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气长输管道通过高填方规划道路区的整治设计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学深 杨泽亮 韩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8-122,共5页
通过高填方规划道路区的天然气长输管道,因受路基高填方沉降的影响,会导致管道力学形状发生变化,管道有可能出现局部应力集中,这将严重影响管道的运行安全。对于该类问题目前多采用建设保护涵的方式来解决,但保护涵施工困难,投资高且不... 通过高填方规划道路区的天然气长输管道,因受路基高填方沉降的影响,会导致管道力学形状发生变化,管道有可能出现局部应力集中,这将严重影响管道的运行安全。对于该类问题目前多采用建设保护涵的方式来解决,但保护涵施工困难,投资高且不满足地方政府道路施工工期的要求。为此,对高填方段管线应力进行分析,提出了整治措施并计算其安全合理性。结果表明,增大管道壁厚是可行的整改方案。进而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用梁单元模拟管道,将管道上方的回填土视为荷载,管道下方的弹性地基模拟为均匀分布的弹簧,分析了管道的稳定性以及因规划道路高填方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管道应力。通过应力云图可以看出,管道在沉降突变处出现了应力集中现象,如果对该区域的管道不采取合理的整治措施,管道将在运行时出现事故。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结果也表明,高填方区管道因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应力,通过增大管道壁厚的整治方案最为经济、合理。但同时也指出,管线安全运行的根本保障还是避免管线路由敷设于高填方规划区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管道 高填方 规划道路 沉降 应力分析 有限元 增大壁厚 保护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液化混合冷剂配方优化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孟毅明 王东军 陈博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5-69,共5页
混合冷剂制冷是目前天然气低温液化的重要手段,由于操作工况复杂、冷剂介质多相共存,制冷剂的选择及配方优化已成为天然气混合冷剂液化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采用均匀设计实验方法对混合冷剂配方进行研究,首先依据不同制冷剂组分在... 混合冷剂制冷是目前天然气低温液化的重要手段,由于操作工况复杂、冷剂介质多相共存,制冷剂的选择及配方优化已成为天然气混合冷剂液化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采用均匀设计实验方法对混合冷剂配方进行研究,首先依据不同制冷剂组分在不同温区制冷的原理,初步选定基本冷剂组分;然后通过HYSYS模拟不同组成混合冷剂的制冷效果,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混合冷剂中各组分的作用;在保持操作压力及处理量不变的条件下,以冷剂的最小循环量为目标参数进行优化分析,最终形成混合冷剂优化配方,从而避免了采用复杂原理探讨和试算的传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液化 混合冷剂 流程模拟 配方 均匀设计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的天然气调峰储气技术——地下储气库 被引量:44
3
作者 周学深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5-99,共5页
有效的天然气调峰技术可确保输气干线高效运行,实现安全平稳供气。为此,分析了国内天然气调峰储气技术的发展状况,指出地下储气库调峰具有库容大、安全性好、储转费低等优点,可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季节性用气调峰问题,是最主要和经济的城... 有效的天然气调峰技术可确保输气干线高效运行,实现安全平稳供气。为此,分析了国内天然气调峰储气技术的发展状况,指出地下储气库调峰具有库容大、安全性好、储转费低等优点,可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季节性用气调峰问题,是最主要和经济的城市供气调峰方式;地下储气库应距离城市用户及输气干线较近,其中气藏建库是最经济的储气方式。同时介绍了地下储气库地面工艺技术,探讨了地下储气库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对中国地下储气库建设的建议:①继续增大国家整体储气系数,除满足常规调峰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扩大应急供气和战略储备系数;②继续优选建库目标及库址,降低储转气成本,提高气库利用率;③尽快形成调峰供气定价机制,实现地下储气库商业化运作,建议研究天然气储气支持政策,按天然气"季节差价"收取调峰储气费;④利用干线气源的高压力,有条件的分输站利用压差设置LNG液化装置,实现液化调峰;⑤合理布局LNG接受站、LNG液化厂,增加LNG储存及气化设施,实现LNG与地下储气库调峰的相互配合,二者优化运行,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调峰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气管网 调峰储气 油气藏型 盐穴型 地下储气库 露点控制 国家整体储气系数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津华线埋地管道防腐涂层——三层PE
