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2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FD数值模拟的校园风环境改造及优化研究--以中国石油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能 王海鑫 俞然刚 《城市建筑》 2021年第28期126-129,共4页
以风环境评价标准为依据,基于CFD数值模拟分析对青岛某校园风环境进行优化,分析校园内风环境的通风效率,发现通风不利区域,通过分析成因并对校园内既有建筑采取底层贯通,增加风井、水平遮挡等策略性改造,对校园内场地实施增加绿化、设... 以风环境评价标准为依据,基于CFD数值模拟分析对青岛某校园风环境进行优化,分析校园内风环境的通风效率,发现通风不利区域,通过分析成因并对校园内既有建筑采取底层贯通,增加风井、水平遮挡等策略性改造,对校园内场地实施增加绿化、设置口袋公园等优化设计来改善风环境不达标的区域通风效率。实践证明利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对校园建筑群的风环境改善和通风效率提高具有很好的效果,同时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环境,对既有建筑群优化和改造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数值模拟 风环境优化 既有建筑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体验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探讨--以卡尔加里大学能源与环境体验式学习大楼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鑫 韩飞 李磊 《城市建筑》 2022年第3期5-8,共4页
通过对LEED白金级认证绿色建筑--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能源与环境体验式学习大楼的绿色设计策略及其用户使用体验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绿色建筑评价及设计过程的着眼点应从单一的绿色技术层面转向关注建筑使用者主体,注重绿色技术设计的... 通过对LEED白金级认证绿色建筑--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能源与环境体验式学习大楼的绿色设计策略及其用户使用体验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绿色建筑评价及设计过程的着眼点应从单一的绿色技术层面转向关注建筑使用者主体,注重绿色技术设计的整体性和适应性策略,从而在环保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绿色建筑用户的环境体验与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使用体验 整合设计 适应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探中国古代邮驿建筑的特征——以厦门市深青驿站为例
3
作者 徐阔 曹伟 《中外建筑》 2013年第10期18-25,共8页
从历史上看,邮驿是服务于“当代”(即历史上的各个时代)的体系,故而其遗存大多佚失,仅余部分文字记录和建筑遗址等。同时邮驿建筑大多围绕着某一区域的中心展开,通过多条驿道呈线性辐射,串联沿线的邮驿建筑。同时纵贯历史,邮驿... 从历史上看,邮驿是服务于“当代”(即历史上的各个时代)的体系,故而其遗存大多佚失,仅余部分文字记录和建筑遗址等。同时邮驿建筑大多围绕着某一区域的中心展开,通过多条驿道呈线性辐射,串联沿线的邮驿建筑。同时纵贯历史,邮驿体系的服务对象——被运输的物(信件为多数)和人,大多未发生根本变化,而被运输的需求则保持了延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遗址 厦门市 驿站 特征 古代 中国 服务对象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丝绸之路驿站建筑文化考——以中国西北、土耳其为例
4
作者 曹伟 《中外建筑》 2013年第12期14-21,共8页
丝绸之路一般是指两种路线的总称,一是陆路的丝绸之路,另一是海上的丝绸之路。本文重点探讨陆路丝绸之路上的驿站及其建筑文化。因为陆路的丝绸之路起于中国的陕西、甘肃、新疆等地,止于土耳其。在这条贯通中西、欧亚文化交流的桥梁... 丝绸之路一般是指两种路线的总称,一是陆路的丝绸之路,另一是海上的丝绸之路。本文重点探讨陆路丝绸之路上的驿站及其建筑文化。因为陆路的丝绸之路起于中国的陕西、甘肃、新疆等地,止于土耳其。在这条贯通中西、欧亚文化交流的桥梁的古丝绸之路上,出现过几百处大、小驿站。据《新疆图志·道路八》里记载,清朝末年,全省共建有213个驿站,但幸存下来保存较好的寥寥无几,大多是散落的遗存。我们仅选取其中典型的驿站建筑或其遗址进行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丝绸之路 建筑文化 中国西北 土耳其 驿站 文化交流 清朝末年 陆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石油工程EPC项目的设计管理初探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吉明 张红 +1 位作者 贺巧 宋宏煜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15-516,共2页
针对国际石油工程EPC项目的特点、设计与国内作法的差异以及在国际工程设计实际中的不足,结合多年来国际工程设计经验,提出了如何搞好国际石油工程建设EPC项目设计管理的对策。这些对策对提高我国国际石油EPC项目工程设计水平、国际工... 针对国际石油工程EPC项目的特点、设计与国内作法的差异以及在国际工程设计实际中的不足,结合多年来国际工程设计经验,提出了如何搞好国际石油工程建设EPC项目设计管理的对策。这些对策对提高我国国际石油EPC项目工程设计水平、国际工程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设计 EPC项目 质量管理 合同 投资 进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法的中国氢能研究历程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华洋 谭强 +3 位作者 陈家傲 牛正文 朱施杰 施锡林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6-288,共13页
