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庆外围油田储层岩相学特点与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曹广胜 吴俊海 +2 位作者 董经武 李凤君 李树群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5-108,126,共5页
大庆外围已发现的 2 0个低渗透或分散小油田 ,储层品质差 ,在开发中易受伤害 ,伤害后难恢复。以储量相对较大的两个典型大庆外围油田为例 ,实验测定了油层岩心的岩相学特征和敏感性程度。龙西油田高台子油层岩性以含泥粉砂岩为主 ,泥质... 大庆外围已发现的 2 0个低渗透或分散小油田 ,储层品质差 ,在开发中易受伤害 ,伤害后难恢复。以储量相对较大的两个典型大庆外围油田为例 ,实验测定了油层岩心的岩相学特征和敏感性程度。龙西油田高台子油层岩性以含泥粉砂岩为主 ,泥质含量 7.2 %~ 38.7% ;粘土矿物组成复杂 ,以伊利石为主 (6 5 %~ 85 % ) ;最大孔隙半径 4.74μm2 ,中值半径 0 .0 0 4~ 0 .2 95 μm2 ,孔隙和喉道半径相差悬殊 ;渗透率特低 ,地层水测渗透率为 0 .0 13× 10 -3 ~ 13×10 -3 μm2 ;敏感性程度和相应敏感指数如下 :弱速敏 ,Iv=0 .0 4~ 0 .35 ;中等偏弱到强水敏 ,Iw=0 .31~ 0 .78;中等盐敏 ,Is=0 .39~ 0 .6 0 ,临界矿化度 2 2 5 0mg/L ;中等酸敏 ,Ia=0 .41~ 0 .47。葡萄花油田葡萄花油层岩性为细粒、粉粒砂岩 ,泥质含量 10 %~ 15 % ;不同深度上粘土含量不同 ,组成复杂 ,可能发生地层微粒运移 ;最大孔隙半径 13.7μm ,中值半径 1.9~ 5 .2 μm ,有厚约 8m的疏松岩层 ;地层水测渗透率 2 1× 10 -3 ~ 2 93× 10 -3 μm2 ;敏感性程度和相应敏感指数如下 :弱速敏 ,Iv=0 .0 6~ 0 .2 7;中等偏弱到中等偏强水敏 ,Iw=0 .31~ 0 .78;弱到中等盐敏 ,Is=9.5 9~5 7.0 6 ,临界矿化度 6 0 71mg/L ;中等酸敏 ,Ia=0 .31~ 0 .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学特征 敏感性 低渗透储层 大庆外围油田 龙西油田 葡萄花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谱分解的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 被引量:23
2
作者 肖佃师 卢双舫 +3 位作者 陈海峰 陆延平 李占东 周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9-136,共8页
测井曲线标准化可有效消除测井资料的系统误差,是提高储层参数计算和预测精度的关键性基础工作。由于缺乏稳定标准层,基于标准层的曲线标准化方法难以适用于岩性变化频繁的陆相沉积地层。文章从频谱分解的地质含义入手,分析不同周期旋... 测井曲线标准化可有效消除测井资料的系统误差,是提高储层参数计算和预测精度的关键性基础工作。由于缺乏稳定标准层,基于标准层的曲线标准化方法难以适用于岩性变化频繁的陆相沉积地层。文章从频谱分解的地质含义入手,分析不同周期旋回对沉积地层的贡献,将反映沉积地层"背景值"的低频旋回叠加地层视为一套横向稳定分布的"宏观标准层"。优选曲线低频分量的极值作为特征值,结合空间趋势面分析技术确定标准值,对曲线低频分量、高频分量分别进行平移校正和比例校正,进而实现曲线的标准化。应用该方法对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南部葡萄花油层测井曲线进行实际处理,岩心孔隙度与标准化后曲线的相关系数明显高于标准化前曲线,从而证明基于频谱分解的曲线标准化方法能够有效地应用于标准层缺乏的陆相沉积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曲线 标准化 低频旋回 频谱分解 油藏评价 大庆长垣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南地区黑帝庙浅层气藏成藏模式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段新国 李忠权 姜福聪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28,177-178,共6页
针对浅层气藏具有埋藏浅,成因复杂,储量小,丰度低,类型多,分布广,压力偏低的特点。以松辽盆地北部葡南地区黑帝庙气藏为例,对浅层气藏的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葡南丰富的烃源条件为油气富集提供了资源基础;优质盖层条件及稳定的地下... 针对浅层气藏具有埋藏浅,成因复杂,储量小,丰度低,类型多,分布广,压力偏低的特点。以松辽盆地北部葡南地区黑帝庙气藏为例,对浅层气藏的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葡南丰富的烃源条件为油气富集提供了资源基础;优质盖层条件及稳定的地下水条件为天然气的保存起到了重要作用;T1-T06或T2-T06断层的发育及分布是该区黑帝庙油层油气聚集的必要条件;明水组地层变形前后构造格局的演变对黑帝庙油气藏的再改造起到重要作用,古构造高带也是天然气运聚的有利地带;黑帝庙油层良好的储层条件为油气的储集提供了有利场所。从已有气藏的解剖看,砂体、构造、断层相互配合控制了油气的聚集,是油气成藏关键。总结了黑帝庙油层的成藏模式。对同类浅层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气藏 葡南地区 黑帝庙油层 成藏主控因素 成藏模式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