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膨胀管补贴技术在大港油田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强杰 齐月魁 +4 位作者 刘雪光 黄满良 刘言理 齐振 时耀亭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5-112,共8页
目前大港油田套损注水井占该油田油水井总数的9.2%,影响了油田的稳产增产。鉴于此,确立采用膨胀管补贴技术对套损井进行修复的工艺方案。在简要介绍膨胀管补贴技术原理、补贴工具串结构组成、施工工艺及技术特点后,开展了膨胀管补贴管... 目前大港油田套损注水井占该油田油水井总数的9.2%,影响了油田的稳产增产。鉴于此,确立采用膨胀管补贴技术对套损井进行修复的工艺方案。在简要介绍膨胀管补贴技术原理、补贴工具串结构组成、施工工艺及技术特点后,开展了膨胀管补贴管材力学性能试验,并优选高强度低成本20G管材,采用φ139.7 mm套管多级增力冷拔膨胀成形工艺,形成大通径膨胀管补贴技术,随后进行了膨胀管补贴室内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膨胀管膨胀压力为14-18 MPa,膨胀扩大率大于8.94%,膨胀管与套管间可承受500 kN拉力而不发生相对移动,管材与套管锚定密封可靠,实现了补贴段大通径。该技术在大港油田家47-7井进行了成功应用,膨胀管补贴达到封堵套管漏点的预期效果,为该油田套损注水井修复提供了技术保障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井 套损 膨胀管 大通径 补贴技术 膨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北三大含油气盆地石炭系生烃潜力对比 被引量:1
2
作者 葛岩 刘成林 +2 位作者 许恩爱 谢英刚 徐最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8-43,共6页
从岩相古地理、烃源岩生烃潜力及油气成藏特征等角度,对准噶尔、塔里木和柴达木盆地石炭系生烃潜力进行了对比,认为三大盆地石炭系均为海相、海陆交互相沉积地层,烃源岩整体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柴达木盆地石炭系... 从岩相古地理、烃源岩生烃潜力及油气成藏特征等角度,对准噶尔、塔里木和柴达木盆地石炭系生烃潜力进行了对比,认为三大盆地石炭系均为海相、海陆交互相沉积地层,烃源岩整体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柴达木盆地石炭系烃源岩质量比准噶尔及塔里木盆地差。塔里木和柴达木盆地在烃源岩类型、生烃演化及油气成藏规律上有一定的相似性,烃源岩类型包括灰岩、泥岩、碳质泥岩,且均经历了二次生烃,具有混源油气等特征。借鉴准噶尔、塔里木2个盆地石炭系油气勘探的成功经验,柴达木盆地需加强寒武-奥陶、石炭系等古生界地层的整体勘探,岩体侵入对于烃源岩成熟度产生重要影响,古油藏、次生油气藏及混源油气藏共同构成以石炭系为油源的油气保存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烃潜力 石炭系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低渗稠油油藏降黏剂驱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智能识别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马瑞 王庆魁 +5 位作者 季岭 王飞 李春雷 孙建 周松 李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12-1418,共7页
针对大港油田官128区块低渗透稠油油藏高含水低采出程度的问题,通过室内实验研究降黏剂驱的微观渗流规律和剩余油特征,借助AI智能识别定量分析平面波及特征和剩余油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降黏剂乳化原油后,乳状液聚并可封堵水驱窜流通... 针对大港油田官128区块低渗透稠油油藏高含水低采出程度的问题,通过室内实验研究降黏剂驱的微观渗流规律和剩余油特征,借助AI智能识别定量分析平面波及特征和剩余油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降黏剂乳化原油后,乳状液聚并可封堵水驱窜流通道,油滴的优势运移通道增加,提高波及系数,降低含油饱和度。AI图像识别出孔喉滴状油、壁面膜状油、死角残余油和未波及片状油等剩余油分布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机理,提出加注表面活性剂和加密井网,调剖封堵高渗通道的措施。加入降黏剂体系能降低启动压力梯度,提高稠油流动性。水驱转化学驱后,提高了孔隙、喉道中剩余油和死角残余油的洗油效果,采收率提高15.28%。研究成果为低渗透稠油油藏水驱开发后期注降黏剂高效增油机理研究和现场应用提供重要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降黏剂 渗流特征 剩余油 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西部沙四上亚段湖相碳酸盐岩沉积特征及主控因素
4
作者 王文静 刘圣乾 +3 位作者 张震宇 高雅宣 张子微 李雷 《沉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20,共13页
