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隐蔽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丛培泓 高君 +2 位作者 王建民 吴卫琴 田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336-338,共3页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已成为地震资料解释的重要技术手段,尤其是在隐蔽油气藏识别与描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震属性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地震属性提取与标定、目标解释、时窗选择、地震属性优化、地震属性显示及分析等方面。三维可...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已成为地震资料解释的重要技术手段,尤其是在隐蔽油气藏识别与描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震属性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地震属性提取与标定、目标解释、时窗选择、地震属性优化、地震属性显示及分析等方面。三维可视化与地震属性分析的融合已经构成了新一代全三维精细体解释的精髓。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大庆探区火山岩识别、裂缝分析预测、河道砂体以及基岩风化壳等隐蔽油气藏的勘探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见到了明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分析 隐蔽油气藏 火山岩体识别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岩性地震勘探资料解释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守田 王建民 +2 位作者 刘杰烈 崔凤林 许建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342-344,共3页
针对海拉尔盆地当前勘探的实际需求,总结出海拉尔盆地岩性地震勘探解释技术系列;提出了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具体技术路线,应用坡折带理论识别出3种类型的坡折带,应用沿层地震属性分析识别出古河道;提出了海拉尔盆地隐蔽油藏新的分类方案及... 针对海拉尔盆地当前勘探的实际需求,总结出海拉尔盆地岩性地震勘探解释技术系列;提出了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具体技术路线,应用坡折带理论识别出3种类型的坡折带,应用沿层地震属性分析识别出古河道;提出了海拉尔盆地隐蔽油藏新的分类方案及分布模式;最后,总结了隐蔽圈闭识别、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岩性油藏 地震勘探 地震解释 隐蔽圈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岩性地震勘探资料处理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建民 孙长赞 +2 位作者 陈守田 王兆湖 贺玉山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50-151,共2页
海拉尔盆地岩性地震勘探资料处理研究的技术关键在于提高保真度和精确成像两个方面,研究形成的层析成像静校正技术、叠前共方位角域f—x相干噪音衰减技术、多域统计地表一致性反褶积技术、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和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等... 海拉尔盆地岩性地震勘探资料处理研究的技术关键在于提高保真度和精确成像两个方面,研究形成的层析成像静校正技术、叠前共方位角域f—x相干噪音衰减技术、多域统计地表一致性反褶积技术、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和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等6项处理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岩性勘探地震处理技术系列,有效地提高了地震资料处理的保真度和成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岩性 地震勘探 噪音控制 反褶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征相关水平切片”解释新方法在大庆地区的应用
4
作者 邓越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45-146,共2页
描述了"特征相关水平切片"解释新方法在大庆探区中浅层储层的实际应用,重点突出层位与断层的自动识别和追踪技术;形成了以层位与断层的自动识别和追踪为核心,地震属性分析、分频体显示、反演处理为主要手段,多种技术与信息联... 描述了"特征相关水平切片"解释新方法在大庆探区中浅层储层的实际应用,重点突出层位与断层的自动识别和追踪技术;形成了以层位与断层的自动识别和追踪为核心,地震属性分析、分频体显示、反演处理为主要手段,多种技术与信息联合应用的储层预测技术,从而得到了大庆探区中浅层地震解释的成熟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断层 地震勘探 特征 解释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模型约束下火山岩储集层地震识别 被引量:8
5
作者 唐华风 崔凤林 +2 位作者 王璞珺 曹国银 杨波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3-565,共3页
