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连石化润滑油基础油酸值不合格解决方案 被引量:3
1
作者 龙文宇 李晓鸥 +2 位作者 李东胜 刘宝柱 石岩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19-2223,共5页
用大庆尼罗混合减三线脱蜡油为原料,先后进行了工业装置理论塔板数标定、多级静态及中试规模的糠醛溶剂精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工业装置理论塔板数为2~3块。剂油体积比为6∶1的假二段实验与剂油体积比为3.2∶1的假四段实验精制油酸值... 用大庆尼罗混合减三线脱蜡油为原料,先后进行了工业装置理论塔板数标定、多级静态及中试规模的糠醛溶剂精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工业装置理论塔板数为2~3块。剂油体积比为6∶1的假二段实验与剂油体积比为3.2∶1的假四段实验精制油酸值均小于0.03mgKOH/g,收率分别为64.53%与75.33%。具有4块理论板数的中试装置在剂油体积比为2.81∶1条件下得到的精制油酸值为0.0246mgKOH/g,收率为78.01%。精制油产品质量能够满足HVI400SN润滑油基础油的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萃取 石油 塔器 润滑油基础油 酸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含量对无规共聚聚丙烯晶型及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艳芳 张凤波 +5 位作者 陈商涛 姜凯 黄强 吴林美 黄伟欢 王刚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54,共5页
摘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不同乙烯含量的无规共聚聚丙烯(PPR)体系中,在添加定量8成核剂的条件下,乙烯含量对PPR结晶行为及热学、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R的熔点和结晶温度... 摘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不同乙烯含量的无规共聚聚丙烯(PPR)体系中,在添加定量8成核剂的条件下,乙烯含量对PPR结晶行为及热学、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R的熔点和结晶温度都随其乙烯含量的减少而升高;乙烯含量较少的体系,有利于β晶的形成;体系中β晶含量的提高,会使样品热变形温度提高,且冲击性能显著增强;乙烯含量的提高,增大了PPRβ结晶的调控难度;实验室自制口成核剂,可使乙烯含量为0.25%~5.1%(质量分数,下同)的PPR中的β晶含量达到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规共聚聚丙烯 Β成核剂 结晶行为 热变形温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汽油加氢改质催化剂M2工业再生及TM2-DSO技术工业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宝成 霍东亮 +3 位作者 崔德强 余济伟 刘燕来 张学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9-61,共3页
为进一步提高汽油加氢改质(TMD)工艺技术的脱硫效果,将M2催化剂成功进行了首次器外再生,再生后与选择性脱硫剂DSO组合进行TM2-DSO技术第2阶段工业试验,标定结果表明:催化裂化(FCC)汽油经TM2-DSO工艺技术处理后,硫质量分数由198×10-... 为进一步提高汽油加氢改质(TMD)工艺技术的脱硫效果,将M2催化剂成功进行了首次器外再生,再生后与选择性脱硫剂DSO组合进行TM2-DSO技术第2阶段工业试验,标定结果表明:催化裂化(FCC)汽油经TM2-DSO工艺技术处理后,硫质量分数由198×10-6降至44×10-6,烯烃体积分数从47.7%降至28.8%,芳烃体积分数从17.0%增加到21.4%,研究法辛烷值(RON)损失0.7个单位,马达法辛烷值(MON)损失0.5个单位,化学氢耗为0.27%,汽油收率为99.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外再生 FCC汽油 加氢改质 TM2-DSO催化剂 工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3Al基合金及其复合材料抗磨粒磨损行为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春福 骆合力 +3 位作者 陈蓓京 李尚平 冯涤 苏立潍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7-51,共5页
研究了一种以Ni3 Al为基的复合材料 ,通过引入WC硬质点来改善材料的抗磨性 ,并将该材料与Ni3 Al基合金和 4 5 #淬火钢的抗磨粒磨损行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WC/Ni3 Al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磨粒磨损性能 ,其抗磨性是 4 5 #淬火钢的... 研究了一种以Ni3 Al为基的复合材料 ,通过引入WC硬质点来改善材料的抗磨性 ,并将该材料与Ni3 Al基合金和 4 5 #淬火钢的抗磨粒磨损行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WC/Ni3 Al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磨粒磨损性能 ,其抗磨性是 4 5 #淬火钢的 3 34倍 ,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高温抗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磨粒磨损行为 NI3AL合金 WC/Ni3Al复合材料 45#淬火钢 高温抗磨材料 抗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动车段出入段线建设规模及能力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耿敬春 牛会想 +3 位作者 肖春光 谢敏 宋健鹏 谢田华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4-77,共4页
