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港滩海张东开发区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格架与储层预测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友净 林承焰 +2 位作者 董春梅 王贺林 张宪国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25,28,共4页
通过综合分析地震、测井、录井和岩心等资料,确定了大港滩海张东开发区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格架。在层序地层格架约束和储层特征重构的基础上,选择随机模拟地震反演方法进行储层预测;结合储层砂体展布和试油试采资料,进行了油藏特征分析。... 通过综合分析地震、测井、录井和岩心等资料,确定了大港滩海张东开发区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格架。在层序地层格架约束和储层特征重构的基础上,选择随机模拟地震反演方法进行储层预测;结合储层砂体展布和试油试采资料,进行了油藏特征分析。综合研究认为,在张东开发区古近系可识别出3个三级层序,其中沙三段相当于层序Ⅰ,沙二段相当于层序Ⅱ的低水位体系域,沙一段下亚段相当于层序Ⅱ的湖侵体系域。沙河街组油藏具有受构造和岩性双重因素控制的复式油藏特征,其主力储层为沙三段的底部和沙二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海 地震 层序地层 油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地质精细预测技术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以大港滩海张东地区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江华 林承焰 +1 位作者 王友净 王贺林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6-212,共7页
针对大港滩海张东地区"井少、井距大、以地震资料为主"的特点,提出地震地质精细预测的思路、内容、方法和技术,在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理论指导下,综合运用地震、测井等多种技术手段是进行岩性油气藏储层准确... 针对大港滩海张东地区"井少、井距大、以地震资料为主"的特点,提出地震地质精细预测的思路、内容、方法和技术,在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理论指导下,综合运用地震、测井等多种技术手段是进行岩性油气藏储层准确预测和精细描述的关键。由于研究区目的层具有横向变化大、储层物性非均质性强的特点,所以本文采用拟声波随机阻抗反演并结合地震频谱分析技术进行精细的岩性储层预测。预测结果表明,砂体的预测效果与测井资料解释结果吻合较好,可以作为油气分布规律研究及其综合评价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地震沉积学 约束地震反演 地震频谱分析 岩性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埕海油田2区沙河街组地层井壁失稳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同台 沙东 +3 位作者 王伟 刘春华 罗坤 王雨滔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53,共5页
埕海油田2区沙1段地层在钻井过程中,井壁失稳,垮塌严重。通过分析沙1段地层岩性、矿物组分、理化性能、三个压力剖面、钻井液的抑制性与封堵性对该段地层力学性能与坍塌压力的影响,认为造成该地层发生井壁失稳的主要原因是,钻井液密度... 埕海油田2区沙1段地层在钻井过程中,井壁失稳,垮塌严重。通过分析沙1段地层岩性、矿物组分、理化性能、三个压力剖面、钻井液的抑制性与封堵性对该段地层力学性能与坍塌压力的影响,认为造成该地层发生井壁失稳的主要原因是,钻井液密度低于地层坍塌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考虑实际井身剖面、地应力与岩石力学性能等因素计算)、钻井液封堵性与泥饼质量差。提出了以下技术措施:先根据地层特性选择钻井液体系,再根据所钻井实际井身剖面、地应力、岩石力学性能确定的地层坍塌压力系数确定钻井液密度,最后通过对钻井液进行维护处理增强钻井液的抑制性和封堵性。在张海21-21L井155.6 mm井眼侧钻过程中的应用表明,该技术措施较好地解决了沙1段地层的井壁失稳难题,顺利钻穿易坍塌的沙1段,仅用时7 d就钻至完钻井深(4 070 m),且测井、下筛管和完井等作业均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眼稳定 钻井液 钻井液性能 坍塌压力 埕海油田 张海21-21L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动勘探开发技术在港北斜坡区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闫辛酉 石慧敏 +3 位作者 周凤艳 白玉花 林学春 束文生 《录井工程》 2013年第4期70-73,86,共4页