火山岩有效储集层主要分布在火山口-近火山口相带的有利亚相中。以松辽盆地YX地区营城组上部火山岩为例,综合利用反射强度属性、倾角属性、波形属性进行有效储集层预测。将反射强度弱、倾角值大和波形杂乱的区域划为有效储集层发育区;... 火山岩有效储集层主要分布在火山口-近火山口相带的有利亚相中。以松辽盆地YX地区营城组上部火山岩为例,综合利用反射强度属性、倾角属性、波形属性进行有效储集层预测。将反射强度弱、倾角值大和波形杂乱的区域划为有效储集层发育区;而反射强度强、倾角值小、波形连续的区域划为有效储集层不发育区;中间过渡区域有效储集层较发育。据此在研究区新识别出23个火山岩储集层有利目标区,为火山岩油气藏勘探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火山机构 火山岩相 储集层 地震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杨树盆地近地表火山岩覆盖区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许艳萍 肖立云 +2 位作者 孙长赞 蒋芳芬 刘忠岩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47-149,共3页
大杨树盆地构造运动剧烈,断裂活动控制了盆地的形成与发展,火山活动贯穿了盆地形成的全过程,主要沉积的是中生代的火山碎屑岩,地层破坏严重,深层断裂发育,部分地层出露。地形起伏较大,地震波场复杂,静校正问题突出;近地表及上覆火山岩... 大杨树盆地构造运动剧烈,断裂活动控制了盆地的形成与发展,火山活动贯穿了盆地形成的全过程,主要沉积的是中生代的火山碎屑岩,地层破坏严重,深层断裂发育,部分地层出露。地形起伏较大,地震波场复杂,静校正问题突出;近地表及上覆火山岩的屏蔽作用导致深部地层反射能量较弱,地震成像质量差,为此,应用层析成像静校正和透射损失补偿等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地震资料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层析成像 静校正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家围子断陷区二维三分量地震资料解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建民 付雷 +2 位作者 张向君 李晓光 曹国银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8年第1期61-66,共6页
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区深层营城组砂砾岩层和火山岩层是大庆探区庆深气田的主力含气储层,但含气性的精确预测一直是一个难点。为此,开展了二维三分量地震资料解释研究,建立了适合本区的解释流程,联合应用纵波和转换波资料对营城组... 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区深层营城组砂砾岩层和火山岩层是大庆探区庆深气田的主力含气储层,但含气性的精确预测一直是一个难点。为此,开展了二维三分量地震资料解释研究,建立了适合本区的解释流程,联合应用纵波和转换波资料对营城组储层的含气性进行了预测。首先探讨了转换波的层位标定问题,制作了转换波合成记录,以VSP资料为辅佐,对转换波资料进行了层位标定;然后进行了层位对比解释,分析了储层在纵波和转换波剖面上的反射特征;最后,计算了对含气性敏感的绝对振幅平均能量加权平均比值(振幅比)和瞬时频率加权平均比值(频率比),得到了振幅比相对低、频率比变化剧烈时含气性好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分量 转换波 层位标定 VSP构造解释 含油气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北FLN地区深层隐蔽性火山岩储集体预测技术探讨与应用
8
作者 曹国银 孙雅文 +2 位作者 王世清 丛培泓 王淑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353-355,共3页
在常规地震剖面或水平切片上,根据火山岩的一般性地震特征很难发现的火山岩体,隐蔽性较强。火山岩储层是深层天然气勘探中最主要的储层之一,为此,探讨了结合多种地震属性切片(如地震体、相干体的层间匀变切片)的形成与分析技术,以及分... 在常规地震剖面或水平切片上,根据火山岩的一般性地震特征很难发现的火山岩体,隐蔽性较强。火山岩储层是深层天然气勘探中最主要的储层之一,为此,探讨了结合多种地震属性切片(如地震体、相干体的层间匀变切片)的形成与分析技术,以及分频体、相位切片及其与沿层相干切片叠置显示的分析技术,综合预测了松北FLN地区深层营城组较隐蔽的火山岩储集体。预测结果表明,该区火山岩主要分布于断陷两侧基底大断裂带与基岩凸起附近,且大多可成为有利的岩性气藏圈闭体,预测火山岩的分布格局符合该区宏观的地质认识,经后验探井检验,预测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地震勘探 储集层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岩性圈闭识别方法研究
9
作者 闫奎邦 李红 董利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351-352,共2页
随着勘探对象的日益复杂和隐蔽,岩性圈闭油气藏勘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岩性圈闭型油气藏在新增石油地质储量中所占比例在逐年上升。为此,通过钻井、地震资料和反演相结合,就松辽盆地北部的岩性圈闭识别开展研究工作,以寻找深层岩性... 随着勘探对象的日益复杂和隐蔽,岩性圈闭油气藏勘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岩性圈闭型油气藏在新增石油地质储量中所占比例在逐年上升。为此,通过钻井、地震资料和反演相结合,就松辽盆地北部的岩性圈闭识别开展研究工作,以寻找深层岩性圈闭识别的有效方法,进而提高钻探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深层 岩性圈闭 储集层 油层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随机反演技术在油田开发地震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淑梅 丛向元 +2 位作者 武艳春 别惠秋 苏铁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333-335,共3页
