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庆油田超短半径水平井钻井技术 被引量:53
1
作者 宫华 郑瑞强 +3 位作者 范存 徐月庆 耿晓光 张朝纯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9-22,共4页
针对超短半径水平井钻井存在的造斜段井眼曲率大于10°/m、常规钻具无法顺利通过大曲率造斜段、筛管完井困难等技术难题,大庆油田成功研制了旋转自封器、139.7mm导向锚定系统、多功能导向管、高强度柔性钻杆、特制117.5mm三牙... 针对超短半径水平井钻井存在的造斜段井眼曲率大于10°/m、常规钻具无法顺利通过大曲率造斜段、筛管完井困难等技术难题,大庆油田成功研制了旋转自封器、139.7mm导向锚定系统、多功能导向管、高强度柔性钻杆、特制117.5mm三牙轮钻头等工具,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超短半径水平井钻井技术。该技术采用纯机械造斜原理,不需弯螺杆等动力钻具即可完成3.2m曲率半径的造斜段施工,造斜能力达到(15°~20°)/m;高强度柔性钻杆的应用确保了井下钻具组合顺利通过大曲率造斜段及水平段的稳斜钻进;并实现117.5mm井眼防砂筛管完井,满足后续修井作业要求。自2009年以来,大庆油田已完成16口超短半径水平井施工,平均钻井周期12.14d,平均井眼曲率15.21°/m,中靶率100%。介绍了大庆油田超短半径水平井钻井技术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现场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半径 水平井 柔性钻杆 套管开窗 杏-平 G2井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深层钻井提速技术 被引量:38
2
作者 李瑞营 王峰 +1 位作者 陈绍云 刘金玮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8-43,共6页
为提高大庆深层钻井速度,加快勘探开发进程,开展了大庆深层钻井提速技术研究。借鉴国内外深层提速技术成果,分开次、分层段制定了不同的提速对策,建立了大庆深层自上而下的钻井技术序列。二开井段优选应用T1951DB型、CK506型、CK606型等... 为提高大庆深层钻井速度,加快勘探开发进程,开展了大庆深层钻井提速技术研究。借鉴国内外深层提速技术成果,分开次、分层段制定了不同的提速对策,建立了大庆深层自上而下的钻井技术序列。二开井段优选应用T1951DB型、CK506型、CK606型等PDC钻头,全部实现PDC钻进,施工周期控制在25.00d以内;三开井段分析对比了液动旋冲工具、涡轮钻具、气体钻井3种提速技术的现场试验效果,确定了气体钻井适用井段最短长度为900.00m,液动旋冲提速工具适用于岩石可钻性级值小于7的井段,涡轮钻具主要用于岩石可钻性级值大于7的硬地层。大庆深层提速技术在19口井进行了应用,平均钻井周期缩短48.60d。研究结果表明,大庆深层钻井技术序列的建立,解决了大庆深井钻井提速技术单一、集成应用少、整体提速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钻井 涡轮钻具 气体钻井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驱替下古龙页岩力学特性及弱化规律
3
作者 索彧 李芬芬 +4 位作者 何文渊 付晓飞 潘哲君 齐悦 董牧宇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6,共10页
在页岩油钻井过程中,造斜段和水平段井眼周围地应力的重新分布及水化作用加剧,开展古龙页岩油层的微观理化性质和宏观力学性质分析。结果表明:古龙页岩油层层理缝平均孔径为160.94μm,砂质条带孔隙平均孔径为1.50μm;页岩具有显著的各... 在页岩油钻井过程中,造斜段和水平段井眼周围地应力的重新分布及水化作用加剧,开展古龙页岩油层的微观理化性质和宏观力学性质分析。结果表明:古龙页岩油层层理缝平均孔径为160.94μm,砂质条带孔隙平均孔径为1.50μm;页岩具有显著的各向异性渗透特征,其中,平行层理方向的渗透率大约是垂直层理方向的2倍;明确页岩层理面破坏的上下极限夹角,制作在不同围压下页岩强度随弱面倾角分布图表,建立考虑页岩油层理面的破坏模型并验证实验结果,平均误差为8.25%。在垂直层理方向,水基钻井液、醇基钻井液、油基钻井液驱替后,岩石三轴抗压强度分别降低20.31%、17.67%、13.69%;在水平层理方向,水基钻井液、醇基钻井液、油基钻井液驱替后,岩石三轴抗压强度分别降低36.15%、31.78%、22.44%,同时,修正弱化后页岩破坏准则。根据现场数据,结合古龙页岩井壁失稳研究进展,确定青山口组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为1.71~1.73 g/cm 3,可对井壁形成有效的力学支撑,有助于预防地层剥落,并明确主、辅助乳化剂最优配比调整方向。该结果对古龙页岩油钻井工程的安全钻进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龙页岩油 井壁失稳 钻井液 各向异性 破坏模型 力学特性 弱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水基钻井液在大庆油田致密油藏水平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4