氢能作为一种高效的清洁能源,是新一轮能源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了解中国近10年来氢能研究进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13—2022年氢能主题的期刊论文和专利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和科学知识图谱相结... 氢能作为一种高效的清洁能源,是新一轮能源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了解中国近10年来氢能研究进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13—2022年氢能主题的期刊论文和专利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和科学知识图谱相结合的方法,通过VOSviewer等软件对年度发文趋势、载文期刊分布、基金资助情况、研究热点、发文机构、作者合作网络以及专利发明人等进行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结合时代背景深挖引起研究热点变化和年度发文量变化等现象的政策原因,多角度地全面展示近10年来中国氢能的研究历程和发展现状。最后归纳介绍中国氢能领域的标准规范和政策报告的发展历程,并从国家战略角度对促进氢能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一定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可视化 数据分析 可再生能源 燃料电池 文献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法研究--以山海花园小区外墙保温工程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冰 许剑峰 刘峰 《城市建筑》 2022年第2期113-116,共4页
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是实现建筑业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青岛西海岸新区山海花园小区节能改造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方法的研究,探讨适合本地区既有多层居住建筑绿色节能改造的方法和技术措施。
关键词 既有建筑 保障措施 施工方法 节能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技术在古建筑修复全流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凌绪 张峰 +2 位作者 李晓丽 李佐龙 程征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7期222-224,共3页
文章结合青岛江苏路教堂的修复工程,探讨数字模型在整个修复流程中的作用和意义。实践证明,建筑数字模型能够协助制定修复计划,合理安排工期;修复数据可以借助数字模型库进行系统整合,优化存取;在后期研究阶段,相关拓展技术也能够在性... 文章结合青岛江苏路教堂的修复工程,探讨数字模型在整个修复流程中的作用和意义。实践证明,建筑数字模型能够协助制定修复计划,合理安排工期;修复数据可以借助数字模型库进行系统整合,优化存取;在后期研究阶段,相关拓展技术也能够在性能化模拟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同时,该经验对于其他类型建筑的保护性修复、老旧小区改造等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模型 建筑修复 信息整合 数据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学—践—思—创”四步育人模式研究
9
作者 王萍 边江 +2 位作者 乔海平 管丽佩 崔晓飞 《职业技术》 2024年第5期73-80,共8页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是面向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本科生的一门技术基础课。该课程具有各知识点相对独立、关联性较小、实践性强、灵活度高等特点。在授课过程中存在以教材为载体的教学资源不能与时俱进,教学设计不能满足学生较...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是面向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本科生的一门技术基础课。该课程具有各知识点相对独立、关联性较小、实践性强、灵活度高等特点。在授课过程中存在以教材为载体的教学资源不能与时俱进,教学设计不能满足学生较高的学习需求、以往的考核标准不能激励和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结合青岛滨海学院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五育五化”的办学特色,探索性地提出了“学—践—思—创”四步育人教学模式,将课程内容配置于学习、实践、思辩、创新四个阶段,开展项目式、进阶式教学。在“学—践—思—创”的四个阶段,学生角色从学习者到实践者到思辨者再到创作者,能力从学能到增能再到展能,同时高阶创新对低阶学习起到反哺的作用,形成闭环效应,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 模式 育人 闭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管道掺氢装置及混合特性
10
作者 杨东海 孙雅倩 +3 位作者 田磊 房昆 郭凯 李默翻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8-184,共7页
