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官屯油田官195断块扇三角洲储层构型表征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翔宇 侯加根 +3 位作者 李春晓 刘钰铭 刘烨 季岭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49,共7页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广泛发育于中国多个断陷盆地中,作为一类重要的油气储层,其内部的构型表征对高含水期的剩余油分布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王官屯油田官195断块孔店组枣Ⅴ油组为例,结合岩心、测井数据和动态资料进行扇三角洲前缘储...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广泛发育于中国多个断陷盆地中,作为一类重要的油气储层,其内部的构型表征对高含水期的剩余油分布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王官屯油田官195断块孔店组枣Ⅴ油组为例,结合岩心、测井数据和动态资料进行扇三角洲前缘储层的构型定量表征研究。官195断块扇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要素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和水下分流河道间。建立了扇三角洲前缘构型级次划分方案,确立了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以及河口坝内部增生体间夹层的识别标志。以单砂层为研究单位,利用滦平盆地西瓜园组扇三角洲野外露头实测原型进行数据拟合,得出研究区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定量化表征的预测公式,计算河口坝内部夹层倾角,预测内部增生体的发育规模。单一成因砂体控制的剩余油分布于坝缘部位和河道顶部,夹层控制的剩余油分布需根据坝主体的韵律进行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 储层构型 级次划分 定量表征 官195断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北三大含油气盆地石炭系生烃潜力对比 被引量:1
2
作者 葛岩 刘成林 +2 位作者 许恩爱 谢英刚 徐最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8-43,共6页
从岩相古地理、烃源岩生烃潜力及油气成藏特征等角度,对准噶尔、塔里木和柴达木盆地石炭系生烃潜力进行了对比,认为三大盆地石炭系均为海相、海陆交互相沉积地层,烃源岩整体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柴达木盆地石炭系... 从岩相古地理、烃源岩生烃潜力及油气成藏特征等角度,对准噶尔、塔里木和柴达木盆地石炭系生烃潜力进行了对比,认为三大盆地石炭系均为海相、海陆交互相沉积地层,烃源岩整体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柴达木盆地石炭系烃源岩质量比准噶尔及塔里木盆地差。塔里木和柴达木盆地在烃源岩类型、生烃演化及油气成藏规律上有一定的相似性,烃源岩类型包括灰岩、泥岩、碳质泥岩,且均经历了二次生烃,具有混源油气等特征。借鉴准噶尔、塔里木2个盆地石炭系油气勘探的成功经验,柴达木盆地需加强寒武-奥陶、石炭系等古生界地层的整体勘探,岩体侵入对于烃源岩成熟度产生重要影响,古油藏、次生油气藏及混源油气藏共同构成以石炭系为油源的油气保存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烃潜力 石炭系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精细构造解释技术在小集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朱从军 夏国朝 +2 位作者 郑泰山 宋金甫 许静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0-391,共2页
黄骅坳陷南部小集油田是典型的复式油藏,该油田勘探开发程度高、含油层系多、断层发育、构造复杂,具有较大的滚动勘探潜力。在精细层位标定的基础上,采用三维精细构造解释技术,诸如剖面多方式显示、剖面的局部拉伸放大、断层检验分析、... 黄骅坳陷南部小集油田是典型的复式油藏,该油田勘探开发程度高、含油层系多、断层发育、构造复杂,具有较大的滚动勘探潜力。在精细层位标定的基础上,采用三维精细构造解释技术,诸如剖面多方式显示、剖面的局部拉伸放大、断层检验分析、椅状显示、时间切片及三维可视化等技术,对小集油田的构造进行了精雕细刻,发现了一些新的含油断块,有效实现了老油田的增储上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小集油田 复式油藏 滚动勘探 三维精细解释技术 增储上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南部复杂断块油藏不同含水期开发调整方向分析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振伟 郑怀衣 +1 位作者 柳金宝 代广涛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8-74,共7页
