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CC汽油选择性加氢硫转移催化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圣鹏 徐永强 +2 位作者 吕恩静 柴永明 刘晨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24,共7页
制备了以γ-Al2O3为载体的Ni基选择性加氢硫转移催化剂Mo-Ni/γ-Al2O3,并用于催化裂化(FCC)汽油的加氢硫转移反应。对比了预硫化型和氧化型Mo-Ni/γ-Al2O3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并考察了无氧焙烧温度、活性组分负载量对预硫化型Mo-Ni/γ... 制备了以γ-Al2O3为载体的Ni基选择性加氢硫转移催化剂Mo-Ni/γ-Al2O3,并用于催化裂化(FCC)汽油的加氢硫转移反应。对比了预硫化型和氧化型Mo-Ni/γ-Al2O3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并考察了无氧焙烧温度、活性组分负载量对预硫化型Mo-Ni/γ-Al2O3催化剂加氢硫转移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模型化合物研究了硫醇在MoNi/γ-Al2O3催化下的反应,考察了烯烃和硫醇对硫转移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氧焙烧温度400℃下制备得到的w(NiO)=8.2%、w(MoS2)=5.6%的预硫化型Mo-Ni/γ-Al2O3催化剂具有相对较高的加氢硫转移反应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硫醇与烯烃的反应在催化剂表面的加氢活性位上进行,硫醇先加氢脱硫,生成吸附态H2S,吸附态H2S再与吸附的烯烃反应生成大分子硫醇或硫醚,达到硫转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硫化型催化剂 轻质硫化合物 加氢 硫转移 硫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DO-01重整生成油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研制 被引量:9
2
作者 南军 柴永明 +1 位作者 李彦鹏 刘晨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8-33,共6页
研究了贵金属钯基催化剂在重整生成油选择性加氢脱烯烃反应中的性能。结果表明,在重整生成油全馏分的选择性加氢试验中,单使用Pd作活性组分的Pd/Al2O3催化剂不能满足产品质量要求;采用添加金属助剂对单使用Pd的贵金属催化剂进行改性,助... 研究了贵金属钯基催化剂在重整生成油选择性加氢脱烯烃反应中的性能。结果表明,在重整生成油全馏分的选择性加氢试验中,单使用Pd作活性组分的Pd/Al2O3催化剂不能满足产品质量要求;采用添加金属助剂对单使用Pd的贵金属催化剂进行改性,助剂的存在大大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在催化剂的开工过程中,催化剂的还原温度低于250℃;可以避免采用预硫化过程;而采用低温进料,程序升温过程可抑制催化剂过高的初活性。UDO-01双金属钯基催化剂可用于不同原料的重整生成油(苯馏分、BTX馏分、全馏分)的选择性加氢脱烯烃反应,加氢后产品的溴值小于200mgBr/(100g)、芳烃损失小于0.5%,且在重整生成油全馏分的选择性加氢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整 选择性加氢 催化剂 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酯化方法降低高酸原油酸值技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梁金强 王延臻 +1 位作者 王家哲 时米东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16,共4页
采用固定床反应器上高酸原油酯化脱酸技术降低高酸原油酸值,考察了催化剂、温度、空速、醇油比对脱酸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活性组分含量可提高催化剂的脱酸效果;对同种催化剂,升高温度,适当降低空速,升高醇油比,可有效提... 采用固定床反应器上高酸原油酯化脱酸技术降低高酸原油酸值,考察了催化剂、温度、空速、醇油比对脱酸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活性组分含量可提高催化剂的脱酸效果;对同种催化剂,升高温度,适当降低空速,升高醇油比,可有效提高酯化脱酸的效果。以中海绥中36-1高酸原油为原料油,采用1号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320℃、体积空速为1 h^(-1)、醇油质量比为4%时,可使原油的酸值由2.73 mgKOH/g降低到0.352 mgKOH/g以下,脱酸率达到了8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酸原油 催化酯化 脱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ta-USY复配对柴油加氢改质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晨光 孟健 +1 位作者 张孔远 韩冰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4-37,共4页