大港油田港北斜坡区由于产量较低且零星分布,多年来一直未有突破。该区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存在构造落实难、储集层预测难、油气成藏控制因素认识不清等问题。从钻井资料出发,利用新的地震资料,在层序划分基础上,运用相干数据体、三维可... 大港油田港北斜坡区由于产量较低且零星分布,多年来一直未有突破。该区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存在构造落实难、储集层预测难、油气成藏控制因素认识不清等问题。从钻井资料出发,利用新的地震资料,在层序划分基础上,运用相干数据体、三维可视化等技术进行精细构造解释,并开展储集层预测及综合地质分析。研究认为,该区受多幕构造运动的影响,发育多期不整合,主要存在地层不整合遮挡、地层超覆等地层岩性油气藏。针对此类油气藏开展精细描述,共部署井位45口,完钻41口,其中39口取得成功并先后投产,获得了很好的地质效果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岩性油气藏 港北斜坡 滚动勘探 油藏模式 相干数据体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向非均质性对福山油田油层动用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良峰 《录井工程》 2015年第3期94-98,共5页
福山油田复杂断块油气藏具有断块结构复杂、储集层非均质性强、层间可对比性差、薄互层发育、油气水关系复杂、地层温度高等特点,储集层注水困难影响开发效果。为了提高注水开发水驱效果,利用人造双层非均质浇铸岩心(渗透率分别取福山... 福山油田复杂断块油气藏具有断块结构复杂、储集层非均质性强、层间可对比性差、薄互层发育、油气水关系复杂、地层温度高等特点,储集层注水困难影响开发效果。为了提高注水开发水驱效果,利用人造双层非均质浇铸岩心(渗透率分别取福山油田油层平均渗透率级别,级差在6.5左右),通过水驱实验研究层内、垂向干扰与油层动用状况的关系及其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尺寸和渗透率下,层间模型采出程度明显高于层内模型的采出程度,层内模型的正韵律或反韵律对储集层最终采收率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向 非均质 复杂断块 油层动用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埕海油田大位移井射孔与电潜泵联作试油技术
6
作者 刘文凤 金海锋 +3 位作者 麻惠杰 王春亮 杜强 夏汉玲 《油气井测试》 2018年第5期19-23,共5页
为解决新井常规试油投产工艺作业工序多、周期长、压井作业对油气层伤害大等问题,研究出一种射孔与电潜泵联作工艺技术。该技术利用"Y"接头将射孔管柱与电潜泵生产管柱有机组合在一起,优化管柱连接、射孔减震装置、起爆方式... 为解决新井常规试油投产工艺作业工序多、周期长、压井作业对油气层伤害大等问题,研究出一种射孔与电潜泵联作工艺技术。该技术利用"Y"接头将射孔管柱与电潜泵生产管柱有机组合在一起,优化管柱连接、射孔减震装置、起爆方式等配套技术,降低射孔震动对电泵电缆与传感器的震动影响,实现了射孔与投产一趟管柱下入,并在244. 5mm套管的大位移深井内成功应用。该技术与常规试油技术相比,简化了作业工序,节省了作业成本,保护油气层免遭二次伤害,降低井控安全风险。通过适用范围的拓展研究,该技术可成为试油完井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埕海油田 大位移井 试油联作 完井 射孔 电潜泵 “Y”管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胺与甲酸盐抑制性对比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钟汉毅 黄维安 +4 位作者 邱正松 王明明 柳耀泉 金海锋 刘存壮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4期508-512,共5页
