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次分析法在石油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1
作者 张华林 刘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5-137,共3页
影响石油安全的因素很多,如何确定不同因素影响的程度和权重是石油安全评价中的关键。层次分析法可以对非定量事物进行定量分析,为我国石油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提供了可行的途径。文章通过在石油安全评价中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层次结... 影响石油安全的因素很多,如何确定不同因素影响的程度和权重是石油安全评价中的关键。层次分析法可以对非定量事物进行定量分析,为我国石油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提供了可行的途径。文章通过在石油安全评价中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层次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不同层次及各类因素中全部指标的判断矩阵,通过矩阵运算和一致性检验,得到各级指标的权重及层次单排序、层次总排序。根据最终的排序结果,资源和市场是对石油安全影响较大的两类因素,战略石油储备度、储采比和石油消费增长速度是影响我国石油安全最主要的3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安全 指标体系 权重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力泡沫复合驱提高稠油采收率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庞占喜 程林松 李春兰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74,共4页
蒸汽驱开采稠油油藏时存在蒸汽超覆和蒸汽窜流,降低了蒸汽的波及效率。国内外采用注蒸汽的同时添加非凝析气体和耐高温起泡剂,进行热力泡沫复合驱,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利用物理模拟驱替实验和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热力泡沫复合驱提高... 蒸汽驱开采稠油油藏时存在蒸汽超覆和蒸汽窜流,降低了蒸汽的波及效率。国内外采用注蒸汽的同时添加非凝析气体和耐高温起泡剂,进行热力泡沫复合驱,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利用物理模拟驱替实验和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热力泡沫复合驱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机理及开发效果。实验研究表明:蒸汽驱转热力泡沫复合驱后,驱油效率在蒸汽驱的基础上提高38.5%,达到81.0%。辽河高升油田的数值模拟研究表明:热力泡沫复合驱的采收率高于单一蒸汽驱,泡沫能够封堵蒸汽窜流通道,抑止蒸汽超覆,改善油藏的温度分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三次采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采收率 实验研究 数值模拟 稠油 氮气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振空化射流提高钻井速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易灿 李根生 沈忠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54,共3页
空化射流用于提高钻井速度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钻进作业中,利用空泡破裂产生强大破坏作用来提高钻探的效率,其效果显著,可行性高。室内实验表明,自振空化射流在比普通喷嘴射流更深的井底或更高的围压条件下,有更大的起始空化... 空化射流用于提高钻井速度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钻进作业中,利用空泡破裂产生强大破坏作用来提高钻探的效率,其效果显著,可行性高。室内实验表明,自振空化射流在比普通喷嘴射流更深的井底或更高的围压条件下,有更大的起始空化数和更强的空化能力。自振空化喷嘴起始空化数大都在1.0以上,最高达到1.67,而锥形喷嘴最高仅为0.43,围压下其冲蚀效率是锥形喷嘴的1~2倍。现场试验同样证实设计的自振空化射流喷嘴在保护钻头、减少钻头磨损及增加进尺、提高机械钻速方面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化射流 自激振动 钻井 钻头 喷嘴 空化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钻井液处理剂20年发展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克勤 卢彦丽 +1 位作者 宋芳 丁彤伟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5期1-4,117,共5页