4
作者 张伟 王健康 +1 位作者 周强 李雪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9-201,共3页
从天津港-华北石化原油管道工程管道防腐涂层的选择出发,介绍了埋地管道三层PE防腐涂层的特点,分析了埋地管道三层PE防腐涂层各部分的化学组成。指出埋地管道三层PE中,环氧粉末起主要防腐作用,聚乙烯层的作用是阻挡外界介质,胶黏剂是&qu... 从天津港-华北石化原油管道工程管道防腐涂层的选择出发,介绍了埋地管道三层PE防腐涂层的特点,分析了埋地管道三层PE防腐涂层各部分的化学组成。指出埋地管道三层PE中,环氧粉末起主要防腐作用,聚乙烯层的作用是阻挡外界介质,胶黏剂是"桥梁",可以将熔接环氧粉末和聚乙烯有机连接在一起。最终,项目在特殊地段选择了三层PE防腐层,在一般地段选择了环氧粉末防腐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三层PE 环氧粉末 聚乙烯 胶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基斯坦某大型液化石油气厂中控室消防系统的选型与估算
5
作者 袁甲 李海涛 +2 位作者 王彬权 郭伟 崔兵兵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03-204,206,共3页
分析了中控室消防系统设置的重要性,提出需在中控室设置备压式FM200气体灭火系统并考虑100%备用灭火剂气量,且灭火剂气瓶需设置在专用气瓶间内;前期估算FM200灭火剂气瓶规格及数量,后期以喷射后灭火剂体积分数满足安全使用需求来验证FM... 分析了中控室消防系统设置的重要性,提出需在中控室设置备压式FM200气体灭火系统并考虑100%备用灭火剂气量,且灭火剂气瓶需设置在专用气瓶间内;前期估算FM200灭火剂气瓶规格及数量,后期以喷射后灭火剂体积分数满足安全使用需求来验证FM200灭火剂气瓶规格及数量的选型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控室 FM200气体灭火系统 100%备用量 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椭圆化损伤的大直径薄壁海底管道铺设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韩鹏 赵嵩 +2 位作者 刘远征 胡庆国 刘黎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17-221,共5页
为避免张紧器对大直径薄壁海底管道(径厚比D/t≥45)造成椭圆化损伤,须先应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张紧器造成的管道椭圆化进行分析,并结合DNV规范确定管道铺设安装期间张紧器的允许最大张紧力。而后应用OFFPIPE软件进行海底管道的安... 为避免张紧器对大直径薄壁海底管道(径厚比D/t≥45)造成椭圆化损伤,须先应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张紧器造成的管道椭圆化进行分析,并结合DNV规范确定管道铺设安装期间张紧器的允许最大张紧力。而后应用OFFPIPE软件进行海底管道的安装分析,校核管道应力应变。对于大直径薄壁海底管道,是否考虑管道椭圆化损伤将会影响管道铺设方案的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道 铺管 夹紧力 椭圆化 ABAQUS OFFPI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已建海底管道挖沟沉管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韩鹏 孔博昌 +1 位作者 李柱国 刘黎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10-213,共4页
利用OFFPIPE软件对已建海底管道挖沟沉管保护方案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证明,已建海底管道在交越处能下沉至预定深度且满足强度要求。
关键词 管道交越 沉管 OFFPI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石墨烯的一步法低温合成及用作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的产电特性 被引量:9
8
作者 付融冰 杨兰琴 +1 位作者 冯雷雨 郭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25-830,共6页
利用爆炸法低温合成了氮掺杂石墨烯(NG),并通过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Raman光谱仪以及X射线衍射仪对其进行了表征.电化学性能检测结果表明,所合成的NG在中性磷酸盐电解液中具有优异的氧还原催化活性,完全能够与贵... 利用爆炸法低温合成了氮掺杂石墨烯(NG),并通过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Raman光谱仪以及X射线衍射仪对其进行了表征.电化学性能检测结果表明,所合成的NG在中性磷酸盐电解液中具有优异的氧还原催化活性,完全能够与贵重金属铂催化剂(Pt/C)相媲美,氧还原催化稳定性甚至优于Pt/C.当NG用作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的阴极氧还原催化剂时,在外阻为1000Ω情况下,MFCs的最大功率密度为1345 mW/m2,产电稳定性优于以Pt/C为阴极催化剂的MFCs,可以成为Pt催化剂的理想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氧还原反应 氮掺杂石墨烯 阴极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催化臭氧化处理采油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吴小娟 王兵 +3 位作者 杨德敏 任宏洋 冉林 古永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9-83,共5页
