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港油田小10-16区块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广天 付大其 +3 位作者 宋友贵 王岚 杨卫华 杨涛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2年第6期91-93,148,共3页
小10-16区块主要开采层位枣Ⅳ、枣Ⅴ属于低孔低渗油藏,储层物性较差,若直接投产则产量较低,与地质配产有一定的差距,必须通过压裂改造措施来实现高效经济开发的目的。但这些储层存在井深、温度高、压裂井段长、储层水敏性强等特点,给压... 小10-16区块主要开采层位枣Ⅳ、枣Ⅴ属于低孔低渗油藏,储层物性较差,若直接投产则产量较低,与地质配产有一定的差距,必须通过压裂改造措施来实现高效经济开发的目的。但这些储层存在井深、温度高、压裂井段长、储层水敏性强等特点,给压裂工艺提出了新的挑战。为确保压裂井的有效改造及实施效果,优化了压裂工艺、压裂液体系,采取液氮助排、压采联作一次管柱等技术,实现了储层多层改造一次性投产,共投产的22口井初期平均日产液24.9m3,日产油20.4t,取得了良好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 低渗油藏 压裂技术 小10-16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油田卤水压井液结垢问题治理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尤秋彦 宋晓莉 +2 位作者 薛子钰 廖兴松 樊松林 《天然气与石油》 2020年第5期77-82,共6页
为解决盐卤水结垢问题,采用三种阻垢剂WJ-1、TJ-302、TS-6对中高密度的盐卤及钙卤进行改性研究,制备出配方并应用于大港油田地区地层水及回注水进行阻垢性能的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改性配方钙卤+1%~3%WJ-1+0.2%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盐卤+... 为解决盐卤水结垢问题,采用三种阻垢剂WJ-1、TJ-302、TS-6对中高密度的盐卤及钙卤进行改性研究,制备出配方并应用于大港油田地区地层水及回注水进行阻垢性能的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改性配方钙卤+1%~3%WJ-1+0.2%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盐卤+1%~3%WJ-1+1%~3%TS-6+0.2%十二烷基硫酸钠,能使7000 mg/L NaHCO 3和500 mg/L Na 2SO 4地层水在90℃不结垢,钙保留率达到90.0%以上,地层渗透率恢复率达到89%。因此配方适用于高碱高盐的地层,可以解决大港油田卤水压井作业结垢堵塞地层的问题,同时对其他类似地层的油田也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井液 改性 钙卤 盐卤 阻垢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技术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7
3
作者 光新军 豆宁辉 +1 位作者 贾云鹏 陈金峰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37,I0003,共5页
结合油气勘探开发对石油工程技术的需求,阐述了纳米技术及其在石油工程中应用的优势,分析了纳米技术在钻完井、储层描述与改造、提高采收率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探讨了未来纳米技术的应用关键和应用前景。纳米技术在钻完井流体... 结合油气勘探开发对石油工程技术的需求,阐述了纳米技术及其在石油工程中应用的优势,分析了纳米技术在钻完井、储层描述与改造、提高采收率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探讨了未来纳米技术的应用关键和应用前景。纳米技术在钻完井流体中应用已经在现场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储层描述与改造和提高采收率等应用还处于研发阶段;在油田大剂量应用需要解决成本、稳定性、岩石中的运移性、制备或修饰工艺等关键问题;纳米技术未来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有提高钻完井流体性能技术、提高井下工具和材料性能技术、提高储层描述精度技术和提高油气产量工程技术4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技术 添加剂 储层描述 提高采收率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低孔低渗油田欠注井治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静 宋友贵 +3 位作者 孙连杰 张鹏飞 杨莉 王慧慧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3年第3期134-135,138,共3页
