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庆油田CO_(2)驱油技术研究试验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
4
1
作者
程杰成
白军辉
+7 位作者
李玉春
刘勇
李国
孟岚
杨铁军
贾世华
韩重莲
李佳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4,共9页
CO_(2)驱油技术具有驱油经济效益与减排社会效益兼得的显著优势,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该项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庆油田开展CO_(2)驱油技术的研究较早,CO_(2)非混相驱应用规模长期保持国内领先水平。论文系统总结了大庆油...
CO_(2)驱油技术具有驱油经济效益与减排社会效益兼得的显著优势,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该项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庆油田开展CO_(2)驱油技术的研究较早,CO_(2)非混相驱应用规模长期保持国内领先水平。论文系统总结了大庆油田CO_(2)非混相驱开发设计、跟踪调整及分层注入等理论技术成果,介绍了特低渗透榆树林油田CO_(2)非混相驱工业化试验、中低渗敖南油田CO_(2)驱先导试验及古龙页岩油藏CO_(2)驱试注试验,展望了大庆油田CO_(2)驱油与埋存技术的应用前景及不同类型油藏技术攻关方向。研究成果可为国内同类型油藏CO_(2)驱油与埋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CO_(2)驱
提高采收率
矿场试验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含水老油田深度开发面临挑战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
9
2
作者
刘合
杜庆龙
+6 位作者
高兴军
孟岚
杨冰冰
邹存友
王治国
朱振坤
梁鸿雁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4,共10页
高含水老油田是我国石油储量和产量的主体,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支撑国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在全面肯定中国高含水老油田重要战略地位的基础上,深入剖析高含水分类油藏开发现状,指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提高采收率、...
高含水老油田是我国石油储量和产量的主体,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支撑国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在全面肯定中国高含水老油田重要战略地位的基础上,深入剖析高含水分类油藏开发现状,指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提高采收率、低成本高效开发及全生命周期绿色开发3大方面的挑战,明确了高含水老油田总体发展方向及核心关键技术,一是发展以“大幅度提高采收率”为目标的精准开发技术,二是发展以“智能高效”为目标的采油工程技术,三是发展以“高效、绿色、智能”为目标的地面工程技术。研究成果为中国高含水老油田今后较长时期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
老油田
深度开发
挑战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虑原油静止储存胶凝沉积的地下水封洞库潜液泵水力设计方法
被引量:
1
3
作者
洪家骏
欧阳伟雄
+1 位作者
孙巍
王志华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3-115,I0007,I0008,共15页
地下水封洞库原油恒温且储油环境稳定,在储存过程中存在原油静止储存胶凝沉积。对以扬程为特性参数的潜液泵水力设计提出约束条件,分析地下水封洞库原油静止储存胶时存在凝沉积过程,建立地下水封洞库储油胶凝沉积层厚度预测方法,通过振...
地下水封洞库原油恒温且储油环境稳定,在储存过程中存在原油静止储存胶凝沉积。对以扬程为特性参数的潜液泵水力设计提出约束条件,分析地下水封洞库原油静止储存胶时存在凝沉积过程,建立地下水封洞库储油胶凝沉积层厚度预测方法,通过振荡剪切实验获取胶凝沉积层发生剪切破坏所需剪切应力;考虑开启潜液泵时剪切流场产生切向应力,建立地下水封洞库储油周转过程的胶凝结构破坏力学模型。以水力输送和剪切破坏为约束,建立考虑原油静止储存时存在胶凝沉积的地下水封洞库潜液泵水力设计方法。以某地下水封洞库为工程背景,应用并验证潜液泵水力设计方法。结果表明:应用该水力设计方法优化潜液泵适宜扬程为139.0 m,高于满足最低工作要求扬程的6.1%。原油流变性实验结果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原油动力黏度与相对密度的增大削弱胶凝沉积层的剪切破坏效果,对于不同工况,较大的原油动力黏度与相对密度可以提升储油周转过程破坏胶凝沉积层的稳定性。该结果为地下水封洞库储油周转过程的安全与优化运行提供依据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封洞库
潜液泵
胶凝沉积
力学模型
剪切破坏
扬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庆油田CO_(2)驱油技术研究试验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
4
1
作者
程杰成
白军辉
李玉春
刘勇
李国
孟岚
杨铁军
贾世华
韩重莲
李佳伟
机构
多资源协同陆相页岩油绿色开采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
大庆油田
有限
责任
公司
中国石油
大庆油田
有限
责任
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
大庆油田
有限
责任
公司
采油工艺研究院
中国石油
大庆
榆树林
油田
开发
有限
责任
公司
出处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4,共9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十四五”重大科技专项课题“松辽盆地(大庆、吉林) CCUS技术集成与工业化试验”(2021ZZ01-08)。
