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总体局域均值分解及稀疏表示分类的天然气管道泄漏孔径识别
被引量:
5
1
作者
孙洁娣
彭志涛
+1 位作者
温江涛
王飞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02-1209,共8页
针对天然气管道泄漏受孔径、传感器距离、管道内压力等多种因素影响,特征提取及识别算法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总体局域均值分解-相对熵的特征提取算法并结合稀疏表示分类的泄漏孔径识别新方法。该方法采用总体局域均值分解方法对...
针对天然气管道泄漏受孔径、传感器距离、管道内压力等多种因素影响,特征提取及识别算法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总体局域均值分解-相对熵的特征提取算法并结合稀疏表示分类的泄漏孔径识别新方法。该方法采用总体局域均值分解方法对泄漏信号进行自适应分解,得到不同孔径泄漏信号的特征信息,并根据KL散度选择包含主要泄漏信息的PF分量,在此基础上提取多种时频特征参数,获取全面准确表征泄漏信号的特征向量;针对小样本复杂信号的分类,提出稀疏表示分类器实现泄漏孔径准确分类。该分类器采用过完备字典求得测试信号的最稀疏解,并以此解作为测试信号的稀疏重构系数,以获取测试信号在不同类别中的重构信号,最终通过判断测试信号与重构信号的残差值大小完成泄漏孔径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比传统的SVM及BP分类算法识别准确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漏孔径识别
总体局域均值分解(ELMD)
KL散度
稀疏表示分类器
过完备字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埋地大直径高压输气管道泄漏特性仿真研究
2
作者
林晓晖
李刚
+4 位作者
杨文明
曾科宏
王磊
王飞
董祥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400-3414,共15页
埋地输气管道发生天然气泄漏是严重的安全事件,会对经济和环境造成重大影响。针对大直径高压输气管道,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建立包含1.4 m直径管道及周围土壤的三维数值模型,研究高压气体经过预设泄...
埋地输气管道发生天然气泄漏是严重的安全事件,会对经济和环境造成重大影响。针对大直径高压输气管道,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建立包含1.4 m直径管道及周围土壤的三维数值模型,研究高压气体经过预设泄漏孔在土壤中的泄漏特性。CFD模型将土壤考虑为多孔介质材料,采用Redilich-Kwong状态方程描述高压气体的温度-压力效应,结合组分输运和湍流模型,研究泄漏孔径、管内压力等因素对泄漏速率和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泄漏速率随着孔径、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当泄漏孔径在10~50 mm变化时,泄漏速率增加了77.78%;环境温度会导致土壤温度场分布呈现不同形式,环境温度较低时,管道内高温气体泄漏产生的温度-压力效应将被削弱;当环境温度与管内气体温度接近时,在泄漏口上方0.7~1.2 m埋地范围内产生可监测的温度变化区。研究成果有助于理解埋地大直径高压输气管道泄漏特性和温度变化规律,为管道泄漏监测光缆的布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管道
高压天然气
多孔介质模型
计算流体力学(CFD)模型
温度-压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复杂环境下油气管道周界入侵事件识别
被引量:
11
3
作者
温江涛
王涛
+3 位作者
孙洁娣
付磊
李刚
杨文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19,共8页
长输油气管道沿途运行环境复杂,传统方法中假设的标准样本与实际样本分布一致的前提遭到破坏,导致单一的识别模型在不同环境下对入侵事件识别准确率降低。为了改善识别模型偏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域不变特征深度迁移学习的管道入侵事件...
长输油气管道沿途运行环境复杂,传统方法中假设的标准样本与实际样本分布一致的前提遭到破坏,导致单一的识别模型在不同环境下对入侵事件识别准确率降低。为了改善识别模型偏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域不变特征深度迁移学习的管道入侵事件识别方法,通过堆叠稀疏自编码网络实现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入侵事件自适应特征提取,并引入迁移学习实现复杂环境中入侵事件的准确识别。该方法通过场景差异性评测,缩小复杂真实场景与典型场景间分布差异,获得有效的域不变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明显改善复杂环境下油气管道入侵事件识别效果,提高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安全监测
深度迁移学习
复杂运行环境
入侵事件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气管道防腐补口装备集成化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王长江
张锋
+2 位作者
张华伟
刘然
徐淼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2-149,共8页
为解决管道工程现场防腐补口单功能设备简单组合的机组构成庞大、人员配置较多、施工组织复杂及施工成本难以降低等突出问题,结合热收缩带防腐补口施工工序特点,通过相邻工序所需功能的优化整合,研发了以具有无遗漏除锈与全覆盖加热功...
