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重整装置脱C_(6)精馏塔工艺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凤岭 胡云峰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1年第5期326-329,共4页
为提高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60万t/a连续重整装置脱C_(6)精馏塔关键组分苯和甲苯的分离精度,利用Aspen HYSYS V 11流程模拟软件建立了脱C_(6)精馏塔的模型,优化了操作参数,考察了关键组分苯和甲苯的分离精度。结果表明:模拟操作参数与... 为提高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60万t/a连续重整装置脱C_(6)精馏塔关键组分苯和甲苯的分离精度,利用Aspen HYSYS V 11流程模拟软件建立了脱C_(6)精馏塔的模型,优化了操作参数,考察了关键组分苯和甲苯的分离精度。结果表明:模拟操作参数与标定参数偏差约为3%,精馏塔最优操作条件为:塔底温度157.0℃、灵敏板温度84.5~85.0℃、塔顶温度79.8℃,此时,苯回收率为85.0%~92.0%;根据模型优化结果,增设了海水冷却器,将塔底温度由152.0℃提高至154.0℃,灵敏板温度由82.9℃提高至84.0℃,回流温度控制在30.0℃,实际运行中精馏塔塔底重整汽油中苯质量分数降至0.490%,塔顶C_(6)馏分中甲苯质量分数小于0.010%,苯回收率为8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重整 精馏塔 甲苯 流程模拟 Aspen HYSYS软件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缠绕管换热器在连续重整装置上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德艳 张金泽 董智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2年第4期276-278,共3页
对比了缠绕管换热器与板壳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并对连续重整装置进料换热器由板壳式换热器更换为缠绕管换热器后的运行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种换热器运行1 a后,在重整装置处理量接近的工况下,与板壳式换热器相比,缠绕管换热器的... 对比了缠绕管换热器与板壳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并对连续重整装置进料换热器由板壳式换热器更换为缠绕管换热器后的运行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种换热器运行1 a后,在重整装置处理量接近的工况下,与板壳式换热器相比,缠绕管换热器的热端温差降低13.6℃,换热器总压差降低15.2 kPa,第1反应器燃料气消耗量降低0.90 t/h,3.5 MPa蒸汽消耗量降低15.41 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重整 换热器 缠绕管换热器 结构 压差 燃料气 蒸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重整装置催化剂再生工艺改进 被引量:2
3
作者 田婷婷 田昌旻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1年第5期348-352,共5页
分析了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连续重整装置催化剂失活原因,并对该装置重整反应、再生操作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调整,对再生单元流程进行改进,考察了催化剂再生效果。结果表明:催化剂在高苛刻度条件下进行反应,催化剂会因快速积炭而失去活性;... 分析了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连续重整装置催化剂失活原因,并对该装置重整反应、再生操作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调整,对再生单元流程进行改进,考察了催化剂再生效果。结果表明:催化剂在高苛刻度条件下进行反应,催化剂会因快速积炭而失去活性;通过采取将缓冲区料位计阻尼值由20 s降为15 s,降低蒸发塔压力至0.85~0.88 MPa,提高回流比至0.3~0.4,控制烧焦氧体积分数在0.50%~0.55%,将再生催化剂注氯量由16 kg/d提高至18 kg/d,提高再生电加热器和空气电加热器的出口温度分别至480~485℃,560~565℃,设置双注氯加热夹套等改进措施,重整反应温降逐渐由172℃提高至295℃,且处于稳定状态;重整待生催化剂氯质量分数由0.86%增至1.00%,再生催化剂氯质量分数由0.97%提高至1.13%;脱戊烷塔塔底油C≥8非芳烃质量分数由2.97%逐渐降至1.93%,研究法辛烷值由89提高至约100,苯收率由3.5%提高至5.5%;氯化温度由420℃提高至540℃,氢铂比由0.72提高至0.95,催化剂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重整 催化剂再生 研究法辛烷值 氧氯化 氢铂比 工艺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