采用Beta分子筛与USY分子筛复配作为催化剂酸性组分,利用共浸渍法制备不同Beta分子筛含量的NiW∕Beta﹣USY﹣Al2 O3系列柴油加氢改质催化剂,运用BET、FT﹣IR 和NH3﹣TPD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100 mL固定床高压加氢反应器进... 采用Beta分子筛与USY分子筛复配作为催化剂酸性组分,利用共浸渍法制备不同Beta分子筛含量的NiW∕Beta﹣USY﹣Al2 O3系列柴油加氢改质催化剂,运用BET、FT﹣IR 和NH3﹣TPD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100 mL固定床高压加氢反应器进行催化剂的加氢改质活性评价,考察Beta分子筛的加入对催化剂酸性和加氢改质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Beta 分子筛加入量的增加,催化剂中B酸量∕L 酸量比值增大,总酸量增大;在压力10.0 MPa、氢油体积比700、改质段反应温度380℃的条件下,NiW∕Beta﹣USY﹣Al2 O3系列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加氢改质性能,在柴油收率保持90%的条件下其密度(20℃)降低约0.1 g∕cm3、硫质量分数低于10!g∕g、十六烷值提高19~22个单位,凝点大幅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柴油 分子筛 BETA USY 加氢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C汽油选择性HDS催化剂Co-Mo/镁铝尖晶石-Al2O3的研制 被引量:7
5
作者 孔会清 张孔远 +2 位作者 张景成 柴永明 刘晨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9-505,共7页
采用镁铝尖晶石(MgAl2O4)对γ-Al2O3进行了改性,并以其为载体,以Co-Mo为活性组元,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MgAl2O4含量不同的Co-Mo/MgAl2O4-Al2O3催化剂。以FCC汽油为原料,在高压微反装置上对Co-Mo/MgAl2O4-Al2O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 采用镁铝尖晶石(MgAl2O4)对γ-Al2O3进行了改性,并以其为载体,以Co-Mo为活性组元,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MgAl2O4含量不同的Co-Mo/MgAl2O4-Al2O3催化剂。以FCC汽油为原料,在高压微反装置上对Co-Mo/MgAl2O4-Al2O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HDS)活性进行了评价,计算了催化剂的HDS选择性因子。采用低温N2吸附-脱附、XRD、NH3-TPD、Py-IR及TPR手段对镁铝尖晶石改性后载体和相应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o-Mo/MgAl2O4-Al2O3催化剂具有较高的HDS活性和较大的HDS选择性因子。镁铝尖晶石的加入减弱了载体的酸性,减弱了金属与载体的相互作用,提高了催化活性,降低了反应温度,从而使催化剂的HDS选择性因子提高。在MgAl2O4-Al2O3载体中镁铝尖晶石质量分数为50%时,其所制备的Co-Mo/MgAl2O4-Al2O3的HDS选择性因子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尖晶石(MgAl2O4) 载体改性 FCC汽油 加氢脱硫(HDS) 选择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温度对分步浸渍的Co-Mo-Ni-W/γ-Al_2O_3加氢精制催化剂性质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孔远 刘静怡 +1 位作者 刘毓康 刘晨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4,共7页
采用分步共浸渍法制备Co-Mo-Ni-W/γ-Al2O3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利用BET、XRD、TEM等手段对所制备的半成品和成品催化剂进行分析表征,考察了焙烧温度对催化剂微晶结构和物理性质的影响。以直馏柴油作为原料,对不同焙烧温度下制备的催化... 采用分步共浸渍法制备Co-Mo-Ni-W/γ-Al2O3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利用BET、XRD、TEM等手段对所制备的半成品和成品催化剂进行分析表征,考察了焙烧温度对催化剂微晶结构和物理性质的影响。以直馏柴油作为原料,对不同焙烧温度下制备的催化剂进行加氢精制活性评价。结果表明,随着一次焙烧温度的升高,半成品催化剂的侧压强度、孔容、比表面积、平均孔径略有增加;硫化态半成品催化剂中的MoS2(WS2)微晶平均堆垛层数先增加后减少,晶粒平均长度先减小后增加,400℃焙烧的样品中3~5层微晶结构数量达到最大值,占72.5%,晶粒平均长度达到最低值,1.7nm。随着二次焙烧温度的升高,成品催化剂的侧压强度、比表面积、平均孔径略有增加,孔容基本不变;二次焙烧温度为480℃硫化态成品催化剂中3~5层MoS2(WS2)微晶数量最多。经400℃一次焙烧和480℃二次焙烧制备的Co-Mo-Ni-W/γ-Al2O3催化剂的孔径分布最为集中,其孔径在2.5~8nm范围内的孔体积占了总孔体积的78.2%,其HDS和HDN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精制 催化剂 焙烧温度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外预硫化型MoNiP/γ-Al_2O_3催化剂的催化裂化柴油加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彦鹏 刘大鹏 +2 位作者 柴永明 赵会吉 刘晨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4-127,132,共5页
