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北缘鄂博梁Ⅲ号构造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其成藏特征 被引量:6
1
作者 汤国民 罗群 +4 位作者 庞雄奇 张永庶 郭继刚 沈卫兵 郭迎春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22,共6页
利用现有井资料,通过碳、氦和氩等同位素分析,并结合烃源岩的演化、构造发育史和天然气成藏史分析,对柴达木盆地鄂博梁Ⅲ号构造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和成藏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鄂博梁Ⅲ号构造天然气为典型煤型气,气藏中甲烷和... 利用现有井资料,通过碳、氦和氩等同位素分析,并结合烃源岩的演化、构造发育史和天然气成藏史分析,对柴达木盆地鄂博梁Ⅲ号构造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和成藏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鄂博梁Ⅲ号构造天然气为典型煤型气,气藏中甲烷和乙烷的反序现象是由成藏过程中混入不同成熟度的天然气所致。天然气主要源于深部过成熟的侏罗系烃源岩,断裂活动是控制天然气藏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因素,提出了断裂—输导层输导源上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天然气 成因类型 成藏特征 构造演化史 鄂博梁Ⅲ号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采收率纤维暂堵人工裂缝动滤失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周福建 伊向艺 +2 位作者 杨贤友 刘雄飞 汪道兵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3-86,6,共4页
可降解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暂堵转向剂,成功用于非均质碳酸盐岩油气藏的转向酸压和非常规气藏水平井(或长井段直井)的重复压裂改造中,理解纤维暂堵人工裂缝的物理过程是优化纤维暂堵转向压裂设计的关键参数的基础。利用地层条件动滤失分析... 可降解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暂堵转向剂,成功用于非均质碳酸盐岩油气藏的转向酸压和非常规气藏水平井(或长井段直井)的重复压裂改造中,理解纤维暂堵人工裂缝的物理过程是优化纤维暂堵转向压裂设计的关键参数的基础。利用地层条件动滤失分析仪,对纤维暂堵裂缝的滤失特征和封堵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得出纤维滤饼的渗透率为1 349.2 mD;利用实验模拟了不同缝宽下纤维滤饼长度的变化曲线,数值模拟表明黏度和注入排量对表皮因子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转向压裂 数学模型 滤饼表皮因子 附加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沾化凹陷页岩油富集可采主控因素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苏思远 姜振学 +3 位作者 宁传祥 王智 李政 朱日房 《石油科学通报》 2017年第2期187-198,共12页
通过显微镜薄片观察、热解实验、氦气孔隙度、脉冲渗透率、XRD全岩矿物分析等实验,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沾化凹陷页岩油富集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泥页岩的生烃能力和储集能力是页岩油能否富集的重要影响因素。生烃能力方面,有... 通过显微镜薄片观察、热解实验、氦气孔隙度、脉冲渗透率、XRD全岩矿物分析等实验,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沾化凹陷页岩油富集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泥页岩的生烃能力和储集能力是页岩油能否富集的重要影响因素。生烃能力方面,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等是决定因素;储集能力方面,发育一定的纹理和微裂缝有助于提高页岩的储集能力;富有机质纹层状岩相既有较强的生烃能力又发育纹层,储集能力强,是页岩油勘探的有利岩相。纹理、超压和微裂缝的发育可以提高油气的流动能力。另外具有一定的脆性矿物含量和超压条件,也为后期压裂开采提供了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富集 主控因素 生烃能力 储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油田博孜区块深层凝析气结蜡现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左洁 李雅飞 +3 位作者 钟诚 魏亚芳 汪杰 周福建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7-40,I0003,共5页