作者 侯杰 刘永贵 李海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65,共7页
针对大庆油田中浅层致密油藏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常发生造浆、缩径和剥落掉块等问题,在对致密油储层岩心进行电镜扫描、铸体薄片分析等的基础上,利用聚胺、聚合醇的"两元协同"作用提高钻井液的抑制性,利用常规物理封堵与聚合醇化学封堵... 针对大庆油田中浅层致密油藏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常发生造浆、缩径和剥落掉块等问题,在对致密油储层岩心进行电镜扫描、铸体薄片分析等的基础上,利用聚胺、聚合醇的"两元协同"作用提高钻井液的抑制性,利用常规物理封堵与聚合醇化学封堵相结合的"双效"封堵作用提高钻井液对微裂缝的封堵能力。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抑制性评价方法优选了聚胺抑制剂,并选用与其具有良好配伍性的聚合醇等处理剂,形成了抑制性突出、封堵能力强和润滑性良好的高性能水基钻井液。室内试验结果表明,高性能水基钻井液泥页岩滚动回收率大于95%,缝宽10-50μm的微裂缝累计出液量小于2mL,极压润滑系数仅为0.10。该钻井液在大庆油田致密油藏的9口水平井进行了应用,均效果显著,其中龙26-平9井的井径扩大率仅为9.31%,最高机械钻速达10.58m/h。研究表明,高性能水基钻井液能够满足大庆油田致密油藏的钻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水基钻井液 水平井 井眼稳定 抑制性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深气田致密砂砾岩气藏小井眼水平井钻井技术 被引量:29
5
作者 韩福彬 李瑞营 +2 位作者 李国华 代晓东 陈绍云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61,共6页
为提高大庆油田深层致密砂砾岩气藏的勘探开发效益,缩短钻井周期,降低钻井成本,开展了小井眼水平井钻井技术研究。首先,按照套管允许的弯曲半径必须小于井眼实际弯曲半径的原则,在分析215.9mm弯曲井眼安全下入177.8mm技术套管和15... 为提高大庆油田深层致密砂砾岩气藏的勘探开发效益,缩短钻井周期,降低钻井成本,开展了小井眼水平井钻井技术研究。首先,按照套管允许的弯曲半径必须小于井眼实际弯曲半径的原则,在分析215.9mm弯曲井眼安全下入177.8mm技术套管和152.4mm钻具组合通过177.8mm技术套管能力的基础上,对井身结构进行了优化;其次,考虑到目的层可能提前或滞后的情况,利用探气顶稳斜角公式计算了不同厚度储层的稳斜角,同时考虑造斜井眼尺寸以及实际地层造斜能力,对井眼轨道进行了优化;最后,根据钻遇地层的特点,对钻头进行了选型,设计了钻具组合,优选了钻井参数,最终形成了庆深气田致密砂砾岩气藏小井眼水平井钻井技术。该技术在徐深平3X井成功实施,钻井周期与常规水平井相比缩短了32.83%。这表明,该技术可为深层砂砾岩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致密砂砾岩 气藏 小井眼钻井 水平井 井身结构 庆深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短半径水平井钻井技术在注入井解堵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羽曦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9-92,共4页
为解决聚合物注入井的堵塞问题,研究应用了超短半径水平井钻井技术进行解堵。采用大角度锚定斜向器、复合式开修(窗)系统、高强度柔性钻杆与常规钻井设备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在设计层位实现曲率半径为3.2m的高曲率造斜,完成造斜后运用柔... 为解决聚合物注入井的堵塞问题,研究应用了超短半径水平井钻井技术进行解堵。采用大角度锚定斜向器、复合式开修(窗)系统、高强度柔性钻杆与常规钻井设备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在设计层位实现曲率半径为3.2m的高曲率造斜,完成造斜后运用柔性钻杆与多功能导向管进行水平段钻进,钻至设计长度,在堵塞层形成了一个长度为30m、直径为117.5mm的井眼,为堵塞区域重新打开注入通道。研究表明,利用超短半径水平井钻井技术来实现解堵增效是可行的,为堵塞区域重新打开注入通道、降低注入压力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半径 水平井 注入井 堵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深气田深层Φ311.1mm井眼气体钻井技术 被引量:7
7
作者 韩福彬 张洪大 +1 位作者 姜玉芳 王蔚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65,共5页
