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镁剂对急性心肌梗死非溶栓患者的治疗作用
1
作者 李震 吕岩 +2 位作者 周琪 陈登云 宋爱清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0年第2期114-116,共3页
以往镁研究资料表明,急性心肌梗死(AMI)时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血清镁浓度的降低.补充镁剂治疗可明显降低AMI患者的病死率,改善其预后.然而近年来随着各种再灌注治疗措施的广泛应用,镁在AMI时的治疗地位似乎有所降低.本研究观察了由于... 以往镁研究资料表明,急性心肌梗死(AMI)时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血清镁浓度的降低.补充镁剂治疗可明显降低AMI患者的病死率,改善其预后.然而近年来随着各种再灌注治疗措施的广泛应用,镁在AMI时的治疗地位似乎有所降低.本研究观察了由于各种原因而未能溶栓的患者中补充镁剂对梗死范围、心律失常及AMI近期预后的影响.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143例首次AMI而由于各种原因未能给予溶栓治疗的患者,其中男性97例,女性46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剂 急性心肌梗死 非溶栓治疗 预后 梗死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塞近期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张兆 郭乐凌 聂凌 《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7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对首次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生前48h内是否发作过心绞痛的二组患者的临床经过和近期预后进行评价.方法:208例患者分为缺血预适应组(122例),无预适应组(86例),两组基础临床情况类似.结果:缺血预适应组比非缺血预适应组临床经过近期... 目的:对首次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生前48h内是否发作过心绞痛的二组患者的临床经过和近期预后进行评价.方法:208例患者分为缺血预适应组(122例),无预适应组(86例),两组基础临床情况类似.结果:缺血预适应组比非缺血预适应组临床经过近期预后好,心肌梗塞范围小(P<0.001),血浆肌酸磷酸激酶峰值低(P<0.01),住院期间发生心衰、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死亡率低(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塞前48h内发作的心绞痛对心肌具有明确的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和心肌缺血预适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急性心肌梗塞 近期预后 缺血预适应 心肌酶谱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血流动力学分型与血浆七种激素的关系
3
作者 夏宏器 郭乐凌 《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6年第1期11-15,共5页
通过测定SV、TPR发现EH(98例)可分为6型,低排高阻、正排高阻、高排高阻、低排正阻、正排正阻、高排正阻型,其在Ⅰ期EH时可出现6个型,在Ⅱ期只出现4个型,在Ⅲ期只出现1个型,分布有一定规律.对98例EH者同步测定7种血浆激素,发现6型中分布... 通过测定SV、TPR发现EH(98例)可分为6型,低排高阻、正排高阻、高排高阻、低排正阻、正排正阻、高排正阻型,其在Ⅰ期EH时可出现6个型,在Ⅱ期只出现4个型,在Ⅲ期只出现1个型,分布有一定规律.对98例EH者同步测定7种血浆激素,发现6型中分布有一定规律,其中ATI、NE、ANP、ALD4种激素在高阻力的3型中有变化明显,在正常阻力的3型中,除ALD有轻度变化外均在正常水平.而其他3种E、DA、PRA在6型中均在正常水平.提示用血流动力学将EH分为6型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H 血流动力学 正常 高血压病 分型 激素 血浆 提示 意义 学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的治疗新进展
4
作者 张蓉 郭丽君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0年第4期242-244,共3页
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UCAD)是近几年来对缺血性心脏病新采用的分类方法,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及非Q波形心肌梗死(NQMI).由于二者在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预后等方面均极相似,在临床上也极难鉴别,因此统而称之.本文重点讨论U... 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UCAD)是近几年来对缺血性心脏病新采用的分类方法,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及非Q波形心肌梗死(NQMI).由于二者在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预后等方面均极相似,在临床上也极难鉴别,因此统而称之.本文重点讨论UCAD的治疗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治疗 发病机制 心绞痛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