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成间同立构PS用单中心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洁 陈红 赵燕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0-63,73,共5页
综述了茂金属催化剂和非茂钛催化剂合成间同立构聚苯乙烯的研究进展,其中,茂金属催化剂主要包括茂钛催化剂、单茂钛催化剂、茚钛催化剂、双核金属催化剂及负载型催化剂等。今后的研究重点是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和非茂钛催化剂,单中心催... 综述了茂金属催化剂和非茂钛催化剂合成间同立构聚苯乙烯的研究进展,其中,茂金属催化剂主要包括茂钛催化剂、单茂钛催化剂、茚钛催化剂、双核金属催化剂及负载型催化剂等。今后的研究重点是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和非茂钛催化剂,单中心催化剂将对合成间同立构聚苯乙烯的工业化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间同立构聚合物 单中心催化剂 茂金属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阻酚类抗氧剂对交联聚乙烯结晶形态的影响
2
作者 邸麟婷 秦晨元 +3 位作者 王文英 魏福庆 许惠芳 吴冬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49,54,共6页
交联剂与抗氧剂之间的负协同作用在聚合物工业中具有重要意义,部分抗氧剂在捕获自由基时干扰了交联剂的作用,降低了自由基与交联剂之间的反应速率,影响了聚合物的交联程度。为了研究抗氧剂对交联作用的影响,制备了添加不同受阻酚类抗氧... 交联剂与抗氧剂之间的负协同作用在聚合物工业中具有重要意义,部分抗氧剂在捕获自由基时干扰了交联剂的作用,降低了自由基与交联剂之间的反应速率,影响了聚合物的交联程度。为了研究抗氧剂对交联作用的影响,制备了添加不同受阻酚类抗氧剂的交联聚乙烯,测试在220℃下交联后,绝缘材料的结晶度和氧化性,分析不同抗氧剂对过氧化物引发的交联效果产生的影响,并且,分析比较了不同交联聚乙烯的凝胶含量及形貌特点。结果表明,受阻酚类抗氧剂在捕捉自由基时,对聚合物的抗氧化性产生了影响,聚乙烯过早发生交联,产生的凝胶增多,虽然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300均为多元受阻酚,但是,在聚乙烯的DCP交联体系中,抗氧剂300与DCP的组合使用提升了材料的耐老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交联 结晶 氧化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AT复合材料的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程鹏飞 刘芸 +3 位作者 康文倩 武丹丹 黄安平 李广全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7-102,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如聚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聚碳酸亚丙酯、聚丁二酸丁二酯和聚乳酸),天然高分子材料(如淀粉、纤维素和木质素),无机填充物(如蒙脱土、有机黏土、碳纳米管和碳酸钙),以及扩链剂等对聚己二酸-对苯二甲...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如聚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聚碳酸亚丙酯、聚丁二酸丁二酯和聚乳酸),天然高分子材料(如淀粉、纤维素和木质素),无机填充物(如蒙脱土、有机黏土、碳纳米管和碳酸钙),以及扩链剂等对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复合材料的改性研究进展。通过熔融共混改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熔体黏度和尺寸稳定性有了很大提高。最后对PBAT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可降解高分子 天然高分子 扩链剂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器用BOPP薄膜及其专用树脂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强 邢照亮 +6 位作者 周昌浩 宋赛楠 慕雪梅 王在花 王霞 姜涛 李健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共6页
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是电容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归纳了作为BOPP薄膜的聚丙烯树脂原料关键参数(灰分含量、等规度、相对分子质量、熔体流动速率、等规序列长度)及其影响规律,同时总结了BOPP电容器薄膜的现有生产工艺,并进一步对B... 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是电容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归纳了作为BOPP薄膜的聚丙烯树脂原料关键参数(灰分含量、等规度、相对分子质量、熔体流动速率、等规序列长度)及其影响规律,同时总结了BOPP电容器薄膜的现有生产工艺,并进一步对BOPP薄膜性能的提升方法进行了综述。最后,提出未来电容器用BOPP薄膜的发展重点将是超低灰分树脂原料与耐热薄膜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拉伸聚丙烯 电容器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AT/PLA/木质素流延膜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程鹏飞 高琳 +3 位作者 李朋朋 刘芸 涂晓燕 唐婧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8-123,共6页
