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孟元林 王建伟 +6 位作者 吴河勇 王成 李亚光 张安达 修洪文 姜文亚 郭日鑫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7-226,共10页
应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镜质组反射率、孢粉颜色指数、色谱-质谱、热解分析、有机酸测定、X射线衍射、镜下鉴定、扫描电镜、电子探针、铸体薄片鉴定等资料,研究了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的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结果表明,该盆地中浅层碎屑... 应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镜质组反射率、孢粉颜色指数、色谱-质谱、热解分析、有机酸测定、X射线衍射、镜下鉴定、扫描电镜、电子探针、铸体薄片鉴定等资料,研究了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的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结果表明,该盆地中浅层碎屑岩成岩作用可划分为早成岩A期、早成岩B期、中成岩A1亚期、中成岩A2亚期和中成岩B期两个阶段五个(亚)期;只有泉三、四段底部地层进入中成岩B期,整个中浅层的成岩作用并不太强;成岩作用具有从西到东逐渐增强的趋势。中浅层的储层以原生孔隙为主,随埋深增大和成岩作用增强,次生孔隙所占的比例增加,中成岩阶段A期可占总孔隙的2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成岩作用 机械压实 浊沸石 同位素 次生孔隙 中浅层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压对碎屑岩机械压实作用的抑制与孔隙度预测 被引量:19
2
作者 肖丽华 高煜婷 +5 位作者 田伟志 姜文亚 王又春 郭日鑫 赵小庆 梁宏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0-406,共7页
为了研究超压对碎屑岩储层机械压实作用的抑制作用和预测超压背景下碎屑岩储层的孔隙度,本文根据压力平衡原理,推导了地层超压与有效埋深的关系方程,并在综合考虑超压、溶蚀和胶结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超压背景下储层孔隙度的预测模型。... 为了研究超压对碎屑岩储层机械压实作用的抑制作用和预测超压背景下碎屑岩储层的孔隙度,本文根据压力平衡原理,推导了地层超压与有效埋深的关系方程,并在综合考虑超压、溶蚀和胶结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超压背景下储层孔隙度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盆地中地层的密度越小,超压对碎屑岩储层机械压实的抑制效果越明显。三个不同时代、不同类型沉积盆地的孔隙度预测结果表明,应用本文建立的储层孔隙度预测模型所预测储层孔隙度的误差均低于Gluyas和Cade方程,而且孔隙度预测的误差随地层时代的变老而增大。在储层胶结物小于10%的条件下,新生代超压盆地碎屑岩储层孔隙度的预测误差小于2%,而中生代超压盆地储层孔隙度的预测误差大于5%。本文建立的超压背景下的碎屑岩储层孔隙度预测模型仅适用于时代较新超压盆地的孔隙度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压 成岩作用 机械压实 孔隙度预测 Gluyas和Cade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孔隙结构表征方法新探索 被引量:15
3
作者 孙文峰 李玮 +3 位作者 董智煜 闫铁 李悦 李世昌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5-130,共6页
孔隙结构对页岩储层的储集性能、渗流能力和页岩气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是页岩储层评价的核心内容。为全面、直观地展现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的空间特征,选取川南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先运用MATLAB自编程序识别扫描电镜(SEM)二值图像... 孔隙结构对页岩储层的储集性能、渗流能力和页岩气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是页岩储层评价的核心内容。为全面、直观地展现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的空间特征,选取川南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先运用MATLAB自编程序识别扫描电镜(SEM)二值图像的方法,测得不同孔隙面积与相应的面孔率数值,拟合得到了岩样的面孔率函数;再利用积分几何理论建立了面孔率函数与孔隙度函数之间的换算模型,计算得到了岩样的孔隙度与孔径之间的函数关系,并据此对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川南龙马溪组页岩岩样的孔径主要为1~50 nm,孔隙度峰值出现在孔径为13 nm处,中孔是孔隙的主体,占总孔隙空间的93.7%。