介绍了国外钻井液处理剂20年发展情况和处理剂的变化趋势。将全世界的钻井液、完井液产品,包括生产厂家的名称,产品的商品名称,主要成分和主要使用体系及其主要用途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页岩抑制剂类、降滤失剂类和降粘剂类产品,... 介绍了国外钻井液处理剂20年发展情况和处理剂的变化趋势。将全世界的钻井液、完井液产品,包括生产厂家的名称,产品的商品名称,主要成分和主要使用体系及其主要用途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页岩抑制剂类、降滤失剂类和降粘剂类产品,有共性的仍是合成聚合物类、纤维素类和腐植酸类比较有发展前途。从以上各原料分析可以看出,国外产品质量又有了很大提高,如淀粉类有各种类型,如抗高温、超低粘等,聚阴离子纤维素有超低粘等。依据对2002年各种处理剂的分析,预测了世界范围内钻井液处理剂的发展趋势,为中国钻井液处理剂发展方向提供了主要的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处理剂 发展分析 国外 聚阴离子纤维素 页岩抑制剂 合成聚合物 2002年 变化趋势 生产厂家 商品名称 综合分析 主要成分 降滤失剂 发展前途 纤维素类 原料分析 产品质量 发展趋势 世界范围 参考数据 发展方向 完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汽井氮气隔热效果数学物理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马春红 吴晓东 +2 位作者 刘慧卿 刘其成 郑南方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66,共5页
为评价注汽井油套环空充填氮气的隔热效果和确定环空注氮气隔热工艺的技术条件,建立了隔热油管、油套环空充氮气隔热井筒传热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通过物理模拟现场不同注汽参数,监测井筒模型不同半径处径向温度场分布,结合井筒传热数值... 为评价注汽井油套环空充填氮气的隔热效果和确定环空注氮气隔热工艺的技术条件,建立了隔热油管、油套环空充氮气隔热井筒传热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通过物理模拟现场不同注汽参数,监测井筒模型不同半径处径向温度场分布,结合井筒传热数值模拟计算,从不同侧面评价现场注蒸汽井油套环空充氮气的隔热效果、影响因素和适用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在油套环空不发生窜流的前提下,环空注氮气会导致井筒径向总传热系数增加,不利于井筒隔热。当油套环空发生窜流时,只要保证注氮气压力不低于注汽压力,注汽井油套环空注氮气隔热技术就是有效和值得推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汽井 隔热油管 氮气 井筒传热 物理模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应变为基础的管道设计准则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冰 刘学杰 张宏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3-147,共5页
多数现行的管道设计方法都是以应力为基础的,但它不能完全有效地解决管道强度设计的所有问题,特别是对于地面变形等位移载荷控制下的情形。从国内外管道设计标准和最新的研究进展出发,对处于极限状态的椭圆化、拉伸和压应变极限的现行... 多数现行的管道设计方法都是以应力为基础的,但它不能完全有效地解决管道强度设计的所有问题,特别是对于地面变形等位移载荷控制下的情形。从国内外管道设计标准和最新的研究进展出发,对处于极限状态的椭圆化、拉伸和压应变极限的现行基于应变的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了管道应变极限的多种控制因素,明确了多种影响因素对于管道应变极限的控制。面对国际上对管道强度在特定载荷作用下基于应变的设计趋势和我国西气东输及其二线工程的大规模建设,提出了我国进行相关研究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基于应变 极限状态 设计准则 应变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套管阀下入深度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8
7
作者 袁光杰 夏焱 +3 位作者 李根生 申瑞臣 肖松平 冯培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3-75,共3页
如何科学地确定出井下套管阀的下入深度是实现全过程欠平衡钻井的一项关键技术。在分析套管阀工作原理及适用条件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套管阀下入深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负压差下管柱上顶力、特殊底部钻具组合和长度、完井管柱长度等,建... 如何科学地确定出井下套管阀的下入深度是实现全过程欠平衡钻井的一项关键技术。在分析套管阀工作原理及适用条件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套管阀下入深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负压差下管柱上顶力、特殊底部钻具组合和长度、完井管柱长度等,建立了以压力平衡点来计算套管阀下入深度的方法和模型。现场应用实例表明:应用该方法的计量结果来下入套管阀,单井可节省电缆费用3万多元,并且能有效地提高套管阀在井下工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阀 欠平衡钻井 套管 钻杆 防喷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及渗流对疏松砂岩储层钻井液密度窗口的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炳印 蔚宝华 邓金根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42,共3页