文摘
CO_(2)驱油技术具有驱油经济效益与减排社会效益兼得的显著优势,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该项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庆油田开展CO_(2)驱油技术的研究较早,CO_(2)非混相驱应用规模长期保持国内领先水平。论文系统总结了大庆油田CO_(2)非混相驱开发设计、跟踪调整及分层注入等理论技术成果,介绍了特低渗透榆树林油田CO_(2)非混相驱工业化试验、中低渗敖南油田CO_(2)驱先导试验及古龙页岩油藏CO_(2)驱试注试验,展望了大庆油田CO_(2)驱油与埋存技术的应用前景及不同类型油藏技术攻关方向。研究成果可为国内同类型油藏CO_(2)驱油与埋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大庆油田
CO_(2)驱
提高采收率
矿场试验
研究进展
Keywords
Daqing Oilfield
CO_(2)flooding
enhanced oil recovery
field test
research advancement
分类号
TE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E9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含水老油田深度开发面临挑战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
9
2
作者
刘合
杜庆龙
高兴军
孟岚
杨冰冰
邹存友
王治国
朱振坤
梁鸿雁
机构
国家能源陆相砂岩老
油田
持续开采研发中心
中国石油
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
大庆油田
有限
责任
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
大庆油田
有限
责任
公司
采油工艺研究院
出处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4,共10页
基金
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中国高含水老油田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2019-XZ-15)。
文摘
高含水老油田是我国石油储量和产量的主体,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支撑国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在全面肯定中国高含水老油田重要战略地位的基础上,深入剖析高含水分类油藏开发现状,指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提高采收率、低成本高效开发及全生命周期绿色开发3大方面的挑战,明确了高含水老油田总体发展方向及核心关键技术,一是发展以“大幅度提高采收率”为目标的精准开发技术,二是发展以“智能高效”为目标的采油工程技术,三是发展以“高效、绿色、智能”为目标的地面工程技术。研究成果为中国高含水老油田今后较长时期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高含水
老油田
深度开发
挑战
展望
Keywords
high water-cut
mature oilfield
deep development
challenge
prospect
分类号
TE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原油静止储存胶凝沉积的地下水封洞库潜液泵水力设计方法
被引量:
1
3
作者
洪家骏
欧阳伟雄
孙巍
王志华
机构
东北
石油
大学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设计院有限公司
出处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3-115,I0007,I0008,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17406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534004)。
文摘
地下水封洞库原油恒温且储油环境稳定,在储存过程中存在原油静止储存胶凝沉积。对以扬程为特性参数的潜液泵水力设计提出约束条件,分析地下水封洞库原油静止储存胶时存在凝沉积过程,建立地下水封洞库储油胶凝沉积层厚度预测方法,通过振荡剪切实验获取胶凝沉积层发生剪切破坏所需剪切应力;考虑开启潜液泵时剪切流场产生切向应力,建立地下水封洞库储油周转过程的胶凝结构破坏力学模型。以水力输送和剪切破坏为约束,建立考虑原油静止储存时存在胶凝沉积的地下水封洞库潜液泵水力设计方法。以某地下水封洞库为工程背景,应用并验证潜液泵水力设计方法。结果表明:应用该水力设计方法优化潜液泵适宜扬程为139.0 m,高于满足最低工作要求扬程的6.1%。原油流变性实验结果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原油动力黏度与相对密度的增大削弱胶凝沉积层的剪切破坏效果,对于不同工况,较大的原油动力黏度与相对密度可以提升储油周转过程破坏胶凝沉积层的稳定性。该结果为地下水封洞库储油周转过程的安全与优化运行提供依据和方法。
关键词
地下水封洞库
潜液泵
胶凝沉积
力学模型
剪切破坏
扬程
Keywords
underground petroleum storage caverns
submersible pump
gelling deposition
mechanical model
shear destruction
pump head
分类号
TE8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庆油田CO_(2)驱油技术研究试验进展与展望
程杰成
白军辉
李玉春
刘勇
李国
孟岚
杨铁军
贾世华
韩重莲
李佳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含水老油田深度开发面临挑战及发展方向
刘合
杜庆龙
高兴军
孟岚
杨冰冰
邹存友
王治国
朱振坤
梁鸿雁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考虑原油静止储存胶凝沉积的地下水封洞库潜液泵水力设计方法
洪家骏
欧阳伟雄
孙巍
王志华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