针对庆深气田深层岩石可钻性级值高达6~10级、地层硬度高达2 500~5 000 MPa、平均地温梯度高达4.1℃/100m和机械钻速低等难题,应用优选、修正后的地层出水量计算模型、出气量计算模型、井壁稳定性评估模型,对古龙1井的泉二段至登三段... 针对庆深气田深层岩石可钻性级值高达6~10级、地层硬度高达2 500~5 000 MPa、平均地温梯度高达4.1℃/100m和机械钻速低等难题,应用优选、修正后的地层出水量计算模型、出气量计算模型、井壁稳定性评估模型,对古龙1井的泉二段至登三段地层气体/雾化钻井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优化设计出了气体/雾化钻井技术方案。该钻井技术方案在超深井古龙1井进行了现场应用,应用井段为井深3 100.00~4 301.05m,应用井段井眼尺寸为311.1mm。应用结果表明,该井段平均机械钻速为7.53 m/h,是邻井古深1井相同层位常规钻井段的3.6倍,钻井周期同比缩短28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井 气体钻井 机械钻速 庆深气田 古龙1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损害环保型BLI钻井液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于兴东 金波 +2 位作者 宋涛 车健 杨东梅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5-358,394,共5页
针对大庆长垣外水平井地质特点,所用常规聚合物钻井液易堵塞储层孔道、降解能力差、污染环境等问题,研发了由阳离子包被剂CAL-90和生物润滑抑制剂BLI组成的低损害环保BLI钻井液。BLI钻井液密度为1.03~1.50 g/cm3时的漏斗黏度为31~55 s... 针对大庆长垣外水平井地质特点,所用常规聚合物钻井液易堵塞储层孔道、降解能力差、污染环境等问题,研发了由阳离子包被剂CAL-90和生物润滑抑制剂BLI组成的低损害环保BLI钻井液。BLI钻井液密度为1.03~1.50 g/cm3时的漏斗黏度为31~55 s,滤失量小于3.4 mL,静切力适合,初切力、终切力分别为1.5~3.0 Pa、2.5~8.0 Pa,动塑比保持在0.29~0.40 Pa/mPa.s,流动性较好,携岩能力较强。该钻井液的抑制性较好,120℃滚动16 h的回收率高达89%。含5%BLI钻井液的极压润滑系数、滑块式摩擦系数分别为0.15、0.0437,润滑效果好。岩心经BLI钻井液处理后,平均渗透率恢复值可达90.66%,储层保护效果显著。BLI可生物降解,能有效减小对环境的污染。该钻井液现场维护处理工艺简单,可大范围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低损害 环保 BLI钻井液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拉克鲁迈拉油田S形定向井降摩减扭技术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典伟 杨忠福 +2 位作者 邸百英 陈绍云 王建艳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2-27,共6页
鲁迈拉油田S形定向井钻井过程中摩阻扭矩大,部分井出现扭矩超出顶驱扭矩额定上限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钻井速度,导致钻井周期延长、钻井成本增加。为此,从井眼轨道优化、试验应用旋转导向系统和水力振荡器、优选钻井液润滑剂等方面开... 鲁迈拉油田S形定向井钻井过程中摩阻扭矩大,部分井出现扭矩超出顶驱扭矩额定上限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钻井速度,导致钻井周期延长、钻井成本增加。为此,从井眼轨道优化、试验应用旋转导向系统和水力振荡器、优选钻井液润滑剂等方面开展了降摩减扭技术研究,形成了适合鲁迈拉油田S形定向井钻井需求的降摩减扭技术:采用S形井眼轨道,最优井眼曲率为(2.85°~3.00°)/30m,最大井斜角为30°;优选应用加量均为3%的液体润滑剂RH3和固体润滑剂超细膨化石墨;水平位移大于500.00m或定向施工须进入Mishrif层的定向并应用旋转导向系统,其余定向井应用水力振荡器,以提高机械钻逮,降低扭矩。该降阻减扭技术在鲁迈拉油田13口S形定向井进行了应用,扭矩降低30%以上,机械钻速提高37.7%,较好地解决了该油田S形定向井钻井摩阻扭矩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阻 扭矩 定向井 井眼轨道 旋转导向 水力振荡器 润滑剂 鲁迈拉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抗高温聚胺抑制剂在大庆致密油水平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0
作者 侯杰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4-87,6,共4页
