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榆树林油田CCUS采油工程方案优化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
6
1
作者
才庆
张丹丹
+2 位作者
张华春
孙维娜
刘慧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5-141,共7页
大庆榆树林油田扶杨油层属低孔、特低渗透储层,针对以往开发过程中存在注水困难、压裂有效期短、水驱开发难以有效动用的问题,开展CO_(2)驱油技术现场试验。从经济性、技术适应性、配套工艺成熟性等角度对采油工程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优...
大庆榆树林油田扶杨油层属低孔、特低渗透储层,针对以往开发过程中存在注水困难、压裂有效期短、水驱开发难以有效动用的问题,开展CO_(2)驱油技术现场试验。从经济性、技术适应性、配套工艺成熟性等角度对采油工程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优选出单、双管分层注入工艺、高气液比举升工艺、注采两端个性化防腐工艺及物理化学组合解冻堵工艺等CCUS采油工程技术。结果表明:试验区投产初期及目前生产情况均达到了油藏预测指标;采出井平均泵效及检泵周期与外围油田平均水平相持平,注气井与采出井腐蚀速率小于行业指标;实现CO_(2)有效埋存108.9×10^(4) t,比水驱预测采出程度提高采收率4.39百分点,取得较好的驱油开发效果。研究成果为CCUS示范区的高效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开辟了大庆油田外围难采储量有效动用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树林油田
CCUS
采油工程方案
分层注气
高气液比举升
防腐
防窜解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庆油田CO_(2)驱油技术研究试验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
4
2
作者
程杰成
白军辉
+7 位作者
李玉春
刘勇
李国
孟岚
杨铁军
贾世华
韩重莲
李佳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4,共9页
CO_(2)驱油技术具有驱油经济效益与减排社会效益兼得的显著优势,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该项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庆油田开展CO_(2)驱油技术的研究较早,CO_(2)非混相驱应用规模长期保持国内领先水平。论文系统总结了大庆油...
CO_(2)驱油技术具有驱油经济效益与减排社会效益兼得的显著优势,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该项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庆油田开展CO_(2)驱油技术的研究较早,CO_(2)非混相驱应用规模长期保持国内领先水平。论文系统总结了大庆油田CO_(2)非混相驱开发设计、跟踪调整及分层注入等理论技术成果,介绍了特低渗透榆树林油田CO_(2)非混相驱工业化试验、中低渗敖南油田CO_(2)驱先导试验及古龙页岩油藏CO_(2)驱试注试验,展望了大庆油田CO_(2)驱油与埋存技术的应用前景及不同类型油藏技术攻关方向。研究成果可为国内同类型油藏CO_(2)驱油与埋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CO_(2)驱
提高采收率
矿场试验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裂缝型低渗透油藏井网调整方式研究
被引量:
11
3
作者
高明
宋考平
+2 位作者
张英芝
杨二龙
王卫国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9-114,14-15,共6页
依据大庆榆树林油田东16区块扶杨油层裂缝发育特征和注水开发动态特点,结合目前区块剩余油分布,分析裂缝对剩余油分布和开发效果的影响,为进行注采系统调整提供依据。针对东160和升371两个断块特点,各设计了4套加密方案,并进行开发指标...
依据大庆榆树林油田东16区块扶杨油层裂缝发育特征和注水开发动态特点,结合目前区块剩余油分布,分析裂缝对剩余油分布和开发效果的影响,为进行注采系统调整提供依据。针对东160和升371两个断块特点,各设计了4套加密方案,并进行开发指标预测方案优选。结果表明:东160断块裂缝方向与井排方向一致,油水井排之间不能形成有效驱替,应缩小井距,优选出的方案四,加密后东160断块形成大井距小排距的线状注水;升371断块裂缝方向与井排方向呈12.5°相交,油水井排之间能形成有效驱替,优选出的方案四,采用三角形重心加密,改变流场方向,更加有利于开采剩余油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层
裂缝储集层
数值模拟
剩余油分布规律
井网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致密火山岩气藏天然裂缝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
20
4
作者
高帅
巩磊
+5 位作者
刘小波
柳波
高昂
宿晓岑
王杰
李晶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3-512,共10页
天然裂缝系统控制了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深层致密火山岩储层天然气的运移、聚集和成藏。明确致密火山岩储层天然裂缝主控因素是准确预测裂缝分布规律的基础。通过野外露头区裂缝描述、岩心和微观薄片裂缝分析,结合成像测井裂缝解释...