为解决管道工程现场防腐补口单功能设备简单组合的机组构成庞大、人员配置较多、施工组织复杂及施工成本难以降低等突出问题,结合热收缩带防腐补口施工工序特点,通过相邻工序所需功能的优化整合,研发了以具有无遗漏除锈与全覆盖加热功能的除锈&中频一体式设备,以及具有内外协同加热功能的中频&红外一体式设备为核心的集成化防腐补口装备,制定了配套的补口工艺。模拟试验与工程测试结果表明,集成化防腐补口装备与工艺实现了管道待补口区域表面处理与预热的工序整合及同步作业、底漆加热与热收缩带收缩熔胶的工序整合及协同作业,以及机械化防腐补口施工方式由四工位向三工位的重大转变,在施工方式、设备构成、人员配置、施工效率、机械化程度和施工成本等方面优势明显。且自主开发的数据采集与无线传输功能模块与控制系统的嵌入融合,实现了防腐补口关键施工数据的实时采集、存储及与数据终端的无线传输,可为智能管道数字化移交及完整性管理提供数据支撑。针对管道工程连续口、连头口及返修口等不同类型焊口的防腐补口,提出了集成化防腐补口装备的优化组合建议,可为工程单位优化配置防腐补口机组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集成装备
防腐补口
热收缩带
施工方式
补口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宁省特定重现期舞动区域分布图绘制
被引量:
3
5
作者
李永胜
杨加伦
+2 位作者
郑维刚
刘彬
高正旭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9-134,共6页
电网舞动区域分布图对架空输电线路的防舞设计和改造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科学合理地绘制电网舞动区域分布图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基于辽宁62个气象台站1999—2020年冬季历史气象资料,利用广义极值分布模型计算了各气象台站30年...
电网舞动区域分布图对架空输电线路的防舞设计和改造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科学合理地绘制电网舞动区域分布图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基于辽宁62个气象台站1999—2020年冬季历史气象资料,利用广义极值分布模型计算了各气象台站30年、50年和100年一遇舞动极值日数,制定了电网舞动分级原则,利用克里格插值方法得到了气象台站周边地区特定重现期舞动极值日数。最终根据舞动分级原则绘制了辽宁30年、50年和100年一遇电网舞动区域分布图,分别适用于110~220 kV、330~750 kV和特高压交直流线路的防舞动工作。绘制的特定重现期电网舞动区域分布图与辽宁地区历史舞动记录基本吻合,有助于提升电网抵御覆冰舞动灾害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动
舞动区域分布图
重现期
架空输电线路
气象阈值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智能视频图像分析的安全帽识别
被引量:
6
6
作者
刘喜文
何岗
+3 位作者
杨贤文
张永杰
吴昳霏
郭晨光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64-1471,共8页
为解决石油行业工作现场人员不佩戴安全帽的情况,避免因违规操作或违反规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提出一套基于施工现场安防监控系统的智能安全帽检测系统。设计一套综合利用安全帽的颜色、轮廓,以及多层神经网络分类建立的统计模型,对是...