大港南部油田油藏类型多,各区块处于不同的开发阶段。其开发稳产难度逐年加大,本文从中低含水、高含水和特高含水油藏的不同含水期开发调整的最佳协同进行研究分析论证,对不同开发阶段油藏的稳产界限、注采井数比、采油速度、采液速度... 大港南部油田油藏类型多,各区块处于不同的开发阶段。其开发稳产难度逐年加大,本文从中低含水、高含水和特高含水油藏的不同含水期开发调整的最佳协同进行研究分析论证,对不同开发阶段油藏的稳产界限、注采井数比、采油速度、采液速度、极限含水和极限单井产量和注采井网重新细分组合调整等基本开发理念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油藏的开发潜能和存在的危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这对处于各个开发阶段的各类型油藏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产界限 注采井数比 采油速度 极限含水 注采井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托甫台区复杂穿盐井快速钻井技术 被引量:4
5
作者 路小帅 孙琳 +1 位作者 王谱 张晔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共5页
为加快塔河油田的勘探开发步伐,提高钻井速度,缩短钻井周期,油田对托甫台区穿盐井进行了优化改进,并采用配套的专打专封穿盐井快速钻井技术。在介绍专打专封穿盐井快速施工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其配套技术,主要包括合理选用钻具组合,充... 为加快塔河油田的勘探开发步伐,提高钻井速度,缩短钻井周期,油田对托甫台区穿盐井进行了优化改进,并采用配套的专打专封穿盐井快速钻井技术。在介绍专打专封穿盐井快速施工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其配套技术,主要包括合理选用钻具组合,充分发挥水力效率;深化岩石力学及可钻性研究,优选PDC钻头;优选机械参数,优化水力参数,深化小井眼快速钻井技术;优化钻井液体系,采用近平衡压力钻井技术。指出专打专封井身结构解决了因二叠系承压能力不够,导致巴楚组盐膏层高密度钻井过程中的漏失问题,与长裸眼穿盐井身结构相比,可使钻井周期缩短116.82 d,机械钻速提高74.87%,为油田的高效快速开发、增储上产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穿盐井 专打专封 机械钻速 PDC钻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棱刻画在沈家铺油田油藏描述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孙建 季岭 +2 位作者 王庆魁 何娇娇 吕中锋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5期619-622,共4页
在黄骅坳陷孔南地区沈家铺油田油藏描述中,将钻井、地震、建模、动态分析多种技术相结合,对目的层断棱进行精细刻画。通过密井网的井震联合进行精细地层划分对比,确定井上断点位置;利用多种地震属性识别断裂系统,并加大地震测线解释密度... 在黄骅坳陷孔南地区沈家铺油田油藏描述中,将钻井、地震、建模、动态分析多种技术相结合,对目的层断棱进行精细刻画。通过密井网的井震联合进行精细地层划分对比,确定井上断点位置;利用多种地震属性识别断裂系统,并加大地震测线解释密度,结合生产动态资料分析,进行断层精细刻画及层位追踪,确定断层面的形态;将地震解释成果直接输入到建模软件中,快速建立起高精度的三维断层模型,依据密井网单砂层划分结果绘制微构造图,并确定单砂层在断层面的交线位置,从而精细刻画断棱的形态。现场应用效果表明,运用该方法进行断棱刻画,解释精度高,能为断块开发调整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棱 复杂断块 井震联合 沈家铺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纳若尔油田南部石炭系碳酸盐岩储集层白云岩化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胜斌 盛寒 +1 位作者 金博 宋亚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4-248,共5页
滨里海盆地是世界上特大型碳酸盐岩含油气盆地之一,盆地东缘石炭系碳酸盐岩是扎纳若尔油田良好的油气储集层。根据测井、岩心资料经综合对比分析后认为,扎纳若尔油田南部KT-Ⅱ含油层系Д层发育白云岩,并对白云岩化发育特征、储集层发育... 滨里海盆地是世界上特大型碳酸盐岩含油气盆地之一,盆地东缘石炭系碳酸盐岩是扎纳若尔油田良好的油气储集层。根据测井、岩心资料经综合对比分析后认为,扎纳若尔油田南部KT-Ⅱ含油层系Д层发育白云岩,并对白云岩化发育特征、储集层发育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白云岩主要发育在Д1底部,随着白云石含量的增加,岩石孔隙度有增大的趋势,但在白云石含量小于20%时不明显;白云岩化并不总是增加孔隙度,只有白云岩化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对岩石物性产生显著的影响,白云岩化程度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改善储集层物性。白云石含量超过80%时,岩石孔隙度会减小到6.5%左右。研究区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发育受多种因素的控制,其中,白云岩化改造至关重要,对于优质储集层的发育起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里海盆地 扎纳若尔油田 碳酸盐岩 石炭系 白云岩化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块北缘中新元古界沉积构造演化 被引量:36