考察了放大制备的器外预硫化型MoNiP/γ-Al2O3催化剂的催化裂化柴油的加氢脱硫(HDS)、加氢脱氮(HDN)性能,并与传统的器内预硫化的MoNiP/γ-Al2O3催化剂作对比。结果表明,在氢压为8.0 MPa,氢油体积比为570,反应温度为310℃,体积空速为1.9... 考察了放大制备的器外预硫化型MoNiP/γ-Al2O3催化剂的催化裂化柴油的加氢脱硫(HDS)、加氢脱氮(HDN)性能,并与传统的器内预硫化的MoNiP/γ-Al2O3催化剂作对比。结果表明,在氢压为8.0 MPa,氢油体积比为570,反应温度为310℃,体积空速为1.9 h-1的条件下,器外预硫化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和加氢后柴油的十六烷值提高值均与器内预硫化催化剂基本相当,而其加氢脱氮性能略低。X射线衍射(XRD)与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分析表明,器外预硫化催化剂的MoS2活性相对并不完善,导致其加氢性能以及加氢脱氮活性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外预硫化 催化裂化柴油 加氢脱硫 加氢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剂表面性质对柴油碱性氮化物吸附脱除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韩姝娜 刘晨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24,共6页
对硅胶、改性硅胶、活性白土和γ-Al_2O_3四种吸附剂进行柴油吸附脱除碱性氮化物试验以及BET分析和吡啶吸附红外分析。结果表明,室温下硅胶在拐点前的碱性氮化物吸附等温式为:a=0.15w^(0.44);改性硅胶的碱性氮化物吸附等温式为:a=0.10w^... 对硅胶、改性硅胶、活性白土和γ-Al_2O_3四种吸附剂进行柴油吸附脱除碱性氮化物试验以及BET分析和吡啶吸附红外分析。结果表明,室温下硅胶在拐点前的碱性氮化物吸附等温式为:a=0.15w^(0.44);改性硅胶的碱性氮化物吸附等温式为:a=0.10w^(0.27);γ-Al_2O_3的碱性氮化物吸附等温式为:a=0.21w^(0.40);活性白土的碱性氮化物吸附等温式为:a=0.61w^(0.35)。研究发现,吸附剂比表面积不是吸附脱除柴油碱性氮化物的主要影响因素,孔径小于3.5 nm时会阻碍碱性氮化物在吸附剂表面的扩散,降低吸附剂吸附容量。碱性氮化物在吸附剂表面的吸附作用以化学吸附为主,随着吸附剂表面酸中心增加,吸附剂对碱性氮化物的吸附容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吸附剂 表面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oP-EG/Al_2O_3催化剂的表征及其柴油加氢精制催化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孔远 昃彬 +2 位作者 张唯稚 王宗波 刘晨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42-1047,共6页
在CoMoP共浸渍液中加入乙二醇(EG)制备CoMoP-EG/γ-Al2O3系列催化剂。采用UV-Vis、TG/DTG、FT-IR、低温N2吸附、H2-TPR、HRTEM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以直馏柴油为原料,采用高压微反装置评价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活性。结果表明,... 在CoMoP共浸渍液中加入乙二醇(EG)制备CoMoP-EG/γ-Al2O3系列催化剂。采用UV-Vis、TG/DTG、FT-IR、低温N2吸附、H2-TPR、HRTEM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以直馏柴油为原料,采用高压微反装置评价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活性。结果表明,浸渍液中的乙二醇未与活性金属离子形成新的配合物。乙二醇与载体发生相互作用形成Al—O—C键,减弱了活性组分与载体的相互作用,提高了活性组分的分散性。与未加乙二醇制备的硫化态CoMoP/γ-Al2O3相比,硫化态CoMoP-EG/γ-Al2O3催化剂中MoS2晶粒的堆垛层数增加,片层长度减少,有利于Ⅱ型Co—Mo—S活性相的形成。在反应温度350℃、氢分压6.0 MPa、空速1.5h-1、氢/油体积比400条件下,采用最佳乙二醇加入量制备的CoMoP-EG/γ-Al2O3催化剂,可使直馏柴油的硫质量分数由13298μg/g降至6μg/g,氮质量分数由169.7μg/g降至0.4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脱硫催化剂 乙二醇 磷酸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改性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孔远 李焕梓 +1 位作者 王倩倩 王崇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20,共6页
