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前牙区即刻种植与早期种植软组织美学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薇丽 张颖齐 +1 位作者 李镭 随丽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497-1500,共4页
目的评估上前牙区单颗牙缺失后即刻种植和早期种植对软组织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筛选2010年2月至2012年4月在郑州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上前牙种植修复患者62例,分为即刻种植组32例,早期种植组30例,共植入ANKYLOS种植体62颗,随访24个月... 目的评估上前牙区单颗牙缺失后即刻种植和早期种植对软组织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筛选2010年2月至2012年4月在郑州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上前牙种植修复患者62例,分为即刻种植组32例,早期种植组30例,共植入ANKYLOS种植体62颗,随访24个月。记录、对比修复体初戴时,戴入3、12、24个月种植体留存率、红色美学指数(pink esthetic score,PES)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即刻种植组1例在植入4个月后松动脱落,种植体存留率为98.4%。即刻种植组与早期种植组24个月随访时骨吸收分别为(0.57±0.19)、(0.61±0.16)mm。即刻种植组PES值从基线期的(9.13±1.78)增加到2年期的(10.93±2.02,P<0.05);早期种植组PES值从基线期的(6.33±1.42)增加到2年期的(10.83±2.10,P<0.05)。即刻种植组龈乳头、边缘龈水平在3个月随访时出现退缩,与基线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早期种植组龈乳头及边缘龈水平随时间延长有显著增长,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刻种植组和早期种植组非常满意率分别为87.1%和86.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前牙缺失采用即刻种植和早期种植,种植体存留率无差异,均可获得较好的软组织美学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种植 早期种植 软组织美学 红色美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窦外侧壁骨内吻合血管的CBCT观察
2
作者 刘薇丽 张颖奇 +1 位作者 李镭 随丽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0-173,共4页
目的:通过锥体束CT(CBCT)来分析评估上颌窦外侧壁骨内吻合血管情况,为上颌窦外侧开窗提升术提供指导。方法:共纳入无上颌窦疾病的患者238例(476个上颌窦),其中108例存在上颌后牙缺失。通过CBCT影像学资料分析评估上颌窦外侧壁骨内吻合... 目的:通过锥体束CT(CBCT)来分析评估上颌窦外侧壁骨内吻合血管情况,为上颌窦外侧开窗提升术提供指导。方法:共纳入无上颌窦疾病的患者238例(476个上颌窦),其中108例存在上颌后牙缺失。通过CBCT影像学资料分析评估上颌窦外侧壁骨内吻合血管的直径、血管下缘到牙槽嵴顶的距离、血管内壁到上颌窦内侧壁的距离、上颌窦底到牙槽嵴顶的距离,并且比较后牙留存和后牙缺失情况下该血管的位置变化。结果:上颌窦中骨内吻合血管的检出率为39.08%(186/476)。血管直径为(1.33±0.56)mm,男性血管直径大于女性,50~岁和60岁以上年龄组血管直径大于其他年龄组(P<0.05)。血管下缘到牙槽嵴顶的距离为(13.01±1.60)mm,女性小于男性,后牙缺失组小于后牙留存组(P<0.05),但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内壁到上颌窦内侧壁的距离男性大于女性(P<0.05),但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BCT可以有效发现上颌窦外侧壁骨内吻合血管的存在。建议行上颌窦手术之前应进行CBCT检查以避免术中损伤骨内吻合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内吻合血管 种植手术 上颌窦 CB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