目前钻井液中常用的聚胺抑制剂,对提高井壁稳定性起到了较大作用,但由于分子链上存在醚键,导致稳定性和抗温性较差。针对这种情况,对第一代抑制剂DHIB-1的分子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选用含不饱和键的醇类单体M和抗高温单体N,自主合成出一... 目前钻井液中常用的聚胺抑制剂,对提高井壁稳定性起到了较大作用,但由于分子链上存在醚键,导致稳定性和抗温性较差。针对这种情况,对第一代抑制剂DHIB-1的分子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选用含不饱和键的醇类单体M和抗高温单体N,自主合成出一种抗高温、耐盐的低分子量抑制剂DHIB-2。红外光谱等检测表明,DHIB-2分子结构与设计相符,含有适量胺基基团,分子量适中,不含易断裂的醚键。室内实验表明,DHIB-2抗温高于200℃,抑制性与国外聚胺相当,比国内常用聚胺强,且长效抑制性好;与钻井液配伍性良好。以DHIB-2为核心处理剂的水基钻井液体系在大庆致密油区块Long 2井进行了应用,该井水平段长达1 557.2 m,成功解决了姚家组大段泥岩地层易水化和青山口组易剥落的难题,机械钻速为7.32 m/h,平均井径扩大率仅为9.26%。研究结果表明,DHIB-2抑制性突出、稳定性好,能够应用于高水敏、易水化泥页岩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胺 抑制性 催化剂 井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用四相分离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毅 马晓伟 +1 位作者 白晓捷 崔树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5-78,119-120,共4页
钻井用四相分离器(地面密闭分离系统)是实施欠平衡钻井作业所必配的装备,目前该分离系统在国外已被广泛使用。为在国内推广应用欠平衡钻井技术,介绍了国外VETERAN能源公司、哈里伯顿和威德福公司所研制的钻井用四相分离器结构及原理,阐... 钻井用四相分离器(地面密闭分离系统)是实施欠平衡钻井作业所必配的装备,目前该分离系统在国外已被广泛使用。为在国内推广应用欠平衡钻井技术,介绍了国外VETERAN能源公司、哈里伯顿和威德福公司所研制的钻井用四相分离器结构及原理,阐明了它们的应用范围和技术特点,同时还介绍了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研制的WS2×8-1.5/1型四相分离器,分析了国内外四相分离器的设计差异和应用情况。强调了研制和使用钻井用四相分离器的必要性和其在未来欠平衡钻井作业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用四相分离器 欠平衡钻井 密闭分离器系统 多相地面分离系统 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高温反相乳液增黏剂DVZ-1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洋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25,共6页
针对新疆塔东地区深井高温下导致钻井液流变性变差等问题,采用氧化还原体系,利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白油为油相,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M)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为原料,合成了抗高温钻井液用增黏剂... 针对新疆塔东地区深井高温下导致钻井液流变性变差等问题,采用氧化还原体系,利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白油为油相,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M)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为原料,合成了抗高温钻井液用增黏剂DVZ-1。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和反应温度等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并借助于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及凝胶色谱仪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评价了该产品在钻井液中的增黏性、高温稳定性和降滤失性,并分析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DVZ-1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单体质量分数为50%(相对于水相),引发剂用量为0.2%,油水比为1:1,复合乳化剂质量分数为7%(相对于油相),单体物质的量比为AMPS:DMAM:NVP=1:4:0.5,pH值为8,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6h,合成的DVZ-1热稳定性好,抗温达220℃,在淡水、盐水和饱和盐水基浆中均有较好的增黏和降滤失作用,在塔东GC14井和大庆XS7-H1井等6口井的现场应用过程中,解决了钻井液高温减稠、窄环空间隙条件下携岩等问题,保障了钻井作业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黏剂 