以氢氧化铝干胶和偏钛酸为主要原料制备了Al2O3-TiO2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出一系列不同TiO2含量及不同配体改性的CoMo/Al2O3-TiO2催化剂;采用BET,XRD,TPR,HRTEM等方法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10mL固定床评价装置上对所制备... 以氢氧化铝干胶和偏钛酸为主要原料制备了Al2O3-TiO2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出一系列不同TiO2含量及不同配体改性的CoMo/Al2O3-TiO2催化剂;采用BET,XRD,TPR,HRTEM等方法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10mL固定床评价装置上对所制备的两个系列催化剂进行了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活性评价。结果表明,载体中TiO2的质量分数为10%、浸渍液中添加乙二醇和磷酸改性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加氢脱硫活性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加氢脱硫 催化裂化汽油 二氧化钛 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负载型催化剂上柴油深度加氢脱硫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蕾艳 殷长龙 +1 位作者 刘欢 刘晨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8-43,共6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非负载型Ni-Mo-W催化剂并对其进行表征,研究催化裂化(FCC)柴油在该催化剂上的深度加氢脱硫过程,考察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空速和氢油比等工艺条件对柴油深度加氢脱硫效果的影响,并与工业化NiMo/Al2O3催化剂的加氢...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非负载型Ni-Mo-W催化剂并对其进行表征,研究催化裂化(FCC)柴油在该催化剂上的深度加氢脱硫过程,考察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空速和氢油比等工艺条件对柴油深度加氢脱硫效果的影响,并与工业化NiMo/Al2O3催化剂的加氢活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340℃、反应压力为6.0MPa、体积空速为1.5h-1、氢油体积比为600的条件下,非负载型Ni-Mo-W催化剂可使胜华FCC柴油的脱硫率达到99.84%,脱氮率达到99.96%,与工业化NiMo/Al2O3催化剂相比,非负载型Ni-Mo-W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加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负载型催化剂 柴油 深度加氢脱硫 工艺条件 加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前躯体对非负载型Ni-Mo-W柴油加氢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白振江 王亚萍 +1 位作者 殷长龙 刘晨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45,共6页
以硝酸镍和碱式碳酸镍为Ni前躯体,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Ni-Mo-W复合氧化物,并采用BET,XRD,SEM等手段对合成的复合氧化物进行表征,考察Ni前躯体对Ni-Mo-W复合氧化物结构的影响。采用混捏法制备了非负载型Ni-Mo-W催化剂,在20 mL高... 以硝酸镍和碱式碳酸镍为Ni前躯体,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Ni-Mo-W复合氧化物,并采用BET,XRD,SEM等手段对合成的复合氧化物进行表征,考察Ni前躯体对Ni-Mo-W复合氧化物结构的影响。采用混捏法制备了非负载型Ni-Mo-W催化剂,在20 mL高压加氢微反装置上以劣质催化裂化柴油为原料考察了非负载型催化剂的加氢性能。结果表明:以硝酸镍为Ni前躯体合成的复合氧化物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较小,Ni-Mo-W复合程度较低,而以碱式碳酸镍为Ni前躯体时则倾向于形成晶相弥散且晶粒尺寸较小的介孔Ni-Mo-W复合氧化物;以大孔体积低比表面积的碱式碳酸镍为Ni前躯体制备的非负载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加氢脱硫、加氢脱氮活性,脱硫率高达99.91%,脱氮率高达99.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非负载型催化剂 Ni前躯体 柴油 加氢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负载量NiMoP/γ-Al2O3蜡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表征及其加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薛超 陈银娟 +1 位作者 魏伟 刘晨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5-70,共6页
采用真空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不同活性金属负载量的NiMoP/γ-Al_2O_3催化剂,考察了活性金属负载量对其催化蜡油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低温N_2吸附-脱附、H_2-TPR、TPS和HRTEM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金属负载量(w)... 采用真空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不同活性金属负载量的NiMoP/γ-Al_2O_3催化剂,考察了活性金属负载量对其催化蜡油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低温N_2吸附-脱附、H_2-TPR、TPS和HRTEM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金属负载量(w)为30%时,催化剂的活性位数量最多,活性相结构和孔结构最适合蜡油加氢处理,从而具有最高的蜡油加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活性金属负载量 蜡油 加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炭微球模板组装氧化铝空心微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田纪伟 刘丹丹 +2 位作者 梁吉雷 柳云骐 刘晨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6-59,共4页