【目的】东营凹陷西部沙四上亚段发育大规模湖相碳酸盐岩沉积,目前对其发育规律及成因模式的认识尚存争议。【方法】基于岩心、薄片观察及测录井资料,对东营凹陷西部沙四上亚段碳酸盐岩的岩石类型、沉积微相及其时空展布进行了研究。【... 【目的】东营凹陷西部沙四上亚段发育大规模湖相碳酸盐岩沉积,目前对其发育规律及成因模式的认识尚存争议。【方法】基于岩心、薄片观察及测录井资料,对东营凹陷西部沙四上亚段碳酸盐岩的岩石类型、沉积微相及其时空展布进行了研究。【结果】(1)研究区湖相碳酸盐岩主要发育8种岩石类型,根据岩性组合识别出礁滩、浅滩—滩间、混积—灰泥坪和风暴—重力流4种沉积微相。(2)该区湖相碳酸盐岩沉积时期宏观上为小型构造台地,沉积体系空间发育和展布主要受古地貌和古风场两个因素控制。古地貌决定了沉积微相发育的类型及分布,台地顶部向广阔湖盆方向发育礁滩及浅滩高能相带,而向陆地方向为混积—灰泥坪沉积,东部和南部的台地斜坡风暴—重力流发育。盛行东南风作用下迎风侧和背风侧的水动力差异影响了沉积体系发育,促进台地顶部礁滩复合体及大面积浅滩相带的形成,使高能沉积相带主体垂直风浪呈NE—SW向连片展布,向南和向东规模逐渐扩大。【结论】研究区风浪—地貌联控的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模式对湖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及有利相带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湖相碳酸盐岩 古地貌 风浪作用 沉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棱刻画在沈家铺油田油藏描述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孙建 季岭 +2 位作者 王庆魁 何娇娇 吕中锋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5期619-622,共4页
在黄骅坳陷孔南地区沈家铺油田油藏描述中,将钻井、地震、建模、动态分析多种技术相结合,对目的层断棱进行精细刻画。通过密井网的井震联合进行精细地层划分对比,确定井上断点位置;利用多种地震属性识别断裂系统,并加大地震测线解释密度... 在黄骅坳陷孔南地区沈家铺油田油藏描述中,将钻井、地震、建模、动态分析多种技术相结合,对目的层断棱进行精细刻画。通过密井网的井震联合进行精细地层划分对比,确定井上断点位置;利用多种地震属性识别断裂系统,并加大地震测线解释密度,结合生产动态资料分析,进行断层精细刻画及层位追踪,确定断层面的形态;将地震解释成果直接输入到建模软件中,快速建立起高精度的三维断层模型,依据密井网单砂层划分结果绘制微构造图,并确定单砂层在断层面的交线位置,从而精细刻画断棱的形态。现场应用效果表明,运用该方法进行断棱刻画,解释精度高,能为断块开发调整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棱 复杂断块 井震联合 沈家铺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孔隙结构的产能评价 被引量:13
6
作者 苏俊磊 孙建孟 +1 位作者 苑吉波 侯国文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47,8,共5页
分析A凹陷下第三系毛管压力曲线特征,结合核磁、试油、压裂资料,筛选出有效孔隙度、绝对渗透率、排驱压力、孔隙喉道均值、分选系数、最大进汞饱和度6个储层分类关键评价参数.由该6种关键参数构建一条储层分类综合评价指数曲线,对A凹陷... 分析A凹陷下第三系毛管压力曲线特征,结合核磁、试油、压裂资料,筛选出有效孔隙度、绝对渗透率、排驱压力、孔隙喉道均值、分选系数、最大进汞饱和度6个储层分类关键评价参数.由该6种关键参数构建一条储层分类综合评价指数曲线,对A凹陷下第三系储层进行系统地分类,共试油95层,储层产能评价准确率为88.42%.该方法弥补了利用常规测井和岩心毛管压力曲线进行储层分类的不足,提高了储层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测井 毛管压力 孔隙结构 储层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岭凹陷葡萄花油层油源及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葛岩 黄志龙 +2 位作者 唐振兴 许恩爱 赵伟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4期409-412,共4页
通过地质、地化、地球物理等资料的综合研究,明确了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葡萄花油层的油源关系及油气成藏条件。根据饱和烃生物标志物组成及其相关参数,将葡萄花油层原油划分为A,B两大类。油源对比表明,长岭凹陷北部查干泡地区葡萄花油... 通过地质、地化、地球物理等资料的综合研究,明确了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葡萄花油层的油源关系及油气成藏条件。根据饱和烃生物标志物组成及其相关参数,将葡萄花油层原油划分为A,B两大类。油源对比表明,长岭凹陷北部查干泡地区葡萄花油层原油来自青山口组烃源岩,南部黑帝庙地区葡萄花油层原油与嫩一段烃源岩有亲缘关系。分析认为:有效烃源岩厚度、地层剩余压力及断裂活动在平面分布的差异,导致长岭凹陷南北葡萄花油层原油来自不同的油源;查干泡地区青一段烃源岩地层存在巨大的超压,断裂活动与烃源岩生排烃期具有良好的匹配关系,有利于油气在姚一段成藏;黑帝庙地区青一段原油不具备进入姚一段的运移通道,而嫩一段地层压力足以驱动油气沿断层发生下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源对比 嫩江组 葡萄花油层 长岭凹陷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质对聚合物溶液拉伸流变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李道山 王鑫强 崔丹丹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6-299,319,共5页