塔里木油田博孜区块属于典型致密砂岩凝析气藏,存在较为严重的蜡堵问题。因此需要对博孜区块井流物进行气藏条件下的相态与析蜡规律的实验研究,获得凝析气相态包络线相图,为凝析气井防蜡工艺提供理论支撑。文章通过可视化PVT测试仪和自... 塔里木油田博孜区块属于典型致密砂岩凝析气藏,存在较为严重的蜡堵问题。因此需要对博孜区块井流物进行气藏条件下的相态与析蜡规律的实验研究,获得凝析气相态包络线相图,为凝析气井防蜡工艺提供理论支撑。文章通过可视化PVT测试仪和自主研发可视化显微固相沉积测定仪,在测试凝析气相态包络线的同时可直观观察凝析气随温度、压力变化时“气-液-固”三相相变形态,具有模拟气藏条件下可视化的优点。结果表明,含蜡凝析气的相态特征极为复杂,在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有气相、气-液两相、气-固两相、气-液-固三相等多相态变化。博孜104井凝析气中主要结蜡成分C16~C30之间,以片状粗晶蜡为主,摩尔含量为0.111%,而地面凝析油析蜡点为15.4℃,最大瞬时析蜡量0.2258%,累积析蜡量9.49%。露点以上的气相析蜡形成的固相物质不受凝析油影响,以长型片状粗蜡晶为主;露点以下产生的固相析蜡受凝析油溶剂影响,析蜡与凝析油互溶形成透明胶状、玻璃块状物质,对凝析油具有较强束缚作用,降低凝析油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 可视化 相态 析蜡规律 蜡晶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控制机械震源特征及信号检测方法 被引量:16
5
作者 杨微 王宝善 +3 位作者 葛洪魁 宋丽莉 袁松湧 李鸽翼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0-55,69,共7页
基于精密控制机械震源(ACROSS)信号与石油工业上的常规可控震源的特征差异,对ACROSS信号进行互相关、短时相关、相干和反褶积等四种方法处理分析,并分别从重复性、走时剖面、频谱特征以及信噪比等方面对处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基于精密控制机械震源(ACROSS)信号与石油工业上的常规可控震源的特征差异,对ACROSS信号进行互相关、短时相关、相干和反褶积等四种方法处理分析,并分别从重复性、走时剖面、频谱特征以及信噪比等方面对处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互相关方法处理结果稳定性好,能较好地突出高能量频率成分,但不适用于在频谱特征里能量相差较大的窄带信号分析;ACROSS信号与环境背景噪声在频谱上有重叠,短时相关法会放大噪声的作用,其效果较相干和反褶积法显得略差一些;信噪比对相干和反褶积法处理结果的稳定性影响较大,相干和反褶积法适合于具有一定信噪比的ACROSS信号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勘探 地震勘探 信号检测 精密控制机械震源(ACROSS) 互相关 短时相关 相干 反褶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相页岩液态烃对页岩吸附气实验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页岩为例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国恒 黄志龙 +3 位作者 姜振学 陈践发 陈斐然 邢金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48-653,659,共7页
通过全岩和黏土矿物X-衍射、索氏抽提、离子抛光、扫描电镜、低温氮气吸附、等温吸附等实验分析,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湖相页岩储层中的液态烃对吸附气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延长组湖相页岩储层正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有机质演化程度... 通过全岩和黏土矿物X-衍射、索氏抽提、离子抛光、扫描电镜、低温氮气吸附、等温吸附等实验分析,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湖相页岩储层中的液态烃对吸附气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延长组湖相页岩储层正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有机质演化程度相对较低,不足以形成大量的有机质孔隙,却足以形成大量的液态烃,液态烃占据了页岩中直径约4 nm左右的孔隙。由于氮气不溶于液态烃,而甲烷易溶解于液态烃,使得抽提前后样品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得到的比表面积和吸附量变化大,但抽提前后样品等温吸附实验测得的甲烷"吸附"量变化不大,这表明等温吸附实验中有一部分甲烷以溶解态赋存于页岩样品中。因此在用等温吸附实验研究低成熟度页岩吸附气含量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液态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烃 吸附气 甲烷溶解 低成熟度页岩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应力扰动下岩石弹性波速变化的波形检测 被引量:11
7
作者 宋丽莉 葛洪魁 +2 位作者 梁天成 郭志伟 张金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0-65,共6页
弹性波速变化能够反映岩石内部结构和应力的变化,成为工程结构监测的重要基础,其关键是实现小应力扰动下的高精度检测。在室内建立一套试验测量系统,对3类岩石的6块样品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同步记录小应力作用下岩石的应变、声发射及超声... 弹性波速变化能够反映岩石内部结构和应力的变化,成为工程结构监测的重要基础,其关键是实现小应力扰动下的高精度检测。在室内建立一套试验测量系统,对3类岩石的6块样品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同步记录小应力作用下岩石的应变、声发射及超声波波形。分析岩石非均质引起的多次散射波(尾波)特性,利用尾波干涉测量实现波速变化的高精度波形检测,发展小应力扰动下岩石弹性波速变化的检测方法,并对尾波波速随应力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尾波干涉测量可以实现小应力扰动下的高精度动态监测,具有对岩体扰动小、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操作简单的优点;所提方法应用的条件是介质散射强度高,尾波较为发育,观测系统重复性好;尾波波速随应力的相对变化率dv/v是岩石损伤状态的一种表征,尾波波速变化具有记忆效应;与声发射相比,所提方法稳定,易识别,可用于岩心地应力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波干涉 小应力扰动 动态监测 波形检测 声发射 波速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牛蹄塘组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11