首先对木质素进行了结构和粒径尺寸分析,得到的木质素尺寸为微米级,结构中含磺酸基团,分析的物质为磺化木质素。其次,通过熔融挤出制备了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聚乳酸(PLA)/木质素复合材料,将其制备成流延膜,对膜材的热性... 首先对木质素进行了结构和粒径尺寸分析,得到的木质素尺寸为微米级,结构中含磺酸基团,分析的物质为磺化木质素。其次,通过熔融挤出制备了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聚乳酸(PLA)/木质素复合材料,将其制备成流延膜,对膜材的热性能、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碳酸钙的同等份数替代,添加铝酸酯偶联剂的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向高温移动,有利于提高木质素在基体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膜材的纵向拉伸负荷提高了5.2 N,断裂应变提高了261%,撕裂负荷提高了0.6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木质素 聚乳酸 复合材料 流延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丁苯胶乳的附聚方法及影响因素
6
作者 邓宝东 张定军 +2 位作者 赵志超 王小鹏 马文飞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35-1542,共8页
研究筛选了草酸、顺丁烯二酸、冰乙酸和草酸铵作为化学附聚剂,发现顺丁烯二酸在提高固含量的同时,能较好地维持胶乳稳定性。此外,以α-甲基丙烯酸与丙烯酸丁酯为主要单体,结合OP-10、十二烷基硫酸钠、过硫酸钾、叔十二碳硫醇等助剂,通... 研究筛选了草酸、顺丁烯二酸、冰乙酸和草酸铵作为化学附聚剂,发现顺丁烯二酸在提高固含量的同时,能较好地维持胶乳稳定性。此外,以α-甲基丙烯酸与丙烯酸丁酯为主要单体,结合OP-10、十二烷基硫酸钠、过硫酸钾、叔十二碳硫醇等助剂,通过乳液聚合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丙烯酸酯类共聚物高分子附聚剂。并探究了高分子附聚剂用量、搅拌速率、温度和pH值等因素对胶乳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经过重复性实验测试,最终确立了最佳的附聚工艺参数,实现了粒径的显著提升和胶乳稳定性的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聚合 高分子附聚 胶乳粒径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气相聚乙烯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鹏 李丽 +2 位作者 张翠玲 姚培洪 王雄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53,共3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气相法聚乙烯催化剂。研究了组成、粒径分布、微观形态、载钛时间和TiCl_4加入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与商用催化剂相似的组成,粒径分布窄,颗粒形态良好;通过选择高比表面积的硅胶载体、提高催化...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气相法聚乙烯催化剂。研究了组成、粒径分布、微观形态、载钛时间和TiCl_4加入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与商用催化剂相似的组成,粒径分布窄,颗粒形态良好;通过选择高比表面积的硅胶载体、提高催化剂有效组分的负载量和适当延长载钛时间可提高催化剂效率;当硅胶比表面积为312m^2/g,负载时间为4h,催化剂中w(Ti)达1.66%时,催化剂活性可达2 515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催化剂 气相工艺 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改性Y型分子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王栋 刘涛 +2 位作者 蔡军平 翟佳宁 张忠东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65-168,共4页
介绍了稀土改性Y型分子筛的研究进展及其作用机理,综述了稀土改性Y型分子筛的常用方法及性能。指出Y型分子筛引入稀土离子,提高了热、水热稳定性和裂化活性;稀土离子在Y型分子筛上的定位情况,可对分子筛酸性、活性和稳定性有着显著的影... 介绍了稀土改性Y型分子筛的研究进展及其作用机理,综述了稀土改性Y型分子筛的常用方法及性能。指出Y型分子筛引入稀土离子,提高了热、水热稳定性和裂化活性;稀土离子在Y型分子筛上的定位情况,可对分子筛酸性、活性和稳定性有着显著的影响;稀土离子的定位分布和稀土离子水合状态和迁移相关,这与其制备方法有关,结合制备方法与表征定位分布研究方法,说明稀土Y分子筛的结构稳定性和酸中心形成机理,提出稀土Y分子筛的结构模型,为稀土改性Y型分子筛的制备工艺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改性 Y型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冲击聚丙烯合金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冯彦博 朱博超 +1 位作者 贾军纪 刘小燕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1-84,共4页