为了满足"优质、环保、安全、快速"的现代钻井工程需要,近年来开发了聚胺高性能水基钻井液,其性能被认为最接近油基钻井液。聚胺页岩水化抑制剂作为该体系的关键处理剂,以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优异的抑制性能,逐步引起人们的重... 为了满足"优质、环保、安全、快速"的现代钻井工程需要,近年来开发了聚胺高性能水基钻井液,其性能被认为最接近油基钻井液。聚胺页岩水化抑制剂作为该体系的关键处理剂,以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优异的抑制性能,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文中通过抑制膨润土造浆实验、页岩滚动分散实验和粒度分布测试,对比评价了聚胺和甲酸盐的抑制性;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层间距、Zeta电位测试、表面张力测试、改性膨润土吸水实验及活度测试等,分析研究了聚胺和甲酸盐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与甲酸盐相比,聚胺在低浓度时即能最大限度降低黏土水化层间距,使黏土去水化;同时聚胺吸附在黏土表面后,能增强黏土的疏水性;甲酸盐主要通过降低溶液活度实现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钻井液 聚胺 甲酸盐 黏土水化 抑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现场决策系统与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天鹤 王建富 +3 位作者 刘天静 孔令江 陈小欣 赵永峰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5期678-680,共3页
大港埕海油田采用人工岛与人工井场开发,受地面井场条件限制,以井口槽为基础,以水平井及大斜度井为主进行开发。由于存在井网较稀、井型复杂、地下靶点位移大等问题,仅靠室内研究成果难以保证新井实施效果,需要开展现场随钻分析,及时决... 大港埕海油田采用人工岛与人工井场开发,受地面井场条件限制,以井口槽为基础,以水平井及大斜度井为主进行开发。由于存在井网较稀、井型复杂、地下靶点位移大等问题,仅靠室内研究成果难以保证新井实施效果,需要开展现场随钻分析,及时决策。在大港埕海油田水平井实施过程中,通过不断探索,提出了水平井随钻分析技术方法。该方法以石文地质研究软件为平台建立水平井现场决策系统,实现室内研究与现场随钻分析无缝连接,将地震、钻井、录井、测井、模型等数据综合运用,解决了水平井实施现场快速决策难题。另外,对不同钻井条件下角度与厚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方便现场角度控制。水平井现场决策系统在埕海油田得到规模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现场决策 实施效果 埕海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民屯凹陷构造裂缝的综合定量预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春林 王蕾 李良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66-569,共4页
为定量预测大民屯凹陷储集层的裂缝分布规律,在分析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的基础上,用有限元法理论,建立了该研究区的地质、力学模型。通过三维构造应力场的模拟分析,给出了古潜山太古界储集层的第一主应力、第二主应力、第三主应力和最大... 为定量预测大民屯凹陷储集层的裂缝分布规律,在分析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的基础上,用有限元法理论,建立了该研究区的地质、力学模型。通过三维构造应力场的模拟分析,给出了古潜山太古界储集层的第一主应力、第二主应力、第三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分布图。根据破裂值和能量值2个评价指标得出了裂缝发育指数,用裂缝发育指数预测的裂缝发育密度与已钻井岩心裂缝统计密度有较好的吻合性,与单一的评价指标相比,提高了裂缝预测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油田 大民屯凹陷 储集层裂缝 三维构造应力场 裂缝预测 裂缝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坳陷马东地区沙一段沉积微相研究与划分
10
作者 张卫江 成洪文 +2 位作者 林学春 刘艳芬 贾帆 《录井工程》 2018年第2期97-101,112,共5页
黄骅坳陷马东地区位于黄骅坳陷中部,其主要勘探开发目的层为沙一段。为指导该区的油气勘探开发工作,运用测井、录井、岩心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基于沉积模式系统地开展了沙一段沉积相研究与微相分析,通过对区内沉积特征的岩性、粒度分布、... 黄骅坳陷马东地区位于黄骅坳陷中部,其主要勘探开发目的层为沙一段。为指导该区的油气勘探开发工作,运用测井、录井、岩心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基于沉积模式系统地开展了沙一段沉积相研究与微相分析,通过对区内沉积特征的岩性、粒度分布、沉积构造分析,最终认为马东地区沙一段发育重力流水道和滑塌浊积扇两种沉积相砂体。