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山活动与石油、天然气的生成 被引量:36
1
作者 郭占谦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10,共6页
火山活动形成火山岩体和侵入岩体对沉积层形成了热源灶体,依火山岩体和侵入岩体与生油层的层序关系可分为上灶、中灶和下灶,形成灶体生烃模式。火山活动向沉积盆地供给了地球深部来源的CO、CO2和H2等地球深部无机成因的非烃气体,它们可... 火山活动形成火山岩体和侵入岩体对沉积层形成了热源灶体,依火山岩体和侵入岩体与生油层的层序关系可分为上灶、中灶和下灶,形成灶体生烃模式。火山活动向沉积盆地供给了地球深部来源的CO、CO2和H2等地球深部无机成因的非烃气体,它们可以合成烃,使沉积盆地的沉积盖层出现合成生烃机制。来自地球深部的无机成因的天然气中还有甲烷碳同位素≥-25‰、甲烷同系物碳同位素组成成反序排列的无机烷烃气并在松辽盆地形成了无机烷烃气藏;火山活动为沉积盆地送来了岩浆岩,其中的地幔岩中见有烷、烯、炔等烃类物质;岩浆岩中的结晶岩含有烷烃类物质,且有随密度增加含烃量增加的趋势;岩浆岩中的火山岩也含有烷烃物质,也有随密度增加含烃量增长的趋势,同时还有随密度增加烃类物质的碳原子数也有增加的趋势。火山活动还向沉积盆地供给热液流体,以水为载体的某些金属元素,如Fe、Mn、Zn、Cu、Pd等促进了烃类物质的生成量,使具有二元结构的沉积盖层盆地出现了催化生烃模式。总之,火山活动对沉积盖层呈二元结构的盆地的油气生成增加多种模式,使二元结构盆地存在有机生油机制、合成生油机制,同时也存在无机生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作用 沉积盆地 有机质演化 生烃模式 有机成因 无机成因 石油 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壳运动与油气田分布 被引量:4
2
作者 彭威 郭占谦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27-529,共3页
现今地壳运动活跃的构造域有环太平洋构造系、大洋脊构造系与北大陆构造系,在这些构造系中天然地震活跃,深断裂重新活动。天然地震后地面见油苗,美国油气田多分布在破坏性地震带之间,中国已发现的油气田多与活动断裂相伴分布,发现全球... 现今地壳运动活跃的构造域有环太平洋构造系、大洋脊构造系与北大陆构造系,在这些构造系中天然地震活跃,深断裂重新活动。天然地震后地面见油苗,美国油气田多分布在破坏性地震带之间,中国已发现的油气田多与活动断裂相伴分布,发现全球油气田中的多一半分布在环太平洋构造系与北大陆构造系内,说明油气田分布与现今地壳运动存在着内在联系,天然地震是地球深部物质外泄的动力,地球深部可能含有石油和烃类气体。因此,现今地壳运动活跃的活动构造系将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地震 活动性构造体系 油气田 发布 地壳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驱特征曲线与产量预测模型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王俊魁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26-428,共3页
介绍了甲型和丙型水驱特征曲线及产量预测模型的基本关系式;并将水驱特征曲线与产量预测模型进行联立求解,建立了含水率与开发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同时给出了不同开发年限的含水率、年产油量与累积采油量等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经... 介绍了甲型和丙型水驱特征曲线及产量预测模型的基本关系式;并将水驱特征曲线与产量预测模型进行联立求解,建立了含水率与开发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同时给出了不同开发年限的含水率、年产油量与累积采油量等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经萨玛特洛尔油田的实例计算应用,认为该方法用于油田开发动态预测,既解决了水驱特征曲线预测中缺少时间因素的问题,又解决了产量预测模型中缺少含水率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 驱替特征曲线 产量预测 模型 含水率 累积采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