采用水热法,以硫酸铝为铝源,尿素为沉淀剂,加入氧化石墨烯(GOs),制备出具有梯级孔结构的氧化铝空心微球复合材料(γ-Al2O3/GOs)。利用XRD、SEM、TEM、BET等方法对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系统地考察了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 采用水热法,以硫酸铝为铝源,尿素为沉淀剂,加入氧化石墨烯(GOs),制备出具有梯级孔结构的氧化铝空心微球复合材料(γ-Al2O3/GOs)。利用XRD、SEM、TEM、BET等方法对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系统地考察了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氧化铝空心微球结构和形貌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微球 水热处理 氧化石墨烯 梯级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整催化剂Ni_2P/Al_2O_3-SAPO-11积炭失活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贾蓉蓉 柳云骐 +1 位作者 潘原 刘晨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88-1293,共6页
Ni_2P/Al_2O_3-SAPO-11催化剂用于催化重整过程易于积炭失活。通过与Ni_2P/Al_2O_3、Pt/Al_2O_3-SAPO-11及Ni/Al_2O_3-SAPO-11催化剂表面积炭行为对比,研究了该催化剂表面的积炭规律。以甲基环戊烷为积炭前驱物,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加速积... Ni_2P/Al_2O_3-SAPO-11催化剂用于催化重整过程易于积炭失活。通过与Ni_2P/Al_2O_3、Pt/Al_2O_3-SAPO-11及Ni/Al_2O_3-SAPO-11催化剂表面积炭行为对比,研究了该催化剂表面的积炭规律。以甲基环戊烷为积炭前驱物,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加速积炭实验,采用热重-差示热分析表征催化剂表面积炭位置,并以环己烷、正庚烷为模型化合物对积炭前后催化剂进行脱氢-异构反应催化性能评价。结果表明,由于P原子的作用,Ni_2P/Al_2O_3-SAPO-11重整催化剂具备一定的抗积炭性能,其积炭形成速率介于Pt/Al_2O_3-SAPO-11和Ni/Al_2O_3-SAPO-11催化剂之间;积炭在Ni_2P/Al_2O_3-SAPO-11重整催化剂金属活性中心上形成后,逐步迁移到酸性载体上形成聚合度更高的积炭,并且酸性载体上的积炭是催化剂失活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重整 Ni2P/Al2O3-SAPO-11 失活 积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负载的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研究
16
作者 殷文奎 商红岩 +2 位作者 李宇静 钟贤斌 刘晨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456-458,共3页
应用X射线衍射对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的Co-Mo/CNT催化剂进行了初步的表征.采用高压微反装置、以环己烷+30%的二异丁烯+5%环己烯+5%1-辛烯+0.5%噻吩为模型化合物,对催化剂进行了选择性加氢脱硫性能评价.XRD表征结果显示,260℃条件下处理催化... 应用X射线衍射对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的Co-Mo/CNT催化剂进行了初步的表征.采用高压微反装置、以环己烷+30%的二异丁烯+5%环己烯+5%1-辛烯+0.5%噻吩为模型化合物,对催化剂进行了选择性加氢脱硫性能评价.XRD表征结果显示,260℃条件下处理催化剂,催化剂的表面物种主要是MoO3,表面物种高度分散.对系列催化剂的活性评价表明,Co-Mo/CNT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加氢脱硫活性,并且活性明显高于Co-Mo/y-Al2O3催化剂和Co-Mo/AC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衍射 加氢脱硫活性 碳纳米管 选择性加氢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扩孔方法对催化剂载体氧化铝孔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2
17
作者 李广慈 赵会吉 +1 位作者 赵瑞玉 刘晨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9-54,共6页