大港南部油田储层低孔低渗,敏感性强,且地层水矿化度高,造成注水井油田注水压力以年均0.8~1.5 MPa的速度上升,给安全生产造成隐患。通过对南部油田油层岩性、物性、水质等影响因素分析,并结合注水井吸水曲线特征,进行了不同类型油藏针... 大港南部油田储层低孔低渗,敏感性强,且地层水矿化度高,造成注水井油田注水压力以年均0.8~1.5 MPa的速度上升,给安全生产造成隐患。通过对南部油田油层岩性、物性、水质等影响因素分析,并结合注水井吸水曲线特征,进行了不同类型油藏针对性的酸化、降压增注工艺的优化,优化工艺实施后注水能力平均提高50%以上,注水压力降低2~10 MPa,取得了明显的降压增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南部油田 增注技术 地层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油田多涂层预包防砂支撑剂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怀文 邵力飞 +2 位作者 曹庆平 刘毅 刘伟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9-102,共4页
针对浅层低温(低于50℃)防砂井化学材料难以固结、影响防砂效果的问题,研制了一种不需要外固化剂,就具有低温快速固化且高强度特点的多涂层包胶防砂支撑剂。从树脂胶结体系选择、固化体系选择、外包胶材料及包胶工艺选择、颗粒配方等方... 针对浅层低温(低于50℃)防砂井化学材料难以固结、影响防砂效果的问题,研制了一种不需要外固化剂,就具有低温快速固化且高强度特点的多涂层包胶防砂支撑剂。从树脂胶结体系选择、固化体系选择、外包胶材料及包胶工艺选择、颗粒配方等方面进行了多涂层预包防砂支撑剂配方的研究。研制的防砂支撑剂分为A剂和B剂,其中A剂为树脂胶结支撑剂,B剂为树脂固化支撑剂。对该支撑剂进行了性能评价,包括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对人工岩心固结强度和渗流能力的影响评价、耐酸碱介质性能评价、岩心稳定性及其他性能评价。性能测试发现,A剂和B剂按质量比1:1充分混合,在25℃下固化4 h后抗压强度能达到6 MPa以上,液相渗透率大于1μm^2。该防砂支撑剂在大港油田现场应用4口井,结果表明,该防砂支撑剂能够解决低温出砂井、生产大压差并、注水井和侧钻井的防砂难题,且防砂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 压裂支撑剂 低温 固化 化学防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油田大型井丛场高效钻井技术优化与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国娜 张海军 +3 位作者 孙景涛 张巍 曲大孜 郝晨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57,共7页
为了解决大港油田大型井丛场开发过程中井间防碰风险大、轨道优化难和钻井提速难等问题,根据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思路,进行了井网部署、井眼轨道及防碰设计、井身结构及配套提速工具等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井口-靶点匹配关系、剖面类型设... 为了解决大港油田大型井丛场开发过程中井间防碰风险大、轨道优化难和钻井提速难等问题,根据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思路,进行了井网部署、井眼轨道及防碰设计、井身结构及配套提速工具等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井口-靶点匹配关系、剖面类型设计优先级层序、造斜点“V”形设计法则、井身结构与一趟钻提速工艺模板,形成了大港油田大型井丛场高效钻井技术。该技术在大港油田进行了现场应用,其中港西二号大型井丛场作为大港油田陆上最大规模井丛场,实现了56口井的安全规模开发,节约井场征地、钻井搬迁等费用1200万元,平均单井钻井周期4.42 d,机械钻速48.64 m/h。研究与现场应用表明,大型井丛场高效钻井技术在提升井场利用率、缩短钻井周期、提高机械钻速及降低成本方面效果显著,为大港油田效益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丛场 井网部署 井眼轨道 防碰 地质工程一体化 大港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油田高温深井试油套管强度校核 被引量:6
7
作者 郭秀庭 任世举 +1 位作者 彭雪梅 刘光普 《油气井测试》 2019年第6期38-43,共6页
