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Z油田注水井调剖酸化联作体系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平礼 张峰超 +3 位作者 高尚 陶卫东 冉进喜 皇扶杉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9年第2期60-64,共5页
针对BZ油田注水井地层非均质强,单一酸化、调剖无法同时满足增注和减小层间矛盾的问题,在室内开展了酸化、调剖联作体系研究。所用配套酸液体系为单步酸酸液体系,实验评价了其缓速、抑制二次沉淀、溶蚀和配伍性等性能,单岩心酸化后渗透... 针对BZ油田注水井地层非均质强,单一酸化、调剖无法同时满足增注和减小层间矛盾的问题,在室内开展了酸化、调剖联作体系研究。所用配套酸液体系为单步酸酸液体系,实验评价了其缓速、抑制二次沉淀、溶蚀和配伍性等性能,单岩心酸化后渗透率恢复效果良好。配套调剖剂体系主剂采用阴离子型聚合物,评价了其耐酸性能和岩心封堵能力。采用双岩心夹持流动实验装置模拟非均质地层,分析调剖和酸化的注液顺序对联作处理效果的影响。模拟实验结果显示,先调剖后酸化效果明显,低渗岩心渗透率改善倍比为1.52,高渗岩心得到封堵,渗透率改善倍比为0.29,实现了既缩小层间渗透率差异又启动低渗岩心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井 非均质 调剖 酸化 解堵 联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长7段油页岩不同阶段热解反应特征
2
作者 蒋海岩 胡清萍 +3 位作者 王姣 刘帅 袁士宝 申志兵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4-450,共7页
针对原位热采开发油页岩矿藏中热解反应变化复杂、控温困难等问题,通过热重分析实验对鄂尔多斯盆地长7油页岩热解过程进行阶段划分;通过X射线衍射测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实验重点检测有机质裂解放热阶段的产物成分,分析不同阶段演化... 针对原位热采开发油页岩矿藏中热解反应变化复杂、控温困难等问题,通过热重分析实验对鄂尔多斯盆地长7油页岩热解过程进行阶段划分;通过X射线衍射测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实验重点检测有机质裂解放热阶段的产物成分,分析不同阶段演化的主要化学反应,进一步验证阶段划分。结果表明,油页岩在氮气氛围下的热解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脱水阶段(<300℃)、有机质裂解放热阶段(300~720℃)、矿物吸热分解阶段(>720℃)。在有机质裂解放热阶段,油页岩的失重约为总失重的74%,无机矿物未发生热裂解。有机质裂解放热阶段可进一步划分为3个阶段:300℃≤T<450℃的低温初始段、450℃≤T<600℃的中温热解段、600℃≤T≤720℃的高温热解完成段。有机质的热解主要发生在中温热解段。随温度升高,烷烃脱氢反应、酯化反应变为以酯类化合物热裂解反应、烷烃断链生成小分子烃类反应为主;温度升至600~720℃时,会促使化合物发生聚合向油页岩半焦转化;当温度控制在中温热解段时,油页岩油成分最好,含27.70%酯类、29.89%脂肪烃、14.49%醇类、12.66%芳香烃等。研究结果为油页岩热解机理分析、油页岩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和提高现场采收率提供理论指导,并对控制有机质的反应温度范围提供依据,保证较高的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页岩油 有机质 裂解放热 热解阶段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层湖泊滩坝砂体成因机制探讨及地质意义——以黄骅坳陷板桥凹陷沙河街组二段为例 被引量:32
3
作者 商晓飞 侯加根 +3 位作者 程远忠 安振月 姚瑞香 李燕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05-1718,共14页
滩坝储层是近年来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目标之一。板桥凹陷沙二段发育典型的厚层湖泊滩坝砂体,单砂体平均厚10余米,垂向上通常累积成厚数十米、内部夹层发育的复合滩坝砂体。根据研究区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平面形态和发育位置,将滩坝... 滩坝储层是近年来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目标之一。板桥凹陷沙二段发育典型的厚层湖泊滩坝砂体,单砂体平均厚10余米,垂向上通常累积成厚数十米、内部夹层发育的复合滩坝砂体。根据研究区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平面形态和发育位置,将滩坝砂体细分为坝中心、坝侧翼、坝间、近岸滩、远岸滩5种微相类型。