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地震波对致密砂岩储层油气充注机理研究
1
作者 刘挺 王明吉 +1 位作者 李昕 林举徽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47-50,共4页
致密砂岩储层油气勘探是现今石油勘探的热点领域,充注动力的研究对于致密砂岩储层油气成藏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致密砂岩储层微纳尺度下孔喉网络系统中的毛细管阻力远大于油气的浮力,常规的充注机理无法对其成因进行解释。目前国内外的研... 致密砂岩储层油气勘探是现今石油勘探的热点领域,充注动力的研究对于致密砂岩储层油气成藏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致密砂岩储层微纳尺度下孔喉网络系统中的毛细管阻力远大于油气的浮力,常规的充注机理无法对其成因进行解释。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学者普遍认为,源—储剩余压差(超压强度)是致密储层油气充注的主要动力,但其不能合理的解释致密砂岩储层油气成藏过程中存在的多期充注现象。提出天然地震波作为致密砂岩储层成藏期间重要充注动力,对致密砂岩储层充注理论进行研究,为致密砂岩储层勘探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点 振动 充注 致密砂岩 非达西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T95钢在H_2S/CO_2环境中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曾德智 邓文良 +4 位作者 田刚 王哲 陈文 汪枫 扈俊颖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8-32,73,共6页
利用自制高温高压釜模拟了油井筒中H_2S/CO_2环境,在温度30~150℃、H_2S/CO_2气相和模拟地层水液相中对T95油管钢进行了腐蚀试验,研究了温度对该钢腐蚀速率的影响,并分析了腐蚀产物的形貌和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当温度为30~120℃时,T95... 利用自制高温高压釜模拟了油井筒中H_2S/CO_2环境,在温度30~150℃、H_2S/CO_2气相和模拟地层水液相中对T95油管钢进行了腐蚀试验,研究了温度对该钢腐蚀速率的影响,并分析了腐蚀产物的形貌和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当温度为30~120℃时,T95钢在气相和液相中的腐蚀速率均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后降,且均在90℃时达到峰值,分别为0.882,1.096mm·a^(-1),当温度高于120℃时,液相中的腐蚀速率缓慢增大而气相中的缓慢减小;随着温度的升高,气相中的腐蚀产物逐渐由片状变成块状并堆积在一起,液相中的则由絮状沉积变成团簇状堆积;腐蚀产物由铁、硫、氧等元素组成,腐蚀速率与腐蚀产物膜中硫含量成反比、与氧含量成正比,硫铁化合物对腐蚀起到了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S/CO2环境 T95钢 温度 腐蚀速率 腐蚀产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藏体积压裂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董浩 王立婷 +3 位作者 王丽娜 王芳 樊文静 周亚楠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6期755-758,共4页
页岩储层具有一定密度和连通性的天然裂缝,而对复杂天然裂缝网络的描述非常困难。目前还没有针对页岩气藏的渗流模型,其模拟模型还基于常规的黑油模型或双重介质模型。黑油模型适用性广、解法完善,是目前油气藏数值模拟中最经典的模型,... 页岩储层具有一定密度和连通性的天然裂缝,而对复杂天然裂缝网络的描述非常困难。目前还没有针对页岩气藏的渗流模型,其模拟模型还基于常规的黑油模型或双重介质模型。黑油模型适用性广、解法完善,是目前油气藏数值模拟中最经典的模型,但是它不能考虑气体解吸附作用;因此,对页岩气藏的适用性比较差。文中建立以溶解气模拟吸附气的模型。即利用溶解气油比曲线模拟朗格缪尔等温吸附曲线,将油相视为不可流动相,黑油模型中的气相即为页岩气藏中的自由气。考虑了气体的解吸附作用和扩散作用,对比了其与单一介质的模拟结果,与传统的双孔单渗模型模拟结果相比,二者均能较好地进行页岩气产能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裂缝 双重介质模型 吸附 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地层纵向曲线顶管施工技术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广仁 常喜平 王乐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7-70,共4页
采用顶管法穿越江河一般均选择地质条件较好、水压较低的直线顶进方式施工,针对大坡度纵向曲线顶管穿江施工国内目前还没有先例。富春江顶管隧道全长658.05m,施工水压高、坡度大、穿越地层复杂。通过采用具有破岩能力的泥水加压平衡顶... 采用顶管法穿越江河一般均选择地质条件较好、水压较低的直线顶进方式施工,针对大坡度纵向曲线顶管穿江施工国内目前还没有先例。富春江顶管隧道全长658.05m,施工水压高、坡度大、穿越地层复杂。通过采用具有破岩能力的泥水加压平衡顶管设备、配置有特殊密封的大行程组合式中继间、润滑效果良好的自动润滑注浆系统和可进行大落差曲线隧道测量的陀螺导向系统等相关技术实现了复合地层"V"字型纵向曲线穿江顶管隧道的贯通。该项目的顺利实施为我国在复杂条件下的顶管施工开拓了新的设计理念并积累了相关施工参数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曲线 复合地层 大坡度 穿江顶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断面长距离盾构施工的洞内运输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昆 张平 姜涛 《隧道建设》 2009年第S1期43-45,共3页