高温深井套管受钻柱摩擦力、受拉或受压轴向应力、内外压差径向应力及周向应力影响,易造成套管损坏。从载荷计算、控制方程、边界条件及求解方法等方面入手,得到套管最大允许掏空深度、最低允许替液密度、最大允许抗内压和套管磨损后的... 高温深井套管受钻柱摩擦力、受拉或受压轴向应力、内外压差径向应力及周向应力影响,易造成套管损坏。从载荷计算、控制方程、边界条件及求解方法等方面入手,得到套管最大允许掏空深度、最低允许替液密度、最大允许抗内压和套管磨损后的强度校核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当套管掏空负压时,在井筒液体密度小于套管外泥浆密度情况下,危险点处于套管鞋处;当井筒液体密度大于或等于套管外泥浆密度时,危险点处于套管掏空深度点及以下;当套管被替成最低密度时,最先损坏的危险点为套管鞋处;当套管性能一致时,井口位置抗内压最薄弱。大港油田30口试油井对套管强度进行了校核,现场未发生因套管强度问题导致的试油安全事故。该技术对同类高温深井试油套管强度校核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 深井 高温井 试油 掏空深度 泥浆密度 套管强度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油田密封式涡流排水采气技术 被引量:6
8
作者 郭秀庭 胡洪亮 +3 位作者 任世举 强华 王军恒 郑悦 《油气井测试》 2018年第6期22-26,共5页
现有涡流排水采气技术的井下涡流工具与油管内径之间存在着间隙,与73 mm油管内径间隙面积相当于26. 6 mm油嘴面积,流经此面积的气体未被有效利用,并干扰其它正常涡流气体携水,限制了应用范围。密封式涡流排水采气技术通过预置密封装... 现有涡流排水采气技术的井下涡流工具与油管内径之间存在着间隙,与73 mm油管内径间隙面积相当于26. 6 mm油嘴面积,流经此面积的气体未被有效利用,并干扰其它正常涡流气体携水,限制了应用范围。密封式涡流排水采气技术通过预置密封装置,装在密封预置式涡流排水采气管柱上,采用弹性体密封涡流排水采气工具与油管内径之间的间隙,使气体完全进入螺旋体用来携水增气。现场两口井应用表明,该技术工艺成功率100%,有效率100%,平均日增气幅度187. 1%,累计增气915 456 m^3,创效240. 19万元,增产效果显著。该技术扩大了涡流排水采气技术的应用范围,为油田增气上产提供了一项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产气井 试气 排水采气 密封式涡流工具 螺旋体 采气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油田陆相页岩油滑溜水连续加砂压裂技术 被引量:9
9
作者 田福春 刘学伟 +3 位作者 张胜传 张高峰 邵力飞 陈紫薇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8-124,共7页
针对页岩油水平井采用常规滑溜水压裂时存在用液量大、砂比低、增产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通过优选聚合物降阻剂,优化黏土稳定剂、破乳助排剂和过硫酸盐类破胶剂的加量,形成了调节聚合物降阻剂加量即可调控滑溜水压裂液黏度的变黏滑溜水压... 针对页岩油水平井采用常规滑溜水压裂时存在用液量大、砂比低、增产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通过优选聚合物降阻剂,优化黏土稳定剂、破乳助排剂和过硫酸盐类破胶剂的加量,形成了调节聚合物降阻剂加量即可调控滑溜水压裂液黏度的变黏滑溜水压裂液体系。通过支撑剂导流能力模拟试验,优选了70/140目石英砂和40/70目陶粒的支撑剂组合,经先导性试验,形成了大港油田陆相页岩油滑溜水连续加砂压裂技术。该技术在G页2H井进行了现场试验,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单位液体的携砂量,减少了压裂液用量,形成了较好的缝网体系,提高了储层改造程度,取得了良好的压裂增产效果。现场试验表明,该技术能够满足页岩油水平井滑溜水连续加砂压裂要求,可以为页岩油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水平井 压裂 滑溜水 降阻剂 连续加砂 大港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微絮凝+两级三合一净化工艺”处理大港油田钻修井废水的中试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伟 王晓梅 袁甲 《石油工程建设》 2016年第4期69-71,共3页
为有效提高钻修井废水的处理效率,满足排放或回用标准,对油田钻修井废水的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油田钻修井废水特性及其主要处理工艺现状;对"曝气+微絮凝+两级三合一净化工艺"处理大港油田钻修井废水中试试验流程... 为有效提高钻修井废水的处理效率,满足排放或回用标准,对油田钻修井废水的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油田钻修井废水特性及其主要处理工艺现状;对"曝气+微絮凝+两级三合一净化工艺"处理大港油田钻修井废水中试试验流程和试验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钻修井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可实现处理后各项指标满足相关水质标准;最后对该工艺工业化应用经济效益进行了预测,每年可节约回注清水的费用约160万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该工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 废水 曝气 微絮凝 两级三合一净化工艺 中试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油田钻井井控安全关键要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树强 于成水 +2 位作者 曾晓辉 王立辉 董继龙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CAS 2016年第5期35-36,48,共3页