8
作者 潘建国 曲永强 +2 位作者 马瑞 潘中奎 王海龙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9-122,共14页
根据文献资料及对研究区8条实测剖面资料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Columbia超级大陆的裂解导致华北陆块北缘大陆裂谷盆地的形成。随着大陆进一步伸展和洋壳的形成,华北地块北缘逐渐发展为被动大陆边缘。在1400Ma左右,即铁岭组沉积后,华北地... 根据文献资料及对研究区8条实测剖面资料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Columbia超级大陆的裂解导致华北陆块北缘大陆裂谷盆地的形成。随着大陆进一步伸展和洋壳的形成,华北地块北缘逐渐发展为被动大陆边缘。在1400Ma左右,即铁岭组沉积后,华北地块北缘转变为活动大陆边缘。早期洋壳向华北地块低角度的俯冲造成弧后地区发生挤压(芹峪上升),导致铁岭组抬升和剥蚀,而后期洋壳高角度的俯冲又造成弧后区域发生强烈的伸展和断陷,沉积了下马岭组,并伴随辉绿岩的侵入。华北地块与相邻地体之间的碰撞导致下马岭组的抬升(或蔚县抬升)以及碰撞花岗岩的形成,挤压构造发生的时间对应于Rodinia超级大陆的形成期。新元古代沉积是Rodinia超级大陆裂解的结果。龙山组石英砂岩和海绿石砂岩是Rodinia超级大陆裂解后的最早期沉积,记录了海侵初期的超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块北缘 中新元古代 构造演化 大陆边缘 超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气液比气井井筒温度分布计算方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薛秀敏 李相方 +1 位作者 吴义飞 郭小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2-104,共3页
井筒的温度分布是气井设计和动态分析必不可少的参数,可以通过直接测量或者计算两种方法得到。但是目前对于一些超深、高温高压或井况复杂的气井,难以进行直接测量;对于高气液比气井,井筒温度分布的计算方法存在计算精度低和可用性问题... 井筒的温度分布是气井设计和动态分析必不可少的参数,可以通过直接测量或者计算两种方法得到。但是目前对于一些超深、高温高压或井况复杂的气井,难以进行直接测量;对于高气液比气井,井筒温度分布的计算方法存在计算精度低和可用性问题。因此,研究井筒内的温度分布十分必要。以传热学和两相流理论为基础,建立了高气液比气井井筒温度分布的计算模型,考虑到液相对热物性参数的影响,可以在没有井口资料的情况下计算出气井井筒内的温度分布;对井口温度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分析了气产量、液产量、不同液体以及管径等对井口温度的影响;通过实例计算,井口温度的计算平均误差为2.35%,与不考虑液相影响的计算结果相比较,该结果更与实测值接近,更为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 液体 比值 两相流动 井眼 温度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孔隙结构的产能评价 被引量:13
10
作者 苏俊磊 孙建孟 +1 位作者 苑吉波 侯国文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47,8,共5页
分析A凹陷下第三系毛管压力曲线特征,结合核磁、试油、压裂资料,筛选出有效孔隙度、绝对渗透率、排驱压力、孔隙喉道均值、分选系数、最大进汞饱和度6个储层分类关键评价参数.由该6种关键参数构建一条储层分类综合评价指数曲线,对A凹陷... 分析A凹陷下第三系毛管压力曲线特征,结合核磁、试油、压裂资料,筛选出有效孔隙度、绝对渗透率、排驱压力、孔隙喉道均值、分选系数、最大进汞饱和度6个储层分类关键评价参数.由该6种关键参数构建一条储层分类综合评价指数曲线,对A凹陷下第三系储层进行系统地分类,共试油95层,储层产能评价准确率为88.42%.该方法弥补了利用常规测井和岩心毛管压力曲线进行储层分类的不足,提高了储层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测井 毛管压力 孔隙结构 储层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岭凹陷葡萄花油层油源及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葛岩 黄志龙 +2 位作者 唐振兴 许恩爱 赵伟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4期409-412,共4页