反相乳液聚合 流变性 高温 钻井液 新疆塔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心渗透率的计算方法与适用范围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奇 高树生 +2 位作者 刘华勋 叶礼友 盖兆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8-73,共6页
由于低渗透和高渗透储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非线性渗流特征,而且渗透率越趋向于两个极端,非线性就越严重,由此造成渗透率计算结果偏差较大。为此,对于易发生非达西渗流的储层,通过引入克氏方程,可校正计算低渗透岩心的非达西渗透率;通过... 由于低渗透和高渗透储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非线性渗流特征,而且渗透率越趋向于两个极端,非线性就越严重,由此造成渗透率计算结果偏差较大。为此,对于易发生非达西渗流的储层,通过引入克氏方程,可校正计算低渗透岩心的非达西渗透率;通过推导气体的非达西二项式渗流方程,可得到计算高速非达西渗透率的新方法。结合400块岩心的渗透率测试实验结果,明确了不同渗透率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储层渗透率小于1 mD时,滑脱效应对气体渗流产生的影响较大,应进行克氏渗透率校正计算;渗透率大于10 mD时,气体高速非达西渗流特征明显,应采用高速非达西渗透率的计算方法;渗透率介于1~10 mD之间时,需要同时考虑两种渗流规律的影响而采用复合计算。对比分析计算结果后认为,常规计算获得的表观渗透率与考虑储层实际状况得到的渗透率相差较大,相对误差一般都在20%以上或更高。因此,岩心渗透率计算方法的选取应根据实验测试的表观渗透率而定,其计算结果才能更加真实地反映储层的渗流能力和开发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率 计算 方法 达西定律 滑脱效应 高速非达西渗流 相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深井微裂缝封堵评价方法及其应用——以松辽盆地徐深气田为例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永贵 宋涛 徐用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8-83,共6页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深层白垩系营城组火山岩地层微裂缝发育,钻进过程中经常发生井壁剥落、坍塌和恶性漏失等井下复杂,而采用常规钻井液封堵评价方法在模拟裂缝形态和效果评价方面与现场实际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深层白垩系营城组火山岩地层微裂缝发育,钻进过程中经常发生井壁剥落、坍塌和恶性漏失等井下复杂,而采用常规钻井液封堵评价方法在模拟裂缝形态和效果评价方面与现场实际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高温深井微裂缝封堵评价方法 :使用与岩石成分接近的硅铝酸盐材料制作了一种新型微裂缝岩心模型,微裂缝开度介于1~50μm,重复性好,缝面粗糙度、孔隙发育情况及缝面形态与天然裂缝更加接近,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自主设计了微裂缝封堵评价装置,工作温度达200℃,工作压力介于3.5~5.0 MPa,可模拟井下工作液的流动状态,具有钻井液用量少、操作简便及成本低等优点。XSP-3井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上述评价方法优选的钻井液配方有效地解决了微裂缝发育的火山岩地层难以安全钻进的难题,改善了钻井液的粒度分布,提高了钻井液封堵防塌能力,保证了该区深层裂缝性地层的安全钻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 微裂缝 封堵实验 评价方法 钻井液 火山岩 松辽盆地 徐深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振荡器的研制与现场试验 被引量:60
15
作者 李博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113,共3页