井喷失控是石油及天然气钻井中的灾难性事故,一旦发生将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污染生态环境,甚至还会造成重大的国际国内影响。钻井井控是油田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大港油田井控设计的发展背景和概况,重点从设计环境背景、设计... 井喷失控是石油及天然气钻井中的灾难性事故,一旦发生将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污染生态环境,甚至还会造成重大的国际国内影响。钻井井控是油田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大港油田井控设计的发展背景和概况,重点从设计环境背景、设计理念、井身结构设计方法、钻井液技术、井控设备、压力控制设备等方面对井控安全的关键要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设计中的关键点。对如何搞好大港油田老区块调整井的井控工作,实现安全生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 钻井 设计理念 设计依据 井身结构 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脉冲射孔+APR+水力泵在大港油田的应用
12
作者 王树强 赵英 +1 位作者 颜金然 李秀兰 《海洋石油》 CAS 2016年第3期67-69,共3页
新型多脉冲射孔是一项新型的射孔技术,与APR测试器及水力泵测试工具联合作业,可实现一趟管串完成严重污染储层的射孔和测试。但多脉冲射孔燃烧产生瞬时压力、多级脉冲会引起测试管柱剧烈震动,影响封隔器和电子压力温度计的正常工作,为... 新型多脉冲射孔是一项新型的射孔技术,与APR测试器及水力泵测试工具联合作业,可实现一趟管串完成严重污染储层的射孔和测试。但多脉冲射孔燃烧产生瞬时压力、多级脉冲会引起测试管柱剧烈震动,影响封隔器和电子压力温度计的正常工作,为此开发了峰值压力控制阀、制作新型减震装置控制机械震动,并对火药用量进行了安全设计。通过在大港滩海和冀东南堡海上油田进行的3口井的测试使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安全可靠、效果良好,表征污染影响的表皮系数小于或接近于0,有效的解除了射孔压实和地层污染,取得了完整的测试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 测试 多脉冲 射孔 APR测试器 水力泵 联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油田齐40块稠油蒸汽驱油汽比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卢小娟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S1期32-35,共4页
油汽比是评价蒸汽驱过程的重要参数,油汽比越大,说明蒸汽驱的效果越好。研究蒸汽驱油汽比的预测模型及其影响因素对蒸汽驱开采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根据能量平衡的原理,将注入油层中的热量转换为蒸汽腔体积,而蒸汽腔的体积又和驱替的油量... 油汽比是评价蒸汽驱过程的重要参数,油汽比越大,说明蒸汽驱的效果越好。研究蒸汽驱油汽比的预测模型及其影响因素对蒸汽驱开采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根据能量平衡的原理,将注入油层中的热量转换为蒸汽腔体积,而蒸汽腔的体积又和驱替的油量相关联,由此提出了适合辽河油田齐40块的蒸汽驱驱油速度计算模型,模型同时考虑了初始原油黏度、枯竭作用,以及油层连通系数的影响,并以此来预测蒸汽驱开采的瞬时油汽比,并分析了蒸汽驱油汽比的影响因素,包括注汽温度、注汽干度和蒸汽驱生产年限。最后,利用推导的公式对齐40块的典型井组进行计算发现,该公式对齐40块的适应性较强,符合程度较高。对类似稠油油田的蒸汽驱开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蒸汽驱 油汽比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油田九区石炭系油藏水平井分段压裂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晓惠 张涛 +3 位作者 刘炜 罗垚 王海峰 刘学伟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6-78,I0005,共4页