综述了抗冲击聚丙烯合金(IPC)组成、微观形态的分析测试方法,以及IPC的组成和微观形态对其性能的影响。采用交互式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快速分析出IPC中的化学组成。通过分析IPC中各组分的微观结构发现,含少量乙烯的聚丙烯链可以增加IPC... 综述了抗冲击聚丙烯合金(IPC)组成、微观形态的分析测试方法,以及IPC的组成和微观形态对其性能的影响。采用交互式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快速分析出IPC中的化学组成。通过分析IPC中各组分的微观结构发现,含少量乙烯的聚丙烯链可以增加IPC的拉伸强度,而含少量丙烯的聚乙烯链可以增加合金的冲击强度,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含量高的IPC具有很好的低温抗冲击性能。IPC的刚性和韧性可以通过控制相对分子质量和等规指数来调节。熔融退火会极大地影响IPC的结晶形态和结晶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抗冲击 组成 微观结构 性能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合催化体系及制品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尹文梅 黄安平 +1 位作者 贾军纪 朱博超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0-104,共5页
论述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的几种常见聚合工艺及其催化剂体系,详细阐述了传统Ziegler-Natta催化剂及新型催化剂的作用机理,最后概述了几种常见的PE–UHMW制品加工技术及应用现状。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聚合 催化剂 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头油和油田轻烃与石脑油共裂解技术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小强 程中克 +2 位作者 孔祥冰 杨利斌 李博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1-224,共4页
在KBR公司的BSPA乙烯裂解评价试验装置上,分别对拔头油、油田轻烃与石脑油单独裂解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拔头油和油田轻烃分别与石脑油按不同比例掺混共裂解技术进行优化试验研究。研究发现,拔头油与石脑油掺混共裂解时... 在KBR公司的BSPA乙烯裂解评价试验装置上,分别对拔头油、油田轻烃与石脑油单独裂解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拔头油和油田轻烃分别与石脑油按不同比例掺混共裂解技术进行优化试验研究。研究发现,拔头油与石脑油掺混共裂解时,拔头油掺入量不低于40%、尽量≥70%,掺混共裂解协同效应才能充分发挥。油田轻烃与石脑油适合分储分裂,如果必须与石脑油掺混共裂解,油田轻烃的掺入量应≥40%。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工业乙烯裂解装置,取得了较好的工业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头油 油田轻烃 石脑油 共裂解 原料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结构C8烃在HZSM-5分子筛上的吸附与裂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浙永 刘涛 +1 位作者 包秀秀 费金华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1-415,共5页
研究了正辛烷、正辛烯、环辛烷和环辛烯4种不同结构C_8烃在HZSM-5分子筛上的吸附及催化裂化性能.结果表明,烃分子的类型和尺寸影响其在分子筛上的吸附与转化性能,受分子筛孔道尺寸的限制,未能进入分子筛孔道的环辛烷没有发生吸附和催化... 研究了正辛烷、正辛烯、环辛烷和环辛烯4种不同结构C_8烃在HZSM-5分子筛上的吸附及催化裂化性能.结果表明,烃分子的类型和尺寸影响其在分子筛上的吸附与转化性能,受分子筛孔道尺寸的限制,未能进入分子筛孔道的环辛烷没有发生吸附和催化裂化反应,而环辛烯分子通过与分子筛孔道中的极性表面和质子酸中心的强作用进入孔道,能进入分子筛孔道的正辛烷和正辛烯的催化裂化程度与其被吸附固定性能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结构 HZSM-5分子筛 吸附 脱附 催化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改性原位晶化催化剂的性能及传质扩散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莉 孙兆林 +7 位作者 王久江 胡清勋 刘宏海 赵晓争 赵红娟 熊晓云 宋丽娟 秦玉才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1-106,共6页