报道了大港油田南部官80区块回注污水水质定量分析结果。该污水矿化度高(20236 mg/L),钙镁离子、硫离子S2-、铁离子含量高,SRB、TGB菌含量高,且含大量酚、酸、醇、酮类有机化合物。实验结果表明,超过一定浓度的Fe2+、S2-、苯酚引起常规H... 报道了大港油田南部官80区块回注污水水质定量分析结果。该污水矿化度高(20236 mg/L),钙镁离子、硫离子S2-、铁离子含量高,SRB、TGB菌含量高,且含大量酚、酸、醇、酮类有机化合物。实验结果表明,超过一定浓度的Fe2+、S2-、苯酚引起常规HPAM聚合物模拟污水溶液黏度显著降低。介绍了HAAKE CaBER1型拉伸流变仪的工作原理,研究了浓度1500 mg/L的三种驱油用聚合物水溶液25℃时的拉伸流变性,得到了溶液拉伸丝条中点直径Dm id与拉伸时间t关系曲线和表观拉伸黏度ηapp与拉伸应变ε关系曲线,其中ε=ln(D0/Dm id)。当配液用水为蒸馏水时,拉伸代号10203的功能型聚合物(支链含具一定活性的高位阻基团)溶液形成的丝条中点直径缓慢减小,断裂时间长,表观拉伸黏度随拉伸应变增大而快速增大,表现出很高的弹性;拉伸常规聚合物(代号63026)和抗盐聚合物KY-2溶液形成的丝条迅速变细并断裂,表观拉伸黏度随拉伸应变增大小幅增大,表明溶液弹性低,KY-2溶液的弹性更低;聚合物10203的模拟污水溶液的拉伸流变性显著变差,注入污水溶液的拉伸流变性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伸流变性 拉伸黏度 聚合物水溶液 溶液弹性 驱油聚合物 回注污水 大港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长春岭背斜带泉一段天然气成藏过程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葛岩 黄志龙 +2 位作者 宋立忠 许恩爱 马中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954-4961,共8页
长春岭构造带是长期发育的正向构造,但天然气勘探未能突破。在对烃源岩、储层、盖层等石油地质要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及天然气成藏期次的研究,分析长春岭背斜带泉一段天然气的成藏过程及其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早白垩纪... 长春岭构造带是长期发育的正向构造,但天然气勘探未能突破。在对烃源岩、储层、盖层等石油地质要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及天然气成藏期次的研究,分析长春岭背斜带泉一段天然气的成藏过程及其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早白垩纪以来长春岭背斜带经历的一系列强烈的构造运动,是导致该地区泉一段天然气勘探至今没有突破的主要原因。构造演化过程中形成多期断裂导致原始气藏被破坏,天然气大量散失。流体包裹体分析结合埋藏史研究表明,泉一段存在3期天然气充注,分别对应嫩江组末期、明水组末期及古近系末期三期天然气成藏过程。气源断裂是控制天然气成藏及分布的主要因素,古近系末以来良好的保存条件是次生气藏形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气藏 成藏过程 泉一段 长春岭背斜带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蓬莱镇构造X1井自喷产大水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建兵 陆正元 +2 位作者 向传刚 杨胜忠 王庆魁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3-105,158,共3页
四川盆地中部蓬莱镇构造X1井是1口生产了40余年的大水井,在经历自喷产大水、潜泵抽汲产水、再一次自喷产大水过程中,已由1口特大产水井变为具有工业采气价值的气水同产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该井的近期开发动态资料,对产大水机理... 四川盆地中部蓬莱镇构造X1井是1口生产了40余年的大水井,在经历自喷产大水、潜泵抽汲产水、再一次自喷产大水过程中,已由1口特大产水井变为具有工业采气价值的气水同产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该井的近期开发动态资料,对产大水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第一次自喷产大水主要因天然气的弹性膨胀作用,第二次自喷产大水是由于气水界面下降天然气大量窜入井底带水产出。此外,还对产生气窜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认为储气空间与井底之间的压力差、气水界面与井底的距离、储气层到井底渗流通道的好坏是天然气发生气窜的主要原因。如果钻遇井的水体没有经济价值,可以靠机抽排水的手段使天然气突破水体窜入井底并产出,从而实现经济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封闭油气藏 晚三叠世 自喷井 地层水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石凹陷流沙港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福来 吕琳 +5 位作者 马文宽 刁浩 徐志尧 白云明 杨建磊 刘红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40,共10页