为了解决水平井钻进过程中摩阻大、托压的问题,提高水平井钻井效率,研制了水力振荡器。依据机械振动理论,井下钻具在一定频率轴向振动时,可以将钻具与井壁之间的静摩擦转变为动摩擦,且动摩擦力小于静摩擦力;水力振荡器是以钻井液... 为了解决水平井钻进过程中摩阻大、托压的问题,提高水平井钻井效率,研制了水力振荡器。依据机械振动理论,井下钻具在一定频率轴向振动时,可以将钻具与井壁之间的静摩擦转变为动摩擦,且动摩擦力小于静摩擦力;水力振荡器是以钻井液作为动力源,驱动振荡器轴向运动带动井下钻柱沿轴向振动。在卫186平142井进行了水力振荡器现场试验,进尺501.00 m ,累计工作时间96 h ,托压减小20~40 kN ,滑动钻进36.77 m ,机械钻速提高54.9%,复合钻进464.23 m ,机械钻速提高23%。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水力振荡器钻进时能够降低水平井摩阻,减小托压,提高机械钻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振荡器 摩阻 轴向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井冲洗效率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26
16
作者 王广雷 吴迪 +1 位作者 姜增东 谌德宝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7-80,共4页
冲洗液是在注水泥浆前预先泵入的一段流体,用以冲洗附着在井壁和套管壁上的浮泥饼。但是目前就固井冲洗液的冲洗效率评价,国内外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方法和手段。在分析常用几种评价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根据旋转黏度计测量原理中转... 冲洗液是在注水泥浆前预先泵入的一段流体,用以冲洗附着在井壁和套管壁上的浮泥饼。但是目前就固井冲洗液的冲洗效率评价,国内外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方法和手段。在分析常用几种评价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根据旋转黏度计测量原理中转速与壁面剪切速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冲洗效率评价方法。根据旋转黏度计的测量原理对旋转黏度计进行了改造,并确定了评价冲洗效率的试验步骤。利用改造后的旋转黏度计,根据评价试验步骤评价了3种固井冲洗液的冲洗效率,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操作简单、人为误差小、对比性强、可重复性好、更客观实用,可以为现场施工提供有力的参考数据。但由于旋转黏度计构造的限制,无法精确测得冲洗效率,因此,需对该方法进行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 前置液 冲洗效率 评价方法 旋转黏度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水平井井壁失稳机理 被引量:9
17
作者 齐悦 陈绍云 +3 位作者 李海 田玉栋 李兵 李昕楠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7-155,共9页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层理发育,层理密度高,黏土矿物以伊利石为主,质地偏硬脆性。古龙页岩水平井施工中反复出现坍塌卡钻、井眼扩大等井壁失稳问题。为了大幅度提高水平井的井壁稳定性,开展了岩石力学测试,建立有限元应力—流场耦合模型,求...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层理发育,层理密度高,黏土矿物以伊利石为主,质地偏硬脆性。古龙页岩水平井施工中反复出现坍塌卡钻、井眼扩大等井壁失稳问题。为了大幅度提高水平井的井壁稳定性,开展了岩石力学测试,建立有限元应力—流场耦合模型,求取不同工况条件下井壁稳定的坍塌压力上限。结果表明:井斜角、井斜方位、弱结构面数和弱结构面倾角是井筒坍塌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钻井液当量密度要小于井壁岩石破裂压力当量密度,水平井目的层段最佳钻井液密度为1.70~1.75 g/cm^(3);井斜角为35°~70°时井壁的抗拉、抗压强度最小,也是井壁最容易坍塌的钻井井段;沿着0°或180°井斜方位钻井施工最安全;井筒坍塌当量密度随弱结构面倾角的增大而减小,弱结构面的存在会很大程度上增加井筒坍塌的风险,当有一个弱结构面后,弱结构面数量增加坍塌当量密度上升不再明显。研究成果可为现场钻井液密度的设计作指导,对认清井壁失稳机理、规范钻井作业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古龙页岩 耦合模型 弱结构面 当量密度 失稳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垣平1井长水平段水平井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琳琳 王永吉 李瑞营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5-119,共5页