在井壁稳定分析中,将疏松砂岩储层作为孔隙介质,依据孔隙热弹性小变形应力叠加原理,建立温度及井壁渗流等多种因素影响下,疏松砂岩储层井眼周围有效应力计算模式,结合井壁岩石破坏准则,给出了地层坍塌压力、破裂压力计算模式,研究了温... 在井壁稳定分析中,将疏松砂岩储层作为孔隙介质,依据孔隙热弹性小变形应力叠加原理,建立温度及井壁渗流等多种因素影响下,疏松砂岩储层井眼周围有效应力计算模式,结合井壁岩石破坏准则,给出了地层坍塌压力、破裂压力计算模式,研究了温度变化和井壁渗流等因素对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的影响规律,为确定疏松砂岩地层的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层渗透性增大,地层破裂压力降低,坍塌压力升高,安全钻井液密度范围变小;井壁温度降低,地层坍塌压力和破裂压力同时降低,安全钻井液密度范围变窄;井壁温度升高,地层破裂压力和坍塌压力同时升高,安全钻井液密度范围变宽。但在温度降低及井壁渗流综合影响下,地层承压能力大幅下降,地层坍塌压力也降低,为了保证钻井安全,应适当降低钻井液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砂岩 温度 渗流 钻井液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油藏裂缝对水平井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顾岱鸿 田冷 《断块油气田》 CAS 2005年第5期31-33,共3页
利用实验方法分别研究了穿过水平井的裂缝长度、裂缝条数、裂缝间距和裂缝网络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以及通过物理模拟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水平井的几种典型布井方式下的井距、水平井段长度、注采井位、布井方式与裂缝的匹配关系等因素... 利用实验方法分别研究了穿过水平井的裂缝长度、裂缝条数、裂缝间距和裂缝网络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以及通过物理模拟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水平井的几种典型布井方式下的井距、水平井段长度、注采井位、布井方式与裂缝的匹配关系等因素对油藏渗流的影响规律,探索水平井开发低渗油藏的地质与物性约束条件,为实际油田开发井网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裂缝 天然裂缝 水平井 产能 低渗透率油藏 水平井产能 油藏裂缝 低渗油藏 产能影响 实验 裂缝长度 布井方式 水平井开发 裂缝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淹没条件下超高压水射流冲蚀切割破岩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廖华林 李根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63,共3页
运用超高压射流数控自动万能切割机进行了淹没条件下水射流冲蚀切割破岩实验,选取了5档驱动压力和3种岩样,研究了水射流驱动压力、喷距、喷嘴横移速度和喷射角对破岩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淹没条件下超高压水射流冲蚀切割破岩存在最... 运用超高压射流数控自动万能切割机进行了淹没条件下水射流冲蚀切割破岩实验,选取了5档驱动压力和3种岩样,研究了水射流驱动压力、喷距、喷嘴横移速度和喷射角对破岩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淹没条件下超高压水射流冲蚀切割破岩存在最优喷距,最优喷距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加;100MPa时最优喷距约为15倍喷嘴直径,200MPa时约为20倍喷嘴直径;喷嘴移动速度越小,冲蚀体积越大,随着移动速度的增加,开始时冲蚀体积下降明显,但移动速度进一步增加时,冲蚀体积减小并不明显,岩石的主要破坏发生在毫秒量级;最优冲蚀破岩效果的喷射角范围为12°~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天然气 钻井 超高压 水射流 切割 破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氧化锰加重水基聚磺钻井液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郑力会 张立波 魏志林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12,共2页
国外现场应用表明,对于密度在1.6g/cm^3以上的加重油基钻井液,用四氧化锰代替重晶石粉加重,能降低钻井液的当量循环密度。通过用黑锰矿粉、重晶石粉、超细碳酸钙和铁矿粉加重水基聚磺钻井液密度至1.6g/cm^3,测定了4种加重钻井液... 国外现场应用表明,对于密度在1.6g/cm^3以上的加重油基钻井液,用四氧化锰代替重晶石粉加重,能降低钻井液的当量循环密度。通过用黑锰矿粉、重晶石粉、超细碳酸钙和铁矿粉加重水基聚磺钻井液密度至1.6g/cm^3,测定了4种加重钻井液在1.2~1.6g/cm^3之间5个密度点的表观黏度和塑性黏度,分析了表观黏度和塑性黏度的变化趋势。模拟计算出了井深为4150m时的当量循环密度,表明黑锰矿粉在密度为1.46g/cm^3以上可以获得低于其它加重材料的当量循环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添加剂 四氧化锰 加重材料 钻井液 当量循环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CO_2驱提高原油采收率评价研究 被引量:75
12
作者 祝春生 程林松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5-57,60,共4页
在国内外相关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CO2驱工艺技术研究进行了系统阐述。分析了注CO2气驱的增油机理、驱油类型、注气方式等。增油机理主要包括降粘作用、改善原油与水的流度比、膨胀作用、降低界面张力等;驱油类型主要包括混相驱、近混相... 在国内外相关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CO2驱工艺技术研究进行了系统阐述。分析了注CO2气驱的增油机理、驱油类型、注气方式等。增油机理主要包括降粘作用、改善原油与水的流度比、膨胀作用、降低界面张力等;驱油类型主要包括混相驱、近混相驱、非混相驱等;注入方式包括连续注CO2气体、注碳酸水、水-CO2气体段塞交替注入等。对低渗透油藏CO2驱油效率进行了矿场可行性分析,说明CO2驱在低渗透油藏开发中具有巨大潜力,对我国低渗透油藏注CO2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驱油 混相驱 非混相驱 驱油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载荷对割缝管抗挤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伯军 张士诚 张劲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7-79,共3页