天然气掺氢是实现氢气大规模、长距离运输的重要技术手段,有必要开展基于天然气掺氢技术的混合装置及混合效果研究。为了优选混合装置并探究其混合效果,选用氢气和甲烷两种工质,构建T型管(主管与支管夹角为30°、60°和90°... 天然气掺氢是实现氢气大规模、长距离运输的重要技术手段,有必要开展基于天然气掺氢技术的混合装置及混合效果研究。为了优选混合装置并探究其混合效果,选用氢气和甲烷两种工质,构建T型管(主管与支管夹角为30°、60°和90°)混合器、单切向混合器及文丘里混合器模型,并基于Fluent对所构建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对不同模型的混合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情况下,随着速度、掺氢比分别增大,混合效果越差;速度比(甲烷/氢气)对混合性能影响很大,速度比越大,混合效果越好;在已设定的几种条件下,单切向混合器的混合效果最佳,T型管(90°)混合器的混合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掺氢 ANSYS Fluent 数值模拟 混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隧道小净距斜下穿既有隧道变形多因素分析
11
作者 赵耀 黄长鑫 +6 位作者 张青 邵靖淇 高子明 张连震 陈健 王宠 于雷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3,共6页
[目的]在极小净空间条件下实施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隧道作业时,新建隧道极易遭遇变形、塌方等安全风险,进而威胁既有线路的正常运营。因此,有必要对新建隧道小净距斜下穿既有隧道变形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基于青岛地铁8号线青岛北站—沧口... [目的]在极小净空间条件下实施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隧道作业时,新建隧道极易遭遇变形、塌方等安全风险,进而威胁既有线路的正常运营。因此,有必要对新建隧道小净距斜下穿既有隧道变形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基于青岛地铁8号线青岛北站—沧口站区间隧道斜下穿既有运营地铁3号线隧道的实际施工案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深入探讨了开挖工法、开挖进尺及围岩条件三大要素对既有隧道受力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及结论]相较于全断面法,采用台阶法施工会导致既有隧道的最大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分别增加24%,这充分表明全断面法在控制隧道变形方面具有更优的表现。同时,开挖进尺增大和围岩条件恶化均显著加剧既有隧道位移,进尺从0.5 m增至1.5 m时,竖向位移增加13%,水平位移增加28%,归因于穿越形态、应力释放、重分布及变形约束。围岩等级从Ⅲ级劣化至Ⅴ级,竖向位移增加302%,水平位移增加205%,影响远超开挖工法和进尺。在开挖里程-位移曲线中,工法决定曲线形态,进尺和围岩条件决定位移大小。针对小净距斜下穿工程,建议围岩条件良好时,优先采用全断面法和小进尺施工,以减轻既有隧道应力和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隧道工程 小净距斜下穿 有限元模拟 隧道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osenbluthe改进方法的地层坍塌压力不确定性分析
12
作者 杨清纯 山丽洁 +3 位作者 王伟 赵新波 李亚龙 张立松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7-198,共12页
密度、声波时差、自然伽马等测井参数的不确定性使得基于测井数据的地层坍塌压力预测存在不确定性。基于此,首先确定了密度、声波时差、自然伽马等测井参数的不确定性特征;其次引入改进的Rosenbluthe方法,理论推导了岩石力学参数的不确... 密度、声波时差、自然伽马等测井参数的不确定性使得基于测井数据的地层坍塌压力预测存在不确定性。基于此,首先确定了密度、声波时差、自然伽马等测井参数的不确定性特征;其次引入改进的Rosenbluthe方法,理论推导了岩石力学参数的不确定性表达式,并结合水平地应力和地层压力的不确定性表达式,提出了井眼坍塌压力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最终得到井眼坍塌压力的概率分布情况。以SY1井为例,利用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和蒙特卡罗方法分别预测了井眼坍塌压力的概率分布情况并对实际钻井过程中井壁失稳风险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的预测结果与蒙特卡罗方法吻合度超过了95%,不确定性分析方法预测井壁失稳风险率为68.4%,蒙特卡罗方法预测井壁失稳风险率为67.4%,实际钻井过程中该井深位置发生了井壁坍塌,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且所提出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预测的井壁失稳风险率略大于蒙特卡罗方法的井壁失稳风险率,对现场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眼坍塌压力 不确定性 Rosenbluthe方法 概率分布 蒙特卡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软土工程特性及参数相关方程 被引量:11
13
作者 颜庆智 付长波 +1 位作者 饶江 杨凤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0-133,139,共5页