为确保大庆油田第一口长水平段水平井垣平1井的安全顺利钻进,开展了该井钻井工程设计方案研究。针对该井水平段较长,钻井过程中存在钻柱易屈曲、摩阻/扭矩大、井眼净化难、套管难以下入等技术难点,运用Landmark软件对不同设计剖面、不... 为确保大庆油田第一口长水平段水平井垣平1井的安全顺利钻进,开展了该井钻井工程设计方案研究。针对该井水平段较长,钻井过程中存在钻柱易屈曲、摩阻/扭矩大、井眼净化难、套管难以下入等技术难点,运用Landmark软件对不同设计剖面、不同靶前距和井眼曲率下的摩阻/扭矩及钻柱屈曲情况进行了模拟,以模拟结果为基础,设计了该井的井眼轨道;根据Landmark软件模拟钻柱滑动钻进与旋转钻进时的钻柱屈曲情况,对三开水平段钻具组合进行了优化设计;根据钻井参数对岩屑床厚度影响的模拟结果,优化了三开水平段的钻井参数;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漂浮接箍下套管工艺能降低下套管时的摩阻和屈曲程度,因此该井三开采用漂浮接箍下套管工艺。该井钻井过程中没有出现井下故障,完井、电测及下套管安全顺利,说明该井工程设计合理,有效克服了钻井过程存在的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钻井设计 井身结构 钻具组合 垣平1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高温抗盐聚合物增黏剂的研制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8
19
作者 董振华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9-33,共5页
针对聚合物类增黏剂在高温和高盐环境下降解失效,不易现场维护等问题,以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N-乙烯基吡咯烷酮、白油及配套乳化剂为主要原料,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了高相对分子质量的抗温抗盐聚合物增黏剂DQVIS,考... 针对聚合物类增黏剂在高温和高盐环境下降解失效,不易现场维护等问题,以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N-乙烯基吡咯烷酮、白油及配套乳化剂为主要原料,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了高相对分子质量的抗温抗盐聚合物增黏剂DQVIS,考察了该剂的抗老化性、增黏性、降滤失性,并以DQVIS替代原深层水基体系中的增黏剂考察了DQVIS对钻井液体系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DQVIS的抗温能力突出,质量分数1%的DQVIS溶液在180℃老化16 h后仍能达到72%的黏度保留率,能够满足深井钻井中钻井液提黏要求。DQVIS具有优良的降滤失能力,分别向淡水基浆、盐水基浆和饱和盐水基浆中加入0.6%DQVIS后,180℃老化前/后的滤失量分别为6.8 mL/8.2 mL、8.0 mL/14.8 mL和10.0 mL/15.8 mL,DQVIS与深层体系中其他处理剂配伍良好,加量少,溶解速度快,尤其可以满足冬季施工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高温 抗盐 增黏剂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抗高温水泥悬浮剂的研制与现场试验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勇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49,共6页
针对深井井下温度高、水泥浆沉降稳定性难以保证的问题,研制了共聚物水泥悬浮剂。选用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为共聚单体,采用自由基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三元共聚物(AMPS/AM/NVP)水泥悬... 针对深井井下温度高、水泥浆沉降稳定性难以保证的问题,研制了共聚物水泥悬浮剂。选用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为共聚单体,采用自由基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三元共聚物(AMPS/AM/NVP)水泥悬浮剂,并根据正交试验结果,确定了其最佳合成条件。利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分析验证了其结构,热分析结果表明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性能评价试验表明,合成的共聚物悬浮剂在200℃下能够控制水泥石上下密度差小于0.01g/cm3、游离液为0,且抗饱和盐水,稠化性能、滤失性、流变性、强度等性能均满足现场要求。3口井的现场试验表明,新型抗高温水泥悬浮剂可以提高深井固井施工安全和固井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固井 悬浮剂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