采用多相催化臭氧化技术在实验室条件下去除采油废水中的COD。考察了催化剂的种类、吸附作用和投加量以及pH、反应时间、HCO3-和CO32-对多相催化臭氧化去除采油废水COD的影响。试验最佳工艺条件为:臭氧质量浓度为80 mg.L-1、催化剂为A3... 采用多相催化臭氧化技术在实验室条件下去除采油废水中的COD。考察了催化剂的种类、吸附作用和投加量以及pH、反应时间、HCO3-和CO32-对多相催化臭氧化去除采油废水COD的影响。试验最佳工艺条件为:臭氧质量浓度为80 mg.L-1、催化剂为A3、催化剂投加量为1 000 mg.L-1、pH为10.8和反应时间为50 min。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采用A3/O3氧化工艺处理采油废水,COD去除率可达到79.40%,比O3、A1/O3和A2/O33种氧化工艺对COD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33.00%、14.00%和18.10%,出水COD为118.450 mg.L-1,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二级排放标准;催化剂对采油废水中的有机物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pH对反应影响显著,pH越大越有利于COD的去除;COD去除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其增幅逐渐减小,最终趋于平衡;HCO3-和CO32-对多相催化臭氧化去除COD的效果具有很大的抑制作用,在HCO3-和CO32-质量浓度为200 mg.L-1时,COD去除率分别为39.89%和27.59%,比HCO3-和CO32-质量浓度为0 mg.L-1时的COD去除率分别降低了39.51%和51.81%,试验还发现,CO32-对自由基的抑制作用强于HCO3-。这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多相催化臭氧化对有机物的降解遵循羟基自由基氧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催化臭氧化 采油废水 化学需氧量 静态试验 抑制剂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第一口跨断块阶梯水平井钻井实践 被引量:12
10
作者 孙连坡 刘新华 李彦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1期117-119,共3页
永3-平9井是胜利油田第一口跨断块阶梯水平井,完钻井深2 418 m,断块前钻遇油层180 m,断块后钻遇油层110 m,断块前后垂直落差9.17 m。针对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相对比较零散、单井控制储量低等开发特点,利用一口跨断块阶梯水平井控制多个... 永3-平9井是胜利油田第一口跨断块阶梯水平井,完钻井深2 418 m,断块前钻遇油层180 m,断块后钻遇油层110 m,断块前后垂直落差9.17 m。针对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相对比较零散、单井控制储量低等开发特点,利用一口跨断块阶梯水平井控制多个断块剩余油的富集区,可最大程度地接触油层,达到提高储量控制及动用程度的目标。文中分析了永3断块油藏的构造形态和储层特性,对地质靶点、井身结构、井眼轨道等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钻井实践总结了阶梯水平井在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的钻井难点和技术措施。该井的成功实施,为复杂断块油藏未动用储量的经济高效开发提供了新的工程技术思路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藏 优化设计 阶梯水平井 井眼轨迹 永3-平9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晖 梁新兰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25期6279-6282,6290,共5页
对于输电系统,节约能源是十分必要的。以往的架空输电线路导线截面一般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根据电晕、电磁环境和可听噪声等约束进行校核,但是由于技术、经济等因素的巨大变化,国民经济体系中的能源价格不断发生变化,过早的技术规范已... 对于输电系统,节约能源是十分必要的。以往的架空输电线路导线截面一般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根据电晕、电磁环境和可听噪声等约束进行校核,但是由于技术、经济等因素的巨大变化,国民经济体系中的能源价格不断发生变化,过早的技术规范已经无法适用。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优选导线截面,有利于输电系统节能降耗。深入研究了输电导线经济电流密度计算方法,提出通过简单计算选择导线截面的方法,并以冀东油田110kV第二建设工程电缆截面选择为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按电流密度选择的导线截面并不合理,而按经济电流计算选择的导线截面能耗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窘济电流密度 导线截面 电网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洞介质内非达西流动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阳 刘慧卿 +2 位作者 张萌 谢灵 郭小倩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5-78,共4页