与高压压汞实验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结果比较,SEM图像观测法所得结果可靠,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不仅适用于页岩储层,也适用于其他致密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页岩孔隙 孔隙度 孔隙结构表征 积分几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敏凝胶流变性能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静 秦国伟 +3 位作者 蒲春生 高睿 王淑海 付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4-456,461,共4页
应用动态流变实验测定了温敏共聚物的流体特性,分析其在溶胶-凝胶转变过程共聚物溶液随温度变化形成凝胶机理。以室内合成的四元共聚物溶液为基础,采用动态流变实验测定了该共聚物溶液在不同温度、浓度下的剪切模量和损耗模量的变化,确... 应用动态流变实验测定了温敏共聚物的流体特性,分析其在溶胶-凝胶转变过程共聚物溶液随温度变化形成凝胶机理。以室内合成的四元共聚物溶液为基础,采用动态流变实验测定了该共聚物溶液在不同温度、浓度下的剪切模量和损耗模量的变化,确定了凝胶特性,并与试管倒置法比较了凝胶温度。实验结果表明,临界温度为143℃,在一定浓度下(高于接触浓度C*),低于此温度共聚物溶液具有一般粘性流体特性;高于此温度可形成凝胶网络结构;溶液在测试温度(65~240℃)内,其损耗角从56.27°逐渐变为31.04°,溶液体系从粘性流体逐渐到粘弹性流体过渡;说明该溶液在一定浓度下具有温敏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凝胶 流变性 剪切模量/损耗模量 凝胶温度/凝胶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积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以辽河坳陷曙一区杜84块SAGD开发区馆陶组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晨 樊太亮 +2 位作者 高志前 钱小会 傅巍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6-75,共10页
为指导SAGD开发区油气开发及认识剩余油分布规律,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综合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研究了辽河坳陷曙一区杜84块SAGD开发区馆陶组冲积扇储层层序分布模式。结果表明:馆陶组地层可划分为1个长期旋回,4个中期旋回及1... 为指导SAGD开发区油气开发及认识剩余油分布规律,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综合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研究了辽河坳陷曙一区杜84块SAGD开发区馆陶组冲积扇储层层序分布模式。结果表明:馆陶组地层可划分为1个长期旋回,4个中期旋回及10个短期旋回,其中短期旋回按可容纳空间大小可划分为Ⅰ,Ⅱ,Ⅲ,Ⅳ和Ⅴ型;以中期旋回为等时单元,垂向上等时单元内形成的短期旋回类型与其在中期旋回中的位置有关,而中期旋回的保存程度又取决于其在长期旋回中的位置,侧向上等时单元内形成的短期旋回的可容纳空间顺物源方向逐渐增大。杜84块SAGD开发区馆陶组短期旋回类型与储层物性存在对应关系,较优的储层位置多处于中期基准面上升早中期的冲积扇扇根与扇中交界处或扇中前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基准面 冲积扇 馆陶组 辽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凸起断裂发育特征及构造变形过程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欣欣 高凤琳 +2 位作者 张旺 于立新 杜社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11,共6页
中拐凸起地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构造叠加效应强烈,断裂系统复杂,亟待厘定。针对上述问题,采用断裂系统分析技术,建立了中拐凸起早期发育压扭断层、晚期发育正断层的"两期叠加断裂发育模式"。平衡剖面分析认为,受区域性构造... 中拐凸起地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构造叠加效应强烈,断裂系统复杂,亟待厘定。针对上述问题,采用断裂系统分析技术,建立了中拐凸起早期发育压扭断层、晚期发育正断层的"两期叠加断裂发育模式"。平衡剖面分析认为,受区域性构造转换影响,该地区主要经历了5个构造演化阶段:基底隆升阶段、挤压变形阶段、构造转换阶段、伸展改造阶段和构造定型阶段。中拐凸起形成于挤压应力环境,内部发育压扭断层;在晚期伸展条件下,凸起内部发育大量正断层。浅部正断层与深部压扭断层构成纵向叠加,沟通源储,影响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中拐凸起 地质结构 断层 构造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物理模型研制及实验评价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晓燕 郭程飞 +1 位作者 杨涛 李华斌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5-269,284,共6页