研究目的:出入段线能力是决定动车段内设备能力能否得到充分运用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北京动车段为例,根据预测的客车开行方案,仿真铺画列车运行图;在满足动车组检修作业要求的前提下,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分析动车组综合运用计划... 研究目的:出入段线能力是决定动车段内设备能力能否得到充分运用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北京动车段为例,根据预测的客车开行方案,仿真铺画列车运行图;在满足动车组检修作业要求的前提下,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分析动车组综合运用计划,确定各时段出入段线动车组出入次数;提出动车段出入段线的运输组织方案和能力计算办法,为动车段的勘察设计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研究结论:根据出入段线的运输组织方案,对照分析其在最有利和最不利条件下的通过能力与动车组出入段次数,确定出入段线能力的适应性及能力加强措施方案;分析得出全天存在4个小时段范围内2条出入段线能力不能满足运输需求,因此建议北京动车段设3条出入段线,各线均按双方向追踪运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段 出入段线 动车组 通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铝钢在海水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梁成浩 魏君 +1 位作者 路思 郑润芬 《电化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35-439,共5页
 应用化学浸泡实验,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渗铝钢在海水中的电化学行为.试验表明,在海水中渗铝钢的腐蚀电位比20#钢的负,其阳极活性大于后者,在低电位下发生阳极溶解.20#钢和渗铝钢的腐蚀速率分别为5.80mg/dm2·d和3.36mg/dm2·d...  应用化学浸泡实验,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渗铝钢在海水中的电化学行为.试验表明,在海水中渗铝钢的腐蚀电位比20#钢的负,其阳极活性大于后者,在低电位下发生阳极溶解.20#钢和渗铝钢的腐蚀速率分别为5.80mg/dm2·d和3.36mg/dm2·d.渗铝钢在海水中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能是由于环境遮断和电偶保护的综合效果.其腐蚀产物含有氯离子,说明氯离子参与海水中的腐蚀过程,是导致腐蚀的主要原因.渗铝钢除了表层形成的Al、Fe化合物和致密、连续、具有高效防护作用Al的氧化物保护膜外,Al Fe合金层起到牺牲阳极的电化学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铝钢 AL-FE合金 腐蚀产物 腐蚀电位 耐蚀性能 电化学行为 牺牲阳极 遮断 腐蚀过程 浸泡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叔丁醇在钼催化剂下对咔唑的催化氧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新锐 马红 +2 位作者 付新梅 姚成斌 肖金秋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5-79,共5页
以油溶性过氧化叔丁醇(TBHP)为氧化剂,采用钼(Ⅵ)类催化剂,对油品中性质稳定的氮化物-咔唑进行了催化氧化研究。考察了钼催化剂及其载体对咔唑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负载条件下,乙酰丙酮钼(MoO2(acac)2)的催化活性略高于三氧化钼(Mo... 以油溶性过氧化叔丁醇(TBHP)为氧化剂,采用钼(Ⅵ)类催化剂,对油品中性质稳定的氮化物-咔唑进行了催化氧化研究。考察了钼催化剂及其载体对咔唑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负载条件下,乙酰丙酮钼(MoO2(acac)2)的催化活性略高于三氧化钼(MoO3);经弱酸性树脂(D113)负载后,MoO3催化活性显著提高;三种载体(Al2O3、树脂D113和树脂D751)均能提高钼催化剂的活性,使咔唑转化率达到65%以上,其中MoO3/Al2O3催化活性最高。杂金属Ni和Co的加入导致MoO3/Al2O3催化活性降低。其次,进行了氧化反应选择性研究,实验发现在反应液中含有二苯并噻吩时,TBHP/MoO3/D113能优先氧化咔唑;而TBHP/MoO3/D751对咔唑和二苯并噻吩具有近似的氧化活性。最后根据光谱数据对咔唑系列产物的结构进行了初步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叔丁醇 咔唑 催化氧化 MOO3 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栓连接接触非线性对钢结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红艳 白长青 +1 位作者 林旭 马华林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70-574,702-703,共5页