在古构造、沉积环境等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指出该区厚层滩坝砂体是物源、水动力和同生断层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机结合、共同控制的结果。来自南部的辫状河三角洲砂体作为主力物源为板桥凹陷滩坝沉积提供了物质基础。凹陷缓坡带具有大面积的水动力作用区,控制着滩坝的规模和分布,波浪能量的变化影响着滩坝砂体的相分异。同生断层是板桥凹陷发育厚层滩坝砂体的主导因素。一方面,同生断层控制物源的分配,在断层下降盘具有充足的砂体供应,同时,断面的陡坎部位形成持续的水动力高能环境,并长期接受波浪作用,逐渐形成厚度较大的滩坝砂体;另一方面,同生断层的活动性增加了下降盘基准面上升的概率,为滩坝沉积提供了时间条件,滩坝砂体不再因短期基准面的频繁变化而层层错叠,而是在纵向上连续厚层堆积。断层下降盘是厚层滩坝砂体的有利发育部位,并极易形成构造-岩性圈闭,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坝 同生断层 成因机理 沙二段 板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口凹陷沙河街组一段中部区域盖层封气能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31
4
作者 史集建 付广 +3 位作者 吕延防 李丽丽 安振月 朱娜娜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71-681,共11页
依据单井以及气藏资料,对歧口凹陷沙河街组一段中部区域盖层综合评价参数进行了研究。认为盖层的厚度普遍较大且连续性好,有较强的微观封闭能力;但北大港潜山构造带和板桥凹陷北部地区较高的储层压力系数与盖层内断裂的垂直断距较大造... 依据单井以及气藏资料,对歧口凹陷沙河街组一段中部区域盖层综合评价参数进行了研究。认为盖层的厚度普遍较大且连续性好,有较强的微观封闭能力;但北大港潜山构造带和板桥凹陷北部地区较高的储层压力系数与盖层内断裂的垂直断距较大造成偏小的断层岩排替压力不利于盖层对天然气保存。基于盖层厚度、排替压力、气藏压力系数与断层垂向封闭特征等4个参数建立盖层封气能力综合评价方法,并根据歧口凹陷盖层封气能力评价标准,对盖层的封气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认为沙河街组一段中部区域盖层在歧口凹陷大部分地区均具有封闭中、低储量丰度气藏的能力,在凹陷区具备封闭高储量丰度气藏的能力,评价结果与目前气藏的特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气能力 储量丰度 有利区 区域盖层 沙河街组 歧口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气藏地质储量新方法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道杰 李世成 +3 位作者 田中敬 丁显峰 解庆阁 殷建成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50-753,共4页
气藏储量的准确预测是气藏开发动态分析的重要研究内容。在广义气藏物质平衡方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视地层压力倒数(Z/p)与累计产气量(Gp(Z/p))的关系,推导了新的定容封闭气藏和水驱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对于定容封闭气藏,物质平衡方程中Z/... 气藏储量的准确预测是气藏开发动态分析的重要研究内容。在广义气藏物质平衡方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视地层压力倒数(Z/p)与累计产气量(Gp(Z/p))的关系,推导了新的定容封闭气藏和水驱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对于定容封闭气藏,物质平衡方程中Z/p与Gp(Z/p)呈线性关系,利用直线的斜率(天然气地质储量倒数1/G)可确定定容封闭气藏地质储量;对于水驱气藏,物质平衡方程中Z/p,Gp(Z/p)和气藏外部水体水侵量(We)呈多元函数关系,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可确定水驱气藏地质储量。实例应用证明,新推导的定容封闭气藏和水驱气藏物质平衡方程能够准确计算气藏原始地质储量,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有效性和准确性。该方法也为气藏动态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平衡方程 定容封闭气藏 水驱气藏 地质储量 天然水驱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侵枯竭气藏型储气库运行初期合理配注方法 被引量:20
6
作者 胥洪成 董宏 +5 位作者 吕建 武刚 王皆明 赵凯 孙军昌 李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2-96,共5页
