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曲流河道内的单河道识别 被引量:5
1
作者 周连敏 何书梅 +3 位作者 赵郁文 宋舜尧 刘天鹤 王晶晶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5-181,I0007,I0008,共9页
随着油气田开发程度的深入,复合河道砂体尺度的研究难以满足生产需求,需要开展单河道砂体边界的识别。埕海一区明化镇组曲流河河道频繁地决口、改道和侧向迁移,复合河道砂体较为发育。依据单河道砂体接触部位地震波形及振幅发生变化的特... 随着油气田开发程度的深入,复合河道砂体尺度的研究难以满足生产需求,需要开展单河道砂体边界的识别。埕海一区明化镇组曲流河河道频繁地决口、改道和侧向迁移,复合河道砂体较为发育。依据单河道砂体接触部位地震波形及振幅发生变化的特点,首先利用边缘检测属性突出岩性变化引起的振幅响应,识别出单河道的边界;再利用倾角方位属性能够反映地震波形的细微变化,预测单河道的侧向迁移方向;借助上述方法识别研究区单河道的边界,并且精确预测了单河道点坝砂体的具体位置。预测结果与钻井吻合程度较高,有效地指导了井网关系调整及剩余油挖潜,也为类似地区的单河道识别与划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河道 振幅包络属性 倾角方位属性 地层切片 单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质条件气藏储气库库容参数的预测方法 被引量:31
2
作者 胥洪成 王皆明 +2 位作者 屈平 冯裕才 邓彩凤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3-108,共6页
国内复杂地质条件气藏型地下储气库经过10余周期注采后工作气量仅为建库方案设计工作气量的一半,运行效率偏低。为此,利用气藏地质、动态及建库机理,建立了地下储气库注采运行剖面模型,根据气藏开发、气藏建库及稳定注采运行过程中纵向... 国内复杂地质条件气藏型地下储气库经过10余周期注采后工作气量仅为建库方案设计工作气量的一半,运行效率偏低。为此,利用气藏地质、动态及建库机理,建立了地下储气库注采运行剖面模型,根据气藏开发、气藏建库及稳定注采运行过程中纵向上流体的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将地下储气库剖面分成4个区带(建库前纯气带、气驱水纯气带、气水过渡带及水淹带);按区带确定了影响建库有效孔隙体积的主控因素(储层物性及非均质性、水侵和应力敏感)及其量化评价方法,进一步考虑束缚水和岩石形变的影响,并引入注气驱动相,根据注采物质平衡原理建立了气藏型地下储气库库容参数预测数学模型。该模型涵盖了地质、动态及建库机理,从微观和宏观角度综合评价了影响建库空间的主控因素,大大提高了预测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度,使建库技术指标设计更趋合理,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气藏型地下储气库群的建设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 地下储气库 非均质性 水侵 应力敏感 有效库存量 库容参数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油水平井压裂水泥环力学性能设计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苏东华 黄盛 +5 位作者 李早元 李进 肖敦清 王子毓 李娟 倪帅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98-805,共8页
基于三向主应力影响的水泥环弹塑性模型和界面裂缝的应力场模型,综合考虑水泥环拉伸破坏、塑性屈服、界面裂缝沿界面扩展以及界面裂缝曲折扩展等失效形式,建立了满足压裂井筒密封要求的水泥环力学性能设计方法,同时据此方法构建了水泥... 基于三向主应力影响的水泥环弹塑性模型和界面裂缝的应力场模型,综合考虑水泥环拉伸破坏、塑性屈服、界面裂缝沿界面扩展以及界面裂缝曲折扩展等失效形式,建立了满足压裂井筒密封要求的水泥环力学性能设计方法,同时据此方法构建了水泥环弹性模量、泊松比量化设计图版,明确了井筒安全和风险区域,量化了水泥环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指标。研究表明:降低水泥环弹性模量、提高水泥环屈服强度和泊松比可避免水泥环发生塑性变形;提高水泥环抗拉强度可防止其拉伸破坏;提高水泥环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对缩短界面裂缝长度有利,但会增加界面裂缝曲折扩展进入水泥环的风险。模型验证与实例检验证实该模型计算结果较准确,更便于现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水平井 压裂 水泥环 力学性能 井筒密封 失效形式 量化图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水侵量时变的边底水油藏平均地层压力预测新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蔡建钦 李涛 +4 位作者 王小剑 赵金玲 汤勇 秦佳正 唐杰鸿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9-93,共5页