为提高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剂评价物理模型的模拟程度,设计了一种裂缝宽度可调、基质和裂缝流量可分别计量的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物理模型。利用该模型开展了弱凝胶、预交联凝胶颗粒以及预交联凝胶颗粒-弱凝胶复合调剖体系对裂缝封堵... 为提高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剂评价物理模型的模拟程度,设计了一种裂缝宽度可调、基质和裂缝流量可分别计量的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物理模型。利用该模型开展了弱凝胶、预交联凝胶颗粒以及预交联凝胶颗粒-弱凝胶复合调剖体系对裂缝封堵能力评价实验以及复合调剖体系提高低渗透裂缝性岩心采收率驱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体系在裂缝中的封堵能力均随裂缝宽度的增加而减小,当裂缝宽度大于0.69 mm后,弱凝胶和预交联凝胶颗粒对裂缝基本不起有效封堵作用;随预交联凝胶颗粒浓度的降低,注入压力显著增加时对应的注入量增加、注入时间延长,最佳注入浓度为1000 mg/L;相同裂缝宽度下,复合调剖体系最高封堵压力值高于弱凝胶和预交联凝胶颗粒,且所需预交联凝胶颗粒的量相对较少。当复合调剖体系将裂缝完全封堵后,低渗透裂缝岩心的采收率由5.33%提高至45.58%,提高采收率的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型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 裂缝宽度 弱凝胶 预交联凝胶颗粒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声波速度计算南阳凹陷古近纪末地层抬升量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忠楠 柳广弟 +3 位作者 陈婉 杨雨然 郭飞飞 唐惠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6期69-74,82,共7页
南阳凹陷廖庄组和核一段异常压力均不发育,声波速度主要受最大历史埋深影响.选取凹陷中心和凹陷边缘的典型井,利用廖庄组和核一段泥岩声波速度资料建立正常泥岩声波速度与深度的相关关系,并计算南阳凹陷古近纪末地层抬升量.结果表明:... 南阳凹陷廖庄组和核一段异常压力均不发育,声波速度主要受最大历史埋深影响.选取凹陷中心和凹陷边缘的典型井,利用廖庄组和核一段泥岩声波速度资料建立正常泥岩声波速度与深度的相关关系,并计算南阳凹陷古近纪末地层抬升量.结果表明:古近纪末地层抬升量为400~1 000 m;凹陷西部和南部地层抬升量较小,向凹陷北东方向地层抬升量逐渐增大,最大可达1000m.通过对抬升量平面分布的分析,认为魏岗—北马庄构造带地层的大规模抬升导致了异常低压的形成,地层抬升引起的减压增容效应和油气泵吸作用均可增大储层内油气的储存空间,形成低势区,从而促进油气在该区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近纪 油气成藏 声波速度 抬升量 南阳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成岩作用与储层质量 被引量:8
9
作者 胡文婷 柳成志 +3 位作者 赵辉 栾慷 周振东 姚洪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6期1176-1181,共6页
徐家围子断陷位于松辽盆地北部古中央隆起带东侧,断陷期火山活动强烈,营城组火山岩是本区深层天然气重要的储集空间。对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以及火山岩的成岩作用研究表明,本区火山岩岩石类型有熔岩和... 徐家围子断陷位于松辽盆地北部古中央隆起带东侧,断陷期火山活动强烈,营城组火山岩是本区深层天然气重要的储集空间。对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以及火山岩的成岩作用研究表明,本区火山岩岩石类型有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两大类,以流纹岩、熔结凝灰岩为主。孔隙类型有4种,不同的岩石类型具有不同的孔隙类型组合,最主要的孔隙类型为原生气孔、脱玻化孔和次生溶孔。火山岩的成岩演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目前本区火山岩主要出于埋藏成岩阶段II期。本区火山岩一共有12种成岩作用类型,不同成岩阶段的成岩作用类型不相同,对储层质量影响最重要的成岩作用是脱玻化作用、充填作用和溶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家围子断陷 储层 火山岩 成岩作用 脱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