文章在建立非均匀外载模型的基础上,对结构为N80钢级割缝管的抗挤强度进行了研究。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弹塑性力学理论,借助有限元软件,分析计算了非均匀外挤载荷作用下割缝管的抗挤强度。分析了不同模型在相同不均... 文章在建立非均匀外载模型的基础上,对结构为N80钢级割缝管的抗挤强度进行了研究。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弹塑性力学理论,借助有限元软件,分析计算了非均匀外挤载荷作用下割缝管的抗挤强度。分析了不同模型在相同不均匀系数、同一模型在不同的不均匀系数的情况下对等效抗挤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管体抗非均匀载荷的能力远远低于抗均匀载荷的能力,非均匀载荷作用下不均匀系数是影响强度的关键因素。其结果有利于指导在非均匀载荷作用下割缝的设计,对分析套管变形损坏的机理提供了依据,有利于对套损预防提出有效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载荷 割缝管 抗挤强度 等效抗挤强度 不均匀系数 弹塑性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东油田稠油极性四组分测定方法及其乳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春山 孙卫 +1 位作者 蒋官澄 谢水祥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4-78,10,共5页
稠油油藏高效、经济的开发一直是油田企业研究的技术难题之一,胜利孤东油田稠油油藏由于其胶质、沥青质含量均高于国内主要稠油平均值,有其特殊性,开采难度也更大。文章通过大量室内实验,确定了稠油极性四组分(饱和分、芳香分、胶质、... 稠油油藏高效、经济的开发一直是油田企业研究的技术难题之一,胜利孤东油田稠油油藏由于其胶质、沥青质含量均高于国内主要稠油平均值,有其特殊性,开采难度也更大。文章通过大量室内实验,确定了稠油极性四组分(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的测定方法和分离方法,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深入研究了稠油极性四组分的乳化特性、乳化剂对四组分乳化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孤东稠油极性四组分乳状液稳定性次序为饱和分<沥青质<芳香分<胶质<原油,原油中胶质与沥青质分子通过氢键形成的缔合,对原油的黏度有重要影响。乳化剂OP对稠油极性四组分均具有强烈的乳化促进作用,使W/O型乳状液转变为O/W型,达到了乳化降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极性四组分 测定方法 乳化特性 降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可钻性各向异性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潘起峰 高德利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4-66,共3页
地层可钻性各向异性评价在直井防斜以及定向井井眼轨迹控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文章测试了大陆科探井岩心垂直于层面和平行于层面的岩石可钻性,以该实验数据及98组不同油气田、不同岩性的岩心垂直于层面和平行于层面可钻性实验数据... 地层可钻性各向异性评价在直井防斜以及定向井井眼轨迹控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文章测试了大陆科探井岩心垂直于层面和平行于层面的岩石可钻性,以该实验数据及98组不同油气田、不同岩性的岩心垂直于层面和平行于层面可钻性实验数据为基础,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分析了垂直于层面和平行于层面岩石可钻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用垂直于层面岩石可钻性预测平行于层面岩石可钻性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利用该模型评价地层可钻性各向异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可钻性 地层应力 模型 声波测井 各向异性 评价模型 井眼轨迹控制 数理统计方法 实验数据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射孔技术在适度出砂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田红 邓金根 +1 位作者 王治中 周建良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37,41,共4页
在适度出砂管理中成功实施定向射孔,需要一系列的地质力学分析和设计工具来评价地层出砂可能性、带砂生产风险、优化安全界限等。并要有新的定向工具保证定向射孔精度。介绍了地质力学理论在确定地应力、预测不同应力方向上射孔的临界... 在适度出砂管理中成功实施定向射孔,需要一系列的地质力学分析和设计工具来评价地层出砂可能性、带砂生产风险、优化安全界限等。并要有新的定向工具保证定向射孔精度。介绍了地质力学理论在确定地应力、预测不同应力方向上射孔的临界压差和出砂量方面的研究进展、新式定向射孔工具的定向精度及其应用情况,提出了我国如何开展疏松砂岩油藏定向射孔适度出砂管理的研究模式。该方法可以有效避免砾石充填防砂成本高、工艺复杂、表皮系数高等不利因素。认为我国开展该项研究,对于实施弱胶结地层“适度出砂、优化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胶结砂岩 非均质地层 出砂管理 定向射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桥凝析油气藏水锁伤害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荣军 蒲春生 赵春鹏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9-81,共3页