采用熔蜡的方法制作了多组全直径缝洞岩心,并利用岩心进行了一系列单相水流动实验,研究缝洞岩心内的流体流动规律。利用单相流动实验结果,采用多参数拟合方法得到适用于缝洞介质的非达西系数表达式,计算了缝洞介质的临界福西海默数(Fo... 采用熔蜡的方法制作了多组全直径缝洞岩心,并利用岩心进行了一系列单相水流动实验,研究缝洞岩心内的流体流动规律。利用单相流动实验结果,采用多参数拟合方法得到适用于缝洞介质的非达西系数表达式,计算了缝洞介质的临界福西海默数(Fo)和临界非达西效应误差。研究结果表明:在矿场的水线推进速度下,压力降与流速存在线性和非线性关系,因此流体的流动规律存在达西流动和高速非达西流动,而其中更多的是高速非达西流动,这主要取决于裂缝的发育程度;Geertsma提出的非达西系数经验公式对于缝洞介质的适用性很差,本文在其基础上修正的非达西系数表达式适用于缝洞介质;缝洞介质的临界福西海默数在0.65±0.1范围内,远远大于砂岩介质的临界Fo,临界非达西效应高达35%~45%,表明非达西效应在缝洞介质中的不可忽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介质 全直径岩心 非达西系数 福西海默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寿阳区块15#煤层井壁失稳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维娜 金鑫 +3 位作者 罗真赋 史童玢 徐文龙 刘志伟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6年第2期74-78,共5页
针对目前煤层气水平井钻井过程中面临水平段井壁失稳的问题,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室内煤样实验方法,以山西寿阳区块15#煤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煤岩全岩矿物、黏土矿物组成、煤岩微观结构、煤岩化学特性及力学特性等研究,得出了导致水平... 针对目前煤层气水平井钻井过程中面临水平段井壁失稳的问题,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室内煤样实验方法,以山西寿阳区块15#煤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煤岩全岩矿物、黏土矿物组成、煤岩微观结构、煤岩化学特性及力学特性等研究,得出了导致水平段井壁失稳坍塌的主要原因是钻井液对煤岩强度的破坏,并指出提高煤层井壁稳定性的措施主要集中在提高钻井液的抑制性与封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阳区块 15#煤层 煤岩强度 井壁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u固相相界面的扩散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玉荣 付保英 杨泽亮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38,共2页
采用"铆钉法"制备了Ti-Cu扩散偶,即将预处理后的铜丝嵌入到块状钛基体中,制备包含"准相界面"的样品。观察在600~700℃真空烧结不同时间时的钛铜界面的扩散情况,研究了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扩散层厚度的影响。结果... 采用"铆钉法"制备了Ti-Cu扩散偶,即将预处理后的铜丝嵌入到块状钛基体中,制备包含"准相界面"的样品。观察在600~700℃真空烧结不同时间时的钛铜界面的扩散情况,研究了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扩散层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扩散层的厚度随烧结温度的提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u扩散偶 相界面 扩散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强化传热的换热网络优化方法研究与应用
15
作者 张胜中 高景山 +2 位作者 袁甲 郭土 张英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3-166,共4页
针对某炼化企业的常减压装置,利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了装置与换热网络现状,找到影响装置高效运行的换热瓶颈,并对现有换热网络的热流量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利用强化传热技术优化换热网络的方法,并在实际案例中应用,发现采用强化传热技术... 针对某炼化企业的常减压装置,利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了装置与换热网络现状,找到影响装置高效运行的换热瓶颈,并对现有换热网络的热流量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利用强化传热技术优化换热网络的方法,并在实际案例中应用,发现采用强化传热技术后,需要新增换热面积大大下降,一些换热器不需要新增换热面积既能满足新工况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传热 换热网络优化 ASPEN Plus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限级滑套压裂新工艺在苏里格气田的应用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杨永青 王治华 +4 位作者 王磊 丁柯宇 张荣杰 陈巧 陈翠华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2-63,75,共3页