为研究钢结构中螺栓连接的不同建模方式对该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本文针对两种典型的螺栓连接双层钢结构,建立了相应的线性动力学模型和非线性接触动力学模型;通过动力响应分析,研究了结构中实际存在的非线性摩擦接触问题及其预紧力对结... 为研究钢结构中螺栓连接的不同建模方式对该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本文针对两种典型的螺栓连接双层钢结构,建立了相应的线性动力学模型和非线性接触动力学模型;通过动力响应分析,研究了结构中实际存在的非线性摩擦接触问题及其预紧力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文中首先建立了二维螺栓连接桁架结构的完全固连模型、螺栓固连模型、非线性摩擦接触模型,分别进行了模态分析和动力响应分析,发现与完全固连模型相比,螺栓固连模型的结果与接触模型的更接近;随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三维螺栓连接壳结构的螺栓固连模型和非线性接触模型,对比研究了摩擦预紧力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非线性接触模型中预紧力对沿X方向响应的影响较小,但对其它方向响应的影响十分显著;若施加足够大的预紧力,可以显著减小接触模型和螺栓固连模型之间的误差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螺栓连接 非线性模型 接触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501抗氧化剂对新汽轮机油油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杏梅 陈秋玲 鲁丽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2-54,共3页
对新汽轮机油随T501抗氧化剂含量变化的规律进行试验,同时对添加0.03%T746防锈剂的油品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添加T501抗氧化剂,降低了油品的开口闪点和运动粘度,而添加0.03%T746防锈剂后,油品的开口闪点和运动粘度有所提高。
关键词 汽轮机油 T501抗氧化剂 母液 开口闪点 运动粘度 T746防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管路液流脉动衰减器的数值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建全 韩省亮 +1 位作者 崔铭洋 李永东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29,共6页
载流管路中的液流压力脉动是造成管路系统振动的主要原因,因此消减液流脉动对管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声学滤波器的基本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实用的液流脉动衰减器,通过数值仿真软件FLUENT建立了该衰减器的二维非稳定流动模型,并... 载流管路中的液流压力脉动是造成管路系统振动的主要原因,因此消减液流脉动对管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声学滤波器的基本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实用的液流脉动衰减器,通过数值仿真软件FLUENT建立了该衰减器的二维非稳定流动模型,并推导了管路中柱塞泵输送液流的入口条件,分析了不同频率下衰减器的液流脉动衰减性能。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制作了脉动衰减器的实物模型,设计并搭建了柱塞泵管路实验平台,对脉动衰减器的相关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该液流脉动衰减器具有作用频带宽、液流脉动衰减效果好的特点。此外,该衰减器结构紧凑、安装维护简单,便于工程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路系统 液流脉动 衰减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往复压缩机相空间LDA模型在异常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波 张颖 于雷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15,共4页
针对往复压缩机异常检测不及时、漏报、误报的问题,提出一种多特征融合的相空间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模型的异常检测方法。为了全面描述波形特征,提取往复压缩机正常运行数据和实时运行数据的特征集,对特征集进行预处理后,... 针对往复压缩机异常检测不及时、漏报、误报的问题,提出一种多特征融合的相空间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模型的异常检测方法。为了全面描述波形特征,提取往复压缩机正常运行数据和实时运行数据的特征集,对特征集进行预处理后,运用LDA方法计算正常状态和当前状态相空间分布模型,并用JS(Jensen Shannon divergence)距离计算两者差异度,若差异度超过设定值则认为发生故障。实验验证了该方法能有效实现往复压缩机异常检测,并能大幅提前往复压缩机典型故障异常检测报警时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空间 LDA 往复压缩机 异常智能检测 JS距离 多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小岛运行事故分析及解决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曲晓峰 孟宪勇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6-137,共2页
