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港油田X储气库调峰能力提升对策
1
作者 叶萍 周春明 +3 位作者 刘薇 施金伶 王雪 许倩 《录井工程》 2024年第4期145-151,共7页
作为我国第一座建成并投入商业运营的地下储气库,大港油田X储气库至今已连续安全运行了24个注采周期。针对该储气库初期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达容达产效果差、工作气量增速缓慢等问题,通过对注采井网、运行方式以及运行压力的适应性论证... 作为我国第一座建成并投入商业运营的地下储气库,大港油田X储气库至今已连续安全运行了24个注采周期。针对该储气库初期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达容达产效果差、工作气量增速缓慢等问题,通过对注采井网、运行方式以及运行压力的适应性论证和实施优化调整,增强了储气库及单井注采气能力和携排液能力,扩容效果不断改善,储气库调峰能力累计增加1.17×10^(8)m^(3),增幅达到24.2%,为同类型地下储气库运行管理优化和调峰能力提升提供了成熟的技术手段和可借鉴的实践经验,对地下储气库运行管理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库容量 工作气量 注采井网 调峰能力 运行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油田驴驹河储气库注采渗流机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春明 施金伶 +2 位作者 叶萍 杨金英 李燕 《录井工程》 2023年第4期27-34,共8页
为深入研究大港油田板桥地区储气库在多周期注采过程中气水两相流体的渗流规律,以该地区驴驹河储气库储层岩心为对象,开展储层流体相渗特征及储层注采模拟岩心渗流特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多次气水交互驱替实验后,出现气水相渗滞后... 为深入研究大港油田板桥地区储气库在多周期注采过程中气水两相流体的渗流规律,以该地区驴驹河储气库储层岩心为对象,开展储层流体相渗特征及储层注采模拟岩心渗流特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多次气水交互驱替实验后,出现气水相渗滞后现象,孔隙系统中部分区域孔喉微小,导致相渗滞后现象更为明显;建库储层在周期性注采过程中,气驱水纯气带受膨胀携液作用影响,储气空间增加;气水过渡带受气水互锁作用影响,气相渗流及动用率降低。该研究可为驴驹河储气库开发动态分析、预测、调整、提高采收率、设计库容参数以及安全运行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后期储气库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奠定基础,达到准确评价与预测储气库产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 相渗特征 注采模拟 岩心渗流 储层流体 驴驹河 大港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油井固井质量与录井参数相关性研究——以大港油田官东地区页岩油井为例
3
作者 郭琼 赵天东 +3 位作者 王奎 武刚 王立永 林辉 《录井工程》 2022年第3期7-13,共7页
大港油田官东地区孔二段页岩油储层具有矿物成分复杂、类型多样、烃源岩有机质含量高、储层含油性好、脆性矿物含量高等诸多地质特征,导致页岩油井在钻完井施工中工程事故复杂情况多发和固井质量下降,也对单井后期压裂试油与投产效果产... 大港油田官东地区孔二段页岩油储层具有矿物成分复杂、类型多样、烃源岩有机质含量高、储层含油性好、脆性矿物含量高等诸多地质特征,导致页岩油井在钻完井施工中工程事故复杂情况多发和固井质量下降,也对单井后期压裂试油与投产效果产生不利影响。为了有效提高页岩油单井固井质量,提高建产效果,以录井多技术组合所采集到的页岩油井储层及井筒油气信息为着眼点,进行固井质量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井固井质量的优劣与录井工程、地质及油气藏等参数特征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通过深入开展与固井质量相关的录井综合解释评价参数研究能够为固井施工方案的优化和完善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录井参数 固井质量 工程地质一体化 官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藏型储气库群周期动态监测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叶萍 《录井工程》 2020年第S01期60-65,共6页