地震反演技术是提高地震勘探能力,寻找岩性油藏、搞清砂体分布规律、研究油气水、圈定有利油气聚集带的关键技术。测井随机反演技术是以反演技术为核心,以各类属性为载体的岩性识别技术,结合各种三维可视化技术展示砂体的分布规律,再根... 地震反演技术是提高地震勘探能力,寻找岩性油藏、搞清砂体分布规律、研究油气水、圈定有利油气聚集带的关键技术。测井随机反演技术是以反演技术为核心,以各类属性为载体的岩性识别技术,结合各种三维可视化技术展示砂体的分布规律,再根据地震波、波阻抗、瞬时振幅等特征确定砂体边界,进而对岩性圈闭进行识别与评价。该技术在松辽盆地北部LX地区开发地震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地震 频谱分析 地震属性 测井随机反演 岩性圈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方位角地震资料解释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春广 丛培泓 +2 位作者 田军 刘贵轩 郭亚轩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52-154,共3页
主要描述了大庆探区宽方位角地震资料解释方法,重点突出小断层的识别、扶杨油层河道砂体的识别、裂缝识别等。以地震属性分析、叠前AVO地震属性反演、弹性参数反演、本征值相干处理、像素处理为主要手段,多种技术与信息联合应用的宽方... 主要描述了大庆探区宽方位角地震资料解释方法,重点突出小断层的识别、扶杨油层河道砂体的识别、裂缝识别等。以地震属性分析、叠前AVO地震属性反演、弹性参数反演、本征值相干处理、像素处理为主要手段,多种技术与信息联合应用的宽方位角地震资料解释技术,从而形成大庆探区扶杨油层宽方位角地震资料解释技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角 AVO 地震属性 反演 河道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属性聚类分析技术在FL、YX地区含气性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莉萍 李玉清 +2 位作者 曹国银 强继英 孙雅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339-341,共3页
地震属性模式识别技术在油气储层预测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人们期望借助有效手段实现对油气富集程度的可靠预测。应用多属性聚类分析技术,通过对目标层段的精细分析、准确定位不同时窗及其提取的参数和优选试验,成功地分类预测了FL、YX... 地震属性模式识别技术在油气储层预测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人们期望借助有效手段实现对油气富集程度的可靠预测。应用多属性聚类分析技术,通过对目标层段的精细分析、准确定位不同时窗及其提取的参数和优选试验,成功地分类预测了FL、YX等地区1300km2营一段火山岩的有利含气区。经过近两年17口后验井检验,符合率在83%以上,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实现对油气的可靠检测,特别是在较大范围内、深层地震资料分辨率不高的地区,更不失为可选择的油气预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 聚类分析 含气性预测 火山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油气圈闭的几点浅见 被引量:1
13
作者 史艳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359-,共1页
通过对圈闭概念及实际圈闭类型的剖析,总结出构成圈闭必须具备储集层(即储集空间)和遮挡(封闭)条件两个组成部分,并建议人为干预圈闭的形成过程,变被动寻找油气为主动储集油气,创建"地下储油库";设想建立"地下原油加工厂... 通过对圈闭概念及实际圈闭类型的剖析,总结出构成圈闭必须具备储集层(即储集空间)和遮挡(封闭)条件两个组成部分,并建议人为干预圈闭的形成过程,变被动寻找油气为主动储集油气,创建"地下储油库";设想建立"地下原油加工厂",提高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圈闭 类型 储集层 遮挡(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性圈闭解释技术在松辽盆地LX地区应用效果分析
14
作者 陈淑梅 张财 +2 位作者 别惠秋 武艳春 刘德菊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共3页
松辽盆地北部LX地区在地质上为一个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斜坡,纵向上具有多套含油组合,该地区具有形成多层位大面积岩性油藏的地质条件。在滚动评价中有望在萨、葡、高、扶杨油层获得比较优质的储量,为此形成一套岩性圈闭解释技术将是油... 松辽盆地北部LX地区在地质上为一个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斜坡,纵向上具有多套含油组合,该地区具有形成多层位大面积岩性油藏的地质条件。在滚动评价中有望在萨、葡、高、扶杨油层获得比较优质的储量,为此形成一套岩性圈闭解释技术将是油田滚动开发工作的重点。在单井沉积微相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利用时间域属性分析技术、分频解释技术、短时窗频谱分析技术、波形聚类分析技术等多种方法进行河道砂体识别,采用相控下的储层预测方法,结合反演技术,对岩性圈闭有效识别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岩性圈闭 遮挡(地质) 沉积相 圈闭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