其中,沙一中亚段和沙一下亚段为重力流水道沉积,可分为水道中心微相、水道边缘及漫溢微相和水道间及湖盆泥微相,重力流水道物源主要来自北东方向,水道规模不等,既有孤立水道,亦有分叉合并水道;沙一上亚段为滑塌浊积扇沉积,展布方向以北东向为主,在平面上呈规模不等的椭圆形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东地区 沙一段 重力流水道相 滑塌浊积扇相 黄骅坳陷 沉积微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超低浓度瓜胶压裂液体系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良峰 刘方元 +3 位作者 周宝义 赵连水 董树政 马世忠 《录井工程》 2014年第3期19-22,26,共5页
中国石油海南福山探区某油田复杂断块凝析油气藏具有断块结构复杂、储集层非均质性强、层间可对比性差、薄互层发育、油气水关系复杂、地层温度高等特点,采用常规压裂液体系对储集层压裂改造效果不明显.为提高压裂效果而研发的耐高温性... 中国石油海南福山探区某油田复杂断块凝析油气藏具有断块结构复杂、储集层非均质性强、层间可对比性差、薄互层发育、油气水关系复杂、地层温度高等特点,采用常规压裂液体系对储集层压裂改造效果不明显.为提高压裂效果而研发的耐高温性能好、携砂能力强、破胶彻底、对储集层损害小、成本低的超低浓度瓜胶压裂液体系,其稠化剂使用质量浓度为3.5~5 kg/m3,较常规瓜胶用量降低30%~50%,耐温能力最高可达150℃,液体残渣含量较相同温度常规体系配方降低30%~40%,解决了高温凝析油气藏深井压裂加砂困难、压后液体返排率低、对储集层损害大的难题.现场应用表明,该压裂液体系对储集层压裂改造增产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浓度 压裂液 高温 凝析油气藏 储集层 压裂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层强非均质油藏部分射开试井曲线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利军 郑伟 +2 位作者 王帅 田波 金海锋 《油气井测试》 2018年第4期1-6,共6页
针对厚层强非均质油藏部分射开井试井曲线影响因素多、解释困难的问题,基于精细数值试井方法,建立厚层强非均质部分射开试井模型,绘制典型试井曲线,总结厚层强非均质油藏的部分射开井试井曲线特征。结果表明,该试井特征曲线理论上可以... 针对厚层强非均质油藏部分射开井试井曲线影响因素多、解释困难的问题,基于精细数值试井方法,建立厚层强非均质部分射开试井模型,绘制典型试井曲线,总结厚层强非均质油藏的部分射开井试井曲线特征。结果表明,该试井特征曲线理论上可以分为井储段,球形流段、第一径向流段、层间窜流段和全油田平均径向流段等五段。针对厚层强非均质部分射开特征,分析了层间窜流、非均质性强弱、射开程度等参数对其试井曲线的影响规律,认为层间窜流能力主要影响了试井曲线层间窜流段出现时间的早晚;非均质强弱影响两个径向流段纵向距离;部分射开主要影响试井曲线开口大小。通过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降低了试井模型多解性的选择,提高了试井解释精度。利用该方法,对海外某厚层油藏进行试井解释,获得不同层的物性参数和层间窜流能力,为油藏的产能评价、射孔方案编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井 厚层 强非均质油藏 窜流 部分射开井 试井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开展质量事故隐患防范活动关键环节与建议
13
作者 荆德杰 方颖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2年第3期58-59,共2页
为进一步强化石化企业质量事故的防范力度,中国石化企[2011]702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环保等工作考核的通知》提出了质量事故考核办法,用于指导各石化企业的质量事故隐患预防工作的开展,胜利油田公司作为石化行业重点勘探开发企业... 为进一步强化石化企业质量事故的防范力度,中国石化企[2011]702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环保等工作考核的通知》提出了质量事故考核办法,用于指导各石化企业的质量事故隐患预防工作的开展,胜利油田公司作为石化行业重点勘探开发企业,始终把质量事故隐患预防工作作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不断强化日常质量管理工作的同时,以每年的全国质量月活动为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事故 事故隐患 防范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 石化企业 质量管理工作 安全环保 中国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