天然裂缝系统控制了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深层致密火山岩储层天然气的运移、聚集和成藏。明确致密火山岩储层天然裂缝主控因素是准确预测裂缝分布规律的基础。通过野外露头区裂缝描述、岩心和微观薄片裂缝分析,结合成像测井裂缝解释,对松辽盆地北部深层致密火山岩气藏中天然裂缝的发育特征进行了精细表征,并深入分析了裂缝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致密火山岩中发育有原生和次生两大裂缝类型,其中次生构造裂缝最为发育,其线密度主要分布在1.0~5.0条/m,平均为2.45条/m。裂缝发育强度主要受岩石类型、岩石力学性质、岩石脆性和构造部位等因素控制。天然裂缝方位复杂多变,是受古构造应力、断层和岩石非均质性(面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裂缝
断层
岩石非均质性
火山岩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质模型约束的全波形速度建模反演及在复杂断块区的应用
被引量:
16
5
作者
张子良
李振春
+3 位作者
张凯
赵硕
王非翊
吴东莹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99-606,471,共9页
全波形反演(FWI)速度建模方法可构建高精度速度模型,但复杂断块区因受地震数据低信噪比及频带宽度的限制,反演结果不甚理想。为此,基于常规FWI理论,提出将地震解释数据作为约束条件,推导出基于地质模型约束的误差泛函表达式,利用相关解...
全波形反演(FWI)速度建模方法可构建高精度速度模型,但复杂断块区因受地震数据低信噪比及频带宽度的限制,反演结果不甚理想。为此,基于常规FWI理论,提出将地震解释数据作为约束条件,推导出基于地质模型约束的误差泛函表达式,利用相关解释数据约束全波形反演求解过程。模型和实际数据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地质模型约束的全波形反演方法,能反演出高精度复杂断块区速度场,改善复杂断块区的成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波形反演
速度建模
复杂断块
地质模型约束
地震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榆树林油田CCUS采油工程方案优化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
6
1
作者
才庆
张丹丹
张华春
孙维娜
刘慧
机构
中国石油
大庆
油田
有限责任公司
采油工程研究院
中国石油
大庆
榆树林
油田
开发
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5-141,共7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CO_(2)规模化捕集、驱油与埋存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21ZZ01)。
文摘
大庆榆树林油田扶杨油层属低孔、特低渗透储层,针对以往开发过程中存在注水困难、压裂有效期短、水驱开发难以有效动用的问题,开展CO_(2)驱油技术现场试验。从经济性、技术适应性、配套工艺成熟性等角度对采油工程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优选出单、双管分层注入工艺、高气液比举升工艺、注采两端个性化防腐工艺及物理化学组合解冻堵工艺等CCUS采油工程技术。结果表明:试验区投产初期及目前生产情况均达到了油藏预测指标;采出井平均泵效及检泵周期与外围油田平均水平相持平,注气井与采出井腐蚀速率小于行业指标;实现CO_(2)有效埋存108.9×10^(4) t,比水驱预测采出程度提高采收率4.39百分点,取得较好的驱油开发效果。研究成果为CCUS示范区的高效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开辟了大庆油田外围难采储量有效动用的新途径。
关键词
榆树林油田
CCUS
采油工程方案
分层注气
高气液比举升
防腐
防窜解堵
Keywords
Yushulin Oilfield
CCUS
production engineering scheme
separated layer gas injection
high gas-liq⁃uid ratio lifting
anti-corrosion
anti-channeling and plug removal
分类号
TE35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庆油田CO_(2)驱油技术研究试验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
4
2
作者
程杰成
白军辉
李玉春
刘勇
李国
孟岚
杨铁军
贾世华
韩重莲
李佳伟
机构
多资源协同陆相页岩油绿色开采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
大庆
油田
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石油
大庆
油田
有限责任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
大庆
油田
设计院
有限
公司
中国石油
大庆
油田
有限责任公司
采油工艺研究院
中国石油
大庆
榆树林
油田
开发
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4,共9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十四五”重大科技专项课题“松辽盆地(大庆、吉林) CCUS技术集成与工业化试验”(2021ZZ01-08)。
文摘
CO_(2)驱油技术具有驱油经济效益与减排社会效益兼得的显著优势,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该项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庆油田开展CO_(2)驱油技术的研究较早,CO_(2)非混相驱应用规模长期保持国内领先水平。论文系统总结了大庆油田CO_(2)非混相驱开发设计、跟踪调整及分层注入等理论技术成果,介绍了特低渗透榆树林油田CO_(2)非混相驱工业化试验、中低渗敖南油田CO_(2)驱先导试验及古龙页岩油藏CO_(2)驱试注试验,展望了大庆油田CO_(2)驱油与埋存技术的应用前景及不同类型油藏技术攻关方向。研究成果可为国内同类型油藏CO_(2)驱油与埋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大庆油田
CO_(2)驱
提高采收率
矿场试验
研究进展
Keywords
Daqing Oilfield
CO_(2)flooding
enhanced oil recovery
field test
research advancement
分类号
TE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E9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裂缝型低渗透油藏井网调整方式研究
被引量:
11
3
作者
高明
宋考平
张英芝
杨二龙
王卫国
机构
"提高
石油
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
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
勘探开发研究院
"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
石油
大学