电网发生有限故障时电厂首先的应对是机组良好的、宽负荷范围的一次调频和及时恰当的二次调频作用.电网发生故障特别是当电厂存在脱离系统而带局域电网运行的可能时,汽轮机组精确完善的超速保护控制(OPC)是维持局域电网运行的极重要功... 电网发生有限故障时电厂首先的应对是机组良好的、宽负荷范围的一次调频和及时恰当的二次调频作用.电网发生故障特别是当电厂存在脱离系统而带局域电网运行的可能时,汽轮机组精确完善的超速保护控制(OPC)是维持局域电网运行的极重要功能。当电网发生严重故障发电厂孤立运行时,成功实现机组迅速稳定到额定转速并带厂用电运行是电网恢复的最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故障 一次调频 二次调频 O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部刺激智能油水分离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瑞霞 赵晶晶 +4 位作者 赵志强 吴志超 李璐 曹艺涵 孔怡人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49,共4页
综述了不同刺激(包括pH、光照、温度和溶剂的单一刺激)型智能油水分离材料以及触发按需油水分离的过程,并展望了外部刺激可逆浸润性油水分离智能表面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外部刺激 可逆浸润性 智能表面 油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甲基咪唑/乙二醇体系常温脱除天然气中的二氧化碳 被引量:2
14
作者 童雄师 潘勇 +3 位作者 王慕宇 史家亮 陈光进 刘蓓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240-4245,共6页
将2-甲基咪唑溶于乙二醇中形成混合溶液体系,利用该体系常温下实现对天然气中二氧化碳的脱除。首先分别测定单组分甲烷和二氧化碳在体系中的吸收容量,在0.1 MPa下,CO_2在2-甲基咪唑/乙二醇混合溶液中溶解度约为0.87 mol·L-1,高于... 将2-甲基咪唑溶于乙二醇中形成混合溶液体系,利用该体系常温下实现对天然气中二氧化碳的脱除。首先分别测定单组分甲烷和二氧化碳在体系中的吸收容量,在0.1 MPa下,CO_2在2-甲基咪唑/乙二醇混合溶液中溶解度约为0.87 mol·L-1,高于同等条件下CO_2在大部分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二氧化碳的吸收容量远大于甲烷的;然后对混合气CH_4/CO_2进行分离,发现该体系能较好吸收分离CH_4/CO_2。最后考察了体系的再生性和重复利用性,得出2-甲基咪唑/乙二醇溶液体系能完全再生并且能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二氧化碳 乙二醇 2-甲基咪唑 吸收 分离 天然气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装置烟机结垢问题的原因与防范措施 被引量:15
15
作者 吴宇 刘强 +1 位作者 于婴 祁兴国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28,共5页
针对催化裂化装置各级旋风分离器工作异常以及催化剂磨损加剧造成烟气中催化剂微粒增加、导致烟机结垢的问题,结合3.5 M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等具体实例,对结垢原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各级旋风分离器排料不畅、负荷过高、三级旋风分离... 针对催化裂化装置各级旋风分离器工作异常以及催化剂磨损加剧造成烟气中催化剂微粒增加、导致烟机结垢的问题,结合3.5 M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等具体实例,对结垢原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各级旋风分离器排料不畅、负荷过高、三级旋风分离器单管负荷分布不均等问题会导致烟气中催化剂微粒增加,是造成三级旋风分离器和烟机结垢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优化旋风分离器的设计,保证旋风分离器料腿排料顺畅,提高细粉回收率,可有效防止三级旋风分离器分离单管结垢堵塞,达到防止烟机结垢的目的。在对再生系统旋风分离器改造并加强相关工艺技术指标的监控后,烟机在最近三年运行状态良好。同时介绍了日常生产中的主要监控手段和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旋风分离器 烟机 结垢 筛分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纹板凹凸结构参数对传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郭潇潇 高磊 +1 位作者 盖俊鹏 刘鹏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6-32,共7页