为解决石油行业工作现场人员不佩戴安全帽的情况,避免因违规操作或违反规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提出一套基于施工现场安防监控系统的智能安全帽检测系统。设计一套综合利用安全帽的颜色、轮廓,以及多层神经网络分类建立的统计模型,对是否佩戴安全帽进行检测。结合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系统的可行性。实例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很好检测出现场没佩戴安全帽的人员,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安全隐患,减少了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视频
安全帽
特征识别
分类算法
颜色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总体局域均值分解及稀疏表示分类的天然气管道泄漏孔径识别
被引量:
5
1
作者
孙洁娣
彭志涛
温江涛
王飞
机构
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
工程
学院
燕山大学河北省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通信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02-120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04145)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E2013203300
E2016203223)
文摘
针对天然气管道泄漏受孔径、传感器距离、管道内压力等多种因素影响,特征提取及识别算法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总体局域均值分解-相对熵的特征提取算法并结合稀疏表示分类的泄漏孔径识别新方法。该方法采用总体局域均值分解方法对泄漏信号进行自适应分解,得到不同孔径泄漏信号的特征信息,并根据KL散度选择包含主要泄漏信息的PF分量,在此基础上提取多种时频特征参数,获取全面准确表征泄漏信号的特征向量;针对小样本复杂信号的分类,提出稀疏表示分类器实现泄漏孔径准确分类。该分类器采用过完备字典求得测试信号的最稀疏解,并以此解作为测试信号的稀疏重构系数,以获取测试信号在不同类别中的重构信号,最终通过判断测试信号与重构信号的残差值大小完成泄漏孔径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比传统的SVM及BP分类算法识别准确率高。
关键词
泄漏孔径识别
总体局域均值分解(ELMD)
KL散度
稀疏表示分类器
过完备字典
Keywords
leakage aperture identification
ensemble local mean decomposition (ELMD)
KL di-vergence
sparse representation classifier (SRC)
overcomplete dictionary
分类号
TH865 [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
TH213.3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埋地大直径高压输气管道泄漏特性仿真研究
2
作者
林晓晖
李刚
杨文明
曾科宏
王磊
王飞
董祥伟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通信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
天然气
管道
局
工程
有限公司
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电子
工程
学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400-3414,共15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基础性前瞻性科技专项(2023ZZ120X)。
文摘
埋地输气管道发生天然气泄漏是严重的安全事件,会对经济和环境造成重大影响。针对大直径高压输气管道,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建立包含1.4 m直径管道及周围土壤的三维数值模型,研究高压气体经过预设泄漏孔在土壤中的泄漏特性。CFD模型将土壤考虑为多孔介质材料,采用Redilich-Kwong状态方程描述高压气体的温度-压力效应,结合组分输运和湍流模型,研究泄漏孔径、管内压力等因素对泄漏速率和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泄漏速率随着孔径、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当泄漏孔径在10~50 mm变化时,泄漏速率增加了77.78%;环境温度会导致土壤温度场分布呈现不同形式,环境温度较低时,管道内高温气体泄漏产生的温度-压力效应将被削弱;当环境温度与管内气体温度接近时,在泄漏口上方0.7~1.2 m埋地范围内产生可监测的温度变化区。研究成果有助于理解埋地大直径高压输气管道泄漏特性和温度变化规律,为管道泄漏监测光缆的布设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埋地管道
高压天然气
多孔介质模型
计算流体力学(CFD)模型
温度-压力效应
Keywords
buried pipeline
high-pressure natural gas
porous medium model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model
pressure-temperature effect
分类号
TU996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复杂环境下油气管道周界入侵事件识别
被引量:
11
3
作者
温江涛
王涛
孙洁娣
付磊
李刚
杨文明
机构
燕山大学河北省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重点实验室
燕山大学河北省信息传输与信号处理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通信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油气
管道
输送安全监测与检测国家
工程
实验室
出处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1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5407,51605419,61701429)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E2018203433,F2018203137)
+1 种基金
河北省引进留学人员项目(C201827)
天津市重点研发计划(19YFSLQY00080)资助项目
文摘
长输油气管道沿途运行环境复杂,传统方法中假设的标准样本与实际样本分布一致的前提遭到破坏,导致单一的识别模型在不同环境下对入侵事件识别准确率降低。为了改善识别模型偏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域不变特征深度迁移学习的管道入侵事件识别方法,通过堆叠稀疏自编码网络实现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入侵事件自适应特征提取,并引入迁移学习实现复杂环境中入侵事件的准确识别。该方法通过场景差异性评测,缩小复杂真实场景与典型场景间分布差异,获得有效的域不变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明显改善复杂环境下油气管道入侵事件识别效果,提高识别准确率。
关键词
管道安全监测
深度迁移学习
复杂运行环境
入侵事件识别
Keywords
pipeline security monitoring
deep transfer learning
complex working condition
