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特低渗油藏单砂体精准压裂改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 1
-
-
作者
唐莉
王子毓
张超
何成山
-
机构
中国石油渤海钻探第一录井公司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赵东采油管理区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勘探事业部
-
出处
《录井工程》
2024年第4期131-138,共8页
-
文摘
针对特低渗油藏,目前主要采用水驱技术配合单井压裂来提高开发效果。但在开发实践中,表现出油藏单井压裂措施有效率低、单砂体改造效果差及油水井间无法建立有效驱动体系等问题。为此,以松辽盆地X区块特低渗油藏为例,基于油藏工程方法计算特低渗储层极限驱动井距,同时结合研究区域砂体和剩余油分布规律,制定特低渗油藏的单砂体精准压裂改造方案,确保压裂改造后油水井间的启动系数达到最大,以避免压裂规模过大导致水窜问题。并在油井压裂阶段采用井间微地震监测技术对特低渗油藏单砂体的压裂改造规模进行追踪和监控,通过实时调整压裂液排量来控制压裂规模,确保压裂规模的精准性。采用单砂体精准压裂改造技术对研究区平均渗透率分别为6.5 mD和3 mD的Ⅲ、Ⅳ类储层进行井网加密及单砂体精准缝网压裂改造后,油藏单砂体启动系数和油井压裂后产量大幅度提高,说明区块单砂体已经建立起有效驱动体系,剩余油挖潜效果显著。
-
关键词
特低渗油藏
极限驱动井距
压裂改造
单砂体
井间微地震
剩余油
-
Keywords
ultra-low-permeability oil reservoir
limit driving well spacing
fracturing and stimulation
single sand body
crosswell microseismic
remaining oil
-
分类号
TE13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
-
题名录井企业开展非油矿产资源勘探的可行性与思路
- 2
-
-
作者
方锡贤
安新朝
张超
段如军
-
机构
中石化华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录井分公司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第一采油厂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集团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录井工程》
2017年第3期11-14,共4页
-
文摘
钻井、测井、物探等相关专业快速发展削弱了录井的生存空间,使传统录井在石油勘探开发中逐渐被边缘化,单一录井服务模式难以分散市场变化带来的经营风险,多种因素迭合导致录井企业发展进入瓶颈期。为了寻求可持续发展道路,录井企业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寻求通过转型获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由于录井企业具有识别矿藏技术、资料信息、经验技术、研究能力等开展非油矿产资源勘探特有优势,为录井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可供选择之路。为了开拓非油矿产资源勘探领域的市场,录井企业应突破传统录井"边界"意识,选择化学矿藏、铀矿、不整合面风化壳矿藏等与石油相关的矿藏作为主要勘探目标,建立健全非油矿产资源信息网络,利用录井掌握的非油矿产资源信息优势,跨越地质填图、物探化探等传统矿藏勘探环节,降低非油矿产资源勘探风险,从而缩短非油矿产资源勘探周期,提高非油矿产资源勘探效益。
-
关键词
录井
发展空间
非油矿产资源
勘探
可行性
优势
方法思路
-
Keywords
mud logging
development space
non-oil mineral resources
advantage
method
-
分类号
TE13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