采用不同浓度的柠檬酸溶液对原位晶化催化剂进行了改性脱铝研究,利用XRD、荧光衍射、氮气吸附、吡啶红外吸附等表征手段对脱铝后的催化剂进行了分析表征,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柠檬酸能显著调变催化剂孔结构,有效改变中强酸和总酸量。ACE的... 采用不同浓度的柠檬酸溶液对原位晶化催化剂进行了改性脱铝研究,利用XRD、荧光衍射、氮气吸附、吡啶红外吸附等表征手段对脱铝后的催化剂进行了分析表征,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柠檬酸能显著调变催化剂孔结构,有效改变中强酸和总酸量。ACE的反应评价结果表明,采用柠檬酸改性后催化剂的裂化能力显著增强,转化率提高3.23%(质量分数)以上、油浆收率降低1.13%(质量分数)以上、液化气质量分数增加2.7%以上、柴油质量分数降低1.94%以上、焦炭选择性变好。说明柠檬酸改性可显著提高原位晶化催化剂酸性位可接近性,从而改善反应选择性,柠檬酸质量分数为0.5%时具有最佳的反应结果。以菲为探针分子测试的催化剂穿透曲线验证了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原位晶化催化剂 酸性 非骨架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聚羧酸盐在煤粒表面的吸附与分散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军峰 拓欢 +2 位作者 王佩 王卓妮 李俊国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82-87,共6页
通过与直链聚丙烯酸/苯乙烯磺酸盐(PAA-SSS)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8)比较,研究了梳型聚醚聚羧酸盐(PC-350)对彬长煤的成浆性能与其在煤粒表面的吸附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不同分散剂对煤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研究发现,直链型PAA-SSS以... 通过与直链聚丙烯酸/苯乙烯磺酸盐(PAA-SSS)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8)比较,研究了梳型聚醚聚羧酸盐(PC-350)对彬长煤的成浆性能与其在煤粒表面的吸附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不同分散剂对煤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研究发现,直链型PAA-SSS以卧式吸附在煤粒上,吸附量和吸附速率最小,其通过静电斥力作用使浆体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但稳定性较差;NP-8通过单点尾式吸附方式,具有较大吸附量和较快吸附速率,但其降粘性能不好;梳型PC-350以梳型方式吸附,其吸附量和吸附速率居中,而其成浆性能(分散降粘和稳定性)最好,其既具有离子型侧基的静电作用保证了分散降粘,又引入了聚醚亲水侧链空间位阻作用增加了浆体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煤浆 分散剂 吸附 分散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1-丁烯共聚物/无机物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朋朋 伍剑 +1 位作者 程鹏飞 吴冬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22年第1期21-23,27,共4页
用无水硫酸钙/二氧化硅复合无机物对丙烯/1-丁烯共聚物进行填充改性,研究了丙烯/1-丁烯共聚物/无机物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结晶熔融性能。结果表明:与丙烯/1-丁烯共聚物相比,改性后复合材料的弯曲模量和维卡软化温度均升高,冲击强度和... 用无水硫酸钙/二氧化硅复合无机物对丙烯/1-丁烯共聚物进行填充改性,研究了丙烯/1-丁烯共聚物/无机物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结晶熔融性能。结果表明:与丙烯/1-丁烯共聚物相比,改性后复合材料的弯曲模量和维卡软化温度均升高,冲击强度和熔体流动速率均下降,注塑样品收缩率的各向异性减小,结晶峰温度和结晶起始温度均升高,结晶温度范围缩小。由于高填充无机物限制了丙烯/1-丁烯共聚物分子链的运动,形成了不完善α晶,在熔融曲线上显示出2个熔融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1-丁烯共聚物 无水硫酸钙 二氧化硅 结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梳形高分子水煤浆分散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军峰 王佩 +1 位作者 王卓妮 李俊国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2期92-97,共6页
以丙烯酰胺(AM)、对苯乙烯磺酸钠(SSS)和烯丙基聚乙二醇(APEG)为单体,经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具有不同侧链长度的新型聚酰胺梳形高分子分散剂(PAM-700,1 000,1 200,2400),采用红外、凝胶色谱、热重和差热法表征了分散剂结构和热稳定性;以... 以丙烯酰胺(AM)、对苯乙烯磺酸钠(SSS)和烯丙基聚乙二醇(APEG)为单体,经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具有不同侧链长度的新型聚酰胺梳形高分子分散剂(PAM-700,1 000,1 200,2400),采用红外、凝胶色谱、热重和差热法表征了分散剂结构和热稳定性;以水煤浆粘度仪、析水率法研究了不同侧链长度聚酰胺分散剂对神府煤浆的分散、稳定性能;使用视频润湿角仪和zeta电位仪研究了分散剂在煤面的润湿性能和水煤浆zeta电位.结果表明,PAM-1000分散效果最好,其分子量Mw为3.32×104~,对神府煤制65%水煤浆,当其用量在0.35%时降粘效果最佳,其粘度为417 m Pa·s,7天析水率2.88%,比萘磺酸盐有更好的分散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煤浆 聚酰胺梳形高分子 新型分散剂 粘度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炔醇化合物与曼尼希碱的协同缓蚀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祥 朱珍珍 付宇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60-1664,共5页