小断面盾构隧道施工,因受隧道净空、运输车辆尺寸以及安全间距等方面的限制,只能采用单线轨道运输方式,随着隧道的不断延长,洞内运输时间成为制约施工进度的瓶颈。分析了影响洞内运输的各种因素,提出了采取单次运输2环管片和材料的解决... 小断面盾构隧道施工,因受隧道净空、运输车辆尺寸以及安全间距等方面的限制,只能采用单线轨道运输方式,随着隧道的不断延长,洞内运输时间成为制约施工进度的瓶颈。分析了影响洞内运输的各种因素,提出了采取单次运输2环管片和材料的解决方案。对运输方案选用的电机车黏着质量、启动牵引质量以及制动距离等参数进行了验算,并提出了保证运输安全的辅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洞内 运输 电机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挖前多圈管冻结时冻结管受力变形的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金华 王衍森 +1 位作者 李大海 张成银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72-1077,共6页
在多圈管冻结条件下冻结管受力变形规律的课题研究过程中,首先针对未开挖时冻结管的各向应力应变变化规律,以相似理论为基础开展物理模拟试验,得出结论:未开挖阶段的冻结管变形在冻结前期基本完成;黏土层中冻结管应变量比砂土层大;黏... 在多圈管冻结条件下冻结管受力变形规律的课题研究过程中,首先针对未开挖时冻结管的各向应力应变变化规律,以相似理论为基础开展物理模拟试验,得出结论:未开挖阶段的冻结管变形在冻结前期基本完成;黏土层中冻结管应变量比砂土层大;黏土层中冻结管最大拉应力为97.7MPa,最大压应力为161.5MPa,弯曲应力为轴向应力的1.7倍,最大弯曲应力达到冻结管屈服荷载的0.62倍,而砂土层中均很小。为改善冻结管的受力性能,减少开挖前冻结管储存的应变能,降低后期开挖时候冻结管的破坏率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法 模拟试验 冻结管 应力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铁路路基陷穴病害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肖尊群 许彩云 郑娜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15,23,共6页
针对当前既有重载铁路路基陷穴病害评价方法不足的问题,建立基于坍塌填塞法、坍塌平衡法、稳定系数法、普氏理论法的路基陷穴病害综合分析模型。通过工程算例对比分析各类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讨论各类方法的相容性和互斥性。研究结果... 针对当前既有重载铁路路基陷穴病害评价方法不足的问题,建立基于坍塌填塞法、坍塌平衡法、稳定系数法、普氏理论法的路基陷穴病害综合分析模型。通过工程算例对比分析各类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讨论各类方法的相容性和互斥性。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评价模型能够较好地避免单一方法的局限,获得客观、科学的评价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路基 评价模型 普氏理论 稳定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级Petri网的住院医师培训工作流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崔文成 杨雪 +2 位作者 葛睿 邵虹 于淼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10年第6期687-692,703,共7页
为了实现住院医师培训系统协调并发运行、工作流程顺畅无误运转,提出一种基于着色高级Petri网与跨组织Petri网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建模方法.针对跨组织模型结构,通过分级验证法验证模型性能,即采用不变量验证法验证组织内活性,采用归约可... 为了实现住院医师培训系统协调并发运行、工作流程顺畅无误运转,提出一种基于着色高级Petri网与跨组织Petri网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建模方法.针对跨组织模型结构,通过分级验证法验证模型性能,即采用不变量验证法验证组织内活性,采用归约可达图法验证组织间关联关系的可达性.利用不变量法和归约可达图验证法可确保组织内部和组织间无死锁,采用着色跨组织方法构建的模型适应于住院医师培训系统多角色和并发性的特点,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RI网 着色跨组织 模型验证 可达图 不变量 住院医师培训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震电效应理论的一体化流体勘探仪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明吉 张哲 +1 位作者 姚勇 李昕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58-61,共4页
石油、天然气和水的储层主要为含流体多孔介质。单一的地震勘探无法区分地下储层流体性质,单一的电法勘探不能准确区分地下储层位置。震电一体化法勘探仪集中了地震勘探和电法勘探的优点。较为准确的分析出相应地层的未知地层参数。因... 石油、天然气和水的储层主要为含流体多孔介质。单一的地震勘探无法区分地下储层流体性质,单一的电法勘探不能准确区分地下储层位置。震电一体化法勘探仪集中了地震勘探和电法勘探的优点。较为准确的分析出相应地层的未知地层参数。因此在地球物理勘探中,针对含流体多孔介质,以双电层动电学现象为基础的震电一体化法勘探仪由于其同时激发同时接受地震信号和震电信号的特点,将在油气和水资源勘探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电效应 震电响应 震电勘探 双电层现象 含流体孔隙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镇级耕地保有量指标分配技术研究——以济源市梨林镇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素霞 张合兵 蒋艳红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5-267,276,共4页