板壳式换热器的强化传热在于其板片的结构。以一种新型波纹板为研究对象,建立流体流动模型,利用FLUENT流体力学软件,分析特定工况下不同参数的凹凸结构对波纹板传热性能的影响。结合模拟所得相应的温度场及压力场云图,分析当凹凸结构参... 板壳式换热器的强化传热在于其板片的结构。以一种新型波纹板为研究对象,建立流体流动模型,利用FLUENT流体力学软件,分析特定工况下不同参数的凹凸结构对波纹板传热性能的影响。结合模拟所得相应的温度场及压力场云图,分析当凹凸结构参数发生改变时,波纹板内介质流动及传热情况,运用软件后处理器得出凹凸结构参数与波纹板压降及传热系数关系曲线,直观地反映出凹凸结构参数对波纹板传热性能的影响。本研究为板壳式换热器的强化传热与设计提供了参考,同时可以指导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工程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壳式换热器 波纹板 凹凸结构参数 换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床渣油加氢脱残炭催化剂的再生表征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崔瑞利 程涛 +5 位作者 宋俊男 牛贵峰 刘圆元 张涛 赵愉生 王路海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200-5204,共5页
利用BET、ICP、EPMA、TPR等分析手段对工业渣油加氢装置运转后脱残炭剂和再生剂进行了分析,并在中试装置上对运转后的催化剂和再生剂进行了活性评价。结果表明,运转后脱残炭催化剂沉积了一定量的积炭和一定量Ni、V,催化剂孔容、比表面... 利用BET、ICP、EPMA、TPR等分析手段对工业渣油加氢装置运转后脱残炭剂和再生剂进行了分析,并在中试装置上对运转后的催化剂和再生剂进行了活性评价。结果表明,运转后脱残炭催化剂沉积了一定量的积炭和一定量Ni、V,催化剂孔容、比表面积大幅减小。经过再生,积炭得到了有效烧除,再生剂孔容、比表面积分别恢复至新鲜剂87%、84%左右,H2还原温度比新鲜剂提高了60℃左右,脱硫、脱残炭、脱金属(Ni+V)活性分别恢复至新鲜剂的72.2%、84.1%、86.4%。今后需开发新的技术去除沉积的金属,以进一步恢复催化剂孔道结构,提高再生剂的脱杂质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床 渣油加氢 催化剂 失活 再生 脱残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0kt/a苯抽提蒸馏装置扩能改造 被引量:2
18
作者 程旭东 潘洋 李明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25,共5页
针对大连石化公司150kt/a苯抽提装置存在的生产瓶颈问题,提出了有效扩能整改方案。整改后标定结果表明,装置处理量达到了20.54t/h,比原设计提高约15%,苯纯度达到99.9%以上,非芳烃中苯含量小于0.5%,操作平稳,助溶剂消耗明显降低。
关键词 芳烃萃取装置 萃取 蒸馏 技术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K_(Hβ)新算法研究齿轮轮齿载荷分布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德臣 刘武胜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6年第9期118-120,共3页
提出齿轮轮齿齿向载荷分布系数KHβ新的计算方法,并用此方法对影响KHβ的各种因素进行电算分析。新算法舍弃了齿轮强度国家标准中,轮齿载荷分布沿齿向成线性的假设条件,依据轮齿的载荷-变形协调关系,把影响载荷分布系数KHβ的各类误差... 提出齿轮轮齿齿向载荷分布系数KHβ新的计算方法,并用此方法对影响KHβ的各种因素进行电算分析。新算法舍弃了齿轮强度国家标准中,轮齿载荷分布沿齿向成线性的假设条件,依据轮齿的载荷-变形协调关系,把影响载荷分布系数KHβ的各类误差归结为影响轮齿齿向的初始载荷分布,最终确定在动态条件下轮齿啮合线上的稳定载荷分布,再由KHβ的定义算得轮齿的载荷分布系数KHβ。利用新算法得到的轮齿齿宽、齿轮轴长、齿轮在轴上几何位置和齿轮精度等因素对KHβ影响的关系曲线,可供齿轮强度设计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开线齿轮 齿向啮合误差 齿向载荷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整装置中氯对生产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13
20
作者 潘洋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8-60,共3页
结合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600kt/a连续重整装置的实际运行情况,分析重整装置氯的来源,阐述催化剂运转末期氯对重整装置产生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即操作中要根据重整产氢中的氯含量及时调整注氯量,保证再生供风干燥,控制好水氯平... 结合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600kt/a连续重整装置的实际运行情况,分析重整装置氯的来源,阐述催化剂运转末期氯对重整装置产生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即操作中要根据重整产氢中的氯含量及时调整注氯量,保证再生供风干燥,控制好水氯平衡。对脱戊烷塔顶空气冷却器、海冷器等易发生腐蚀的设备加跨线、加阀,使其在泄漏的时候不影响正常生产。同时做好氢气脱氯后的氯含量分析,监控循环氢流量的变化,及时更换脱氯剂,为装置的长周期平稳运行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重整 结盐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