通过地质、地化、地球物理等资料的综合研究,明确了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葡萄花油层的油源关系及油气成藏条件。根据饱和烃生物标志物组成及其相关参数,将葡萄花油层原油划分为A,B两大类。油源对比表明,长岭凹陷北部查干泡地区葡萄花油... 通过地质、地化、地球物理等资料的综合研究,明确了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葡萄花油层的油源关系及油气成藏条件。根据饱和烃生物标志物组成及其相关参数,将葡萄花油层原油划分为A,B两大类。油源对比表明,长岭凹陷北部查干泡地区葡萄花油层原油来自青山口组烃源岩,南部黑帝庙地区葡萄花油层原油与嫩一段烃源岩有亲缘关系。分析认为:有效烃源岩厚度、地层剩余压力及断裂活动在平面分布的差异,导致长岭凹陷南北葡萄花油层原油来自不同的油源;查干泡地区青一段烃源岩地层存在巨大的超压,断裂活动与烃源岩生排烃期具有良好的匹配关系,有利于油气在姚一段成藏;黑帝庙地区青一段原油不具备进入姚一段的运移通道,而嫩一段地层压力足以驱动油气沿断层发生下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源对比 嫩江组 葡萄花油层 长岭凹陷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质对聚合物溶液拉伸流变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道山 王鑫强 崔丹丹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6-299,319,共5页
报道了大港油田南部官80区块回注污水水质定量分析结果。该污水矿化度高(20236 mg/L),钙镁离子、硫离子S2-、铁离子含量高,SRB、TGB菌含量高,且含大量酚、酸、醇、酮类有机化合物。实验结果表明,超过一定浓度的Fe2+、S2-、苯酚引起常规H... 报道了大港油田南部官80区块回注污水水质定量分析结果。该污水矿化度高(20236 mg/L),钙镁离子、硫离子S2-、铁离子含量高,SRB、TGB菌含量高,且含大量酚、酸、醇、酮类有机化合物。实验结果表明,超过一定浓度的Fe2+、S2-、苯酚引起常规HPAM聚合物模拟污水溶液黏度显著降低。介绍了HAAKE CaBER1型拉伸流变仪的工作原理,研究了浓度1500 mg/L的三种驱油用聚合物水溶液25℃时的拉伸流变性,得到了溶液拉伸丝条中点直径Dm id与拉伸时间t关系曲线和表观拉伸黏度ηapp与拉伸应变ε关系曲线,其中ε=ln(D0/Dm id)。当配液用水为蒸馏水时,拉伸代号10203的功能型聚合物(支链含具一定活性的高位阻基团)溶液形成的丝条中点直径缓慢减小,断裂时间长,表观拉伸黏度随拉伸应变增大而快速增大,表现出很高的弹性;拉伸常规聚合物(代号63026)和抗盐聚合物KY-2溶液形成的丝条迅速变细并断裂,表观拉伸黏度随拉伸应变增大小幅增大,表明溶液弹性低,KY-2溶液的弹性更低;聚合物10203的模拟污水溶液的拉伸流变性显著变差,注入污水溶液的拉伸流变性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伸流变性 拉伸黏度 聚合物水溶液 溶液弹性 驱油聚合物 回注污水 大港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石凹陷流沙港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福来 吕琳 +5 位作者 马文宽 刁浩 徐志尧 白云明 杨建磊 刘红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40,共10页
应用岩石热解实验、显微组成分析、元素分析、镜质体反射率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分析方法,研究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及母质沉积环境,对乌石凹陷流沙港组不同层段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和对比。结果表明流二段下部油页岩有... 应用岩石热解实验、显微组成分析、元素分析、镜质体反射率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分析方法,研究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及母质沉积环境,对乌石凹陷流沙港组不同层段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和对比。结果表明流二段下部油页岩有机碳含量最高,类型为Ⅰ—Ⅱ1型,且普遍达到成熟水平,是研究区最有利的烃源岩层段,流二段上部油页岩次之,流三段烃源岩是好的烃源岩,而流一段烃源岩为中等烃源岩;流沙港组以弱还原—还原环境为主,除流一段以高等植物输入为主外,该组烃源岩既有丰富的水生生物输入,又有一定数量的陆生生物来源,尤其是流二段下部油页岩有机母源中藻类输入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石凹陷 烃源岩 生物标志化合物 地球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蓬莱镇构造X1井自喷产大水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建兵 陆正元 +2 位作者 向传刚 杨胜忠 王庆魁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3-105,158,共3页