低渗透特低渗透油藏普遍存在着水锁损害,而且渗透率越低,水锁伤害越严重。采用来自大港板桥油田的岩样,通过水锁效应对岩样渗透率影响的实验研究证实了水锁效应是导致板桥凝析油气藏损害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实验,认为气水对岩层润湿性... 低渗透特低渗透油藏普遍存在着水锁损害,而且渗透率越低,水锁伤害越严重。采用来自大港板桥油田的岩样,通过水锁效应对岩样渗透率影响的实验研究证实了水锁效应是导致板桥凝析油气藏损害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实验,认为气水对岩层润湿性的差异、孔喉细小造成较大的毛管压力以及束缚水饱和度与原始含水饱和度间差别较大是造成水锁效应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定量评价了水锁程度,并给出了水锁伤害的预防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 水锁效应 毛细管压力 伤害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膨胀管旋转膨胀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付胜利 高德利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7-79,共3页
早期的膨胀锥在应用于实体管膨胀时,不但需要较大的轴向力,而且存在套管膨胀后的轴向尺寸会有较大的减小等难题。文章根据旋转膨胀系统结构中滚轮上所受的压力、滚轮轴强度、所需的液体压力及活塞直径等参数,从保证套管能被顺利膨胀出发... 早期的膨胀锥在应用于实体管膨胀时,不但需要较大的轴向力,而且存在套管膨胀后的轴向尺寸会有较大的减小等难题。文章根据旋转膨胀系统结构中滚轮上所受的压力、滚轮轴强度、所需的液体压力及活塞直径等参数,从保证套管能被顺利膨胀出发,结合工程实际,建立了力学分析模型,并设计了旋转膨胀系统的具体结构,对主要零件及主要参数(本体、活塞、滚轮轴、滚轮等)进行了强度设计和尺寸设计。所设计的整套膨胀系统在钻压作用下沿轴向有一位移,同时限压阀因为压力降低而复位,液体压力再次逐渐升高,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周期动作。上面的动作周而复始,形成了一个连续的膨胀过程,从而完成对套管的膨胀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可膨胀管技术 割缝管 实体管 可膨胀管 膨胀锥 旋转膨胀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靖边气田马五段碳酸盐岩层序地层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谢传礼 蔡俩 《断块油气田》 CAS 2006年第1期17-19,共3页
鄂尔多斯盆地聚集了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靖边气田就是该盆地发现的特大型气田。储集层类型为下古生界奥陶系古风化壳型,其主力含气层为马家沟组第五段。吸收了前人关于储层地质方面研究的大量成果,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角度,研究奥... 鄂尔多斯盆地聚集了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靖边气田就是该盆地发现的特大型气田。储集层类型为下古生界奥陶系古风化壳型,其主力含气层为马家沟组第五段。吸收了前人关于储层地质方面研究的大量成果,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角度,研究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1—马五5亚段风化壳储层,并展开以准层序级别的层序地层格架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中风化壳的储层特征和天然气藏聚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边气田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准层序组 奥陶系 风化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氮气泡沫调驱发泡剂性能评价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赖书敏 刘慧卿 庞占喜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2期400-404,409,共6页
利用物理模拟实验的方法,对河南油田井楼三区LZ27井区蒸汽-氮气泡沫调驱拟采用的5种高温发泡剂进行性能评价。其中静态性能评价实验包括常温下表面张力测定、低温到高温条件下发泡体积与半衰期测定及发泡剂抗油性能实验;动态性能评价实... 利用物理模拟实验的方法,对河南油田井楼三区LZ27井区蒸汽-氮气泡沫调驱拟采用的5种高温发泡剂进行性能评价。其中静态性能评价实验包括常温下表面张力测定、低温到高温条件下发泡体积与半衰期测定及发泡剂抗油性能实验;动态性能评价实验包括温度、发泡剂浓度、气液比、渗透率对泡沫封堵能力影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5#发泡剂发泡性能、稳定性能和抗油性能明显好于其他4种发泡剂,实验建议蒸汽-氮气泡沫调驱现场施工中使用质量浓度为5kg/m3~6kg/m3的5#发泡剂溶液,气液比选择在1:1左右。实验为下一步进行区块蒸汽氮气泡沫调驱的成功实施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高温发泡剂 静态评价 动态评价 封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