苏里格地区水平井一般采用裸眼完井的完井方式,完井手段单一,且裸眼封隔器不能保证全部正常坐封,易造成裂缝位置不确定,不能实现对储层的准确改造。试验的套管固井、射孔完井的完井方式,可在全通径的情况下实现定点压裂,目前有多种方式... 苏里格地区水平井一般采用裸眼完井的完井方式,完井手段单一,且裸眼封隔器不能保证全部正常坐封,易造成裂缝位置不确定,不能实现对储层的准确改造。试验的套管固井、射孔完井的完井方式,可在全通径的情况下实现定点压裂,目前有多种方式进行压裂改造。其中,连续油管无限级滑套压裂工艺是近年来仅在美国、加拿大等地应用过的新工艺,经率先在国内长庆油田苏76-X-X井上应用,发现该工艺具有施工周期短、效率高、规模大、压裂点准确、压裂后井筒全通径等优点,在滑套不能打开的时候可以立即采用喷砂射孔工具进行作业,相对风险较小。同时在施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套管固井时留塞易造成第一个滑套被掩埋,给后续施工增加了难度,打开滑套过程中对机械定位器要求较高,推广应用有一定的困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油管 无限级滑套 全通径 二开水平井 苏里格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法制备体相Ni-Mo型催化剂过程中添加PEG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柴磊昌 施岩 +1 位作者 刘曌 王海彦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9期1630-1633,1636,共5页
采用沉淀法制备Ni-Mo催化剂前驱体,添加聚乙二醇(PEG)对其进行改性,经干燥、成型、焙烧制得Ni-Mo催化剂,采用XRD、BET分析、SEM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以西太平洋催化柴油为原料,考察了添加PEG对催化剂的加氢脱硫(HDS)反应性能的... 采用沉淀法制备Ni-Mo催化剂前驱体,添加聚乙二醇(PEG)对其进行改性,经干燥、成型、焙烧制得Ni-Mo催化剂,采用XRD、BET分析、SEM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以西太平洋催化柴油为原料,考察了添加PEG对催化剂的加氢脱硫(HDS)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G的添加,可改善催化剂的结构和表面性质,随着PEG用量的增加,催化剂的孔体积、比表面积和孔径也逐渐增大,而活性组分分散度先增加后减少。PEG的添加,可以提高非负载型Ni-Mo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对催化剂物相组成方面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MO 体相催化剂 聚乙二醇 加氢脱硫 活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氢条件下NiMoS/γ-Al_2O_3催化辛烯-1与H_2S的反应
18
作者 吕岩 周文博 +3 位作者 夏道宏 周玉路 项玉芝 薛晓红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44-749,共6页
在高压反应釜中临氢条件下研究了NiMoS/γ-Al2O3催化辛烯-1与H2S的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H2S含量和烯烃体积分数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对反应产物进行GC-MS分析,探讨了辛烯-1与H2S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辛烯-1与H2S反应主要生成硫醇类和硫... 在高压反应釜中临氢条件下研究了NiMoS/γ-Al2O3催化辛烯-1与H2S的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H2S含量和烯烃体积分数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对反应产物进行GC-MS分析,探讨了辛烯-1与H2S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辛烯-1与H2S反应主要生成硫醇类和硫醚类化合物,辛烯-1本身还会发生加氢饱和反应和双键迁移异构化反应。随着反应温度升高,反应产物中的硫醇硫和总硫的量均逐渐减少,同时促进了辛烯-1的加氢饱和反应。反应体系中H2S的含量越高,产物中硫醇硫和硫醚硫的含量越大;而且H2S还会促进辛烯-1的双键迁移异构化反应,抑制辛烯-1的加氢饱和反应。随着反应体系中辛烯-1体积分数增大,产物中总硫的含量不断增大,而硫醇硫的含量先增大后减小,此外,辛烯-1的异构化产物和加氢饱和产物也会随之不断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烯-1 硫化氢 硫醇 硫化物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