针对目前耕地保有量指标分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多因素综合分析法的耕地保有量指标分解模型,避免了直接对耕地保有量指标进行分解造成的分解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并以梨林镇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用这种方... 针对目前耕地保有量指标分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多因素综合分析法的耕地保有量指标分解模型,避免了直接对耕地保有量指标进行分解造成的分解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并以梨林镇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进行耕地保有量指标分解具有直观、科学和客观的特点,克服了以往耕地保有量指标分解中刚性过强的缺点,对区域耕地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素综合分析法 耕地保有量 指标分配 乡镇级 梨林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滚刀破岩特性的岩石顶管迎面阻力计算模型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天硕 王乐 +3 位作者 刘锴鑫 周雨恒 马保松 张鹏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59-265,共7页
顶进力是顶管工程设计和施工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顶进力计算的精确性将直接影响顶管的工程的成败。随着顶管施工工艺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岩石地层,但鲜有关于岩石地层中顶管顶进力的计算模型。为了更加准确地计算岩石地层中的迎面阻力,假... 顶进力是顶管工程设计和施工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顶进力计算的精确性将直接影响顶管的工程的成败。随着顶管施工工艺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岩石地层,但鲜有关于岩石地层中顶管顶进力的计算模型。为了更加准确地计算岩石地层中的迎面阻力,假设掌子面稳定,通过分析岩石顶管机刀盘滚刀破岩机理、受力模型和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岩石地层顶管迎面阻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岩石顶管中,岩石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以及顶管机滚刀切入深度直接决定了迎面阻力的大小,实测迎面阻力除个别点在计算值上下限以外,其余与公式预测值相一致,证明其具有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顶管 顶进力 迎面阻力 滚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定翼结合的复合飞行器的动力学建模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挺 李昕 林举徽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共6页
对固定翼与四旋翼结合的复合飞行器进行了动力学分析,依据坐标转换关系,得到复合飞行器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在悬停状态或者垂直起飞状态下,分别以旋翼升力和转矩作为控制输入量时,对所对应的系统传递函数进行了分析.最后使用PID控制器... 对固定翼与四旋翼结合的复合飞行器进行了动力学分析,依据坐标转换关系,得到复合飞行器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在悬停状态或者垂直起飞状态下,分别以旋翼升力和转矩作为控制输入量时,对所对应的系统传递函数进行了分析.最后使用PID控制器对模型的响应特征进行了仿真对比验证,得出以转矩为控制输入量时系统传递函数不存在耦合项,提高了模型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飞行器 动力学建模 控制输入量 PID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对高含水油田后期开发的影响
13
作者 刘挺 王明吉 +1 位作者 王丽莹 林举徽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73-76,共4页
随着我国东部油田的持续开发,油田高含水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选取了天然地震后出现生产异常情况的油井,和井下微震之后的出现生产异常的油井,分析了天然地震与井下微震对高含水油田生产异常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认识振动对高... 随着我国东部油田的持续开发,油田高含水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选取了天然地震后出现生产异常情况的油井,和井下微震之后的出现生产异常的油井,分析了天然地震与井下微震对高含水油田生产异常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认识振动对高含水油田生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高含水油田 油田开发 天然地震 井下微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