利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丙炔醇乙氧基化合物(PME)、3-甲基-1-戊炔-3-醇(MPA)、1,1,3-三苯基-2-丙炔醇(TPP)、羟丙基炔丙基醚(PAP)、3-甲基丁炔醇(MBA)等5种炔醇化合物的分子轨道参数,从理论上探讨了炔醇结构与缓蚀作用之间的关系;将5种... 利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丙炔醇乙氧基化合物(PME)、3-甲基-1-戊炔-3-醇(MPA)、1,1,3-三苯基-2-丙炔醇(TPP)、羟丙基炔丙基醚(PAP)、3-甲基丁炔醇(MBA)等5种炔醇化合物的分子轨道参数,从理论上探讨了炔醇结构与缓蚀作用之间的关系;将5种炔醇化合物与曼尼希碱配制成复合缓蚀剂,通过静态失重法测试了该复合缓蚀剂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5种炔醇与曼尼希碱之间具有良好的协同缓蚀作用,在复合缓蚀剂中的缓蚀作用排列顺序为:TPP>PAP>PME>MPA>MBA,可以用炔醇化合物的最高占有轨道能量E_(HOMO)预测5种炔醇化合物的缓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炔醇 量子化学 协同作用 缓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热聚乙烯管材料的支化结构研究
18
作者 李朋朋 郭义 +1 位作者 樊洁 张亮亮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36,共3页
通过核磁共振碳谱、动态流变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等对基本性能指标相近的国产和进口耐热聚乙烯(PE-RT)管材料的支化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国产和进口PE-RT管材料熔体流动速率和密度相当,力学性能接近,国产料刚性稍高,韧性略低,相对... 通过核磁共振碳谱、动态流变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等对基本性能指标相近的国产和进口耐热聚乙烯(PE-RT)管材料的支化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国产和进口PE-RT管材料熔体流动速率和密度相当,力学性能接近,国产料刚性稍高,韧性略低,相对分子质量略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略宽。与进口料相比,国产PE-RT管材料的共聚单体含量低,平均乙烯序列长度略高,平均丁烯序列长度略低,导致其黏流活化能低于进口料的。国产料高温熔融峰峰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聚乙烯 管材 性能 支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保护膜LDPE专用料流变性能研究
19
作者 许惠芳 吴冬 +2 位作者 魏福庆 赵毅 张顺强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23年第2期23-26,共4页
通过不同流变仪对国产电子保护膜低密度聚乙烯(LDPE)专用料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进口电子保护膜LDPE专用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2种电子保护膜的流变曲线相近,均具有假塑性流动行为;国产电子保护膜加工时,对温度进行调节,效果比... 通过不同流变仪对国产电子保护膜低密度聚乙烯(LDPE)专用料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进口电子保护膜LDPE专用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2种电子保护膜的流变曲线相近,均具有假塑性流动行为;国产电子保护膜加工时,对温度进行调节,效果比较明显;进口电子保护膜加工时,对剪切速率进行调整,效果比较明显;与进口电子保护膜料相比,国产电子保护膜料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略宽,表观黏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电子保护膜 流变性能 假塑性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表观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烷裂解制乙烯的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0
作者 温翯 郭晓莉 +4 位作者 苟尕莲 车春霞 韩伟 梁玉龙 张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51,共5页
以乙烷裂解制乙烯为切入点,围绕乙烷裂解制乙烯的工艺特点、工艺研究最新进展及国内外乙烷裂解装置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述。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乙烷作为最有潜力替代石油资源裂解制乙烯的原料之一,其裂解制乙烯工艺具有多种优势及良好的发... 以乙烷裂解制乙烯为切入点,围绕乙烷裂解制乙烯的工艺特点、工艺研究最新进展及国内外乙烷裂解装置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述。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乙烷作为最有潜力替代石油资源裂解制乙烯的原料之一,其裂解制乙烯工艺具有多种优势及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乙烷裂解 原料轻质化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