intrusion event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TP1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TB3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气管道防腐补口装备集成化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王长江
张锋
张华伟
刘然
徐淼
机构
中国石油
天然气
管道
科学研究院
有限公司
油气
管道
输送安全国家
工程
实验室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通信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
管道
局
工程
有限公司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2-149,共8页
基金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机械化补口装备集成优化研究”(2017ZYGC-01-02)。
文摘
为解决管道工程现场防腐补口单功能设备简单组合的机组构成庞大、人员配置较多、施工组织复杂及施工成本难以降低等突出问题,结合热收缩带防腐补口施工工序特点,通过相邻工序所需功能的优化整合,研发了以具有无遗漏除锈与全覆盖加热功能的除锈&中频一体式设备,以及具有内外协同加热功能的中频&红外一体式设备为核心的集成化防腐补口装备,制定了配套的补口工艺。模拟试验与工程测试结果表明,集成化防腐补口装备与工艺实现了管道待补口区域表面处理与预热的工序整合及同步作业、底漆加热与热收缩带收缩熔胶的工序整合及协同作业,以及机械化防腐补口施工方式由四工位向三工位的重大转变,在施工方式、设备构成、人员配置、施工效率、机械化程度和施工成本等方面优势明显。且自主开发的数据采集与无线传输功能模块与控制系统的嵌入融合,实现了防腐补口关键施工数据的实时采集、存储及与数据终端的无线传输,可为智能管道数字化移交及完整性管理提供数据支撑。针对管道工程连续口、连头口及返修口等不同类型焊口的防腐补口,提出了集成化防腐补口装备的优化组合建议,可为工程单位优化配置防腐补口机组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油气管道
集成装备
防腐补口
热收缩带
施工方式
补口工艺
Keywords
oil and gas pipeline
integrated equipment
anticorrosion joint coating
heat shrinkable tape
construction mode
joint coating process
分类号
TE98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宁省特定重现期舞动区域分布图绘制
被引量:
3
5
作者
李永胜
杨加伦
郑维刚
刘彬
高正旭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通信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
电力
科学研究院
有限公司
国网辽宁省
电力
有限公司
电力
科学研究院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出处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9-134,共6页
基金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项目(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覆冰舞动智能监测及安全防护技术研究,SGAHDK00SPJS1900063)。
文摘
电网舞动区域分布图对架空输电线路的防舞设计和改造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科学合理地绘制电网舞动区域分布图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基于辽宁62个气象台站1999—2020年冬季历史气象资料,利用广义极值分布模型计算了各气象台站30年、50年和100年一遇舞动极值日数,制定了电网舞动分级原则,利用克里格插值方法得到了气象台站周边地区特定重现期舞动极值日数。最终根据舞动分级原则绘制了辽宁30年、50年和100年一遇电网舞动区域分布图,分别适用于110~220 kV、330~750 kV和特高压交直流线路的防舞动工作。绘制的特定重现期电网舞动区域分布图与辽宁地区历史舞动记录基本吻合,有助于提升电网抵御覆冰舞动灾害的能力。
关键词
舞动
舞动区域分布图
重现期
架空输电线路
气象阈值区间
Keywords
conductor galloping
galloping distribution map
return period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s
threshold interval of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分类号
TM75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智能视频图像分析的安全帽识别
被引量:
6
6
作者
刘喜文
何岗
杨贤文
张永杰
吴昳霏
郭晨光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通信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卫星
通信
事业部
武汉倍特威视系统
有限公司
技术部
北京航天爱威电子技术
有限公司
工程
部
出处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64-1471,共8页
文摘
为解决石油行业工作现场人员不佩戴安全帽的情况,避免因违规操作或违反规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提出一套基于施工现场安防监控系统的智能安全帽检测系统。设计一套综合利用安全帽的颜色、轮廓,以及多层神经网络分类建立的统计模型,对是否佩戴安全帽进行检测。结合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系统的可行性。实例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很好检测出现场没佩戴安全帽的人员,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安全隐患,减少了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
智能视频
安全帽
特征识别
分类算法
颜色识别
Keywords
smart video
helmets
feature recognition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color recognition
分类号
TP391.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总体局域均值分解及稀疏表示分类的天然气管道泄漏孔径识别
孙洁娣
彭志涛
温江涛
王飞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埋地大直径高压输气管道泄漏特性仿真研究
林晓晖
李刚
杨文明
曾科宏
王磊
王飞
董祥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复杂环境下油气管道周界入侵事件识别
温江涛
王涛
孙洁娣
付磊
李刚
杨文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油气管道防腐补口装备集成化研究
王长江
张锋
张华伟
刘然
徐淼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辽宁省特定重现期舞动区域分布图绘制
李永胜
杨加伦
郑维刚
刘彬
高正旭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智能视频图像分析的安全帽识别
刘喜文
何岗
杨贤文
张永杰
吴昳霏
郭晨光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