胜利油田开发和东营市建设中大量使用桩基,桩基承载力的传递机制、变形沉降与桩周土的性质密切相关,而黄河三角洲地区软土有其独特的物理力学参数和工程性质。采集东营市勘察院在东营地区最近十年来的勘察数据,并进行补充试验,以现代数... 胜利油田开发和东营市建设中大量使用桩基,桩基承载力的传递机制、变形沉降与桩周土的性质密切相关,而黄河三角洲地区软土有其独特的物理力学参数和工程性质。采集东营市勘察院在东营地区最近十年来的勘察数据,并进行补充试验,以现代数理统计分析为手段,对软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东营地区软土具有高含水量、高孔隙比、高压缩性及低抗剪强度等典型的软土特征,其物理性质参数变异系数较小,稳定性较好;力学性质参数变异系数较大,离散性较高,土的天然含水率、天然重度、孔隙比、液限、塑限、压缩系数、黏聚力以及内摩擦角均符合正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软土 物理力学参数 工程特性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力作用下井下杆管柱轴向力检测方法
14
作者 马少华 王旱祥 +4 位作者 唐健 车家琪 苑得鑫 宋富远 肖光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93,共9页
针对井下杆管柱的轴向力测量受多种外力影响而精度不高的问题,基于应力应变的叠加原理,提出拉弯扭多载荷作用下的应变模型和相应的圆台变形体,并给出由总应变计算分应变、分载荷的方法;制作径向加载装置,开展仿真试验和室内压弯组合试... 针对井下杆管柱的轴向力测量受多种外力影响而精度不高的问题,基于应力应变的叠加原理,提出拉弯扭多载荷作用下的应变模型和相应的圆台变形体,并给出由总应变计算分应变、分载荷的方法;制作径向加载装置,开展仿真试验和室内压弯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单载荷作用下各研究点处的应变具有较好线性关系,应变模型的相对误差低于0.23%,分载荷计算值是准确的,其相对误差低于10%;此研究有助于杆管柱的寿命预测,避免井下杆管柱的断裂、密封失效等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杆管柱 轴向力 应变模型 变形体 组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混油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9
15
作者 黄维和 刘刚 +2 位作者 陈雷 杨文 袁子云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2-129,共8页
混油是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无法回避的问题。针对管道顺序输送过程中混油成因、混油发展控制方法、混油检测方法、混油计算模型以及油品质量管理等方向开展综述,归纳陈述各方向的发展现状与既有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混油是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无法回避的问题。针对管道顺序输送过程中混油成因、混油发展控制方法、混油检测方法、混油计算模型以及油品质量管理等方向开展综述,归纳陈述各方向的发展现状与既有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分析认为:需建立特殊场景混油的数学表征,进一步研发与SCADA系统实时交互的混油仿真软件,发展机制-数据融合混油模型、“软硬”协同混油检测设备,研发有效减少沿程混油的新型隔离材料,开展“管道-储罐”一体化智能化管理油品质量,关注甲醇、液氨与成品油的顺序输送工艺及其中的液体混合与处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品油管道 顺序输送 混油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混合燃料气内重整反应对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性能影响
16
作者 宋明 仝佳佳 +3 位作者 蒋文春 钮瑞艳 胡佳旺 陈子豪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3-382,共10页
为研究经过预重整的含甲烷混合燃料气中甲烷浓度及内部重整对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化学性能和热机械性能的影响,建立甲烷内重整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模型,并对多孔材料的弹性模量及泊松比进行修正,对比3种不同甲烷浓度条件下... 为研究经过预重整的含甲烷混合燃料气中甲烷浓度及内部重整对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化学性能和热机械性能的影响,建立甲烷内重整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模型,并对多孔材料的弹性模量及泊松比进行修正,对比3种不同甲烷浓度条件下电池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在电化学性能方面,随着混合燃料气中甲烷浓度的增大,电池电流密度和功率密度逐渐增大,流道中甲烷的摩尔浓度沿燃料流动方向逐渐减小,氢气浓度沿流动方向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氢气的最大浓度逐渐远离燃料入口;热机械性能方面,随着混合燃料气中甲烷浓度的增大,位于金属连接体上的电池最大第一主应力和位于燃料出口的电池最大温度逐渐降低。适当提高混合燃料气中甲烷的浓度有利于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综合性能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重整反应 多物理场 电化学性能 热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井分层配汽工程设计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志刚 张毅 +1 位作者 王照亮 梁金国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5期65-67,共3页
