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庆深气田深层Φ311.1mm井眼气体钻井技术 被引量:7
1
作者 韩福彬 张洪大 +1 位作者 姜玉芳 王蔚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65,共5页
针对庆深气田深层岩石可钻性级值高达6~10级、地层硬度高达2 500~5 000 MPa、平均地温梯度高达4.1℃/100m和机械钻速低等难题,应用优选、修正后的地层出水量计算模型、出气量计算模型、井壁稳定性评估模型,对古龙1井的泉二段至登三段... 针对庆深气田深层岩石可钻性级值高达6~10级、地层硬度高达2 500~5 000 MPa、平均地温梯度高达4.1℃/100m和机械钻速低等难题,应用优选、修正后的地层出水量计算模型、出气量计算模型、井壁稳定性评估模型,对古龙1井的泉二段至登三段地层气体/雾化钻井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优化设计出了气体/雾化钻井技术方案。该钻井技术方案在超深井古龙1井进行了现场应用,应用井段为井深3 100.00~4 301.05m,应用井段井眼尺寸为311.1mm。应用结果表明,该井段平均机械钻速为7.53 m/h,是邻井古深1井相同层位常规钻井段的3.6倍,钻井周期同比缩短28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井 气体钻井 机械钻速 庆深气田 古龙1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钻井用安全接头的研制与应用
2
作者 钟号军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7年第4期23-25,共3页
针对钻井常用安全接头在使用过程中不易退扣、退扣后下接头不易打捞等缺点,研制了一种新型钻井用滑动式L型安全接头。介绍了滑动式L型安全接头的结构、原理及应用情况。滑动式L型安全接头在现场使用1只,累计倒扣12次,成功率100%,起出后... 针对钻井常用安全接头在使用过程中不易退扣、退扣后下接头不易打捞等缺点,研制了一种新型钻井用滑动式L型安全接头。介绍了滑动式L型安全接头的结构、原理及应用情况。滑动式L型安全接头在现场使用1只,累计倒扣12次,成功率100%,起出后经现场重新装配、更换限位销钉可以继续使用。结果表明,该安全接头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能满足钻井现场施工要求,保证了安全接头的退扣成功率,在打捞、震击解卡等钻井作业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安全接头 作业管柱 退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含砾地层液动旋冲工具钻进技术探索 被引量:2
3
作者 侯圣 孙磊 +1 位作者 万发明 李玉海 《石油矿场机械》 2018年第2期13-16,共4页
根据大庆油田深部地层地质特征和液动旋冲工具特点,对影响深部地层钻井速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井斜严重、钻头适应性差和钻井参数不合理),制定了合理的钻具组合、钻井参数及钻头参数,形成一套"液动旋冲工具+单钟摆钻具组合"... 根据大庆油田深部地层地质特征和液动旋冲工具特点,对影响深部地层钻井速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井斜严重、钻头适应性差和钻井参数不合理),制定了合理的钻具组合、钻井参数及钻头参数,形成一套"液动旋冲工具+单钟摆钻具组合"的提速方案及相应施工参数,在深部含砾地层应用取得了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砾地层 钻井速度 液动旋冲工具 钻具组合 钻井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多元醇对泥页岩地层坍塌压力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贵林 宋碧涛 +3 位作者 黄进军 付艳 郭娜娜 张冬明 《复杂油气藏》 2013年第3期64-66,共3页
应用三轴岩石强度测试仪RTR-1000实验研究现有钻井液及改进钻井液体系对阜宁组泥页岩力学性质和强度特性的影响,并计算比较其对坍塌压力的影响,优选出能够降低地层坍塌压力的钻井液体系。实验所用岩心为苏北阜宁组露头岩心,实验结果... 应用三轴岩石强度测试仪RTR-1000实验研究现有钻井液及改进钻井液体系对阜宁组泥页岩力学性质和强度特性的影响,并计算比较其对坍塌压力的影响,优选出能够降低地层坍塌压力的钻井液体系。实验所用岩心为苏北阜宁组露头岩心,实验结果表明:在钻井液中加入聚合醇或聚醚多元醇产品,利用其浊点效应对地层进行封堵,改进后的钻井液体系能够提高地层岩石的强度,降低地层坍塌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0.19-0.30g/cm^3,扩大了安全钻井液密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三轴实验 抗压强度 坍塌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工区提高集输系统运行效率实践与效果分析
5
作者 梁珀 林伟 +2 位作者 关荣亮 李庆刚 张磊 《复杂油气藏》 2021年第3期111-113,共3页
结合苏北工区近年来的生产特点和地面集输系统现状,实施了扩大集输管网、单管加热集输流程改造、天然气回收、提升脱水效率、优化混输泵类型、优化井场布局、深化信息化应用等8项提高集输系统运行效率的措施。实践表明,措施的实施提高... 结合苏北工区近年来的生产特点和地面集输系统现状,实施了扩大集输管网、单管加热集输流程改造、天然气回收、提升脱水效率、优化混输泵类型、优化井场布局、深化信息化应用等8项提高集输系统运行效率的措施。实践表明,措施的实施提高了劳动效率,在工作量增加的情况下,人员减少31%;降低了生产成本,年节约生产成本约1200万元;降低了安全风险,管线堵塞、破坏泄露事件逐年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工区 集输系统 运行效率 信息化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