九区石炭系为低孔、特低渗的浅层火山岩储层,岩性以凝灰岩为主,天然裂缝发育,是典型的孔隙~裂缝型双重介质储层,储层非均质性严重。九区石炭系压裂过程中压裂液滤失大,人工裂缝宽度狭窄容易导致砂堵,人工裂缝启裂和扩展复杂,缝高控制... 九区石炭系为低孔、特低渗的浅层火山岩储层,岩性以凝灰岩为主,天然裂缝发育,是典型的孔隙~裂缝型双重介质储层,储层非均质性严重。九区石炭系压裂过程中压裂液滤失大,人工裂缝宽度狭窄容易导致砂堵,人工裂缝启裂和扩展复杂,缝高控制难度大的难题,文章通过对九区石炭系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的研究,形成以分段优化设计方法、变黏压裂液体系、支撑剂粒径优选以及组合控缝高等关键压裂技术,提高了施工成功率和压裂改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系油藏 火山岩 水平井 分段压裂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西油田二次开发压裂防砂一体化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淑凤 李怀文 +3 位作者 董正海 昝丽艳 敬晓海 王超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2年第1期66-68,共3页
港西油田经过40多年的注水开发,整体进入高采出程度、高含水开发阶段,同时油井出砂严重。通过对港西油田不同开采层位的岩石及流体特性的分析,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和以往的防砂经验,利用开发的压裂防砂软件进行裂缝形态及几何参数模拟,开... 港西油田经过40多年的注水开发,整体进入高采出程度、高含水开发阶段,同时油井出砂严重。通过对港西油田不同开采层位的岩石及流体特性的分析,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和以往的防砂经验,利用开发的压裂防砂软件进行裂缝形态及几何参数模拟,开展了防砂工艺参数优化、防砂工作液优化、砾石组合优化、施工工序优化等综合措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藏 港西油田 压裂防砂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某油田硫垢问题治理的研究
16
作者 宋晓莉 尤秋彦 +3 位作者 牛心蕙 周立山 滕大勇 赵新星 《天然气与石油》 2018年第6期37-41,共5页
针对渤海某油田在脱硫过程中产生的严重硫垢沉积问题,以二甲基二硫醚(DMDS)为主剂,加入氢氧化钠(NaOH)、二甲基甲酰胺(DMF)和水进行复配得到复合硫溶剂,研究组分配比、药剂用量、溶解温度、溶解时间对溶硫率的影响,得出复合硫溶剂的最... 针对渤海某油田在脱硫过程中产生的严重硫垢沉积问题,以二甲基二硫醚(DMDS)为主剂,加入氢氧化钠(NaOH)、二甲基甲酰胺(DMF)和水进行复配得到复合硫溶剂,研究组分配比、药剂用量、溶解温度、溶解时间对溶硫率的影响,得出复合硫溶剂的最佳配比DMDS∶NaOH∶DMF∶水=1∶2∶4∶3,治理硫垢的最佳条件:药剂用量为硫垢重量的20倍,溶解温度为45℃,溶解时间为50 min,在此条件下,溶硫率可达到100%。现场条件模拟实验证实了该硫溶剂具有优异的除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垢 复合 硫溶剂 溶硫率 除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西南高地应力地层井壁失稳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李佳欣 陈勉 +4 位作者 夏阳 卢运虎 周波 张樱曦 项建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96,共13页
塔西南高地应力地层裂缝发育、破碎性强。为了准确反映高地应力地层井壁失稳规律,应用强度应力比判别塔西南高地应力地层,分析井壁失稳工程表现、黏土矿物特征、掉块形态及岩石力学特性;考虑高地应力地层非连续性,建立基于受力平衡的离... 塔西南高地应力地层裂缝发育、破碎性强。为了准确反映高地应力地层井壁失稳规律,应用强度应力比判别塔西南高地应力地层,分析井壁失稳工程表现、黏土矿物特征、掉块形态及岩石力学特性;考虑高地应力地层非连续性,建立基于受力平衡的离散构元井壁稳定模型,分析地应力、地应力差及钻井液滤失因数对井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地层强度应力比小于2.5时,井壁失稳风险显著增加,工程表现为漏失与挂卡;较高的地应力或较大的水平地应力差导致安全钻井液密度区间缩小,增加井壁失稳风险。钻井液滤失因数每增加0.25,井壁失稳风险提高1.2倍。该结果为高地应力地层钻井液参数设计与井壁稳定性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应力地层 井壁稳定性 坍塌压力 钻井液密度 塔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控压多级并联节流管汇系统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涛 柳贡慧 +3 位作者 李军 蒋记伟 张磊 刘伟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8-103,共6页