在早期建设的水侵枯竭气藏型地下储气库投产之初,以节点压力综合评价方法确定的注气能力来进行配注。但由于对储气库短期高速渗流特征认识不清,注气量大且速度过快,导致气驱水前缘非均匀稳定外推,对有效库容恢复和扩容达产效率均会产生... 在早期建设的水侵枯竭气藏型地下储气库投产之初,以节点压力综合评价方法确定的注气能力来进行配注。但由于对储气库短期高速渗流特征认识不清,注气量大且速度过快,导致气驱水前缘非均匀稳定外推,对有效库容恢复和扩容达产效率均会产生不利影响。为此,通过室内机理分析和注采动态跟踪研究,明确了地层亏空程度、气水分布特征、地层倾角、注气井控半径是影响储气库配注的主要地质因素。利用气水地层渗流基本理论和物质平衡原理,以注气驱替气水界面稳定运移气体临界渗流速度和注气井控范围内地层吸气能力为约束,借鉴国外储气库注气量优化设计经验,建立了水侵枯竭气藏型储气库投产运行初期合理配注方法,成功指导了国内某地下储气库投产方案的设计。该储气库实际运行效果表明:经过3个周期运行,注气驱替效果好,稳定扩容,达容率超过85%,预计第4周期将达到90%。结论认为,所建立的配注方法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为国内同类型储气库投产方案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侵枯竭气藏 地下储气库 投产方案 气水界面 吸气能力 配注方法 气水分布 地层倾角 注气井控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藏型地下储气库的库存量曲线特征与达容规律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东旭 马小明 +6 位作者 伍勇 张顺慈 张建国 马东山 游良容 杨艳 马东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5-119,共5页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10年启动的第二批地下储气库正在陆续建成投产,地下储气库开始进入达容阶段,需要提前了解和掌握地下储气库库容量的达容规律和达容特征。为此,论述了气库达容物质平衡原理、气库达容库存量曲线特征和气库达容...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10年启动的第二批地下储气库正在陆续建成投产,地下储气库开始进入达容阶段,需要提前了解和掌握地下储气库库容量的达容规律和达容特征。为此,论述了气库达容物质平衡原理、气库达容库存量曲线特征和气库达容的普遍性规律,以气藏物质平衡理论为基础,阐述了地下储气库的库容参数与压力的对应逻辑关系,建立了库容量计算方程,定义了库容参数,以国内第一批地下储气库即大港储气库群的扩容达容生产实践为依据,建立了地下储气库逐步扩容达容的库存量曲线的基本模式,从技术上论述了库存量曲线的物理意义、曲线特征、关键点参数,并介绍了应用地下储气库生产动态资料绘制库存量曲线的方法,以气库物质平衡理论结合地下储气库扩容达容的库存量曲线特征,系统总结了地下储气库由开始扩容到多周期达容的普遍规律,为指导和掌握地下储气库的扩容达容规律提供了理论知识与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大港储气库群 气藏型地下储气库 库容量 库存量曲线 达容规律 物质平衡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J-1型缓凝剂对水泥浆早期水化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瑞 王吉星 +4 位作者 李德宁 陈大钧 霍锦华 杨磊 王晓超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186-3191,3196,共7页
针对油井施工高温环境下水泥浆缓凝技术的需要,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马来酸酐(MA)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合成了三元共聚物WJ-1型缓凝剂。经正交实验得最佳合成条件:单体质量比AMPS∶MA∶AM=21∶9∶8、反应温度90℃、反应... 针对油井施工高温环境下水泥浆缓凝技术的需要,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马来酸酐(MA)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合成了三元共聚物WJ-1型缓凝剂。经正交实验得最佳合成条件:单体质量比AMPS∶MA∶AM=21∶9∶8、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5 h、ω(引发剂)=4%(占所有单体质量比)。高温高压(120℃、73.9MPa)稠化时间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缓凝性能。