8
作者 黄璞 姜振学 +3 位作者 程礼军 王朋飞 唐相路 王智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6-162,共7页
海相页岩气勘探在四川盆地周缘取得重要进展。通过X射线全岩衍射、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二氧化碳和氮气吸附实验及有机地化实验等,对川东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的孔隙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川东北地区牛蹄塘... 海相页岩气勘探在四川盆地周缘取得重要进展。通过X射线全岩衍射、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二氧化碳和氮气吸附实验及有机地化实验等,对川东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的孔隙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川东北地区牛蹄塘组页岩有机质丰度较高,石英矿物和黏土矿物是主要造岩矿物;孔隙类型主要为有机质孔隙、脆性矿物粒间孔隙、黏土矿物层间缝等,有机质孔隙呈蜂窝状,在有机质内部发育,有机质孔数量较少,无机矿物孔隙以孔状、夹板状等μm级孔径为主;页岩孔容与比表面积随着有机质和黏土矿物含量的升高而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北 牛蹄塘组 海相页岩 有机质 孔隙结构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坳陷须五段页岩微观孔隙结构发育控制因素及其成藏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陈磊 姜振学 +3 位作者 纪文明 陈委涛 李卫兵 黄何鑫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449-457,共9页
以川西坳陷须五段页岩为例,首先运用氮气吸附法对页岩纳米孔隙进行测定,通过等温线和DFT模型分析,对页岩的微观孔隙结构进行表征;然后通过等温吸附实验研究了页岩的甲烷吸附性能,通过解吸法测定了页岩的含气量;最后探讨了页岩微观孔隙... 以川西坳陷须五段页岩为例,首先运用氮气吸附法对页岩纳米孔隙进行测定,通过等温线和DFT模型分析,对页岩的微观孔隙结构进行表征;然后通过等温吸附实验研究了页岩的甲烷吸附性能,通过解吸法测定了页岩的含气量;最后探讨了页岩微观孔隙结构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及其对页岩气成藏的意义。结果表明:川西坳陷须五段页岩孔隙结构较复杂,主要由中孔组成,主体孔径位于2~50 nm,中孔提供了主要的孔隙体积;在85℃条件下页岩甲烷吸附的兰氏体积为0.79~4.99 m3/t,页岩的含气量为0.50~2.44 m3/t;有机碳含量、伊/蒙间层矿物含量、脆性矿物含量以及热演化程度是控制页岩微观孔隙结构发育的主要因素;微孔和中孔对页岩气的吸附能力极强,在其内部有大量页岩气以结构化方式存在,增加了页岩气的存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坳陷 页岩气 微观孔隙结构 控制因素 氮气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超声谐波特征及其随应力的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志伟 葛洪魁 +2 位作者 谢凡 张金伟 刘政一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56,共7页
岩石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和强衰减特性,谐波测量的难度较大。建立超声谐波测试实验系统,采用单频脉冲串(tone burst)激发、门控放大、脉冲反转和叠加等增强二次及高次谐波,研究岩石超声谐波的发育与振幅特征,定义名义非线性系数,分析单... 岩石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和强衰减特性,谐波测量的难度较大。建立超声谐波测试实验系统,采用单频脉冲串(tone burst)激发、门控放大、脉冲反转和叠加等增强二次及高次谐波,研究岩石超声谐波的发育与振幅特征,定义名义非线性系数,分析单轴应力下岩石超声谐波及名义非线性系数随应力的变化。结果表明,超声谐波包含了丰富的岩石内部结构信息,表征了岩石的非线性特性,利用先进的仪器系统,采用谐波强化技术,可有效地获得岩石的超声谐波及其振幅,进行岩石非线性特性、微结构变化与损伤演化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学 岩石物理 岩石特性 超声谐波 应力 非线性系数 脉冲反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坳陷迪北地区侏罗系阿合组古油水界面识别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建良 姜振学 +1 位作者 李峰 王赢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3-158,共6页