应用岩石热解实验、显微组成分析、元素分析、镜质体反射率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分析方法,研究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及母质沉积环境,对乌石凹陷流沙港组不同层段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和对比。结果表明流二段下部油页岩有... 应用岩石热解实验、显微组成分析、元素分析、镜质体反射率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分析方法,研究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及母质沉积环境,对乌石凹陷流沙港组不同层段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和对比。结果表明流二段下部油页岩有机碳含量最高,类型为Ⅰ—Ⅱ1型,且普遍达到成熟水平,是研究区最有利的烃源岩层段,流二段上部油页岩次之,流三段烃源岩是好的烃源岩,而流一段烃源岩为中等烃源岩;流沙港组以弱还原—还原环境为主,除流一段以高等植物输入为主外,该组烃源岩既有丰富的水生生物输入,又有一定数量的陆生生物来源,尤其是流二段下部油页岩有机母源中藻类输入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石凹陷 烃源岩 生物标志化合物 地球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奥连特—马拉农叠合盆地原型性质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邵晶晶 李斌 +2 位作者 刘荣徽 何雨丹 魏春光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2年第1期58-61,7,共4页
南美奥连特—马拉农盆地自晚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多个原型盆地的发育阶段。利用大地构造及沉积古地理研究方法,结合古构造应力场分析,认为该盆地是一个自晚古生代开始发育的叠合盆地,包括4个原型盆地发育阶段,分别是晚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 南美奥连特—马拉农盆地自晚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多个原型盆地的发育阶段。利用大地构造及沉积古地理研究方法,结合古构造应力场分析,认为该盆地是一个自晚古生代开始发育的叠合盆地,包括4个原型盆地发育阶段,分别是晚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发育阶段、三叠纪—侏罗纪陆相裂谷盆地发育阶段、白垩纪边缘海盆地发育阶段和新生代前陆盆地发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洲 奥连特-马拉农盆地 叠合盆地 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店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13
13
作者 许恩爱 李晓良 +3 位作者 王庆魁 夏国朝 董立印 李振伟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3期278-281,共4页
通过对孔店组构造、沉积及烃源岩演化特征进行综合研究,总结了孔店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并结合油气勘探实践,建立了孔店组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认为,孔二段有效烃源岩控制了油气藏平面分布范围,区域主干断裂控制了油气富集区带,区域盖层控... 通过对孔店组构造、沉积及烃源岩演化特征进行综合研究,总结了孔店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并结合油气勘探实践,建立了孔店组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认为,孔二段有效烃源岩控制了油气藏平面分布范围,区域主干断裂控制了油气富集区带,区域盖层控制了油气纵向分布,特别是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分布。孔南地区孔店组油气具有2种成藏模式:一种是构造型复式油气成藏模式,即在构造高点断裂发育带形成逆牵引背斜、断鼻或断块油气藏;另一种为地层岩性型油气成藏模式,通常在斜坡区形成砂岩透镜体、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或在构造高点形成断块-岩性油气藏。随着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总结油气成藏规律,特别是隐蔽油气藏形成与富集条件,对于油田储量及产量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控因素 隐蔽油气藏 孔店组 孔南地区 黄骅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膏泥岩层段岩性油藏成藏特点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恩爱 王庆魁 张家良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37-43,共7页
从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一段膏泥岩层的地质特征出发,基于有机碳、原油物性、饱和烃色谱质谱、储层物性、偏光薄片等地化及储层实验测试结果,系统分析了膏泥岩对油气成藏的重要意义。研究表明,枣0油组膏盐岩的存在既可以促使泥岩早期生烃... 从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一段膏泥岩层的地质特征出发,基于有机碳、原油物性、饱和烃色谱质谱、储层物性、偏光薄片等地化及储层实验测试结果,系统分析了膏泥岩对油气成藏的重要意义。研究表明,枣0油组膏盐岩的存在既可以促使泥岩早期生烃,提供新的油气来源,又能在盐间形成异常压力,改善砂岩储层物性,同时,膏泥岩作为区域性盖层,有利于油气在砂岩薄夹层的保存。枣0油组油气成藏特征主要表现为:多源供烃、断层侧向封堵、砂岩上倾尖灭,形成构造背景下的岩性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孔南地区 膏泥岩 盐间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