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表剂/S二元复合体系评价及驱油实验 被引量:12
1
作者 任刚 李宜强 +2 位作者 余昭艳 王超群 陈刚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23-626,共4页
利用室内实验方法研究了聚表剂/S二元复合体系的界面性能、增黏性能、微观结构、乳化性能,据此评价聚表剂二元驱的相关性质,同时进行了聚驱后聚表剂/S二元体系与聚合物/S二元体系驱油效果对比,研究聚表剂/S二元体系的驱油潜力。研究结... 利用室内实验方法研究了聚表剂/S二元复合体系的界面性能、增黏性能、微观结构、乳化性能,据此评价聚表剂二元驱的相关性质,同时进行了聚驱后聚表剂/S二元体系与聚合物/S二元体系驱油效果对比,研究聚表剂/S二元体系的驱油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含有高质量浓度的聚表剂/S二元体系比含有低质量浓度的聚表剂/S二元体系的界面张力更小,黏度更大,乳化性能更稳定;聚表剂分子具有独特的"网状"结构,分子线团尺寸远大于普通聚合物,使其具有更好的液流转向能力;驱油实验表明,聚驱后聚表剂/S二元体系主段塞提高采收率幅度比聚合物/S二元体系主段塞高11.48百分点,说明聚驱后聚表剂体系有很大的潜力。因此,聚驱后的剩余油可以采用聚表剂/S二元体系进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表剂/S二元体系 界面张力 黏度 微观结构 乳化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中开发区萨二油层河间砂体细化表征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邓庆军 张永成 +1 位作者 裴占松 周志国 《复杂油气藏》 2018年第2期38-41,共4页
为了提高萨中开发区萨二油层组河间砂储层的动用程度,需要从成因角度精细描述河间砂体类型。依据取心井资料和野外露头剖面,结合开发生产的需要对河间砂体进行了分类,建立了河间砂体三维空间分布模式;利用与邻井河道砂体匹配关系及平面... 为了提高萨中开发区萨二油层组河间砂储层的动用程度,需要从成因角度精细描述河间砂体类型。依据取心井资料和野外露头剖面,结合开发生产的需要对河间砂体进行了分类,建立了河间砂体三维空间分布模式;利用与邻井河道砂体匹配关系及平面组合关系,制定了表征河间砂体的主要参数及分类标准。与邻井河道相比,天然堤层位偏上,单砂体厚度一般小于1.5 m,有效厚度大于0.2 m;决口水道位于层位中下部,单砂体厚度较大,有效厚度一般大于0.5 m;河漫滩和决口席状砂可根据平面组合加以区分。基于细化表征方法建立了河间砂的自动识别技术和程序,提高了识别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间砂体 天然堤决口 水道决口 席状砂 萨二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