四川盆地中部蓬莱镇构造X1井是1口生产了40余年的大水井,在经历自喷产大水、潜泵抽汲产水、再一次自喷产大水过程中,已由1口特大产水井变为具有工业采气价值的气水同产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该井的近期开发动态资料,对产大水机理... 四川盆地中部蓬莱镇构造X1井是1口生产了40余年的大水井,在经历自喷产大水、潜泵抽汲产水、再一次自喷产大水过程中,已由1口特大产水井变为具有工业采气价值的气水同产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该井的近期开发动态资料,对产大水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第一次自喷产大水主要因天然气的弹性膨胀作用,第二次自喷产大水是由于气水界面下降天然气大量窜入井底带水产出。此外,还对产生气窜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认为储气空间与井底之间的压力差、气水界面与井底的距离、储气层到井底渗流通道的好坏是天然气发生气窜的主要原因。如果钻遇井的水体没有经济价值,可以靠机抽排水的手段使天然气突破水体窜入井底并产出,从而实现经济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封闭油气藏 晚三叠世 自喷井 地层水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地热资源类型特征及其开发利用进展 被引量:49
15
作者 王转转 欧成华 +3 位作者 王红印 靳平平 李丹 张玉萍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7-195,共9页
地热是一种绿色低碳、环保节能的可再生资源。系统梳理我国悠久的地热资源研究历程,发现目前我国地热资源类型众多,正处于全面发展阶段,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地热资源的分类是评价和开发地热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对比分析国内外地热... 地热是一种绿色低碳、环保节能的可再生资源。系统梳理我国悠久的地热资源研究历程,发现目前我国地热资源类型众多,正处于全面发展阶段,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地热资源的分类是评价和开发地热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对比分析国内外地热分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地热资源系统分类方案。依照赋存埋深和温度将地热资源划分为浅层地热资源、水热型地热资源和干热岩三个大类;再从地热资源富集赋存的关键要素出发,依照源(热源和水源)、通(通道及传输)、储(储集体)、盖(盖层)等地质要素将水热型地热资源进一步细分为岩浆型(Ⅱ1)、隆起断裂型(Ⅱ2)和沉降盆地型(Ⅱ3)三亚类,将干热岩细分为强烈构造活动带型(Ⅲ1)、沉积盆地型(Ⅲ2)、高放射性产热型(Ⅲ3)和近代火山型(Ⅲ4)四亚类。通过系统划分地热资源类型,总结各亚类特征,结合对当前国内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技术难点的分析总结,形成对地热资源研究的有益认识,以期为今后地热资源因地制宜的开发利用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发展历程 浅层地热 水热型地热 干热岩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析气井停喷产量及停喷压力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家良 余元洲 +2 位作者 王艳华 杨丽蓉 许震林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4-625,共2页
利用板桥凝析气藏丰富的矿场资料,对凝析气井的停喷压力、停喷产量以及二者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归纳出适用性较强的经验公式。利用这些公式可对凝析气井(藏)废弃产量、废弃压力进行预测,进而较准确地预测凝析气藏油气的可采储量,为凝析... 利用板桥凝析气藏丰富的矿场资料,对凝析气井的停喷压力、停喷产量以及二者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归纳出适用性较强的经验公式。利用这些公式可对凝析气井(藏)废弃产量、废弃压力进行预测,进而较准确地预测凝析气藏油气的可采储量,为凝析气藏的高效开发、储量管理及制定开发规划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藏 气井 压力 产量 采收率 可采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奥连特—马拉农叠合盆地原型性质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邵晶晶 李斌 +2 位作者 刘荣徽 何雨丹 魏春光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2年第1期58-61,7,共4页
南美奥连特—马拉农盆地自晚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多个原型盆地的发育阶段。利用大地构造及沉积古地理研究方法,结合古构造应力场分析,认为该盆地是一个自晚古生代开始发育的叠合盆地,包括4个原型盆地发育阶段,分别是晚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 南美奥连特—马拉农盆地自晚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多个原型盆地的发育阶段。利用大地构造及沉积古地理研究方法,结合古构造应力场分析,认为该盆地是一个自晚古生代开始发育的叠合盆地,包括4个原型盆地发育阶段,分别是晚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发育阶段、三叠纪—侏罗纪陆相裂谷盆地发育阶段、白垩纪边缘海盆地发育阶段和新生代前陆盆地发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洲 奥连特-马拉农盆地 叠合盆地 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水基钻屑中典型元素分布及其铺垫井场后对地下水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包为磊 罗飚 +4 位作者 姚光远 舒辉秀 周奇 孙英杰 黄启飞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29-2239,共11页