古油水界面的识别可以很好地研究油气成藏后油水界面的变迁和调整过程,为油气成藏过程以及油气勘探研究提供很好的证据。应用含油包裹体丰度法和定量颗粒荧光技术对库车坳陷迪北地区侏罗系阿合组储集层的古油水界面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 古油水界面的识别可以很好地研究油气成藏后油水界面的变迁和调整过程,为油气成藏过程以及油气勘探研究提供很好的证据。应用含油包裹体丰度法和定量颗粒荧光技术对库车坳陷迪北地区侏罗系阿合组储集层的古油水界面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依南4井和依深4井阿合组存在古油藏,古油柱高度在100 m以上,依南5井阿合组未发现古油藏,显示为油气运移的通道。结合库车坳陷构造演化史和烃源岩热演化史,认为中新世吉迪克组沉积中后期(17×10^6~12×10^6a),三叠系烃源岩处于生油高峰期,生成的原油运移至侏罗系阿合组,并在古构造高部位的依南4地区和依深4地区富集,形成古油藏。古油藏的识别为迪北地区油气成藏过程研究以及勘探方向的选定提供了有利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迪北地区 侏罗系 阿合组 含油包裹体丰度法 定量颗粒荧光技术 古油水界面识别 古油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漫射近似测定超声波的吸收和散射衰减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金伟 葛洪魁 宋丽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5-299,315,共6页
超声波在材料中的衰减主要由吸收和散射引起,区分这两种类型的衰减对于深入理解衰减机制,评价材料特性及其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非均质介质的散射波能量传播可近似视为一个漫射过程,可用漫射方程近似描述。本文拟利用漫射近似评价材料的... 超声波在材料中的衰减主要由吸收和散射引起,区分这两种类型的衰减对于深入理解衰减机制,评价材料特性及其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非均质介质的散射波能量传播可近似视为一个漫射过程,可用漫射方程近似描述。本文拟利用漫射近似评价材料的吸收和散射衰减,并为此建立了一个实验测试系统,对超声波在水泥中的衰减进行了实验测试,建立了测试分析方法;通过对散射波能量密度拟合,分别给出了不同样品的吸收和散射系数,建立了吸收和散射系数随超声波频率的变化规律,分析了颗粒粒径、应力和加热对样品衰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收系数随超声波频率线性增大,散射系数随频率非线性增大;水泥样品的衰减主要由散射引起,应力的影响较小;加热引起的脱水和裂纹对两类性质的衰减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利用散射波可区分吸收和散射衰减,定量评价裂缝等引起的散射特性变化,用于材料无损检测和损伤演化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漫射 吸收衰减 散射衰减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长7段致密油地质“甜点”评价 被引量:20
13
作者 孟祥振 刘聃 +2 位作者 孟旺才 冷丹凤 陈立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0-95,共6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长_7段致密油富集规律不清,致密油"甜点"分布尚未进行有效评价等问题,通过单因素地质参数统计手段,结合已知致密油油藏分布规律,深入分析延长组致密油成藏条件主控因素,预测致密油"甜点&qu...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长_7段致密油富集规律不清,致密油"甜点"分布尚未进行有效评价等问题,通过单因素地质参数统计手段,结合已知致密油油藏分布规律,深入分析延长组致密油成藏条件主控因素,预测致密油"甜点"有利区。研究表明,长_7段地质"甜点"主要评价要素为烃源岩、储集层、沉积相、裂缝发育程度及源储匹配性,预测研究区长_7段长官庙、富县等9个致密油勘探"甜点"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鄂尔多斯盆地大型坳陷湖盆致密油"甜点"分布模式。该研究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致密油勘探降低勘探风险和勘探成本等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地质“甜点”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前陆盆地斜坡带牙哈地区凝析气藏形成机理
14
作者 罗枭 姜振学 +4 位作者 李卓 刘建良 高甜 陈磊 冯洁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8-671,共4页
我国中西部前陆盆地斜坡带油气藏以凝析气藏为主,目前对该类油气藏的成藏机理尚认识不清.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前陆盆地斜坡带牙哈地区为例,分析了斜坡带凝析气藏形成机理,指出该地区油气藏具有典型凝析油气的特征:较高的气油比,凝析油除... 我国中西部前陆盆地斜坡带油气藏以凝析气藏为主,目前对该类油气藏的成藏机理尚认识不清.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前陆盆地斜坡带牙哈地区为例,分析了斜坡带凝析气藏形成机理,指出该地区油气藏具有典型凝析油气的特征:较高的气油比,凝析油除了密度低、黏度低外,还具有含蜡量高的特征,凝析气表现为湿气特征.通过测定与烃类伴生的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结合地层埋藏史和热史,厘定了牙哈地区油气具有两期成藏特点:原油主要在8×10^6~5×10a充注,天然气在5×106a以来,特别是3×10^6a左右充注.据此结合库车前陆盆地构造演化过程,恢复了牙哈地区凝析气藏的形成过程,并提出了“先油后气,气侵改造”的前陆盆地斜坡带次生凝析气藏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库车坳陷 前陆斜坡带 牙哈地区 凝析气藏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含气量主控因素及定量预测方法 被引量:14