现代精细控压钻井中,由于节流阀的压力调节特性与节流阀开度之间存在较强的非线性关系,现有的节流管汇很难通过单个节流阀实现全开度范围内的精确调节。为了能使普通节流阀满足回压控制精度的要求,提出了利用并联节流管汇实现回压精细... 现代精细控压钻井中,由于节流阀的压力调节特性与节流阀开度之间存在较强的非线性关系,现有的节流管汇很难通过单个节流阀实现全开度范围内的精确调节。为了能使普通节流阀满足回压控制精度的要求,提出了利用并联节流管汇实现回压精细控制的思路,并对并联管路的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模拟了四支路并联节流管汇精确控制井口回压的工作过程,分析了并联节流管汇的压力调节特性。与传统节流管汇相比,并联节流管汇具有压力调节特性曲线线性度良好、调节区间大、调节精度高、对节流阀精度要求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能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为进一步研究精细控压钻井及其地面控制系统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压钻井 节流阀 压力特性 并联管路 井口回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页岩油水平井压裂施工参数智能优化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曾凡辉 胡大淦 +3 位作者 张宇 郭建春 田福春 郑彬涛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8-87,共10页
针对目前数智化压裂施工参数设计针对性不足、流程不畅通等问题,建立了基于数据驱动的压裂施工参数智能优化方法。以CD区块32口页岩油井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处理代表储层地质特征、工程品质和施工参数的15项产量影响因素,使之... 针对目前数智化压裂施工参数设计针对性不足、流程不畅通等问题,建立了基于数据驱动的压裂施工参数智能优化方法。以CD区块32口页岩油井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处理代表储层地质特征、工程品质和施工参数的15项产量影响因素,使之降低维度,引入高斯隶属函数和熵权法进行储层压裂非均质性模糊综合评价,结合支持向量回归和粒子群优化算法,以产量最高为目标,推荐射孔位置、段长、簇间距、单位长度液量、单位长度砂量和排量。研究结果表明,渗透率、孔隙度、热解游离烃含量、单位长度液量和单位长度砂量为研究区块的产量主控因素。应用实例井采用优化的参数施工后,第一压裂段8簇均成功起裂,裂缝半长59.50~154.80 m,产量预测符合率为94.86%。研究表明,该方法可实现有效储层质量评价、产量预测和匹配储层地质条件施工参数的快速优化,推动页岩油等非常规储层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水平井 数据驱动 储层质量综合评价 产量预测 水力压裂 压裂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BE深度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
作者 卢会霞 高啓宝 王中平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14年第5期1-6,共6页
甲基叔丁基醚(MTBE)作为重要的高辛烷值清洁汽油调合组分,如何对其进行深度脱硫使硫质量分数低于10μg/g,以满足日益严格的车用汽油标准,是目前石化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对MTBE中硫含量偏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传统两步脱硫精制工艺... 甲基叔丁基醚(MTBE)作为重要的高辛烷值清洁汽油调合组分,如何对其进行深度脱硫使硫质量分数低于10μg/g,以满足日益严格的车用汽油标准,是目前石化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对MTBE中硫含量偏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传统两步脱硫精制工艺中存在的不足使得原料混合C4中硫含量偏高以及MTBE生产中对硫化物的富集是MTBE产品硫含量偏高的主要原因。综述了MTBE直接脱硫精制的方法和效果,特别是蒸馏法、萃取-精馏法、催化氧化-精馏法和吸附法的原理和发展现状,并对MTBE深度脱硫技术存在问题与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BE 深度脱硫 蒸馏 吸附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