用低场核磁对比研究了纯水泥浆G和掺加缓凝剂的水泥浆GR的横向弛豫时间在不同时间点的T2值分布情况和T2总信号量随水化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初始水化阶段的150min内,对比弛豫峰的变化发现,水泥浆GR的弛豫峰峰形和峰顶位置均无明显变化,水泥浆G的弛豫峰峰形变窄且峰顶位置向短弛豫方向偏移;随水化时间的进行,T2总信号量不断减小,反映了浆体中自由水转变为化学结合水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凝剂 核磁共振 弛豫时间 水化过程 总信号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复合降黏技术提高稠油底水油藏采收率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毅 程诗睿 +3 位作者 胡子龙 王顺利 白永强 汪赟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7年第2期70-73,共4页
大港油田板64断块稠油油藏具有密度高、黏度高、胶质沥青质含量高的特点。针对大港油田板64断块油藏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探索了将微生物驱油与化学驱油相结合的技术,并将该技术成功的在大港板64-28KH井应用,有效期三个月,取得了一定的增... 大港油田板64断块稠油油藏具有密度高、黏度高、胶质沥青质含量高的特点。针对大港油田板64断块油藏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探索了将微生物驱油与化学驱油相结合的技术,并将该技术成功的在大港板64-28KH井应用,有效期三个月,取得了一定的增油效果。研究表明:用微生物激活剂与化学助剂复配的方法,对试验油井进行降黏,降黏率高。复合降黏作业后油藏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流体性质明显改善,有效地提高了原油采收率,并可在一定时期内提高产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复合降黏 三次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桥凹陷新生代断裂构造特征与成藏模式 被引量:4
10
作者 宋璠 苏妮娜 +2 位作者 姚瑞香 褚淑敏 张瑞雪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9-58,共10页
为了揭示板桥凹陷新生代断裂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利用油区构造解析方法对新生代断裂构造活动及控藏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板桥凹陷可划分为北区断裂构造转换带、中区断鼻构造带以及南区走滑变形带等3个构造区带,区内主控断层具... 为了揭示板桥凹陷新生代断裂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利用油区构造解析方法对新生代断裂构造活动及控藏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板桥凹陷可划分为北区断裂构造转换带、中区断鼻构造带以及南区走滑变形带等3个构造区带,区内主控断层具有垂向分期、平面分段的活动特征,并派生出大量次级断层,组成了新生代断裂构造活动的全貌。综合断层活动与断裂输导体系以及凹陷内油气分布特征,建立了"同生断层深浅层兼控"与"次级断层浅层伴生控藏"两种断控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桥凹陷 同生断层 断裂活动 构造演化 油气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压投送井口保护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祥海 平恩顺 +4 位作者 安小萍 王林 贺燕飞 王志民 黄峰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6-89,共4页
为解决350采油树承压与酸化施工限压之间的矛盾,将油管封隔器在带压状态下投送至油管内部预定位置并坐封,实现油管内部封堵,隔离油管内部压力通道,从而保护井口装置,进行正常的酸化作业,因此研制了一种新型带压投送井口保护装置。介绍... 为解决350采油树承压与酸化施工限压之间的矛盾,将油管封隔器在带压状态下投送至油管内部预定位置并坐封,实现油管内部封堵,隔离油管内部压力通道,从而保护井口装置,进行正常的酸化作业,因此研制了一种新型带压投送井口保护装置。介绍了带压投送井口保护装置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性能参数以及性能特点,进一步完善了注水井不动管柱酸化施工工艺,并在大港油田板X井进行了现场应用。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带压投送井口保护装置成功完成了注水井不动管柱酸化施工,创大港油田350型采油树不动管柱酸化施工最大压力记录,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50采油树 带压投送井口保护装置 注水井 不动管柱酸化施工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