15
作者 毕赫 姜振学 李鹏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0-164,共5页
在国内外研究进展调研的基础上,对页岩含气性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认为:影响页岩含气量的主控因素包括有机碳含量、有机质热成熟度、岩石矿物成分、孔隙结构、页岩含水率、地层温压等;有机碳含量较高则页岩吸附气量较大,有... 在国内外研究进展调研的基础上,对页岩含气性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认为:影响页岩含气量的主控因素包括有机碳含量、有机质热成熟度、岩石矿物成分、孔隙结构、页岩含水率、地层温压等;有机碳含量较高则页岩吸附气量较大,有机质成熟度较高则有机质孔隙发育,页岩的吸附能力大;黏土矿物较脆性矿物吸附甲烷的能力强,其中蒙脱石的吸附能力最强,其次为伊蒙混层和高岭石;页岩的微—中孔总体积越大对页岩气吸附能力越强,中—宏孔总体积越大游离态页岩气含量越高;页岩含水率较高时,含气量有降低趋势;页岩含气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力升高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含气量 主控因素 定量预测 等温吸附实验 现场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油气产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8
16
作者 周芸 周福建 冯连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80,共5页
高效预测油气田产量走势一直是石油领域一项重要研究,精准预测油气田动态产量是合理制定油田规划方案、实现高效管理和开发的关键步骤。为了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及合理提高产量预测的精确度,根据油气开采过程中产量动态变化规律,选取了Hubb... 高效预测油气田产量走势一直是石油领域一项重要研究,精准预测油气田动态产量是合理制定油田规划方案、实现高效管理和开发的关键步骤。为了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及合理提高产量预测的精确度,根据油气开采过程中产量动态变化规律,选取了Hubbert预测和广义翁氏预测2种常规数学模型,在最优化理论的基础上全方位考虑了其特征性,建立了以广义翁氏模型和Hubbert模型为基础的新型油气产量预测的最优化模型。通过对某油田往年生产数据拟合分析表明:该最优化模型不仅保持了广义翁氏模型的优势,而且弥补了Hubbert预测模型的缺点;利用最优化数学方法将2种模型有效结合,预测结果较为精准,适用于油气田产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产量预测 动态拟合 广义翁氏模型 Hubbert模型 最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油管堵水技术在高含水气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汪杰 沈娜 +4 位作者 刘洪利 周福建 余涛 郭鹏 王睿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2-104,共3页
普光气田位于四川盆地,近年来大量气井由于高含水率导致停喷。气井产水不仅影响产能,同时过多的废水处理不及时会给地区环境带来损害。X井在普光气田高含水井中具有典型特征,2010年9月开采初期日产气25×10~4m^3,日产水6 m^3,2013... 普光气田位于四川盆地,近年来大量气井由于高含水率导致停喷。气井产水不仅影响产能,同时过多的废水处理不及时会给地区环境带来损害。X井在普光气田高含水井中具有典型特征,2010年9月开采初期日产气25×10~4m^3,日产水6 m^3,2013年11月关井前日产气20×10~4m^3,日产液上升至300 m^3。该气田气水关系复杂,气层、水层交错,为有效封堵水层且不影响气层产能带来挑战。采用连续油管泵入少量水泥浆对主力产水层进行精确的封堵,是解决当前气井高含水率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为该地区类似气井连续油管堵水作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油管 堵水 水泥浆 气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轴加载页岩破坏全过程的声发射特征 被引量:6
18
作者 索彧 汪道兵 +1 位作者 左乾坤 刘峻嵘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9-164,共6页
借助MTS岩石力学实验系统和PAC声发射仪,开展页岩单轴加载破坏全过程的力学特征和声发射特征研究。根据页岩应力—应变曲线、声发射事件数等资料,研究了页岩声发射事件数(AE数)、累计声发射率与应力和时间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页岩存... 借助MTS岩石力学实验系统和PAC声发射仪,开展页岩单轴加载破坏全过程的力学特征和声发射特征研究。根据页岩应力—应变曲线、声发射事件数等资料,研究了页岩声发射事件数(AE数)、累计声发射率与应力和时间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页岩存在一定的各向异性和非均质性,在初始压密阶段,若页岩中存在微裂隙,就会产生声发射事件;在弹性阶段的后期,随着应力水平的增加,岩石声发射显著增加,特别是快到破坏应力时,岩石声发射事件增长迅速;在破裂阶段,页岩接近峰值强度时,单位时间内的应力增长速度减小,声发射事件数出现明显下降。研究结果可为页岩压裂施工参数的优化设计,特别是页岩气的水力压裂、开采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岩石力学 页岩破坏 声发射(A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