动态监测是储气库群运行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贯穿于储气库群生产运行始终。为了保障地下储气库群安全、高效、科学合理的运行,大港油田气藏型X储气库群建立了以压力场监测、流体场监测、注采井生产能力监测及流体组分监测为主要内容的监... 动态监测是储气库群运行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贯穿于储气库群生产运行始终。为了保障地下储气库群安全、高效、科学合理的运行,大港油田气藏型X储气库群建立了以压力场监测、流体场监测、注采井生产能力监测及流体组分监测为主要内容的监测系统,实现了对储气库群全方位、立体化监测,为储气库群的运行管理、安全评价、动态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该储气库群周期动态监测系统的建立和应用,不仅实现了X储气库群多周期的安全平稳生产,同时结合各个储气库实际注采特点、动用状况,指导X储气库群下步“扩容达产”方案的调整和优化,保证其安全高效、科学合理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型 储气库 动态监测 压力场 流体场 注采井 流体组分 扩容达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储气库井固井质量配套技术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志民 万树永 +2 位作者 李德宁 刘晓传 孙晓华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2年第10期40-44,共5页
介绍了大港油田驴驹河储气库新井固井过程中的典型做法。通过较高质量的井眼准备,应用弹性防气窜水泥浆体系,采取两级固井工艺和两凝水泥浆设计,并对水泥石韧性改造,防止了候凝过程中地层流体窜流,满足了储气库井周期性大吞吐注采气的... 介绍了大港油田驴驹河储气库新井固井过程中的典型做法。通过较高质量的井眼准备,应用弹性防气窜水泥浆体系,采取两级固井工艺和两凝水泥浆设计,并对水泥石韧性改造,防止了候凝过程中地层流体窜流,满足了储气库井周期性大吞吐注采气的运行要求。同时,通过采取配套的固井施工工艺、严格的过程管控、不断完善固井方案,为固井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和管理支撑。现场固井结果表明,驴驹河储气库井固井施工顺畅,固井质量优质,具备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井 固井工艺 过程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提高库存动用关键技术——以板中北储气库为例
6
作者 叶萍 施金伶 +6 位作者 王权国 韩世庆 周春明 李德宁 王雪 许倩 刘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1-148,共8页
国内已建的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大部分是由水淹气藏改建而成,为了进一步提高水淹气藏型储气库库存动用程度,进而实现储气库达容达产高效运行,以板中北储气库为例,深度剖析注采气运行各项指标及周期扩容达产能力,分析了影响库存... 国内已建的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大部分是由水淹气藏改建而成,为了进一步提高水淹气藏型储气库库存动用程度,进而实现储气库达容达产高效运行,以板中北储气库为例,深度剖析注采气运行各项指标及周期扩容达产能力,分析了影响库存动用的因素,提出了提高库存动用关键技术和措施,优化了储气库运行的关键参数。研究结果表明:①水侵气藏流体分布复杂、注采速度、气井产水、压力差异、井网井距是影响储气库库存动用程度的主要因素;②建立了不同区带单井合理配注方法,实现储气库均衡驱替,提高储气库波及效率;③建立了含水气井产能修正数学模型,指导了含水气井的合理配产,延长了生产时间,提高了水淹区库存的利用率;④论证了合理井网井距,优化了注采结构和地面压缩机配置,地下地面整体联动,实现了储气库差异化、精细化注采气,提高了气驱扩容效率。结论认为,板中北水淹气藏型储气库库存动用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将储气库库存动用程度提高了近10%,有效指导了水淹气藏型储气库的高效运行,对同类储气库库存分析与动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淹气藏 气藏型储气库 库存动用因素 运行压力 配产配注 注采能力 库存动用率 调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砾岩油藏绒囊流体辅助聚合物驱效果 被引量:11
7
作者 魏攀峰 郑力会 +3 位作者 纪成 陈启龙 黄颖 樊爱彬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7-313,共7页
非均质砾岩油藏高渗通道与低渗通道共存时,常规聚合物驱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困难。绒囊流体中囊泡在高渗通道低流动阻力诱导下进入并大量堆积,降低高渗通道与低渗通道间流动阻力差,促使驱替介质转向进入低渗区,提高油藏采收率。选择45 mm&#... 非均质砾岩油藏高渗通道与低渗通道共存时,常规聚合物驱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困难。绒囊流体中囊泡在高渗通道低流动阻力诱导下进入并大量堆积,降低高渗通道与低渗通道间流动阻力差,促使驱替介质转向进入低渗区,提高油藏采收率。选择45 mm×45 mm×300 mm渗透率200~1200 mD人造岩心,模拟多种渗流通道,并联渗透率10~1200 mD的岩心模拟非均质储集体,驱替压力为0.11~0.57 MPa,水驱和聚合物驱后,高渗与低渗岩心原油采收率差值为16.69%~37.93%,且随渗透率比值的增大而增大。