针对非均质性稠油油藏 ,建立了二层地质模型。利用该模型研究了单井分层配汽问题。对管流、嘴流、渗流的协调计算及蒸汽流过节流喷嘴的临界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分层配汽工艺可得到合理的注汽剖面 ,实现了单井分层配汽 ,... 针对非均质性稠油油藏 ,建立了二层地质模型。利用该模型研究了单井分层配汽问题。对管流、嘴流、渗流的协调计算及蒸汽流过节流喷嘴的临界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分层配汽工艺可得到合理的注汽剖面 ,实现了单井分层配汽 ,节约了作业费用。对配汽量、注汽速率及喷嘴结构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在现场进行了实际应用 ,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 分层注汽 配汽量 喷嘴 临界流动 限流射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击交流输电线路对埋地管道干扰规律及安全距离研究
18
作者 朱文卫 许成昊 +4 位作者 郭金根 梁爱武 倪圣博 刘建国 崔淦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3,共8页
针对交流输电线路遭受雷击灾害时,高额的雷电流通过塔杆接地装置流入土壤,对临近埋地管道产生严重的交流干扰问题,利用仿真软件,定量化研究了不同因素的干扰规律,并以3PE涂层的耐压限值109 kV作为评判的依据,进一步计算两者的安全距离... 针对交流输电线路遭受雷击灾害时,高额的雷电流通过塔杆接地装置流入土壤,对临近埋地管道产生严重的交流干扰问题,利用仿真软件,定量化研究了不同因素的干扰规律,并以3PE涂层的耐压限值109 kV作为评判的依据,进一步计算两者的安全距离。研究结果表明:距离雷击点1500 m之外的管道受雷击影响不大;涂层干扰电压的最大值与雷电流幅值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土壤电阻率小于500Ω·m时,干扰电压随电阻率变化明显;防腐层电阻率在1~10 kΩ·m^(2)内变化时,干扰电压增幅较大;增大并行间距,干扰电压显著减小;输电线路电压等级升高,安全距离略有增大。现有规范中对于管道与高压交流输电线接地体之间距离的规定是最小距离,当土壤电阻率比较高时,应对安全距离作进一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雷击干扰 防腐层电压 耐压限值 埋地管道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慕课模式”改进大学生第二课堂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程 郑健 黄善波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90-92,共3页
慕课作为基于互联网络的课程教学平台和技术手段,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学习体验,慕课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时空局限,迎合了互联网生态中的"用户"的需求,逐渐在高校的课程教学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高... 慕课作为基于互联网络的课程教学平台和技术手段,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学习体验,慕课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时空局限,迎合了互联网生态中的"用户"的需求,逐渐在高校的课程教学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高校教改的创新探索过程中,第二课堂教育也需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大潮,积极应对,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第二课堂教育改革,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第二课堂教育 “互联网+” 慕课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隧道近距离小角度斜下穿既有隧道稳定性分析——以青岛地铁8号线隧道工程为例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青 王洪超 +6 位作者 赵耀 邵靖淇 高子明 张连震 陈健 王宠 于雷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99-208,共10页
为解决2条交叠隧道小角度近距离交叉穿越时,下穿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稳定性影响显著的问题,依托青岛地铁8号线青沧区间隧道斜下穿既有地铁3号线隧道作为典型的近距离小角度斜下穿工况,通过ABAQUS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新建隧道开挖过... 为解决2条交叠隧道小角度近距离交叉穿越时,下穿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稳定性影响显著的问题,依托青岛地铁8号线青沧区间隧道斜下穿既有地铁3号线隧道作为典型的近距离小角度斜下穿工况,通过ABAQUS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新建隧道开挖过程中既有隧道竖向位移、水平位移及应力演化规律。施工过程中对上部既有隧道结构沉降位移实时监测,并对比分析监测数据与模拟结果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以微风化和中风化花岗岩为主的地层中,当新建隧道以小角度近距离斜下穿既有隧道时:1)以下穿隧道与既有隧道线路交点处在既有隧道中对应的断面为最危险断面,下穿隧道对既有隧道最危险断面变形影响显著的开挖范围为,以既有隧道最危险断面在下穿隧道中的垂直投影为中心,沿开挖轴线前后20 m范围内;2)同一隧道断面中,下穿隧道开挖导致既有隧道断面内拱顶和左腰、拱底和右腰向相反方向位移,既有隧道结构断面有扭转变形的趋势;3)新建隧道开挖对既有隧道最大主拉应力和主压应力影响很小,应力值较大区域位于隧道底板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近接下穿 小角度斜下穿 数值模拟 围岩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