整高压集液罐压力,增大了回收液进料量。装置经过工艺优化及检修... 通过分析聚乙烯装置中冷凝剂异戊烷单耗较高的原因,对产品排出系统出料时间、脱气仓吹扫气流量、反应器中异戊烷的浓度等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同时,检修回收气压缩机阀片,调整高压集液罐压力,增大了回收液进料量。装置经过工艺优化及检修,异戊烷的单耗由优化前的6.0~8.0kg/t降低到1.3~2.5k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装置 异戊烷 工艺优化 冷凝剂 单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催化剂性能评价 被引量:5
18
作者 欧彦伟 宋丹 崔文峰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4-47,共4页
通过熔体流动速率和等规指数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评价了国内外几种聚丙烯(PP)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流动性、氢调敏感性等。结果表明:1#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可达38.92 kg/g,且氢调敏感性和抗杂质能力较强,但用其生产的PP... 通过熔体流动速率和等规指数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评价了国内外几种聚丙烯(PP)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流动性、氢调敏感性等。结果表明:1#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可达38.92 kg/g,且氢调敏感性和抗杂质能力较强,但用其生产的PP粉料中存在粒子开裂和大量粉末;2#和3#催化剂活性较低,但工艺可操作性好,PP粉料的粒子大小均匀、致密、粉末少;5#催化剂活性最高,但PP灰分高、细粉较多;6#催化剂聚合活性较高,但PP灰分最高、细粉含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催化剂 氢调敏感性 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分离回收系统在全密度聚乙烯装置上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喆 于国滨 刘兴旺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7-79,共3页
针对全密度聚乙烯装置的排放至火炬的气体中含有1-丁烯和异戊烷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造成装置单耗增加的问题,参照国内现有装置的膜回收系统技术,对现有装置进行改造,在原有工艺流程中增设膜分离回收系统,采用膜分离技术对易冷凝的1-丁... 针对全密度聚乙烯装置的排放至火炬的气体中含有1-丁烯和异戊烷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造成装置单耗增加的问题,参照国内现有装置的膜回收系统技术,对现有装置进行改造,在原有工艺流程中增设膜分离回收系统,采用膜分离技术对易冷凝的1-丁烯和异戊烷进行回收。结果表明:投用膜分离回收系统后,降耗效果显著,1-丁烯和异戊烷的回收率分别达到了71.32%,73.22%,消耗量降低了220.20,152.83 t/a,且渗透气中乙烯含量达到原料气的3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密度聚乙烯 膜分离 1-丁烯 异戊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工艺提高LDPE装置产量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东波 熊华伟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38,共5页
通过分析低密度聚乙烯装置的反应器清洁程度、乙烯浓度、二次压缩机运行参数、反应温度等影响产量的因素,探索出该装置生产需要的过氧化物配方和预热器温度。控制反应器一至四区峰温分别为297~303,302~307,299~305,288~293℃,乙烯... 通过分析低密度聚乙烯装置的反应器清洁程度、乙烯浓度、二次压缩机运行参数、反应温度等影响产量的因素,探索出该装置生产需要的过氧化物配方和预热器温度。控制反应器一至四区峰温分别为297~303,302~307,299~305,288~293℃,乙烯二次压缩机入口温度为37~40℃,控制适当的弛放气流量,严格开、停工操作,将装置产量从27.5~28.0t/h提高到28.8~29.4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 烯过氧化物 反应器清洁程度 反应温度 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