中国石油大庆榆树林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9-114,14-1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低渗透油层提高驱油效率的机理研究"(50634020)
文摘
依据大庆榆树林油田东16区块扶杨油层裂缝发育特征和注水开发动态特点,结合目前区块剩余油分布,分析裂缝对剩余油分布和开发效果的影响,为进行注采系统调整提供依据。针对东160和升371两个断块特点,各设计了4套加密方案,并进行开发指标预测方案优选。结果表明:东160断块裂缝方向与井排方向一致,油水井排之间不能形成有效驱替,应缩小井距,优选出的方案四,加密后东160断块形成大井距小排距的线状注水;升371断块裂缝方向与井排方向呈12.5°相交,油水井排之间能形成有效驱替,优选出的方案四,采用三角形重心加密,改变流场方向,更加有利于开采剩余油富集区。
关键词
低渗透油层
裂缝储集层
数值模拟
剩余油分布规律
井网调整
Keywords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fractured reservoir
numerical simulation
distribution of residual oil
well pattern adjustment
分类号
TE34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致密火山岩气藏天然裂缝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
20
4
作者
高帅
巩磊
刘小波
柳波
高昂
宿晓岑
王杰
李晶
机构
东北
石油
大学环渤海能源研究院
东北
石油
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
大庆
榆树林
油田
开发
有限责任公司
东北
石油
大学非常规油气研究院
中国石油
大庆
油田
国际勘探开发
公司
中国石油
测井
有限
公司
新疆分
公司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3-51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2150)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QC2018043)
+4 种基金
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UNPYSCT-2018043)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18M631908)
东北石油大学“国家基金”培育基金项目(2017PYQZL-14)
优秀科研人才培育基金项目(SCXHB201705)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18QNL-12)。
文摘
天然裂缝系统控制了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深层致密火山岩储层天然气的运移、聚集和成藏。明确致密火山岩储层天然裂缝主控因素是准确预测裂缝分布规律的基础。通过野外露头区裂缝描述、岩心和微观薄片裂缝分析,结合成像测井裂缝解释,对松辽盆地北部深层致密火山岩气藏中天然裂缝的发育特征进行了精细表征,并深入分析了裂缝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致密火山岩中发育有原生和次生两大裂缝类型,其中次生构造裂缝最为发育,其线密度主要分布在1.0~5.0条/m,平均为2.45条/m。裂缝发育强度主要受岩石类型、岩石力学性质、岩石脆性和构造部位等因素控制。天然裂缝方位复杂多变,是受古构造应力、断层和岩石非均质性(面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天然裂缝
断层
岩石非均质性
火山岩
松辽盆地
Keywords
natural fracture
fault
rock heterogeneity
volcanic rock
Songliao Basin
分类号
TE12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质模型约束的全波形速度建模反演及在复杂断块区的应用
被引量:
16
5
作者
张子良
李振春
张凯
赵硕
王非翊
吴东莹
机构
中国石油
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庆榆树林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地质研究所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99-606,471,共9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宽方位VTI介质层析反演方法研究及应用”(18CX06028A)
“复杂各向异性介质地震波成像方法研究”(19CX02056A)
+3 种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盐下高精度速度建模与成像方法研究”(2017ZX05032-003-002)
“渤海潜山重点地区地震资料成像处理技术研究”(2016ZX05024-003-01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重大科技项目“塔里木盆地深层复杂高陡构造与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速度建模及成像关键技术研究”(ZD2019-183-003)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多级优化的海上地震数据波形反演方法研究”(ZR2017MD014)等联合资助
文摘
全波形反演(FWI)速度建模方法可构建高精度速度模型,但复杂断块区因受地震数据低信噪比及频带宽度的限制,反演结果不甚理想。为此,基于常规FWI理论,提出将地震解释数据作为约束条件,推导出基于地质模型约束的误差泛函表达式,利用相关解释数据约束全波形反演求解过程。模型和实际数据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地质模型约束的全波形反演方法,能反演出高精度复杂断块区速度场,改善复杂断块区的成像效果。
关键词
全波形反演
速度建模
复杂断块
地质模型约束
地震成像
Keywords
full waveform inversion(FWI)
velocity modeling
complex fault
geological model-constrained
seismic imaging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榆树林油田CCUS采油工程方案优化设计与实践
才庆
张丹丹
张华春
孙维娜
刘慧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庆油田CO_(2)驱油技术研究试验进展与展望
程杰成
白军辉
李玉春
刘勇
李国
孟岚
杨铁军
贾世华
韩重莲
李佳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裂缝型低渗透油藏井网调整方式研究
高明
宋考平
张英芝
杨二龙
王卫国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致密火山岩气藏天然裂缝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
高帅
巩磊
刘小波
柳波
高昂
宿晓岑
王杰
李晶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地质模型约束的全波形速度建模反演及在复杂断块区的应用
张子良
李振春
张凯
赵硕
王非翊
吴东莹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