地层压力预测的准确性对于新井钻井安全评估及老井开发方案调整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平均地层压力预测方法未考虑水侵量随时间的变化,地层压力预测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针对这一问题,基于物质平衡方法建立了考虑水侵量时变的边底水油藏平... 地层压力预测的准确性对于新井钻井安全评估及老井开发方案调整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平均地层压力预测方法未考虑水侵量随时间的变化,地层压力预测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针对这一问题,基于物质平衡方法建立了考虑水侵量时变的边底水油藏平均地层压力预测新方法。根据实际生产数据,计算对应的水侵量和油藏亏空体积,拟合得到水侵量及油藏亏空体积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最终预测任意时间的平均地层压力。以ZD油田C区块为例开展了实例应用,计算结果表明新方法预测误差小于4.60%,计算精度较高。该方法能够预测边底水油藏生产制度较稳定时的平均地层压力,从而为油田制定下步开发方案提供较为可靠的地层压力预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底水油藏 水侵量 平均地层压力 物质平衡法 油藏亏空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东平台C/D区块水平井钻井完井配套技术 被引量:8
5
作者 靳金荣 滕春鸣 +2 位作者 刁意舒 赵冬云 周建设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7-30,共4页
赵东合作区应用固定平台钻井,受平台面积限制,为提高油藏利用率和油田整体开采效果,多采用大位移井和水平井。水平井以开发单一油层为目的,对井眼轨迹控制精度要求高,而且水平井的水平段套管下入困难,钻井难度远大于陆地常规水平井钻井... 赵东合作区应用固定平台钻井,受平台面积限制,为提高油藏利用率和油田整体开采效果,多采用大位移井和水平井。水平井以开发单一油层为目的,对井眼轨迹控制精度要求高,而且水平井的水平段套管下入困难,钻井难度远大于陆地常规水平井钻井。为此,赵东合作区采用批量钻井技术,提高钻井速度;利用旋转地质导向技术避免滑动钻进的风险,提高机械钻速;利用弯螺杆实现一次趟钻完成造斜段、增斜段和稳斜段的钻进;利用LWD/MWD随钻测井技术和Azitrack油藏地质导向系统控制井眼轨迹,提高油藏钻遇率和入靶精度;采用漂浮下套管技术解决长水平段摩阻大、下套管难等问题;采用优质钻井液和低密度高强度水泥浆来提高固井质量,保护油层;利用裸眼砾石充填精细防砂工艺进行先期防砂,充分发挥油井产能,并长期保持稳产。赵东合作区对以上技术进行集成,形成了适合赵东合作区的水平井钻井完井配套技术,并对赵东合作区的开发起到了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钻井 完井 井身结构 井眼轨迹 砾石充填 赵东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平台快速除油剂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蒲涛 李永强 +4 位作者 朱烨 陈志军 司永昌 姜学华 孟广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8-701,714,共5页
针对赵东平台采油污水量大、污水含油量高、平台处理时间短等问题,以二乙烯三胺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制得3代聚酰胺-胺超支化聚合物,再与二甲胺和环氧氯丙烷反应制得枝状聚酰胺-胺类聚阳离子类除油剂KYOR,研究了KYOR支化度对除油率的影响... 针对赵东平台采油污水量大、污水含油量高、平台处理时间短等问题,以二乙烯三胺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制得3代聚酰胺-胺超支化聚合物,再与二甲胺和环氧氯丙烷反应制得枝状聚酰胺-胺类聚阳离子类除油剂KYOR,研究了KYOR支化度对除油率的影响,考察了KYOR与现场用破乳剂DGF-18B的配伍性,并在赵东平台以连续注入方式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在超支化聚胺类的球形结构中,用季铵盐进行封端及改性可提高其亲水性和分子量;KYOR系列产品中,支化度最高的3.0代聚酰胺-胺制备的KYOR-3的除油效果最好,30 mg/L的KYOR-3可使污水含油量由202.8 mg/L降至17.8 mg/L,20 min除油率为91.22%。KYOR-3与赵东平台现场用破乳剂DGF-18B的配伍性良好,对原油脱水无影响。KYOR-3现场处理赵东平台注入水后,含油量、悬浮固体含量和粒径中值均明显降低,达到赵东平台回注污水水质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胺超支化聚合物 高分子 除油剂 合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