随后注入0.6 PV绒囊流体,低渗岩心原油采收率较高渗岩心高11.15%~19.97%,驱替压力为33.89~39.12 MPa,高渗与低渗岩心内流体流动阻力差反转,驱替介质转向进入低渗岩心,原油采收率提高8.17%~11.54%,提高驱油效果显著。在克拉玛依油田七东1区砾岩油藏TX井和TY井应用,分别累计注入绒囊流体150 m3和123 m3,井口压力升高4.70 MPa和1.28 MPa,对比注入前后90 d,日产油量分别提高64.15%和17.74%,整体含水率下降7.94%和10.91%,说明绒囊流体辅助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岩油藏 非均质 渗透率 聚合物驱 绒囊流体 选择性封堵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拓频的高分辨率多子波地震反演技术在苏X区块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孙颖 武刚 +3 位作者 梁斌 李国良 房金伟 段传丽 《录井工程》 2023年第2期88-94,共7页
苏里格气田苏X区块沉积储层以砂泥岩薄互层为主,砂体横向变化快,单砂体厚度差异大,储层非均质性强,常规的低分辨率二维地震稀疏脉冲反演无法清晰地展现出砂体的叠置关系。为此采用高分辨率多子波地震反演技术对苏X区块进行储层预测:首... 苏里格气田苏X区块沉积储层以砂泥岩薄互层为主,砂体横向变化快,单砂体厚度差异大,储层非均质性强,常规的低分辨率二维地震稀疏脉冲反演无法清晰地展现出砂体的叠置关系。为此采用高分辨率多子波地震反演技术对苏X区块进行储层预测:首先对二维地震数据体进行拓频处理,其次进行测井岩石物理分析和自然伽马拟声波阻抗的可行性分析;然后对拓频后的地震数据体进行分频操作,将各分频体地震数据与钻井现场模型数据结合分别进行贝叶斯反演,反演后的数据体通过分频特征重构技术进行频率域融合,最终得到高分辨率多子波地震反演数据体。采用高分辨率多子波地震反演技术对苏X区块进行储层预测取得良好效果,相对常规稀疏脉冲地震反演,高分辨率多子波地震反演在纵横向分辨率上提升明显,砂体的叠置关系及井间砂体的尖灭展现得更清晰,反演结果更可靠,能够为有利层位的优选和评价提供更符合地质规律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多子波地震反演 拓频处理 岩石物理分析 自然伽马 声波阻抗 分频特征重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凝析气藏与CO2气藏联合开发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韩世庆 李德宁 叶萍 《录井工程》 2020年第S01期66-71,共6页
针对富含凝析油的小断块凝析气藏衰竭式开发过程中凝析油采收率偏低的问题,结合研究区内凝析油气和CO2资源分布特点,提出了低压凝析气藏和高含CO2气藏联合开发的思路。选取研究区内低压凝析气藏A气藏和高含CO2的B气藏进行联合开发模拟试... 针对富含凝析油的小断块凝析气藏衰竭式开发过程中凝析油采收率偏低的问题,结合研究区内凝析油气和CO2资源分布特点,提出了低压凝析气藏和高含CO2气藏联合开发的思路。选取研究区内低压凝析气藏A气藏和高含CO2的B气藏进行联合开发模拟试验,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开展了注采气井网优化、注入气组分设计、注气速度指标优选等不同开发方案下凝析油采出程度的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联合开发方案后,预计凝析油采收率在原采出程度的基础上可提高20.46%。该设计理念既解决了因环保要求导致高含CO2气藏暂闭无法开发利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一项对衰竭式开发后低压凝析气藏提高凝析油采收率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凝析气藏 CO2驱 联合开发 凝析油 采出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太网CAN总线数据采集技术在SMART综合录井仪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李荣 李军 武刚 《录井工程》 2022年第1期85-89,共5页
总线型传感器采集系统在综合录井系统中广泛应用,SMART综合录井仪采用CAN总线传感器信号采集系统,通过安装在计算机内部的PCI CAN采集卡实现对现场各个传感器节点的信号采集并发送至录井软件,实现各个录井参数计算。由于采集系统与计算... 总线型传感器采集系统在综合录井系统中广泛应用,SMART综合录井仪采用CAN总线传感器信号采集系统,通过安装在计算机内部的PCI CAN采集卡实现对现场各个传感器节点的信号采集并发送至录井软件,实现各个录井参数计算。由于采集系统与计算机紧密绑定,严重制约了录井软件系统升级和计算机性能提升,为设计更加灵活的采集系统,通过对以太网CAN采集模块的研究,替代SMART综合录井仪正在使用的PCI CAN采集卡,将采集系统与计算机脱离,实现网络化的传感器采集模式,从而提升了录井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录井 CAN 以太网 分布式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