铺垫井场是水基钻屑再利用的重要路径。然而,不同区域水基钻屑中元素浓度存在差异,其再利用过程中环境影响仍未全面了解。调查海南5个典型油气田钻井平台的水基钻屑,分析典型元素的分布和浸出特征,评估铺垫井场后对地下水的环境影响。... 铺垫井场是水基钻屑再利用的重要路径。然而,不同区域水基钻屑中元素浓度存在差异,其再利用过程中环境影响仍未全面了解。调查海南5个典型油气田钻井平台的水基钻屑,分析典型元素的分布和浸出特征,评估铺垫井场后对地下水的环境影响。结果表明,海南水基钻屑中Ni、As、Se、Sb、Pb、Hg、Tl、Mo、Ba浓度均未超过GB 36600—2018《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中规定的第二类用地的风险筛选值,除Tl外,其他元素浓度均与采样深度显著相关。浸出液中Pb、Tl、As浓度相对于GB/T 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规定的Ⅲ类限值分别有36.5%、16.5%、16.5%的超标率,其中As浸出率最高,为35.7%。基于Texas模型的估算以及铺垫井场下方地下水的现场测定,所有检测项目浓度均未超过GB/T14848—2017规定的Ⅲ类限值,表明水基钻屑铺垫井场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钻屑 典型元素 浸出浓度 铺垫井场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店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13
19
作者 许恩爱 李晓良 +3 位作者 王庆魁 夏国朝 董立印 李振伟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3期278-281,共4页
通过对孔店组构造、沉积及烃源岩演化特征进行综合研究,总结了孔店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并结合油气勘探实践,建立了孔店组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认为,孔二段有效烃源岩控制了油气藏平面分布范围,区域主干断裂控制了油气富集区带,区域盖层控... 通过对孔店组构造、沉积及烃源岩演化特征进行综合研究,总结了孔店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并结合油气勘探实践,建立了孔店组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认为,孔二段有效烃源岩控制了油气藏平面分布范围,区域主干断裂控制了油气富集区带,区域盖层控制了油气纵向分布,特别是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分布。孔南地区孔店组油气具有2种成藏模式:一种是构造型复式油气成藏模式,即在构造高点断裂发育带形成逆牵引背斜、断鼻或断块油气藏;另一种为地层岩性型油气成藏模式,通常在斜坡区形成砂岩透镜体、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或在构造高点形成断块-岩性油气藏。随着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总结油气成藏规律,特别是隐蔽油气藏形成与富集条件,对于油田储量及产量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控因素 隐蔽油气藏 孔店组 孔南地区 黄骅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膏泥岩层段岩性油藏成藏特点 被引量:3
20
作者 许恩爱 王庆魁 张家良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37-43,共7页
从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一段膏泥岩层的地质特征出发,基于有机碳、原油物性、饱和烃色谱质谱、储层物性、偏光薄片等地化及储层实验测试结果,系统分析了膏泥岩对油气成藏的重要意义。研究表明,枣0油组膏盐岩的存在既可以促使泥岩早期生烃... 从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一段膏泥岩层的地质特征出发,基于有机碳、原油物性、饱和烃色谱质谱、储层物性、偏光薄片等地化及储层实验测试结果,系统分析了膏泥岩对油气成藏的重要意义。研究表明,枣0油组膏盐岩的存在既可以促使泥岩早期生烃,提供新的油气来源,又能在盐间形成异常压力,改善砂岩储层物性,同时,膏泥岩作为区域性盖层,有利于油气在砂岩薄夹层的保存。枣0油组油气成藏特征主要表现为:多源供烃、断层侧向封堵、砂岩上倾尖灭,形成构造背景下的岩性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孔南地区 膏泥岩 盐间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