分别采用扩孔剂法和水热处理法对氧化铝载体进行处理,考察不同扩孔方法对氧化铝载体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扩孔剂对氧化铝孔结构影响不同。扩孔剂聚丙烯酰胺加入量(w)为15%、800℃焙烧后可得到平均孔径为14.3nm的氧化铝载体... 分别采用扩孔剂法和水热处理法对氧化铝载体进行处理,考察不同扩孔方法对氧化铝载体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扩孔剂对氧化铝孔结构影响不同。扩孔剂聚丙烯酰胺加入量(w)为15%、800℃焙烧后可得到平均孔径为14.3nm的氧化铝载体;加入一定量的扩孔剂NH4HCO3,控制n(HCO-)/n(Al3+)=0.75,经高温焙烧后可制得平均孔径为10nm的介孔氧化铝;在140℃下对氧化铝进行水热处理,发现不同的水热处理时间对氧化铝孔结构有显著影响;同时孔结构随焙烧温度的不同呈规律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载体 扩孔剂 水热处理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深度加氢脱硫过程中硫化物转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殷长龙 赵会吉 +3 位作者 徐永强 邢金仙 赵瑞玉 刘晨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4-138,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脉冲火焰光度计检测器(GC-PFPD)对催化柴油中的硫化物及其形态分布进行了分析,发现催化柴油中硫化物的类型主要为苯并噻吩类(BTs)和二苯并噻吩类(DBTs)。研究表明,苯并噻吩类硫化物比较容易被脱除,而当催化柴油中总... 采用气相色谱-脉冲火焰光度计检测器(GC-PFPD)对催化柴油中的硫化物及其形态分布进行了分析,发现催化柴油中硫化物的类型主要为苯并噻吩类(BTs)和二苯并噻吩类(DBTs)。研究表明,苯并噻吩类硫化物比较容易被脱除,而当催化柴油中总硫含量在500×10^-6时其主要硫化物形态为二苯并噻吩类;不同烷基取代的DBTs的加氢脱硫(HDS)转化率不同,其被加氢脱除由易到难顺序为:C1DBT→C2DBT→C3DBT;而单个硫化物被加氢脱除由易到难顺序为:DBT→4-MDBT→2,4,6-TMDBT→4,6-DMDBT。实验发现,加氢柴油中的硫化氢可以被氧化成元素硫,从而影响总硫分析结果。采用GC-PFPD可以有效地对最低硫含量在(5-20)×10^-6的超低硫柴油中硫化物以及元素硫进行分析鉴定,为加氢催化剂和加氢工艺的筛选提供必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柴油 加氢脱硫 硫化物 二苯并噻吩 脉冲火焰光度计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C废催化剂细粉合成超细Y型分子筛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欣梅 李亮 +1 位作者 杨婷婷 阎子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5-560,共6页
以FCC废催化剂细粉为原料,通过向合成体系中引入无机盐、调变碱度和结晶温度,可以控制Y型分子筛的粒径,得到了大比表面积超细Y型分子筛。以减压蜡油(VGO)为原料油,考察了超细Y型分子筛粒径对催化剂催化裂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 以FCC废催化剂细粉为原料,通过向合成体系中引入无机盐、调变碱度和结晶温度,可以控制Y型分子筛的粒径,得到了大比表面积超细Y型分子筛。以减压蜡油(VGO)为原料油,考察了超细Y型分子筛粒径对催化剂催化裂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体系中引入NaCl可以显著降低Y型分子筛的粒径,较高的碱度和较低的合成温度有利于构建超细Y分子筛的骨架结构;减小分子筛的粒径可以提高轻油的选择性和重油转化率,以及催化剂的抗积炭性能;合成的超细分子筛还显示了优良的水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催化剂细粉 超细型分子筛 粒径 裂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负载型加氢精制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李贺 殷长龙 +3 位作者 赵蕾艳 王晓 柳云骐 刘晨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11-817,共7页
从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孔结构性质以及加氢活性等方面对不同种类的非负载型加氢精制催化剂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其优缺点。其中,磷化态单金属催化剂的活性较高,但由于制备成本较高,目前工业化应用较难;与双金属催化剂相比,三金属催化剂的... 从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孔结构性质以及加氢活性等方面对不同种类的非负载型加氢精制催化剂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其优缺点。其中,磷化态单金属催化剂的活性较高,但由于制备成本较高,目前工业化应用较难;与双金属催化剂相比,三金属催化剂的活性更高,发展前景较好。与传统的负载型加氢精制催化剂相比,非负载型加氢精制催化剂无需载体且活性组分含量高,具有更高的加氢活性,可以满足社会对油品清洁度的要求。非负载型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制备成本高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降低催化剂的制备成本、提高催化剂的加氢活性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负载型加氢精制催化剂 加氢脱硫 加氢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